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玛丽的裙子

     最新的《时代》周刊之Style & Design专辑中,我又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Marimekko。这个意为“玛丽的裙子”的品牌,是芬兰除了诺基亚以外,屈指可数的时尚名片之一了。如果不是我的儿子们有一半芬兰血统,我恐怕也不会对这个名字如此敏感而激动。

            Marimekko由纺织设计师Armi Ratia和她丈夫创建于一九五零年代中期,旨在为每个女人,而不仅仅是玛丽做裙子。二战后的芬兰,经济萧条,我相信,Marimekko五彩斑斓、欢快烂漫的花布一定给芬兰人的生活带来不少积极向上的能量。尤其是一个叫Maija Isola的女设计师,一辈子给Marimekko设计了五百多种花型图案;作为农民的女儿,她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和民间艺术,但她同时从现代视觉艺术中汲取营养,创造出完全属于她个人和Marimekko的花布风格。如果你跑进一家巨大的布料商店,你绝对不会把Marimekko和其他的花布混淆,因为她的色彩、图案和风格,是如此独树一帜,如此鲜明而坚定,好像芬兰人的性格,耿直而坦率,从来不会为了左右逢源而立场模糊。

            Marimekko在国际时尚界出风头,恐怕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在1960年拍体育杂志封面的时候,换下高级时装,套上Marimekko的夏装了。那时候的妇女们正为自身的独立形象苦苦挣扎,没有什么比一个穿着漂亮套装的职业女性形象更深得女人心的了,就像现在的米歇尔·奥巴马总是以白领形象,而非全职外交官太太的样子出现在讲台上一样。而事实上,芬兰女人也正是属于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悍女”,看看他们也喜欢穿Marimekko的女总统就知道了。从这个角度讲,Marimekko早就超越了她邻家女孩玛丽的概念,她恐怕也是最早的lifestyle brand之一,当现在一些其实并无内涵的奢侈品在一味吹嘘所谓的品牌生活的时候,Marimekko早就深入芬兰人心达半个世纪,她所推广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广告做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来,往生活中去”。几乎每个芬兰家庭多多少少都有Marimekko的产品——妈妈年轻时的短裙、餐桌上的台布、客厅的窗帘,或是卧室的枕套床单……,Marimekko的价位并不算便宜,但也绝对不昂贵。视设计为国家支柱产业的芬兰人向来支持国货,更何况是陪伴他们从背着战争债的日子一路走到现在的老朋友。

      和很多英雄传奇一样,Marimekko在创建人去世后,也经历了一番起落,甚至落魄到快倒闭,直到另一个广告界女强人接手才重振旗鼓。我第二次搬来美国后,惊讶地发现周围年轻的美国朋友居然也对Marimekko有所知,而自去年起,年近八十的女强人连续在纽约、华盛顿、迈阿密等地开设Marimekko大型概念店,应该是她退休前最有魄力的大手笔了。

      曾经有位芬兰设计评论家对我说,现在人们都把设计挂在嘴边,好像很时髦似的,但设计不是时尚,设计一直就在芬兰人的生活中。我喜欢“玛丽的裙子”,她很平民化,但是绝对不俗气;她讲究高品质,却又不只属于达官贵人。我几乎要觉得她是北欧民主社会、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象征了。我当然更喜欢给我的儿子们也套上“玛丽的裙子”——Marimekko早就有了中性和男性的服装线,虽然只是简单的T恤、衬衫和袜子什么的,和Marimekko千变万化的女装相比着实有点乏味,但在“妇女能顶大半边天”的芬兰,这已经算是对男同胞们够慈悲的了。

     经济观察报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