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虎妈,育儿,教育,中美文化差异,熊猫爸爸

  • “熊猫爸爸”又来了!

        “虎妈”掀起一阵狂风,刮到北欧却成了微风。谁让这里是全世界最推崇散养育儿方式的地盘呢?问了几个芬兰妈妈,居然一个都不知道谁是“虎妈”,可见芬兰媒体对此类新闻的不待见。终于一个美国爸爸熬不住了,讪讪地问我对“虎妈”有何看法,我说不是所有亚洲妈妈都有神经质来着,何况你又落伍啦,你们美国又跳出个“熊猫爸爸”啦!

    “熊猫爸爸”艾伦•保罗(Alan Paul),是个吉他手,和他的妻子及三个孩子在北京生活了三年有余。他刚写了一本描述北京生活的书,讲他是怎样在北京养育家庭,演奏布鲁斯和成为明星的。(请问北京的朋友,他有名吗?)这不得不让我怀疑,所谓“熊猫爸爸”,是不是又和“虎妈”一样,是出版商的一个宣传伎俩?保罗在博客中写道,“叫我‘熊猫爸爸’吧,我以拥抱的方式教育,但我也不怕露出爪子。”很显然,仅此和熊猫扯一块儿,远不如“虎妈”的叫法来得贴切,最多不过比较上口,想乘着“虎妈”的东风,给自己和新书搞出点大的响动来,就像他的英文书名——Big In China。

    但“熊猫爸爸”还挺有理儿。他在看了“虎妈”的电视辩论后,问“爸爸们都去哪儿啦?”自从大儿子出生,保罗就担任了主要的育儿看护工作。他自认他的家庭管理方式是“可控制的混乱”,并且认为让孩子在这种混乱中成长,能够尽早地让他们接触真实生活。因为真实生活本身也是“有控制地混乱”,要学会如何成功地在其中遨游探索,而不是把一切都完美化。“熊猫爸爸”从男性角度出发,认为妈妈们总是很有秩序,讲究细节;而爸爸们能够忍受乱七八糟,更能着眼于大方向。保罗承认,如果他妻子来接管,他们的生活一定更有条不紊,但她不得不向他的风格投降,因为是保罗每天张罗家庭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正因为他妻子的妥协,他们的夫妻关系才更稳固。

    一到北京,保罗就被孩子所在的英国学校汇报演出给镇住了。中国孩子表演的是肖邦前奏曲和贝多芬协奏曲,而外国孩子们则是拍着手骄傲地唱ABC。好在“熊猫爸爸”没被吓住,他很快发现了貌似高效的中国教育制度下的问题,他仍旧选择以他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他的目的是把他们养育成独立自信,有能力的成年人。 

    如果说中国父母欢呼“虎妈”,似乎情有可原,可“虎妈”这次在中国遭到无数抨击,却令人惊讶地在美国赢得相当数量父母的认可。美国经济的衰退、教育体制的缺陷、美国人对中国的无名恐慌,对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失望,都是“虎妈”受欢迎的背景。从表面上看,一个是能产生奥数高手和钢琴神童的体系,另一个是仍致力于“一个不能落”、尽力扫盲的机制,很容易令人产生神往的错觉。然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虎妈”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斗不完的无数战争,“熊猫爸爸”则认为帮助孩子学会享受人生更重要。

    迄今为止,我所读到过的最好的“虎妈”评论出自波士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Peter Gray)之手。他在《今日心理学》博客中把“虎妈”比喻为驯兽师而非真正的虎妈。母老虎训练虎崽的生存能力,是放养于自然,因为她知道唯有经历厮杀和磨难,虎崽们才能成长为凶猛的森林之王。而驯兽师挥舞鞭子,只是逼迫老虎干他们不愿干的事,目的是为了炫耀一些他们并不愿意学的技艺来取悦他人。

    对此,“熊猫爸爸”持相同观点。他尤其指出,“虎妈”禁止女儿们在朋友家玩耍过夜,恰恰是剥夺了她们锻炼沟通和社交能力的最佳机会。而这些,在她们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比弹一手好钢琴要重要得多。任何以为可以替孩子选择朋友和兴趣的父母,其实都在扮演驯兽师的角色,而我们都知道,一头无法驯服的猛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就冲“熊猫爸爸”在当代中国的生活经验,就两个国家和两种文化的比较,他的书对中国父母或有某种借鉴作用。不过看的目的,是长见识;把他人育儿经验当成宝典来学,本身就是一种焦虑的误区。这一点,看看国内书市上那些频频上榜的“成功父母”书籍便可见一斑。

    原文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