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上海,私人会所,夜生活

  • 私人会所的复苏

         “俱乐部就是snobbish的。”午后的阳光将玻璃窗上Ambassy Club精致的logo清晰地投射在墙上,周采茨女士坐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咖啡馆里,笃悠悠地说道。

          对面就是领馆区,位于淮海路的上海鸿艺会是一个新近落成的会员制俱乐部。和上海大多数的综合俱乐部一样,它设在豪华住宅小区内,是鸿艺豪苑内的一个消闲场所。然而顾问范小芳先生却认为,鸿艺会不同于一般小区的康健俱乐部,“这里是一个social platform,”他说,“我们将会是上海这一行的先锋,并且要复兴上海的俱乐部文化。”

         且不说七千多平米,投资近两亿的会所,看一眼鸿艺会的理事会名单,恐怕就不敢把其与小区健身俱乐部混为一谈了。理事会主席是在香港和澳门居多项要职的著名亚洲实业家何鸿森燊先生,理事会会员中更不乏“小甜甜”龚如心女士,新天地老板罗康瑞先生,孙中山先生之孙女孙惠芬女士等等名流。游历世界各地,参加过无数俱乐部的周采茨女士第一次来这里,看中了游泳池,纤手一挥信用卡就要入会。会所职工惊讶地问她不需要看看会所全貌,了解一下服务项目了吗?“不用了。俱乐部不就这些东西,差不多的。”她轻描淡写地说。

          不是每个人面对近三万元的入会费都可以这样轻松的。鸿艺会迄今为止已有四百多名会员,其中25%为本地人,30%为西方人,其他则来自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地区。但不论来自何方,会员必定是有钱阶层。范小芳先生认为鸿艺会的会员将会控制在一千人左右。“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仍然是有钱的上海人,”他说,“老外多数是以公司会员的身份进来的,他们的流动性很大,很少会自己花钱买会员卡。”

          对于谁是真正的有钱人,鸿艺会似乎拿捏得颇为准确。“最有钱的是本地企业家。”范小芳先生十分肯定地说。然而有钱并不代表一切,鸿艺会毕竟不是卡拉OK或大浴场,“这里是个高雅的地方,”范小芳先生强调,“健康、娱乐当然是会所的功能之一,但是形成一个高雅的、具有一定水准的社交圈更是会所的一项重要功能。”

          誓要精心打造本地新贵精英圈子的鸿艺会肩负重任。相比而言,早在1997年便立足上海滩的美洲俱乐部(American Club)在甄别挑选会员上要比鸿艺会简单得多。这个被称为“A Home Away From Home”的俱乐部 现有六千多名会员,六成以上都是美国人。位居29层的酒吧拥有全上海最独特的江景,外滩漂亮的轮廓勾勒出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观。站在这里和刚谈妥生意的伙伴碰杯,必定怀有一种天下尽得的雄心壮志。

          然而这份理想首先要有两万三千美金的会费垫底。美洲俱乐部的定位很清楚--以美国人为主的西方生意人和外交官们的交际场所。如此exclusive的定位使得美洲俱乐部一直以来都高高在上,并保持着低调、冷静的姿态,以致于热闹的外界久不闻其动静,传出俱乐部要关门的谣言。“你看看这浦江两岸的发展势头,”新任总经理Jacob Knutte挥着手说
    ,“这里将会是全亚洲的金融、商业中心,而我们捷足先登,驻扎了这么多年,难道会在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撒手这样的黄金地段吗?”面对倒闭传言, Jacob并不怎么生气,而是觉得荒诞可笑。

          有着全球连锁俱乐部的企业化经营机制,又有可口可乐,花旗银行,IBM,柯达等等合作公司会员的后盾,美洲俱乐部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静静地开下去。得益的当然也是会员,被同行认为“冷清”、“没有人气”的两大缺点反而成了俱乐部的两大优点。“我们又不是真的开饭店酒吧,” Jacob指着上下两层楼说,“我们不需要登广告,我们不需要人坐得满满的,闹哄哄的,这样不就和公共场所没有任何区别了吗?”

          不论是幸运地凭借公司会籍出入的高级白领,还是自己花钱入会的生意人,来美洲俱乐部的会员是以结识生意伙伴,或是“和自己在同一层次上的朋友或同行”。相对于单纯的跳跳舞、说说笑话的社交,这里的交际似乎更具有功利性。

          但是社交本身就是一件虚荣的事情,也有着十分明确的这样或那样的功利目的。起源于英国的俱乐部制度,简单讲就是某个特定圈子里的人群的活动轨迹。打猎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等等五花八门的分类。然而不管什么俱乐部,它们都是所谓上流社会或者有钱阶层的游戏场所。按照周采茨的说法,俱乐部无非分两种,“一是讲名望,二是讲钱”。

          这样的说法或许比较极端。然而要历数上海的俱乐部之起源和发展,即便是名门之后周采茨,因为父亲周信芳的缘故,从小生活在晚宴和聚会的灯光下,也说不出太多所以然。“那时候我太小,记不得了,要问那些老克拉们。”她说,“我小时候常常被大人带去文化俱乐部,我记得那里的游泳池非常大,非常高。还有冰淇淋吃。”

          周采茨所说的文化俱乐部,就是现为花园饭店的原法国俱乐部,当时又称法国总会。解放后才更名为文化俱乐部,成为多数中国人,且是文化人的娱乐场所。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一直以为解放后的上海不再有俱乐部的说法。按照周采茨的回忆,文化俱乐部至少在五十年代时仍然开放着,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才停止。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时间刻度作为上海俱乐部自缘起告一段落。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大量涌入的“外国暴发户”钱赚得又多又快。如果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上海俱乐部,也就是当时所称“总会”的衍生、发展。起源于英国的俱乐部,可谓原本就是西方人的休闲传统,再加上当时的殖民文化,少有中国人能身至其中,我们对于那个年代俱乐部文化的考证,只能通过少数文人的笔墨描述,并通过一些关于老上海的电影或画册赋以遐想。

          然而现今的上海人对“俱乐部”一词并不陌生,尽管它也常常被夜总会、酒吧或卡拉OK等所误用。高尔夫俱乐部首先让人们见识了俱乐部会费可以如此昂贵这一概念;健身俱乐部为抢夺白领顾客,不断地翻新各种消费方式;美容SPA俱乐部只为爱美女性所设;而雪茄俱乐部又是为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新爱好所服务的。Eddie Lee,上海雪茄爱好者都熟悉的名字,他在新天地所设的俱乐部已有十名左右会员。这个年费三万二千元的会员资格,更像是一种鼓励消费的促销手段。因为会员在这一年内可以享受到俱乐部所赠送的价值四万左右的红酒、雪茄等物,并且享受餐厅八五折优惠。

          这也算是俱乐部的另一种经营方式。在这个吞云吐雾的小圈子里,Eddie更有发言权如何把握其中的奥妙,他所面对的,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性俱乐部。那些花钱买个小盒子只为了存放雪茄的会员们,多数也只是为了共同的爱好才进得门来。

          而鸿艺会们就更接近七八十年前那些“总会”的概念了。那么会员的构成呢?“很土的有钱人会有,但一定不是主流。”周采茨这样说。而所谓有品位的本地新贵精英,是否是指那些留洋归来、手持外籍护照,甚至连中文都说不溜的中国人呢?如若门可罗雀,俱乐部果真能坚决地将“土财主”们拒之门外吗?那所谓的“圈子”又是否能如愿地建立起来呢?

          鸿艺会坚持认为讲究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本地有钱人大有人在,只是分得很散,而鸿艺会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划地为圈”。美洲俱乐部不会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因为那是一个更小的西方人的圈子,针对的是不同的目标群。

          和香港林林总总的俱乐部相比,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上海只一个鸿艺会,实在有些势单力薄。它或许因此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籍此便可宣称上海俱乐部文化的复兴,并期望囊括本地精英,这样的想法也未免有些天真。

          假以时日,或许会有更多的俱乐部应运而生。而现在,它们还只是这个繁华都市中的一块飞地。

    上海私人会所简史

          “西人于朋友聚集之处,谓之总会。沪上法总会在法大马路,英则在四马路东首。每值安息之期,怒马高车,如云而至,簪裾冠盖,座上常盈。或打弹子以消闲,或拉风琴而奏曲。或杯邀红友,别寻酒国之春;或几倚青奴,共索花间之句。以至围棋蹴菊,跳跃高歌,任意嬉娱,毫不拘检。”

          以上景象,为熟悉洋场风物的南汇人黄协埙所写。此人清末曾任《申报》编纂,他在1883年写成的《凇南梦影录》中这段对当时总会的描写,成为追寻老上海俱乐部文化渊源的一个佐证。

          开埠后的上海,租界内外国侨民和商人越来越多,跑马场、酒吧、舞厅等吃喝玩乐场所也日益增多。渐渐地,有实力的外国侨民团体开始建立正规的俱乐部式总会。有专门的建筑,除了娱乐,还有室内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可谓吃喝嫖赌体育文娱等几乎无所不包,规模宏大。其中最早的要算1861年创设的英国总会,即上海总会。因为缺乏经费,英侨们开始只是在外滩建了当时流行的“东印度式风格”的建筑,直到二十世纪初,房屋显得陈旧落伍,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翻修重建。大楼外观是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内里装修有几处模仿英国王宫,故又有“皇家总会”之称。当年,一层有酒吧间、阅览室,二层有餐厅、宴会厅,三、四层为旅馆,五层为杂物房、职工宿舍,地下室有地滚球场等。英国总会虽说实行会员开放,但鲜有中国人可入内,多是买办之流。大部分会员为领事馆人员、工部局、巡捕房上层人员、军官、外商洋行银行、工厂、商店的外籍高级职员。

          上海总会在太平洋战争中关闭,为日军占领。上海解放后,此处先后为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和上海百货公司采购供应站。1956年,大楼交给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至今。其中保存完好的34米长酒吧台可能至今仍是全上海最长的吧台。

          “巍峨总会建高房,体面西商尽到场。日正午时开大菜,沪江有事此评量。”

          “为开打弹设间房,盘式长台六尺方,四个牙圆如卵大,互相撞击赌钱忙。”

          两首竹枝词均出于清末颐安主人所撰的《上海商业市景词》一书,描述的则是十里洋场中外国人的总会。

         自英国人整修一新的上海总会1911年在外滩建立后,1924年法国总会在今长乐路茂名南路也造了一所豪华的建筑。这所名为Cercle Sportif Francais的总会有当时最大的室内游泳池,并设有网球场和保龄球球道,的确算得上名副其实的体育俱乐部。但是社交仍然是会所最大的功能,和英国总会、美国总会相比,法国总会似乎更加讲求人人平等。这里吸收女性会员,尽管永远有更多的女性排着长队等待;据说这里也是第一个真正吸收中国人的俱乐部。1949年后,法国俱乐部改为文化俱乐部,成为一个文化人的聚集之处。

          现在,改装后的法国俱乐部为花园饭店的一部分,通过具有巴洛克装饰风格的高大的会议厅,仍然可想象当年纸醉金迷,金碧辉煌的场景。

          而和英国总会同处外滩的德国总会由德国侨民集资建于1908年,高三层,倍高洋行设计,楼顶有南北两个不同形状的巴洛克式塔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总会被没收,后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购下。因房屋不敷应用,后由中国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设计拆除重建至今。

          相比之下,美国侨民建立总会较迟。先是1917年在南京路33号设立花旗总会,后在静安寺路建屋,改称斜桥总会,太平洋战争后为日军占作情报处。胜利后,成为美军俱乐部。直至1925年,才在福州路建造起七层高楼,始为花旗总会,即美国总会。
    总会大楼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外貌采用美国殖民时期建筑风格,仿欧洲新古典主义威尼斯式。大部分会员是美商洋行银行的高级职员,也有少数华人参加。内里设有餐厅、酒吧、弹子房、扑克室、麻将室、阅览室,舞厅等。三楼还有房间可供会员住宿。上海解放前后,美侨大部分撤退,总会亦告停顿。1953年后,这里成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改名高法大楼。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总会就是上海跑马总会。其成立于1850年,由麒瑞、广隆等洋行的大班们发起组织,前10年间曾先后开辟过2个跑马场。1932年,总会拿出200万两银子,在跑马厅西北角(今南京西路黄陂南路口)造楼,成立高级俱乐部,既供跑马总会会员享受,俱乐部也可以吸收会员来消费作乐。

          当年底层设售票处、领奖处。一、二层间有夹层,为滚球场。二楼是会员俱乐部,有咖啡室、游戏室、弹子房、阅览室等。三层有会员包房、餐厅,四层是职工宿舍。之后,总会又在大楼南面陆续造了具有英国早期近代建筑风格的红砖墙二层房屋。1952年跑马总会大楼成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现在则为上海美术馆。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杨嘉右所著《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Shanghai Tatler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