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在华盛顿感受“奥巴马旋风”

2 月12 日傍晚,在笔者居住的大华盛顿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风暴使几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都陷于瘫痪。然而风雪虽然阻滞了交通,却挡不了伊利诺斯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角逐总统的决心,以及他的众多支持者的热情。
几个小时过后,他以明显优势在大华盛顿地区的“波托马克初选”(PotomacPrimary,包括波托马克河流经的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马里兰两州)中击败了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在一周前的超级星期二,共和党阵营已经基本决出胜负:老当益壮的约翰·麦凯恩在党内虽然仍旧备受争议,却以不容置疑的优势锁定了党内提名,迫使千金散尽的罗姆尼含泪退出,只剩下迈克尔·哈克比和荣·保罗两人还不死心。
在波托马克初选中,麦凯恩再次横扫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州,只有在弗吉尼亚以50% 对41% 让哈克比看到了一线希望。
奥巴马这次则连下三城,头一回在党代表票数上反超希拉里,如此势头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希拉里绝不可低估,那800 个可以在8 月份民主党大会上临时决定投票给谁的“超级代表”(其他党代表在初选时就必须承诺,自己将投哪个参选人的票)意向不明,所以民主党提名战仍然充满悬念。

见奥巴马一面好难


大约两周前,肯尼迪家族两名重要成员—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和弟弟爱德华站出来表态,在美国大学的一次集会上力挺奥巴马。
当天一早,笔者赶往离家不远的该校校园,想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同时一睹奥巴马和肯尼迪家族的风采。
没想到车只开到学校附近,尽管距开幕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看到排了几公里的长队。笔者顿感希望渺茫,不过看到不断有人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挽着三岁的大儿子加入了队伍。
华府冬天的早晨相当清冷,孩子被冻得缩头缩脑地蹲在地上,但也掩不住兴奋,似懂非懂地喊着“奥—巴—马”,惹得前面的女生笑着回过头来,连说“so cute”。
笔者趁机向她们打探礼堂大小,她们摇头说:不怎么大,之所以还排着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眼看队伍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笔者立刻另辟蹊径,想假公济私走走“媒体门”,没想到那里也是长龙一条,并且有铁将军把门,进不得场内。看到孩子又累又冷,笔者只得忍痛收兵,急急赶回家看电视直播。
等到奥巴马大队人马再次为波托马克初选杀回华府地区,笔者再次拖家带口蠢蠢欲动。
正巧初选前夜,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孩子幼儿园对面的高中发表演讲,于是全家老少又包得严严实实扑将过去。
那是暴风雪的前夜,温度已在零下,空气极其寒冷,但从四面八方涌向高中礼堂的人们显得热气腾腾。一位中年妇女一路小跑地超过快步疾走的笔者,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头打招呼。
“很兴奋吧!”她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举动作解释,然后既神秘又兴奋地说:“今天早上我见到奥巴马了!”
清晨五点就前往马里兰大学排队的她几乎冻僵,但终于消解了与笔者一样在美国大学没能“入围”的遗憾。
笔者一听,不禁又紧张起来,赶紧叫小推车上3 岁和1岁的两个儿子坐稳了,再掖好他们的衣领,然后连推带拉地奔向礼堂。这次总算没白费工夫,不仅挤进礼堂,还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

催眠般的“奥巴马狂热”


律师出身的米歇尔·奥巴马也是一位被公认极具魅力的演说人,对奥巴马的选战功不可没。她通常穿非正式套装,像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说话坦率而有力,有时比丈夫更敢于直接面对敏感问题。
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米歇尔谈笑风生、煽动群情的形象令笔者突然想到,若干年后,没准她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女总统呢。
不论是米歇尔,还是奥巴马本人,只要他们举行集会,都会出现这种摇滚音乐会般的狂热气氛。一个同行在出席了一场奥巴马集会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开出停车场。笔者本人在新罕布什尔州聆听他演讲时,也领略到所谓“Obamania”(由“奥巴马”和“狂热”两词组成)。
那天晚上,有两百多人进不了场内,只得站在场馆外围。奥巴马一出场,就像大明星般地镇住全场。对手攻击他只会堆积美丽词藻,没错,他的演说真是可以用“美丽”来形容,但却让听众无比受用。
他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当时笔者碰到两个来自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年轻学生,他们说奥巴马的演讲让他们很受感动和振奋,相信他真的可以改变国家;另一个21岁的女孩明显是个“奥巴马女郎”,她兴奋地表示,每次听奥巴马演讲,自己只想不断地听下去,不要停下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位奥巴马是2004 年7 月27 日才“出世”的,当时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从那时起,他的名气便扶摇直上。
不过,他的参议员政绩却乏善可陈,这也是让克林顿团队最不服气的一点。

希拉里有点势头不妙


对于媒体和民众给予奥巴马的天皇巨星般待遇,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表现有点反常,一度不断抛出刻薄评论,甚至谩骂支持奥巴马的媒体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证明,这位选战老将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他为了太太的利益,不得不暂时闭上了嘴。如果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含泪和哽咽为希拉里讨回了点形象分,紧接着比尔炮轰奥巴马的宣传策略又将对她的好感抵消殆尽。
连民主党德高望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对克林顿夫妇的行径都忍无可忍,他在为奥巴马背书的公开演讲上,不断用克林顿攻击奥巴马的词汇来突出奥巴马的优势,其幽默妙语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智慧。
CNN 记者约翰·金曾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奥巴马是在3000 英尺的高空中飞翔,而希拉里却在斤斤计较每一个细节,这道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竞选风格。
笔者也曾听美国同行抱怨,说希拉里的竞选班子令人难以忍受。他们傲慢而张扬,经常半夜里给笔者打电话,不厌其烦地核对报道的每一个细节,修改希拉里讲话的内容等等。
笔者没有和希拉里进行过近距离接触,出席她竞选集会的体会也比较笼统。她的演说是典型的政治宣讲,并没有听奥巴马演说时让人领略到的那种激动、点中你的心坎、让你周身热血沸腾的感觉。
希拉里的风格很务实,是西方政治家的典型态度,因为她对细节非常了解,她可以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而奥巴马的魅力在于,当他面对千人演讲时,可以让每个人都认为他只是针对我一个人在侃侃谈心。他给民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前景,以至于这本身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障碍,尤其在他达不到民众期待的时候。如果说奥巴马希望通过改变美国人的情绪来改变美国,希拉里则希望通过具体实施来改变美国。

做客希拉里的竞选造势会


就在波多马克初选前的星期天,笔者无意看到希拉里竞选网站贴出的一张集会通知:希拉里将在马里兰州一个叫克林顿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趣的吗?笔者一查地图,也就半小时车程,立马带上大儿子出发了。

克林顿在华府偏西南处。也许是周日缘故,一路上通行无阻。正当笔者担心怎么停车、怎么挤进人群之时,只听到GPS 提醒说,目的地靠近了。
往车窗外一看,却是人烟稀少的住宅区。越往前开,房子越大,房子的间隔也越宽,看得出是个富人居住区。可是除了高大的树林衬着渐暗的天色,没有一个竞选标语,更没有三五成群的支持者,怎么看都不像竞选集会的场地。
笔者怀疑是走错了路,可是反复查对地址、反复输入GPS,都显示出“已到达”字样。想问路,连个人影也不见,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不得已,笔者只好停车去敲地址上写的民宅大门。
一个精神抖擞的黑人开了门。他爽快地安慰笔者说,没错,是这里,时间还没到,人还没到齐,你先进来吧。
与其他人潮汹涌的集会相比,这是笔者经历过的最“高档”造势会了。这位屋主维纳德·赖特(Vennard Wright)是一家网络公司的CEO,克林顿的竞选网站就是他的公司一手做的;集会是克林顿竞选班子临时要求他办的,希拉里本来要来,后来因为行程变动来不了了,但马里兰州一些政治要人和记者都会来的。
笔者不免有些失望,因为曾听过不止一个人提到,希拉里的演讲虽然缺乏亲和力,但在私下一对一交流时,还是个十分和善可亲的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呆下来看看还有什么好戏。
赖特的住宅相当豪华,34 岁的他显然事业有成。这个希拉里的支持者向笔者承认,比尔最近的出格言行确实把好多原本支持希拉里的黑人选民都赶到奥巴马那边去了;希拉里的支持率明显下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晚这个连《华盛顿邮报》网站都刊登了预告的活动,总共只拉到寥寥可数的几颗人头。即使算上过来撑台面的马里兰州副州长和当地市长、一两个貌似记者的人,再加上希拉里竞选班子的人,笔者数了一下,顶多也就二十来个。
就这样,笔者经历了一场没有希拉里的竞选活动。若不是亲眼所见,笔者绝对想不到希拉里的阵营已经如此没落—至少在马里兰州的克林顿一地。
第二天的报纸就报道了希拉里更换竞选经理的消息,结合那晚的见闻,笔者不难想象希拉里目前的困境。之后她在波多马克初选中的失利更显得顺理成章,选举结果证明,无论是在黑人、妇女、年轻人、高收入者或教育程度高的选民群体中,她都输给奥巴马。
希拉里希望在接下来的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力挽狂澜,但早已不如原先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了。短短几周时间,一个连黑人选民都以为不过是陪练的角色,一下子就势不可挡地踏上了通往白宫的征途。

众歌星力捧民主党


就在2 月初,嘻哈乐团“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 根据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的一场演讲,创作了单曲《Yes WeCan》(是的,我们可以),还发动他的明星朋友一起演唱并拍成一部MV。
这首以奥巴马演说内容为歌词,结合了演讲实况的歌曲,一放上YouTube就引来无数的点击量。据《今日美国》报道,上传后短短一周内,它的浏览量已经超过370 万。will.i.am、斯嘉丽·约翰逊、约翰·莱杰德、卡瑞姆·阿布杜勒·贾巴尔、何比·汉考克等大腕都不遗余力地倾情出演,目的只有一个,呼唤美国年轻人积极参选来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实现理想。正如MV片尾的字幕——由HOPE 变成VOTE。
笔者在观看这部MV 时,觉得词曲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愧是极其成功的励志作品。奥巴马的形象在黑白影像的处理及音乐的烘托下,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想起肯尼迪,想到历史的洪流、人类的未来......试问,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有哪个候选人会有这样的魅力和光彩?
不管其他候选人的支持者们怎样想法设法,麦凯恩的老脸肯定无法和明星及音乐相搭配,支持哈克比的保守派就更无力收买年轻人的心了。当不当选总统,奥巴马都成了人民英雄。
没想到,Barelypolitical.com 立刻根据《Yes We Can》摹仿炮制了搞笑版的《john.he.is》和《No,You Can't》来讽刺麦凯恩,提醒民众:如果麦凯恩当选,伊拉克撤兵将遥遥无期,大批民众还是买不起医疗保险。
这就像“奥巴马女郎”一出炉,马上就有“荣·保罗女郎”紧跟其后一样。虽然刻薄了点儿,但都体现了网民的心声。说起来,为什么网上都是捧民主党、贬共和党的搞笑作品呢?是民主党支持者多具艺术创造力?多具幽默感?并且都是网民?
这个问题,笔者还没想通。但无论如何,在民主的机制下,现象和推测都不能代替结果。究竟谁主沉浮,还要看11月的大选结局。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