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海上花

  • 电影疗法

        有人说,“电影是疯子拍的,傻子看的。”影迷们应该不会反对这种说法,就像《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所说,“不疯魔不成活。”真正热爱电影的人都是性情中人。

        那一年夏天付闲在家,就从影像租借店里捧了一大堆伍迪·艾伦的片子回家,当时还是录像带,堆起来老高的。没想到一下子被这个纽约老小子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叙事方式带着老男人历经世事的调侃和自嘲,并且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伍迪·艾伦最擅长的就是讲述男女成人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尤其是爱情发生之前和爱情结束之后人们有趣的心理变化。

        可以说我对生活的理解在那个夏天有所顿悟,全仰仗于伍氏电影。当全世界的艺术家们都在愁眉苦脸挖空心思地探究生命意义之时,我个人认为,伍迪·艾伦用了浅显易懂的影像和对话,轻松地诠释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境。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他的脸,我就想到一部国产老片的片名《苦恼人的笑》,尽管这个比喻并不怎么恰当。

        回想起来,真正常记心中的电影实在不多。往往都是一些反映人之常情最能打动人心,而那些所谓的大片,通常一遍看过就此结束。好电影的定义当然因人而异,每个人因为各自生活际遇的不同会对不同的电影情节有所感悟或共鸣;通过看电影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好比是一个自我心理治疗的过程,如果你去拜访心理医生,他在讲道理的同时,一定会举出一些例子来开导你。电影就好比是个例子。既然人生只有一次,我们身处其中作出某种选择,却无法设想另一种活法,电影影像正好乘虚而入,取代了我们的假想或者猜测。

       《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是令我感怀至深的一部电影,改编自约翰·欧文的畅销小说。导演以略带夸张的轻松手法从私生子盖普的出生拍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成为作家。期间所经历的种种人生悲喜剧,不仅反映了美国的社会万象,也折射出人间爱情和亲情的可贵。以我看来,该片可以说是另一部好片子《阿甘正传》的姐妹篇,当然它比《阿甘正传》要早拍了十几年。

        同样是描写个人和家庭,《恋恋情深》(Who’s eating Gilbert Grape?)讲述的是青年吉尔伯特的一段小镇生活。母亲因为父亲自杀从此不断进食而体重巨增,终日赖在家中沙发上以致房屋都有倾毁的可能;弟弟阿尼体弱智障,姐姐辞职在家照顾母亲,妹妹则年少不更事。吉尔伯特默默承受家庭生计的重担,面对外乡少女贝姬的灿烂笑容,他不敢奢望生活的未来,直到母亲的去世……

        责任、爱情、性、道德,勇气等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都在《恋恋情深》中一一表陈。生活中的种种无奈非个人所能左右,除了被动接受安排,我们是否有能力改变现状?影片给出了令人欣慰的希望,而这种希望正是建立在无私之爱的基础上。

        诚然没有电影为你度身订造,也不会有电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为你百分百解决问题。然而好电影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并且这种思考方式较之阅读来说,更为具体生动。探寻人生答案的你,不妨一试。

    关于恋爱

     Q1:爱,能否回到起点?

    拍拖了两年的男友,说分手就分手了,没有任何事先征兆。“我喜欢别人了,我们分手吧”,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简单抹杀了两年的感情。说实话,他提出分手的要求我并不是很吃惊,时光黑洞早把我们两人的激情吸得一滴不剩了,当时我没有过多犹豫,说“好”。之后,陆续有好几个人在我的生活中走了又来,但都属于暂作停留、好聚好散的类型。朋友说我太过游戏人生,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心里一直放不下的还是前任男友。夜迷离的日子只是为了忘记他,我把受伤的心藏在最深处,慢慢舔噬伤口,感觉自己正在放弃爱情,感觉自己正在变成“爱情绝缘体”。(25岁·银行)ANSWER

    患了“爱无能”、变成“绝缘体”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似潇洒、其实懦弱。 他们就象鸡蛋,表面上很强硬,但这不过是一种假象,鸡蛋壳一碰就碎,而蛋黄蛋清更是粘乎乎稠嗒嗒一塌胡涂地拎不清。 为什么放不下?是因为自己一直执著地背着这个感情包袱;为什么别人来来去去只暂作停留?是因为自己亦走马观花,潦草行事。 既然已经激情不再,为什么又放不下呢?可见放不下的并不是感情本身,而是对没有结局的付出而耿耿于怀。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怨天尤人的情绪中荒废了大好年华,等到梦醒时分再想追回青春,悔之已晚。

    疗法: 

    电影: 现代爱情故事(又译:性、爱情、汉堡包)英文片名:Frankie and Johnny

    导演:盖瑞·马歇尔 (Garry Marshall

    主演:艾尔·帕西诺(Al Pacino)蜜雪儿·菲佛(Michelle Pfeiffer

    法兰琪是一个餐厅女招待,因为失败的感情经历而视男人为畏途。她表面坚强,内心却渴望真爱。强尼出狱后来到同一家餐厅做厨师,他很快爱上了法兰琪,可是法兰琪在带他回家过夜后的第二天早上却对他说,“忘了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法兰琪来说,要攻破她自己搭建的自闭心牢并不容易。 这是1991年的好莱坞影片《现代爱情故事》,改编自一出原本只有两个人出演的百老汇戏剧。它打动了无数善男怨女,令曾经坚硬枯冷的心重新萌生暖意。 强尼说服法兰琪接受他的过程是一个法兰琪重新鼓起勇气接受爱情的过程。她可以接受一夜情,却不能面对爱情。她害怕受伤,她逃避责任,她看上去谁也不需要,可是夜深人静之时,收音机里传来强尼为她点播的德彪西《月光》终于击破了她的鸡蛋壳,令她脆弱的心无处躲藏。 如果你不放弃爱,爱就不会遗弃你。

    Q2:爱我的人到底在哪里?

    起床、上班、午餐、下班或加班、晚餐、睡觉,这就是我周而复始的生活。犹如钟摆,始终在两点之间游移着,却始终逃不脱那个范围。真的很羡慕时尚杂志上介绍的那些特立独行的女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爱自己想爱的人,活在普通的边缘,享受真正的人生。而我,只能不停拷贝昨天的一切,都二十六岁了,爱情仍处于真空状态,多想有人可以让我依靠一下,听听我的心里话,现在的我惟一可倾诉的对象竟然是日记本。看着别人成双入对的,心中有时很不是滋味,不是是嫉妒还是悲哀,或许是更复杂、更微妙的某种情绪吧。难道我真的要做一辈子“钟摆”吗?(26岁·编辑) ANSWER

    时尚杂志上的女子也要吃饭睡觉,也要上班加班。搞不好卸了装的她还是个满脸雀斑的黄脸婆。为什么总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而不着手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呢?人生是不可以拷贝的,只有自己才是“我的生活”这本书的原作者,写得好写得烂,都在自己。

    疗法:电影:BJ单身日记     英文片名:Bridget Jone’s Diary

    导演:莎伦·马圭尔(Sharon Maguire)

    主演:雷妮·茨威格(Renee Zellweger)  休·格兰特(Hugh Grant)  科林·福斯(Colin Firth)  

    有个远在英国,名叫布里吉特·琼斯的女子也处在类似的烦恼之中――平淡无奇的生活、遥不可及的感情追求。无独有偶,她也买了一本日记本,并希望以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像时尚杂志人物一般完美的俊男老板、怎么也看不顺眼的童年玩伴,布里吉特在两个男人之间犹疑。然而现实生活毕竟不是时尚杂志,漂亮的外表却口是心非。回过头来,布里吉特才发现,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多年来一直就守候在自己身边。 心性浪漫的女子往往容易只顾贪恋邻居手中的玫瑰,却忽视了自家园中美丽的蔷薇。是不是被不切实际的幻想蒙了双眼,却对现实生活中的无数可能视而不见呢?是不是整天躲在被窝里唉声叹气、自怜自怨,却忘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主动出击呢?应该学学《BJ单身日记》里布里吉特的“傻大姐”风范,就算不如她那样“豁得出”,至少也要有一点她的自嘲精神和奔来跑去的折腾劲儿。朋友聚会、公司派对、还有同学之间的晚餐或卡拉OK……哪怕为给自己的日记增加点情节和内容呢,随着一天天活动的增加,不知不觉就日子就丰富多彩起来了。不要总是被动地想“谁爱我?”,应该主动地搜索“我爱谁?”,这就更要像布里吉特学习,一看到自己喜欢的,立马行动,决不迟疑!

    Q3、结婚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和男友谈了将近4年恋爱,两人的感情虽然波澜不惊,但也默契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结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整天幻想着婚后的甜蜜生活。可是,男友却时时刻刻不忘他的工作,一和他谈起婚事,他总是一句“和你结婚是迟早的事”就把我给打发了。和朋友聊起这事儿,她们都骂我是傻瓜,说什么趁着年轻一定要多潇洒几年,别这么早把自己套牢。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想结婚说明我已经厌倦眼前这个人了,是时候找别的“芳草”去了。看着男友似是而非的态度,听着女伴们滔滔不绝的恋爱高论,我真是晕头转向,没了主意,结婚难道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吗?(27岁·医生)

    ANSWER

    结还是不结?对很多恋爱中人来说,始终是个不亚于生还是死的问题。男人对于婚姻的躲避态度多半来自对于未来没有把握的恐惧心理。害怕失去自由、害怕承担责任、害怕爱情消逝……这就譬如女人始终需要一个稳定的归宿,男人在婚姻面前始终是一个老想逃课的小孩。

    疗法:

    电影: 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  英文片名: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导演:迈克·尼威尔 Mike Newell

    主演:休·格兰特 Hugh Grant 安迪·麦克道尔 Andie Macdowell 西蒙·卡隆 Simon Callow

     又是一部爱情喜剧高手休·格兰特的佳作。始终对婚姻怀有疑惧的查尔斯是婚宴上的常客,他和凯莉在一次婚礼上相遇并一见钟情。然而朋友间的闲话以及他自认潇洒的性格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凯莉结婚、朋友海伦娜向查尔斯示爱、朋友盖诺斯意外故去,查尔斯经历了人生的一系列变故之后,猛然醒悟到凯莉才是他的真爱。当离了婚的凯莉再次出现在查尔斯面前,他终于在和海伦娜的婚礼上对牧师说出了内心的表白。要给自己的一段感情作总结,结婚未必是唯一的方式。为了结婚而结婚,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真心相爱,就应该互相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既不是一味地逼迫和埋怨(“为什么不和我结婚?”),也不是潦潦草草地敷衍了事(“反正我们会结的,现在不是时候。”)。女人往往会因为没有婚姻的回报而对爱情产生怀疑并因此放弃,男人也常常会在婚约的重压下犹豫不决甚至逃之夭夭,两者起因相反,却可能造成相同的后果——和自己真正相爱的人挥手天涯。《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这样的标题其实是一幕人生的缩影。爱情、亲情、生离、死别,生命稍纵即逝,倘若不珍惜真情,最遗憾的是自己。时间并非始终是最好的良药,在岁月的蹉跎中,对人生真谛的顿悟才是考量情爱的试金石。 

     

     关于自我

    Q1、今生只做丑小鸭

    MAGGIE在我眼中是个传奇,靓丽的外表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丝张扬与活力,干练果断的性格、杰出的工作表现、高得吓人的学历薪水更是平时同事间议论的话题。一般而言,这样的女性总给人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但在MAGGIE身上这却是种错觉,她平易敬人得一塌糊涂,甚至手把手交我们这些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转接电话。一般而言,这样的女性总给人留下乖僻自闭老姑婆的印象,但在MAGGIE身上这又是种错觉,她不但有天使般灿烂的微笑,更有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唉,这种完美女生的光芒刺得人晃眼,再看看自己,真是自惭形秽,只有做丑小鸭的分儿。(22岁·财务)

    ANSWER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通常会有一种误导,那就是丑小鸭必须变成天鹅以后才可以幸福一生。殊不知丑小鸭本身也是可以快快乐乐的。 其实所谓天鹅也好,丑小鸭也好,只是个抽象的比喻,千万不要以形象化的思维来衡量两者之间的区别,否则这个美丽的寓言就失去了其意味深长的哲理意味。

    疗法:

    电影: 艾米丽的奇妙命运(又译:天使爱美丽) 法文片名: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导演:让-皮埃尔·儒内(Jean-Pierre Jeunet

    主演:奥黛丽·多杜Audrey Taudou马修·卡索维兹Mathieu Kassovitz

    法国小姑娘艾米丽一生平淡无奇,导演却故意以大事记的方式来表陈她的降生和成长,《艾米丽的奇妙命运》其实很普通,电影想说的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美丽的,只要你用心去生活,像艾米丽一样。艾米丽的工作是乏味的咖啡馆女招待,她一个人住,没有钱没有爱人,可是她的生活却因为她的选择而精彩纷呈、快乐不已。直到碰到了心仪的男子,帮助了很多人的艾米丽却不知道如何鼓起勇气。然而善待生活的人始终会得到生活热情的拥抱。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说法虽然粗俗,却道出了不要互相攀比的质朴真理。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成功的向往成了一种既定的标准,似乎不达标人生就不完美。难道只是因为别人更美丽更成功,你就应该一头撞死从此不见天日吗?要知道人生的快乐从来就没有标准公式和标准答案,否则快乐成了一种可以计量的科学指数,又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妙魔棒,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魔术师,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像艾米丽一样,活得快乐无比。这时候,丑小鸭和天鹅没有什么分别,重要的是,你享受了你的人生,你快乐,所以你快乐。

     Q2、我的心中有个小恶魔

    有时候真会怀疑自己前辈子欠了VIVIAN什么,不然我遇到的倒霉事怎么总有她在其中掺和一脚。VIVIAN是我从小的好朋友,一个中学、一个大学、一个公司、同个部门,缘分让我们始终是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我天生胆小、怕事,所以年长成熟的她自然成了我的姐姐、我的保护者。可最近,只要有这个保护者在,我就倒霉。企划没她做的好,被老板批;和男朋友吵架,他竟然说我没有VIVIAN乖巧、懂事;我掉了钱包,她却在一旁中了彩票,真是邪门。这种事情一多,我就会越看VIVIAN越不顺眼。这种病态心理真的很可怕,毕竟她是我十多年的好朋友啊,我该怎么办?(23岁·PR

    ANSWER

    都说女人之间的友谊是微妙的,因为她们比男人更会体贴地关爱自己的伙伴,却也比男人更容易嫉妒和猜疑。 造化弄人。当自己事事不顺心之时好朋友却平步青云,理应为她高兴,可是在羡慕的同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酸酸的味道浮上心头。 这股难以莫名的感觉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小恶魔,它总是在你软弱的时候钻出来张牙舞爪一番。然而只要你采取正确的方法对付它,它是可以被驯服的;要是你对它听之任之,任它胡作非为,它就会迅速膨胀成大恶魔,最终吃了你自己。

    疗法:

    电影: 她比烟花寂寞  英文片名:Hilary & Jackie

    导演:安南·塔克(Anand Tucker

    主演:爱米丽·沃特森(Emily Watson) 瑞秋·格里夫斯(Rachel Griffiths  

    杰奎琳和希拉丽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姐妹。然而从小到大,杰奎琳耀人的音乐才华盖过一切,使得希拉丽成为她身后的影子。长大成人后,杰奎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希拉丽放弃音乐相夫教子。常人都会觉得只有希拉丽羡慕杰奎琳的份,却不知寂寞的杰奎琳还嫉妒姐姐的幸福家庭。从小到大,她们分享一切,于是杰奎琳提出要分享姐夫。这一段爱恨交织的姐妹情取材于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的真实生活。中文译名《她比烟花寂寞》甚至比原名更贴切地暗示了杰奎琳辉煌而短暂的艺术生涯。姐姐希拉丽从小就忍让才气逼人的妹妹杰奎琳,内心自然也颇不平衡,但是她由衷地为杰奎琳的艺术才能所折服并且高兴,而她自己也为自己幸福安宁的家庭生活而自豪。作为天才,杰奎琳是疯狂甚至贪婪的,她也是孤独而可怜的。而希拉丽最终原谅了杰奎琳,是因为她的善良和仁慈最终胜过了内心的尴尬和痛苦。心性善良、晓得仁慈的人总是幸福的。为他人高兴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相反,处处把人往坏里想,总觉得别人在和你作对,最终折磨甚至毁掉的是你自己。有一个能干的好朋友难道不是件令人值得骄傲的事吗?真心分享他人的快乐,就如朋友间需要互相帮助一样,令友谊更加弥足珍贵。学会微笑着说,“我为你高兴!”吧。

    Q3、放飞想飞的心

    25岁,怎么说也是个大人了,可妈妈却始终把我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加班晚了,电话时间长了,电视看久了,她都会絮絮叨叨烦上好一通,有时候真觉得妈妈比唐僧还唐僧。害得我都不敢接她的话茬,生怕又被她教育一番,忍无可忍之时我也会大发脾气,两个人就像两只愤怒的公鸡一般斗上好一阵子,代沟就这么越来越深。我很理解妈妈的苦心,但我不可能始终躲在父母的怀抱中,不出去感受、体会这世界,遭受挫折不正是磨练自己的大好机会吗?何时父母的关怀竟然成了一具枷锁,束缚了想飞的心。我想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妈妈,可是不知从何说起,渐渐也就变得不会说了。(25岁·公司职员)

    ANSWER

    只要是母亲,就会担心操劳自己的孩子,这是做母亲的天职。 与其和她硬碰硬地对撞,不如在理解她的基础上尝试变通的方式。两代人之间的很多代沟来自相互之间的不了解,对于一些无法达到共识的观点,不如避免正面冲突;而对于一些或许可以沟通商讨的问题,就应该积极地相互交换看法,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这个道理。

    疗法:

    电影:喜福会   英文片名:The Joy Luck Club

    导演:王颖

    主演:邬君梅  卢燕  温明娜 周采芹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一九八零年代末的作品《喜福会》说得虽然是中国母亲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代沟,但对于母女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和爱爱怨怨的刻划可以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一对母女中找到相同之处。故事中的四对母女各有各的矛盾,而作者想要表述的,并不是一个矛盾消融的结局,而是一个母女终于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女人更容易理解母亲,而女孩则总是和母亲作对。这样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作为妈妈,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她们或许因此太过唠叨,但是年轻聪明的你,难道真的非要针尖对麦芒地和她大肆辩论而吵到两败俱伤吗? 如果不能说百分百的心里话,那就先说20%试试看,然后再加10%,再加10%,或许一点点地,你会惊讶地发现除了那最后10%的自我天地,母亲和你慢慢地有了很多沟通和理解。采取闭口不谈的回避方式,那你们之间的信任将会由原本的那点可怜的百分比彻底降为零。毕竟,只有女儿不愿意和母亲吐露心事,却从来没有母亲不愿意和女儿倾诉的。所以,棋子在你手中,由你来下,局面会更漂亮。

         秀 WITH 2003/11

  • 北京SARS随笔

          从三里屯到后海,一路飞驰不带咯楞,五分钟停车熄火。

          这就是SARS时期的北京交通状况,不由得你连声喊爽。虽说沸沸扬扬的谣言搞得太平洋百货和东方广场人影寥寥,而邻近郊县的村民骑着小板凳在村口“自卫反击”,在家憋了多日的年轻人们早就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开始拿起电话呼朋唤友了。

          从来没有如此从心底里感恩大自然的赐予。香山、大觉寺、颐和园、北海……,头一回在享受春暖花开的同时不用忍受攒攒人头。而气势恢宏的故宫,从未有过如此开阔的场面,站在宫殿前一望,还真有点帝王将相的感觉。就冲这个,进山门前那一大堆消毒、量体温等等繁琐手续也认了。也从来没有如此快乐地SHOPPING过,若大的商场如同高级专卖店,同一个款式每一个颜色都试穿,小姐依旧笑眯眯,付钱再不用排队,外加各式各样的让利促销。

          躲在家里看DVD迅速从时髦降为老土。胆子大的不仅开始下厨招待宾朋,以显示自SARS爆发短短几日速成的厨艺,更开始了四方大战,美其名曰“卫生麻将”。

          上班的仍然上班,应酬的还要应酬。不同的是能走路就走路,平时懒得出奇的也愿意爬楼梯了。最“顶级”的例子是一个朋友的朋友,为防SARS,立马买下自动档捷达车,好赶快学会开车上班。真该给这位仁兄瞅一眼交通失事死亡率和SARS死亡率之对比。室外的座位也更受欢迎了,宁可坐在外面边吃灰边吃菜,也不往窗明几净的包厢里钻。

          把超市粮油抢购一空这样的行为毕竟还是阿姨大婶们的。小两口也就是厚着脸皮到爸妈家蹭几顿,马上就开始惦记“三个贵州人”或者水煮鱼什么的了。实在馋不过又心有余悸的,就开始组织野餐、烧烤之类的自助餐饮行动,最佳选择莫过于郊区的高尔夫俱乐部或者马场,连吃带玩,又可保持一定距离,空气绝对流通。

          位于机场路南侧大山子地区的798厂,因为被艺术家工作室、酒吧画廊、文化公司等占领,成为京城最闹猛的一个蒲点。“再造798”艺术活动举办当日,人潮汹涌,川流不息,被媒体评为开年以来北京艺术界最火热之盛事。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参与“非典型爱情与肺炎无关”行为艺术的美院学生一片雪白地全副武装,艺术青年们个个衣着光鲜、脸上光光。所以倒不如说,该活动是北京SARS时期人气最旺、胆子最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无仅有的一场大派对。

         上海一周 2003/05

  • 一个上海人在北京

          关于这两个城市,已经有无数人花了不少笔墨和口水做了无数讨论;关于这两个城市里的人,至今仍然互相看不惯,在说不清楚是羡慕还是嫉妒、是讨厌还是暗恋的情绪中彼此叫着劲儿。在此,我真的不想再举那些举不完的例子,打那些打不完的比方,为任何一方辩护。事实上,这种对比无聊得很,也平常得很,就象纽约和洛杉矶,巴黎和马赛,伦敦和利物浦,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这种当地版的双城记。

          作为一个刚刚移居北京的上海人,东南西北还没辨清楚,对于这个城市和城市里的人的路数,实在还没有摸清楚。尽管我以往有过很多次在北京度过的疯狂周末,但那时是一个短暂停留的路人,其感受和定居下来后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在旅途中曾经邂逅的那些小城,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永远美好的记忆,是因为当初我人没有留下来。现在的我,对北京已然没有了向往,生活的细节成了最卑微最琐碎也是最直接的感受。

          一个比我早到北京一年多的上海朋友在向我解释怎么去家乐福的路线时,特地跟我强调,“我一直喝光明奶!”这种行为充分说明了他对北京本地或者说上海以外国境线以内产品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感从一罐牛奶一直延伸到他坐在办公室里对手下人的态度。

          然而我懒人一个,就近去了京客隆。离家最近的小超市有我们家的日常饮料——健怡可乐,我顺手也就把三元奶往篮子里搁了。说到这个小超市,不得不罗嗦两句。我在上海的家门口,大小不一地罗列着不少阿婆阿叔们开的小卖部,再加上超市、便利店,简直是乐坏了我们家两条懒虫,可是搬来北京后,就再没有半夜下楼买几串鱼丸的乐趣了。生活上的不方便,几乎是所有有过上海北京两地生活经验的人对北京的众口一词,存储白菜的日子是过去了,但仓储式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回家路上顺手买一瓶汽水,写字写到凌晨突然想来一支巧克力雪糕的人来说,只能对着空空如也的冰箱苦笑了。

          说回前面提到的这个小超市,却出人意料地有品种齐全的奶酪,价格低廉的匈牙利萨拉米,各种早餐麦片甚至美国产的健怡可乐!总之西人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这种绝对具有针对性的生意头脑,从未出现在上海街头此起彼伏的小铺子,却突然像海市蜃楼般矗在我们北京家门口的大工地对面,着实令我迷惑不解。

          我尝试着分析:北京有钱人多,有车族多,就有周末开着车大肆采购的生活习惯。而大部分老百姓过日子精打细算,买东西有规划,24小时便利店的功能似乎微乎其微;北京外国人来的早,数量多,就会有这种专做老外生意的小店。可是我又一想,那么像我这样对生活质量有点小小追求的穷人眼里的富人,富人眼里的穷人们呢?我们在这个城市里怎样寻找一种较为舒适实惠又讲求情调的生活方式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个不言而喻的暗示——上海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北京,一个更加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城市,似乎没有狡捷的中间路线。没钱买私家车,就只能硬着头皮钻进臭臭的夏利去赴宴;不像在上海,一个电话就可以轻松地预定红旗出租车,起步价:10元。

          类似的例子只要一在有上海人的北京饭局上开讲,就没了刹车。最令我尴尬的是,每每有人介绍我时说,“这位是刚从上海移居过来的……”便总有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惊呼,“呦!这年月还有专门从上海搬来北京的?”弄得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好像是在上海混不下去了被排挤出来的。是啊,上海如此的热门,连台北的朋友过年发来短信都开玩笑说,这个地方很快要人去岛空啦,全跑上海去啦!而我,居然在这种大好形势之下往沙尘暴里钻,大概也只能怪自己嫁错了人,随夫冲军了。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还是在叙叨文章开头我所说的那些无聊的例子和对比,这不得不让我承认这篇文章的无聊。已经申奥成功的北京和申博成功的上海哪个更好?这样的讨论本身就很无聊。我只清楚一点,我搬来北京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追求无聊,而我深信,在这一点上,北京绝不会令我失望。

  • Party Animal

           最boring的party是要求着正装的party,不仅是塞在尖头皮鞋里的脚趾痛苦,面部肌肉也会因为整晚的微笑而抽搐;最sweet的party是家庭睡衣party,可以四仰八叉地斜在沙发前的地板上和好朋友说笑话,饿了马上煮泡面。

          也许是老了,朋友的圈子越来越小,对交往的人也越来越爱憎分明,一些公共场合的party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吸引力。睡衣party可能是夸张了一点,但我想强调的是,至少私人party上你不必假装是谁,更不会和一些明明不认识,并且莫名其妙的人扯上老半天。

          我每次在那些人潮涌动的“著名”party上碰到一些脸熟的“朋友”,点头之余,总是十分惭愧。因为我知道就在我心里嘀咕着“怎么哪儿都跑不了他”的同时,他一定也在同样算计着我。

          近来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属于同一个圈子里的人开始串场。我在一些艺术圈的party上开始频频碰到演艺圈的人,而几周前的一个时尚party上我又看到一些被艺术青年崇拜的“大师”。串场的原因有时候很偶然,或许只是朋友带朋友牵扯出来的;串场的乐趣有点像演员反串,带点玩票的性质,最好捎带着再显示一下自己品味高尚或者涉猎甚广。

          Party既然是舶来之物,有好一阵子party组织者们会把很大的精力放在邀请老外客人身上。不论是什么性质的party,看着金头发蓝眼睛高鼻子满场串,好像就是个特了不得的成功party。再加上老外天生人来疯,会起哄凑热闹,party的气氛也就热火了起来,主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根据我的观察,老外最大的功能还在于消耗party上的饮料食物。因为国人一来不习惯端着个酒杯站着瞎侃,二来不喜欢捧着盘子边走边吃,就算是一开场穷凶极饿地抢着排队,两三个回合下来早就找个角落里的椅子坐下歇着了。而老外们劲头就足了,首先自助餐里的那些西式点心本来就是他们的心头所好,其次无限畅饮的啤酒红酒和香槟更令他们心花怒放,不喝个痛快简直就是浪费。

          于是就有那么一批不知从哪里来的老外,每次八杆子打不着的party你都能看见他们中的一些人。他们既和主办方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也不是像我这样好歹打着自由撰稿人旗号为报道而来;你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个party,怎么拿到请柬的,或许根本没有也无所谓。总之他们循着酒香呼啦啦地就来了,他们的贡献就是给party带来了噪音和人气,同时也不辜负主人精心准备的大餐。

          有时候我想,我应该开个公司,专门为需要老外捧场的party主办方提供有组织的吃喝+吆喝团队。要哪国人,男女比例,头发什么颜色,除了吃喝是否需要在disco开场时带头领舞等等。而这一边,我又可以帮助一大批没有公款吃喝的老外们时常打打免费牙祭。你说这样的生意岂不是无本万利?

  • 国际XX周

        一个只有本国设计师参与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国际X X 周”,算得上充分体现中国人主动把自己和国际接轨的主人翁态度了。在某个转型为设计师的名模的秀上,由于人多地少,临开场居然往外赶记者给明星腾地儿,真可谓顾不得了。

        财大气粗的老板作派就不同了。市中心一溜整齐的高级大巴载着老记们奔向郊外总部,还有一溜小车尾随其后,浩浩荡荡地大摇大摆地毫不犹豫地穿过高速收费口。人家搞得定,就能把气势造得跟国宾车队似的。

        秀还没露上一眼,前戏已经做足。驶过了一片荒郊野地,突然有耸立的厂房,人声鼎沸,下得车来,便做梦般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好的PARTY各有各的好,不好的PARTY缺点无非就那么几样。老板虽然有钱,却还是犯了中国人常犯的错误——大吃大喝。本来人就多,还都在吃饭的点上,两场秀之间的自助餐便造就了人潮涌动的场面,蔚为壮观。刚刚看了那么前卫那么高级那么漂亮的秀,感觉突然回到了乡下亲戚春节摆宴席的阵势,实在是令人倒胃口。不过胃口好的自然多的是,他们擦着油腻腻的手打着饱嗝再回秀场饱眼福,心情一定也是愉快的,觉得此行不虚。

        事后有人说,那晚全北京的记者都赶往郊区厂房是因为盛传有钱老板要给到场客人一个发一个CDMA手机。是否谣言未经考证,但不管怎么说,那晚的FASHION是有水准的,没有看的人是错过,尽管有一个令人讨厌的当红主持人破坏气氛,非要用他粗俗的自以为的幽默当着所有观众的面把性感解释为下流。

        有时候真的不是存心要挤兑北京吹捧上海,但上海人再怎么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买菜的主妇篮子里还会带几朵新鲜的苍兰或康乃馨回家。而北京的有钱老板连意大利都少有的大厂房也盖了,却从楼梯到会场给你铺一路绢花,色彩倒也雅致,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好好的秀档次被白白降了几级。那个或许是为保持中国特色而请来的男主持更是不遗余力地再给人添道恶心,硬把肉麻当有趣,设计师的精彩之笔从他口里说出来都成了“咸湿佬”的大便宜。

        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出淤泥而不染的设计师致敬了。

  • 海上花飘落京城

          海上花飘到京城,大有枯萎干瘪之危险。几日风尘吹将下来,花容失色。急忙咨询京城名旦,原来从洗面奶到润肤露,全套行头都得按照出行沙漠的标准来武装。上海版的产品摸上身,就像落在久旱干裂的田地里的几滴毛毛雨,滋溜一下就没了影啦。

          几个移居上海的北京女人喝了几年上海的水,虽然豪爽性情未改,皮肤确是滋润白嫩起来。一听我要随夫赴京,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好像昭君出塞似的。刚刚安顿好家,和女友去做皮肤护理,小姐一边清理额头鼻尖,一边问,“您是刚搬来北京的吧?”
    “嗯。才一个星期。”我说。“怪不得。以后就不会这么干净了。”这么心惊肉跳的话,小姐却轻描淡写地说到。

          莫不是北京女人都由特殊材料制成?要不然何以如此伟大地与沙尘暴作斗争?可是翻遍当下的时尚杂志,探讨什么样的女人的话题都有,独独从不见人提起北京女人,好像这个选题既不屑被编辑提出,也没有读者感兴趣。难怪我搜肠刮肚地想也想不出北京女人到底是个什么“德行”,要找个代表人物,脑子里居然很不恰当地浮现出慈禧太后的形象。

          前日随朋友去见识一所谓现如今京城里著名的“销金窟”。从外面看,此地毫不起眼,并且和北京城里大多数饭店一样,不可避免地对着一个大工地,然而推开厚重的白色大门,就如进入了另一个不相干的世界。白色的门板一长溜顶天立地,白色的纱帘从天而降,若隐若现地飘着,宛若徐克电影《青蛇》里的布景。女主人嘴上带着笑,眼里含着意,妖妖娆娆地从这桌客人飘到那桌客人,不等你反应过来,又像一缕青烟似的飘走了,和她四处摆放的那些扭曲上升的盆景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朋友大加评论,说此种作派绝非北京女人能为。和大多数饭店里实沉的大盘菜不同,这里的菜端上来,盘子大过洗脸盆,却只有三颗虾仁躺在一片玫瑰花瓣上。女主人高兴时会弹上一段古琴,再递上蝇头小楷手书的帐单,让你心甘情愿地刷卡,并且还不得像乡巴佬一样表现出没吃饱的表情。

          女主人果然是江南出身,到北京时间不长,却已把京城里的客人们搞得五迷三道的。这让我有些失望,到了还是没能见识北京女人的风采。

          不过从我搬进新家,倒是连着交了三个不曾谋面的女朋友。那就是家对面排成一排的Jenny Lou超市,Annie意大利餐厅和Suzie Wong酒吧。Jenny解决了我们家的日常用品,Annie的匹萨喂饱了两个懒人,而Suzie,我还没来得及去结识,想必和六十年代著名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里那个妓女苏丝是没有什么关联的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11

  • 私人会所的复苏

         “俱乐部就是snobbish的。”午后的阳光将玻璃窗上Ambassy Club精致的logo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周采茨女士坐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咖啡馆里,笃悠悠地说道。

          对面就是领馆区,位于淮海路的上海鸿艺会是一个新近落成的会员制俱乐部。和上海大多数的综合俱乐部一样,它设在豪华住宅小区内,是鸿艺豪苑内的一个消闲场所。然而顾问范小芳先生却认为,鸿艺会不同于一般小区的康健俱乐部,“这里是一个social platform,”他说,“我们将会是上海这一行的先锋,并且要复兴上海的俱乐部文化。”

         且不说七千多平米,投资近两亿的会所,看一眼鸿艺会的理事会名单,恐怕就不敢把其与小区健身俱乐部混为一谈了。理事会主席是在香港和澳门居多项要职的著名亚洲实业家何鸿森燊先生,理事会会员中更不乏“小甜甜”龚如心女士,新天地老板罗康瑞先生,孙中山先生之孙女孙惠芬女士等等名流。游历世界各地,参加过无数俱乐部的周采茨女士第一次来这里,看中了游泳池,纤手一挥信用卡就要入会。会所职工惊讶地问她不需要看看会所全貌,了解一下服务项目了吗?“不用了。俱乐部不就这些东西,差不多的。”她轻描淡写地说。

          不是每个人面对近三万元的入会费都可以这样轻松的。鸿艺会迄今为止已有四百多名会员,其中25%为本地人,30%为西方人,其他则来自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地区。但不论来自何方,会员必定是有钱阶层。范小芳先生认为鸿艺会的会员将会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仍然是有钱的上海人,”他说,“老外多数是以公司会员的身份进来的,他们的流动性很大,很少会自己花钱买会员卡。”

          对于谁是真正的有钱人,鸿艺会似乎拿捏得颇为准确。“最有钱的是本地企业家。”范小芳先生十分肯定地说。然而有钱并不代表一切,鸿艺会毕竟不是卡拉OK或大浴场,“这里是个高雅的地方,”范小芳先生强调,“健康、娱乐当然是会所的功能之一,但是形成一个高雅的、具有一定水准的社交圈更是会所的一项重要功能。”

          誓要精心打造本地新贵精英圈子的鸿艺会肩负重任。相比而言,早在1997年便立足上海滩的美洲俱乐部(American Club)在甄别挑选会员上要比鸿艺会简单得多。这个被称为“A Home Away From Home”的俱乐部 现有六千多名会员,六成以上都是美国人。位居29层的酒吧拥有全上海最独特的江景,外滩漂亮的轮廓勾勒出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观。站在这里和刚谈妥生意的伙伴碰杯,必定怀有一种天下尽得的雄心壮志。

          然而这份理想首先要有两万三千美金的会费垫底。美洲俱乐部的定位很清楚--以美国人为主的西方生意人和外交官们的交际场所。如此exclusive的定位使得美洲俱乐部一直以来都高高在上,并保持着低调、冷静的姿态,以致于热闹的外界久不闻其动静,传出俱乐部要关门的谣言。“你看看这浦江两岸的发展势头,”新任总经理Jacob Knutte挥着手说
    ,“这里将会是全亚洲的金融、商业中心,而我们捷足先登,驻扎了这么多年,难道会在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撒手这样的黄金地段吗?”面对倒闭传言, Jacob并不怎么生气,而是觉得荒诞可笑。

          有着全球连锁俱乐部的企业化经营机制,又有可口可乐,花旗银行,IBM,柯达等等合作公司会员的后盾,美洲俱乐部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静静地开下去。得益的当然也是会员,被同行认为“冷清”、“没有人气”的两大缺点反而成了俱乐部的两大优点。“我们又不是真的开饭店酒吧,” Jacob指着上下两层楼说,“我们不需要登广告,我们不需要人坐得满满的,闹哄哄的,这样不就和公共场所没有任何区别了吗?”

          不论是幸运地凭借公司会籍出入的高级白领,还是自己花钱入会的生意人,来美洲俱乐部的会员是以结识生意伙伴,或是“和自己在同一层次上的朋友或同行”。相对于单纯的跳跳舞、说说笑话的社交,这里的交际似乎更具有功利性。

          但是社交本身就是一件虚荣的事情,也有着十分明确的这样或那样的功利目的。起源于英国的俱乐部制度,简单讲就是某个特定圈子里的人群的活动轨迹。打猎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等等五花八门的分类。然而不管什么俱乐部,它们都是所谓上流社会或者有钱阶层的游戏场所。按照周采茨的说法,俱乐部无非分两种,“一是讲名望,二是讲钱”。

          这样的说法或许比较极端。然而要历数上海的俱乐部之起源和发展,即便是名门之后周采茨,因为父亲周信芳的缘故,从小生活在晚宴和聚会的灯光下,也说不出太多所以然。“那时候我太小,记不得了,要问那些老克拉们。”她说,“我小时候常常被大人带去文化俱乐部,我记得那里的游泳池非常大,非常高。还有冰淇淋吃。”

          周采茨所说的文化俱乐部,就是现为花园饭店的原法国俱乐部,当时又称法国总会。解放后才更名为文化俱乐部,成为多数中国人,且是文化人的娱乐场所。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一直以为解放后的上海不再有俱乐部的说法。按照周采茨的回忆,文化俱乐部至少在五十年代时仍然开放着,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才停止。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时间刻度作为上海俱乐部自缘起告一段落。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大量涌入的“外国暴发户”钱赚得又多又快。如果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上海俱乐部,也就是当时所称“总会”的衍生、发展。起源于英国的俱乐部,可谓原本就是西方人的休闲传统,再加上当时的殖民文化,少有中国人能身至其中,我们对于那个年代俱乐部文化的考证,只能通过少数文人的笔墨描述,并通过一些关于老上海的电影或画册赋以遐想。

          然而现今的上海人对“俱乐部”一词并不陌生,尽管它也常常被夜总会、酒吧或卡拉OK等所误用。高尔夫俱乐部首先让人们见识了俱乐部会费可以如此昂贵这一概念;健身俱乐部为抢夺白领顾客,不断地翻新各种消费方式;美容SPA俱乐部只为爱美女性所设;而雪茄俱乐部又是为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新爱好所服务的。Eddie Lee,上海雪茄爱好者都熟悉的名字,他在新天地所设的俱乐部已有十名左右会员。这个年费三万二千元的会员资格,更像是一种鼓励消费的促销手段。因为会员在这一年内可以享受到俱乐部所赠送的价值四万左右的红酒、雪茄等物,并且享受餐厅八五折优惠。

          这也算是俱乐部的另一种经营方式。在这个吞云吐雾的小圈子里,Eddie更有发言权如何把握其中的奥妙,他所面对的,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性俱乐部。那些花钱买个小盒子只为了存放雪茄的会员们,多数也只是为了共同的爱好才进得门来。

          而鸿艺会们就更接近七八十年前那些“总会”的概念了。那么会员的构成呢?“很土的有钱人会有,但一定不是主流。”周采茨这样说。而所谓有品位的本地新贵精英,是否是指那些留洋归来、手持外籍护照,甚至连中文都说不溜的中国人呢?如若门可罗雀,俱乐部果真能坚决地将“土财主”们拒之门外吗?那所谓的“圈子”又是否能如愿地建立起来呢?

          鸿艺会坚持认为讲究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本地有钱人大有人在,只是分得很散,而鸿艺会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划地为圈”。美洲俱乐部不会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因为那是一个更小的西方人的圈子,针对的是不同的目标群。

          和香港林林总总的俱乐部相比,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上海只一个鸿艺会,实在有些势单力薄。它或许因此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籍此便可宣称上海俱乐部文化的复兴,并期望囊括本地精英,这样的想法也未免有些天真。

          假以时日,或许会有更多的俱乐部应运而生。而现在,它们还只是这个繁华都市中的一块飞地。

    上海私人会所简史

          “西人于朋友聚集之处,谓之总会。沪上法总会在法大马路,英则在四马路东首。每值安息之期,怒马高车,如云而至,簪裾冠盖,座上常盈。或打弹子以消闲,或拉风琴而奏曲。或杯邀红友,别寻酒国之春;或几倚青奴,共索花间之句。以至围棋蹴菊,跳跃高歌,任意嬉娱,毫不拘检。”

          以上景象,为熟悉洋场风物的南汇人黄协埙所写。此人清末曾任《申报》编纂,他在1883年写成的《凇南梦影录》中这段对当时总会的描写,成为追寻老上海俱乐部文化渊源的一个佐证。

          开埠后的上海,租界内外国侨民和商人越来越多,跑马场、酒吧、舞厅等吃喝玩乐场所也日益增多。渐渐地,有实力的外国侨民团体开始建立正规的俱乐部式总会。有专门的建筑,除了娱乐,还有室内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可谓吃喝嫖赌体育文娱等几乎无所不包,规模宏大。其中最早的要算1861年创设的英国总会,即上海总会。因为缺乏经费,英侨们开始只是在外滩建了当时流行的“东印度式风格”的建筑,直到二十世纪初,房屋显得陈旧落伍,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翻修重建。大楼外观是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内里装修有几处模仿英国王宫,故又有“皇家总会”之称。当年,一层有酒吧间、阅览室,二层有餐厅、宴会厅,三、四层为旅馆,五层为杂物房、职工宿舍,地下室有地滚球场等。英国总会虽说实行会员开放,但鲜有中国人可入内,多是买办之流。大部分会员为领事馆人员、工部局、巡捕房上层人员、军官、外商洋行银行、工厂、商店的外籍高级职员。

          上海总会在太平洋战争中关闭,为日军占领。上海解放后,此处先后为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和上海百货公司采购供应站。1956年,大楼交给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至今。其中保存完好的34米长酒吧台可能至今仍是全上海最长的吧台。

          “巍峨总会建高房,体面西商尽到场。日正午时开大菜,沪江有事此评量。”

          “为开打弹设间房,盘式长台六尺方,四个牙圆如卵大,互相撞击赌钱忙。”

          两首竹枝词均出于清末颐安主人所撰的《上海商业市景词》一书,描述的则是十里洋场中外国人的总会。

         自英国人整修一新的上海总会1911年在外滩建立后,1924年法国总会在今长乐路茂名南路也造了一所豪华的建筑。这所名为Cercle Sportif Francais的总会有当时最大的室内游泳池,并设有网球场和保龄球球道,的确算得上名副其实的体育俱乐部。但是社交仍然是会所最大的功能,和英国总会、美国总会相比,法国总会似乎更加讲求人人平等。这里吸收女性会员,尽管永远有更多的女性排着长队等待;据说这里也是第一个真正吸收中国人的俱乐部。1949年后,法国俱乐部改为文化俱乐部,成为一个文化人的聚集之处。

          现在,改装后的法国俱乐部为花园饭店的一部分,通过具有巴洛克装饰风格的高大的会议厅,仍然可想象当年纸醉金迷,金碧辉煌的场景。

          而和英国总会同处外滩的德国总会由德国侨民集资建于1908年,高三层,倍高洋行设计,楼顶有南北两个不同形状的巴洛克式塔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总会被没收,后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购下。因房屋不敷应用,后由中国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设计拆除重建至今。

          相比之下,美国侨民建立总会较迟。先是1917年在南京路33号设立花旗总会,后在静安寺路建屋,改称斜桥总会,太平洋战争后为日军占作情报处。胜利后,成为美军俱乐部。直至1925年,才在福州路建造起七层高楼,始为花旗总会,即美国总会。
    总会大楼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外貌采用美国殖民时期建筑风格,仿欧洲新古典主义威尼斯式。大部分会员是美商洋行银行的高级职员,也有少数华人参加。内里设有餐厅、酒吧、弹子房、扑克室、麻将室、阅览室,舞厅等。三楼还有房间可供会员住宿。上海解放前后,美侨大部分撤退,总会亦告停顿。1953年后,这里成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改名高法大楼。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总会就是上海跑马总会。其成立于1850年,由麒瑞、广隆等洋行的大班们发起组织,前10年间曾先后开辟过2个跑马场。1932年,总会拿出200万两银子,在跑马厅西北角(今南京西路黄陂南路口)造楼,成立高级俱乐部,既供跑马总会会员享受,俱乐部也可以吸收会员来消费作乐。

          当年底层设售票处、领奖处。一、二层间有夹层,为滚球场。二楼是会员俱乐部,有咖啡室、游戏室、弹子房、阅览室等。三层有会员包房、餐厅,四层是职工宿舍。之后,总会又在大楼南面陆续造了具有英国早期近代建筑风格的红砖墙二层房屋。1952年跑马总会大楼成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现在则为上海美术馆。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杨嘉右所著《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Shanghai Tatler 2002/11

  • 来了个法国女人……

          属于这个城市里的“精英女人”们一落座就开始纷纷议论,“晓得吗,有个法国女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手机里都存着杨澜靳羽西的电话号码,邓文迪来了也要约喝茶,至于嘛?!

          也难怪,此法国女人乃法国鼎鼎大名的摄影师,密特朗之密友。专拍玛当娜、莎朗斯通、索菲玛索等等明星名流,而这次专程赶来上海是要制作“Ladies in Shanghai”项目。

         女人们当然起劲啦。那还了得,要拍上海女人?她知道上海女人是怎么回事吗?她能拍到上海女人的精华吗?一时间,托儿们放风出去乱找人,隔日就有电话上门,“我有个阿姨的同事的表妹的朋友的邻居,灵是灵得来!”上海女人的形象代言人啊,可得认真,不能坏了这地方的名声。

          结果人家刚到上海,拍的第一个人是个“外地人”吕燕,还要拍北京搬来的舞者金星,有无搞错?!第二天饭桌上的新版本是歌手影子(倒总算是个上海人了)因不满那个老女人要摆布她成妓女形象而愤然离去。

          女人们更兴奋了,“喏,我说没甚么好事情吧?你看看她给玛当娜拍的样子呀,简直就是cheap hooker嘛。”

         “她以为她是谁,就来蹦达几天,就可以对上海女人评头论足了。嘁,开国际玩笑。”

         “听说她还要找K房小姐、洗头妹呢。唉,王革里啊,侬不要轻飘飘哦,赶快打电话回掉,不要答应她拍。”

          Ladies in Shanghai——在上海的女人,不完全等于“上海女人”。审题不仔细的上海女人们七嘴八舌,把个法国女人骂了个狗血淋头,继续享受她们的情调晚餐,顺便再骂骂男人,心想除了我们自己,谁敢说了解上海女人?照例沾沾自喜地度过了一晚。

          法国女人却不吃她们这一套,自顾自要扎根上海滩大干特干了。某时尚杂志的派对,美女云集,连绯闻频传的章美人也赏光前来,不过带着一家老小十几口人。法国女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会,不断地被人介绍和介绍自己。问她准备拍多久,她歪着头轻松地说,“我可是要在这儿呆一阵了。”不明就里的小明星被频频介绍到她面前,她礼貌地和漂亮姑娘们招呼着,浅浅地笑,表情淡然,看不出心里在琢磨什么鬼点子。上海女人们在她背后指指戳戳,“哦哟,五十几岁的人倒看不出么”,“气质品位还蛮好,蛮低调的嘛”,“一幅巴黎人的势利样子!”

          女摄影师听不懂上海话,她正忙着巴结一个上海女人,因为那个女人说,现在的上海小姑娘算什么,我八十七岁的姨婆和她的女朋友们才叫精彩呢。于是法国女人浅浅的笑立马换成殷勤的恳求,那我可以去拍她们搓麻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10

  • 有多少理由让老外爱上上海女人?

    一个通达的城市,一群通达的女人。

    雨中情

    ——周婕和karby

         “那是个下雨天,”周婕马上回答到。这个只有25岁的上海女孩快人快语,常常没等我把问题说完,坐在沙发上的她就连人带话地蹦啊蹦的了。

           1997年六月的一个早晨,因为下大雨,还在广告公司打工的周婕叫了一辆出租车去上班。路过小卖部的时候,周婕叫司机停一会儿下车去买烟。“Karby就站在那儿,”周婕回忆到,“他一定已经等了很久了,因为这样的雨天很少有空车。”

        周婕让请求带一程的Karby上了车,却不知道这个美国男人就此踏入了她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小段上班的路程。

        这样浪漫的故事发生在了当时只有20岁的周婕身上,并且一如童话般顺利发展——“一年后,我们就登记了。”周婕又自己补充到,“很快。不过直到2000年才举行婚礼。”

           作为家中的独女,周婕承认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个典型的被宠坏了的上海女孩。自私啊,任性啊,无理取闹啊,反正漂亮女孩子会有的毛病都有了。“Karby让我改变了很多。他教会我很多东西,令我成熟起来。”周婕认真地说。

         比周婕大8岁的karby从小父母离异,令他曾经连结婚的念头都没有。在日本读高中的他很早就开始接触东方文化,“但是我不喜欢日本女人,”他说,“她们太被动了,这样的关系是病态的。”周婕在他眼里,是个既自然又天真,既傻乎乎又很认真的女孩。“最重要的是,她跟我交往无所求,”Karby说,“我也曾和别的中国女人约会过,那种要从我身上有所图的念头我一下子就能嗅得到。”

          上海女人一向以会算计、讲求实惠、精明而著称,能获此评价女人大概是不多的。“现在说起上海女人来都是不好的,太不公平了,”周婕有点忿忿然,“要说精打细算,如果是用在持家上,有什么不好呢?”周婕性格爽直,有什么说什么,她说这是来自爸爸的影响。周婕的父母都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对于女儿找来个外国女婿倒没怎么反对,只要他对女儿好,从哪儿来都无所谓。再加上Karby的中文很好,拍拍岳父母的马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作为驻上海的外国记者,Karby的工作十分繁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要去什么地方,一去至少十天半个月。有时候你甚至还没搞清楚他去干吗,他人就不见了。”周婕说,“结婚后他下班早一些了,一般在七八点。以前十点下班是很正常的。”

          “西方的女人都非常独立,”Karby接着她的话茬说,“不愿意为家庭付出。如果我的工作需要我搬到另一个地方,就需要我的妻子做出一定的牺牲,跟我一起走。我可不愿意分居,我要一个可以吃上热饭热菜的温暖的家,而不只是一天到晚的工作。”

          周婕对于这样的付出非常坦然,并且充满自信,“他是一家之主嘛,他的发展就是我们这个家的发展。等我哪天发达了,或许就该是他留在家里看孩子了。”

         “其实西方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就有这个问题,”karby又说,“夫妻俩都有工作,互相竞争力太强。要开BMW,要住大房子,什么都是争争争。可是到头来为了什么呢?孩子谁来管?家庭怎么办?如果我太太是个女强人,我就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夫’好了,这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

          说到这儿,话题扯到了孩子身上,Karby大大咧咧地嚷着,“三四个不算多,七八个正正好。”全然没注意一旁的周婕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他直摇头。

    唱出来的爱

    ——海音和Dirk

           在去朋友家的电梯上,海音第一次碰到Dirk。“他哼吧哼吧地在唱那首《心雨》,”海音回忆到,“还老是那句‘想你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白痴极了。”

        难以忍受的海音终于对着根本不认识的Dirk说,“我最讨厌这首歌了,简直傻极了。”唱得正来劲的Dirk狠狠瞪了海音一眼,心想这个上海女人自以为是,多管闲事。

        出了电梯,他们才发现大家都是去同一个朋友家的派对,这样就算心存怨气地认识了。在Dirk眼里,谭海音是个事业有成的工作狂,一直在派对上大谈网络,而电梯里白白被训的经历让他感到备受侮辱。而在海音眼里,Dirk是个张扬的德国大男孩,一晚上都在又唱又跳地疯,居然还会唱那首大街小巷都唱烂了的《心雨》,大概品味也不怎么样。

        大约半年后的一个晚餐聚会上,俩人又碰上了,又喝酒又聊天地还算开心,之后一伙人去了卡拉OK。这一次唱歌终于没让俩人再次反目为仇,相反,卡拉OK不仅让Dirk看到了海音柔弱深情的一面,也令海音了解到了Dirk善良、真诚的秉性。“人唱歌的时候,是可以看出他的真性情的。”海音说,“Dirk后来坦白,是我唱歌的神情把他打动了。”

           跟和哈佛同学一起成功创建易趣网的谭海音相比,Dirk的创业经历更为艰难辛苦。1996年他只身到西安学中文,第二年和一个中国哥们儿开始做帐篷生意。那时候他不得不不断地飞回德国打工,赚几个月钱再回中国花销。“我们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破房子里,”Dirk说,“没有比那更差的居住环境了,我们就像外地民工一样。”

           然而这样的经历让Dirk比住豪宅的外籍白领们更透彻地了解到了真正的中国,而不是买几套明清家具,穿一身唐装那样的表面文章。当年拒绝贷款给他的德国银行开始邀请他回去做讲座,给要去中国做生意的德国佬们讲授中国的生意之道。

       上海女人给Dirk感觉是很时髦,很有风情。经常去意大利的他注意到,一旦有什么流行时尚,上海女人跟风的速度与慕尼黑相比,一年比一年快。不仅仅是会打扮,“德国女人要么顾事业,要么顾家庭,”他说,“而上海女人可以做到两者兼顾,她们很聪明。”

          这样的夸奖对海音来说比什么都受用,“Dirk总是以我的成功为自豪,而他对感情和家庭的忠诚也让我逐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重要性。”

        自称具有上海女人的“适应性强”之特征的谭海音在别人眼里是个女强人,一切以事业为重。“结婚后,家庭就是最重要的了,”她说,“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推到明天再做的。”

        有着爬山、打球、唱歌、美食等许多共同爱好的海音和Dirk不认为异国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关键在于各自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和观感。”海音说,“其他的差异都可以协调。”

           而深谙中国人相处之道的Dirk更知道如何当好上海的“毛脚女婿”。上门时背两句“听老婆的话,拎老婆的包”,围上围裙做一桌子西式大餐,足以哄得丈母娘开怀大笑。

        “上海女人的聪明之处在于,她们总能想尽办法,拐弯抹角地让男人们都听她们的话。”说这话时,Dirk全然不顾海音疑惑的眼光,一脸认真地说,“我这是夸奖,真厉害!”

    爱就是信心

    ——JessicaBernd

         Jessica不是典型的上海女人!”这是Bernd翻来覆去说的话。那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上海女人呢?Bernd又眨巴着他那双孩子般的大眼睛说不上来了。

        曾在德国生活过六年的Jessica独立、果断,为人处世风格鲜明。也许是她比Bernd还大一岁,按照Bernd的说法,她是两个人中的“决策者”、“领导者”。

        不怎么会中文的Bernd坦陈自己也不可能更深入地了解到上海女人的本质,“对于外国人来说,总会听到很多关于上海女人的谣言,什么只认钱啦,跟你交往是为了护照啦什么的,”Bernd说,“ 可是我公司里也有一些女同事,她们给我的感觉都很好,有能力,坚强,比较国际化。”

           其实Jessica正是能干精明的上海职业女人之典范。这一点,Bernd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她的自立和自信颇受Bernd的赏识,并且不断地夸奖Jessica是“情人、主妇、妈妈”的完美结合,夸得一旁的Jessica自己都张大了嘴,有点不可置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德国,无论到哪里,她都能成为人群的中心,让大家都围着她,”Bernd说,“她可以和每个人都融洽相处,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性格略为内向的Bernd常常会在聚会上远远地望着自己的漂亮女友周旋于人群中,“我喜欢那样看着她,她棒极了!”他说。

        对于Jessica来说,Bernd纯真善良得就像个巴伐利亚农夫。“他是活雷锋啊,”Jessica说,“更难得的是,他并不傻。Bernd的情商极高,总能帮我分析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帮助我拨开表象,判断事物本质。”

        Jessica认为找男友也好,老公也好,要看大方向,比如人品。其他的生活小节,都可以马马虎虎混过去。所以这一对自称“工作狂”+“劳模”,一个一天吃一顿,一个一天吃三顿,倒也能过得恩恩爱爱。当然,Bernd烧得一手好菜,Bernd很会做家务,这让Jessica更心花怒放,“他总是对我说,即使两个人很穷,也要营造快乐的氛围!”

        更年轻的时候,Jessica还当过模特儿,“看那时候的照片,觉得年轻就是本钱啊,”Jessica说,“不过我并不泄气。很多女人一过三十就放弃了。我始终提着这口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告诉自己要勇敢。”

        这或许也是Bernd喜欢Jessica的地方吧,她是一个成熟的女人,知道如何掌握分寸,“她总是充满活力,总能保持生活的平衡,总能化解压力。”

         “我为什么爱她?”Bernd自言自语道,“瞧瞧她!看看她的微笑!”

         新现代画报 2002/10

  •       一进门看到穿着旗袍的女店员在一角细心地在串珠帘灯饰,就似乎是走进了某个老电影场景。
         上个世纪犹太人的珠宝店,经过简洁的整修,重展房屋的原来线条。一眼就看出还是1931酒吧的风格,只不过时光又倒流更久远。二十年代的西式家俱和漂亮极了的古董灯具,还有二十年代法国化妆品的海报,各式小玩意等等,都体现了那个年代融入中国元素、具有欧陆色彩的独特风格。
          来这里并非一定买古董,挂着的女装都是最潮流时尚的。店主Rose在隔壁的1931忙好,又过来打点这家新店,脱下高领旗袍,换上牛仔T恤,令人心醉神迷不知今夕何年。

    露  茂名南路124号

     城市画报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