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新闻博物馆:凝固时代的光影

     阳光灿烂的四月天,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市中心最重要的一条大街,也被称为“美国最主要的大街”——宾夕法尼亚大街上,一座漂亮的玻璃与钢材建成的大楼对公众开放了。这就是众人期待已久的新闻博物馆。她的东面立着国会山,西面藏着FBI总部,南面则是林立着许多博物馆的国家大道和白宫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新闻博物馆占了个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绝佳地段,据称馆址所在地在大楼建成之前,已经是宾夕法尼亚大街上最后一片空地了。而从其地理位置的隐含意义来说,新闻博物馆似乎注定要成为政治家们的“眼中钉”,不仅和国会相互“虎视眈眈”,门口的地盘连美国总统进行就职典礼都一定要经过。新闻媒体,一如西方比喻,应该是只“看门狗”(watch dog),绝不放过任何阴险肮脏的勾当。

     耗资四亿五千万美金的新闻博物馆来势凶猛,比起曾经低调并且免费的老馆,二十美金的门票也令很多首都人感到门槛有点高。开馆当日全天免费,于是大街上排队的长龙便蜿蜒曲折地延伸开去,博物馆还不得不在傍晚时分给仍然在辛苦排队,却已没有机会在当天入馆的人们发了一千多张免费票,保证他们第二天可以凭票再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呢?华府最不缺的就是博物馆了,大大小小各个领域的博物馆不计其数,新闻博物馆身处其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意义呢?

     博物馆大楼面对宾夕法尼亚大街上的大理石墙面便是关键答案。这块22米高、50吨重的石头上,赫然刻着45个英文单词,它们所组成的这个句子,就是这个国家的精髓思想——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条于1791年通过的法案,捍卫着这个国家的人民拥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申诉自由、宗教自由和新闻自由。它也被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权利”,而俗语说“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由这块作为博物馆大楼基石的大理石,以十分贴切的视觉效果表现了出来。

     步入博物馆大厅,12X7米的可升降高清电视屏幕播放着历史上著名的新闻片段,不远处,一架新闻直升机悬挂在空中,而更高处悬挂着的大家伙,则是一台货真价实的人造卫星。馆内的七层楼面上,每一个展厅都有各自的主题。普利策奖新闻图片画廊、新闻历史展厅、第一修正案大厅,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厅等,都为观众普及、展示了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记者纪念馆最令人心情沉重,那里陈列着众多殉职的新闻工作者的照片和生平;设在同一层的全球新闻自由版图,则是一幅观测新闻自由的气象图,由此你可以发现,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尚无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这一人类本应拥有的伟大权利,还有很多从业者正在进行艰苦的斗争。在“今日头版”大厅中,观众可以看到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八十份报纸的头版头条;而在“道德中心”,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游戏,亲身体验作为一名记者在工作中需要面临的选择和考验,有趣兴奋的同时,不由引人深思。

     当然,所有这些展厅,或许都比不上藏有“镇馆之宝”的两个大厅来得触目惊心。首先是位于四楼的9/11大厅,竖立在中央的,是世贸大楼废墟中挖出来的广播天线,它的钢筋已经扭曲,水泥已经残缺不全,它是这场恐怖袭击的最直接见证者;四周的墙上,是2001912日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报道,电视屏上播放的是记者们回忆报道9/11事件的纪录片。这些惨痛的记忆仍然那么新鲜而令人哀伤,喧闹的人群但凡走入这个大厅,气氛立刻肃穆沉静起来。而底层的柏林墙大厅,则又是一番情景。八块4米高的柏林墙如屏风一般,一字排开,这些仍然留有当年涂鸦的水泥墙,曾经阻断了多少人对民主的梦想;每一块墙仍然重达三吨重,现如今却只是博物馆里的摆设而已,不少游客甚至笑着在前合影留念,仿佛那只是一个从柏林平移过来的“景点”。墙后,是当年东德的一座三层高守卫碉堡,它曾经看守着东西德边界最重要的检查点——查理检查哨。高墙和高塔四周,是一些图文和电视资料,告诉观众,即使是在这样强势的武力封锁下,新闻和信息是如何帮助人们终于推翻了一扇曾经封闭的大门和被压制的社会。

     这就是自由新闻的力量,它对于一个现代民主和文明社会的进步来说,举足轻重。这或许也是新闻博物馆肯花如此重金和巨大精力来打造一个“新闻圣殿”——6年的筹备、总面积两万多平米、八万多磅的文化遗产、三万五千页头版报纸收藏!还有131个互动录像屏幕、99个电视机、40个打字机,和15个剧场!不得不说,这样的规模和排场在经济下滑的美国,在美国报纸杂志不断裁员的情况下,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然而主办者们充满信心,他们期待新馆开馆一年之内会有和以往一样的人流,尽管票价从零升为二十;他们也在新闻教育这一项上花了不少功夫,以此吸引学校和专业团体举办各种形式的参观、活动和研讨会。二楼的“互动新闻室”显然是新闻发烧友们的最爱,三五成群的人们,多数是孩子和青少年们,聚集在那里,站在摄像机前,尝试做一次新闻报道和播报。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最起码带动了人们对新闻的兴趣和热情;而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对新闻热心,势必会关注社会时政,哪怕不参政,也会积极议政,这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新闻博物馆开张后,各界评论汹涌如潮,大多均为其唱赞歌,但也有独到见解发出不同声音。首当其冲的就是《纽约时报》,虽然对博物馆基本持肯定态度,却十分尖锐地提出,博物馆一味强调自由新闻和媒体的重要性,却没有对媒体本身做足够的学术探讨,换句话说,没有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人们总是希望媒体的任务是“做好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其实, 媒体也可以把事情变得更糟糕;而当一个人自以为好心改变世界的时候,也很有可能无法准确地报道事实。 媒体的偏见,媒体的误导,甚至媒体的垃圾新闻……,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真正在新闻博物馆中得以一席之地来做省思和考量。

     从马克·吐温的墨水盒、现代博客的一双拖鞋,到拍摄到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杀案的一只手机,新闻博物馆展示了新闻的过去和未来。馆内的新闻导播室操控着世界各地的现场新闻,可令观众随时点播;一些主要电视台和电台也在馆内不定设有现场直播节目,所以新闻博物馆毫不夸张地称自己是世界上互动性最强的博物馆。而事实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被动接受新闻,发展到了参与新闻、制造新闻。博物馆在一段介绍影片中甚至指出:战争是新闻,和平也是新闻;爱是新闻,恨也是新闻;生命是新闻,死亡也是新闻;没有什么事情不是新闻。

    我们的确已经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各样新闻包围的世界里了。作为媒体,究竟应该给读者看什么样的新闻呢?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它在制作新闻的时候,似乎并不需要对政府负责,也不需要平衡究竟什么可以公开,什么不可以;它不需要回应任何人,任何机构,它真正要为之负责的,是它自己为自己定下的道德底线,以及它自己肩负的使命。

    经济观察报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