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被设计的北欧

          自芬兰设计1933年第一次在米兰三年展亮相,就没有人再敢小觑这个来自北欧寒冷地带的小国家。

          设计是生存。二次大战后的芬兰资源匮乏、人力紧缺、技术落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家重建工程。而芬兰设计和应用艺术在当时起到了及其关键的作用,不仅将设计这一行从手工业发展成了工业,亦带动了各行各业设计元素的质量提高。一九五零至六零年代,设计在芬兰成为一股强势运动,也是当时整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阿拉比亚(Arabia)、阿尔泰克(Artek)、伊塔拉(Iittala)和玛丽曼高(Marimekko)等从此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直至今日。如同建筑、音乐、文学和视觉艺术,设计在芬兰也认知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分支,芬兰设计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都具有相当的分布。

         设计是生活。琉璃、陶瓷、家具、纺织品和服装等等名目繁多的芬兰工业产品都具有品质独特的设计风格。设计作为一种“国家形象”,不仅是芬兰人时刻分享的荣誉感,更是生活中每时每刻的真实体验。大师卡伊·弗兰克(Kaj Franck)和阿尔瓦·阿尔多(Alvar Aalto)半个世纪前设计的餐具和花瓶直到今天仍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现在芬兰人的客厅里。而这只是无数经典设计例子的一小部分。

          然而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芬兰设计便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定位了。更多的国际化品牌应运而生――诺基亚(Nokia)、松朵(Suunto)、伐木工(Timberjack)和范尔梅特(Valmet)等都是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主流。设计,俨然成为工业竞争中极具优势的卖点。在一九七零年代,外国记者来到赫尔辛基的夏日街头,会激动不已地描绘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着玛丽曼高的著名条纹衬衫;而今天,他们看到的则是人人都在街头对着诺基亚手机聊天。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设计竞争”已成为陈年往事,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全球化竞争。设计也不再是一项文化运动,而是独立实业的商业概念。对芬兰来说,设计不再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树立的“国家形象”,而是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更是世界市场白热化竞争中的有利工具。

          信息社会和信息科技给予工业设计一个更新更完整的定义――将技术“包装”成实用的、综合的,需要的形式。设计一个花瓶、椅子或者衬衫和设计一台造纸机、WAP手机或者潜水电脑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和设计的界限正在模糊,设计的“国家特征”也正在消退。在众多的芬兰国际品牌中,很难便别出其所谓的“芬兰特色”,即使他们都是“芬兰制造”。

          和以往的设计艺术家们独立工作模式不同,现在的设计工作流程则由产品发展部门的设计经理们带领专家小组通力合作。而很多领导者并不是芬兰人,小组成员也是多国籍的,因为产品目标是全球市场而非仅仅国内消费者。

          直到一九八零年代,芬兰的设计师概念还只是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类群体。而如今的设计领域则由一批年轻设计师主导着,他们是芬兰设计的英雄,是国际设计市场上的游牧民族。随着他们的觉醒,一批更年轻的设计公司、新媒体的创作者,以及数码建筑师们随之诞生。在他们手中,设计成为有内容的产品和一项文化工业。

          然而危机也随之而来。在过去十年至今的发展中,芬兰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变化。为了吸引更有选择性的客户群,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文化、艺术、美学,甚至是最基本的功能,不再成为设计的话题中心。设计的利益最终获得者只是那些大品牌们。技术和市场的关系越来越明显,设计的普遍共享意义和传统品德逐渐消失。基本功能被所谓的精英文化取代,设计成为消费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昔日的设计明星是否风采依旧呢?弗兰克的瓷瓶、阿尔多的椅子和伊索拉的印刷――答案是肯定的。这些产品仍然不断地生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设计得好、做得好、使用美观,并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不仅是芬兰设计历史的见证,也是芬兰设计的最佳。

          芬兰设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试图寻找芬兰设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任务和方向,在发展和传统之间保持平衡。这个终年寒冷、暗夜绵长的国家在一百多年来缔造了如此多才华横溢的设计艺术家和精彩艳羡的设计艺术品,绝非偶然,而时间的长河恰恰又正是考量设计的试金石。


    从X到Y――北欧青年设计师
    From X to Y ----Young Nordic Design

          X,一个谜。

          X一代,是谜一样的一代。这个称谓由芬兰设计论坛率先提出,并且举办了“X一代――北欧青年设计师大展”。那么“X”究竟作何解释呢?

          正如受众对这个“X”迷惑不解一般,设计论坛认为,跨入刚刚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斯堪地纳维亚设计师有着天马行空、纵横肆意的想象力,甚至令人摸不着头脑。正当市场人员揣摩他们的心思,准备往某个方向或思路进行推广策划时,他们紧接着的主意和想法又变了,而且变得毫无逻辑可循,让人无法跟随。

          时隔不久的今天,“Y一代”的叫法又从设计论坛口中呼之欲出,并且期望在2004年推出展览,以及时反应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发展变幻中北欧设计师们的动向。

          “Y”意为“Yes”,意指现如今二十五岁左右甚至更年轻的设计师面对生产厂家或者市场的种种要求,都可以说,“Yes,我做得到。”他们反对大品牌,反对硬性市场策略,他们对消费者和自己充满乐观和自信心,他们对社会怀有责任性,希望自己成为玩家和掌控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总是先说“Yes”,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务。

          设计论坛将把分别来自五个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的设计师们分成不同的团队,共同进行创作。他们中有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等不同行业的设计师,所创作的装置作品可以是音乐、纺织品、家具、色彩等等一切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形式。

          然而不论是哪一代设计师,作为居住在北欧地区的一员,他们的设计都具有斯堪地纳维亚设计(Scandinavian Design)的共性。“斯堪地纳维亚设计”的概念最早由芬兰手工艺和设计协会会长于1950年提出,五十年代末由他领队的大型斯堪地纳维亚设计展览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也是北欧现代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精彩亮相,并且从此立足与世界设计领域尖端。

          斯堪地纳维亚设计所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展示的是和大都会生活有所不同的一种都市生活方式――不仅城市化并且与自然相亲。生活在北欧,大自然时刻触手可及:很多斯堪地纳维亚人总是在周末假日赶往乡村,在树林中或者湖水边的小木屋里消闲。尽管长年多数的寒冷气候迫使他们经常呆在室内,但是因此他们则更珍惜户外的时光。于是,家和公共室内场所成了北欧人聚集的场所,而不是其他欧洲地区的公众聚会之地――广场、街道等户外场所。

          如果关注一下北欧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就不难发现,在斯堪地纳维亚地区,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关乎生存的问题。愈往北走,自然条件愈是恶劣,物质材料愈是稀少。在创造力和毅力的驱使下,人们从有限的资源中制造出最简单的工具。而地区偏远带来的有利副作用就是促使人们使用一切本地的材料、本地的技术和本地的能源。

          因为文化、历史以及自然条件,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这五个北欧国家被捆绑在一个设计概念之中,但是他们之间仍然有着个性分明的的区别。尤其是冰岛,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其设计风格与生活风俗紧密相连;而芬兰设计师偏于严谨,瑞典设计师则更具有幽默感。这些年轻设计师并不追逐潮流,但是对潮流极为敏感;他们普遍都市化,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工作,渐渐具有泛欧洲化的特征。由于暗夜漫长,对光感和清澈感的追求成为他们的又一个共性,这使得斯堪地纳维亚设计这个大概念在不同风格的融合中,仍然朝着一个具有共生基础的大方向发展。

          从X到Y,斯堪地纳维亚设计传统被不断地注入新生命力,在无穷想象力的鞭策下变幻莫测而又个性鲜明。再下一代又会是怎样的面目?这将是一个令人无限期待的揣测。

    芬兰设计论坛
    Design Forum Finland

          芬兰设计论坛(Design Forum Finland)是芬兰手工艺和设计协会(Finnish Society for Crafts and Design)旗下的一个机构,成立于一九八零年代末。其主要宗旨和任务是推广设计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在芬兰和世界范围内举办芬兰设计展览、建立各种设计比赛和奖项以鼓励设计师和设计工业,出版专业设计刊物普及设计教育。

          成立于1875年的芬兰手工艺和设计协会是芬兰设计走向世界的始作俑者。创建者们颇具远见地将欧洲的设计教学经验带回芬兰,教育办学,直至1965年在学校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归属国家,成为赫尔辛基艺术和设计大学。而一九五零和六零年代由协会牵头的芬兰设计世界巡展更令全球设计界为之惊叹,从而使芬兰设计蜚声世界。

          芬兰设计论坛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年度青年设计师大奖”、“卡伊·弗兰克设计大奖”、“芬尼亚工业设计大奖”、“X一代――北欧青年设计师大展”等广受欢迎和瞩目的设计展事。同时,季刊《FORM FUNCTION FINLAND》作为设计论坛主办的设计杂志也以推广设计新思想为己任。

          设计论坛在赫尔辛基拥有自己的展厅和专卖店。展厅内不定期举办相关设计展览,供公众免费参观。专卖店内的商品均为芬兰著名的设计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们高品质的创作,成为观光客和本地人流连忘返的光顾之地。

    和安妮·斯坦罗斯的对话
    (一)关于斯堪地纳维亚设计
    Dialogue with Anne Stenros
    Part I: About Scandinavian Design

          安妮·斯坦罗斯是芬兰设计论坛的执行经理。本身是建筑博士,母亲是芬兰著名的家具设计师,推广芬兰设计这项工作对她来说,简直就是顺理成章又驾轻就熟的事了。我们的对话在设计论坛的会议室里进行,坐在颇具建筑大师阿尔多风格的新式帆布椅上,似乎可以感受到芬兰设计一百多年来的经典传承,却又始终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焕发着新欣生命力。

    殷:斯堪地纳维亚设计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了吧?
    Stenros:是的。早在1950年代由被提出了,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的“设计在斯堪地纳维亚”展览(Design in Scandinavia)引起极大轰动,四年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24个不同地方展出,上百万的观众前往观看。当时的展览打的标语就是“斯堪地纳维亚设计”(Scandinavian Design)。这个展览的想法来自颇具影响的杂志《美丽的家》(Home Beautiful)的总编伊丽莎白·高登(Elizabeth Gordon)。1951年她去米兰三年展,就提出丹麦、瑞典和芬兰的设计有很多共同点,可以合在一起搞个联展。发展到现在,“斯堪地纳维亚设计”这个概念已经被普遍认知。在1980和90年代时期可能提得比较少,现在则有一种卷土重来的势头,英国的一家杂志甚至用了“Scandi style”这样的词组。

    殷:你曾经提过芬兰的设计在斯堪地纳维亚地区显得比较“东方”,这个说法作何解?
    Stenros:我这么说应该是基于芬兰的地理和政治位置吧,正好介于东西方之间。历史上,我们曾经先后被瑞典和俄罗斯统治,这就在文化上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芬兰的东部地区,一些设计受到加勒比海区域文化的影响,色彩比较丰富,比如玛丽玛高(Marimekko)的花布图案。如果要说政治原因,那就是一个小国家如何竭尽全力地树立一种形象,既有别于东方又有别于西方。因为在当时,我们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行动,只能通过文化,比如音乐、建筑等等来实现这个目标。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任务,我想我们在这方面的确以自己的方式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殷:那么像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这些国家的设计呢?和芬兰相比在整个斯堪地纳维亚地区又各有何特征?
    Stenros:我认为相比之下,芬兰总是向着整个欧洲开放的。我们的协会(芬兰手工艺和设计协会)在1875年成立之后,马上在世界博览会上推广我们的工业设计。我们一直比较开放,在欧洲看到任何好的设计教育体制,就带回芬兰,经过研究把它变得更好。所以从这方面来的话,芬兰的设计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当然,我们也有我们原创的极简主义设计。
    我去过冰岛一次,我觉得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孤立,所以设计灵感也多来自大自然的风景。而挪威还没有太多的设计工业,基本上都是传统模式,这和芬兰是很大的差别,不过当地政府已经开始注重支持本地工业,也包括设计。至于丹麦,我想他们最有名的就是家具设计了。在1970和80年代,如果你提到斯堪地纳维亚设计,那多数是指丹麦的家具生意。但是我觉得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们并没有太多创新。在经典设计上,他们做得很好,但是真正的新意很少。由于他们的IT和高科技并不发达,所以他们的设计领域就很传统。
    瑞典的年轻设计师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幽默感,不像芬兰总是搞得很严肃,哈哈,瑞典人比较调皮。但是你知道,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那是我们二次大战以后赖以生存的法宝。因为我们当时没有资源、没有工业,没有技术,一切从无到有,靠的就是想象力。

    殷:为什么芬兰人,或者说北欧人这么擅长于设计呢?
    Stenros:很难搞清楚为什么、什么时候和怎么开始的,说不上来。但是我想政府的支持是很关键的原因,至少在芬兰、瑞典和丹麦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在亚洲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也开始支持设计工业,比如香港和韩国等等。但是我们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且延续至今,和社会共同发展。我曾经去墨西哥访问,当地的一些穷人做的手工艺品相当漂亮,可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试想一下,设计最初就是来自于手工艺,从手工艺到工业,这是一个进化过程。即使今天,我们在芬兰提到设计,马上想到的就是手工艺和工业,而并不是其中之一。而在墨西哥,设计就仅仅意味着手工艺品。

    (未完待续)

    感谢:Design Forum Finland提供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艺术世界 2003/11

  • 放大镜下的伦勃朗

           美术馆办大师画展,向来都是腰杆挺直,嗓门比平时响三倍。大师嘛,还怕没人捧场?

          凡事都有例外。本月刚刚在波士顿工艺美术馆(简称MFA)开幕的伦勃朗大展就挂着大师的盛名,有点心虚地取了个讨巧的展名――“伦勃朗的里程:油画家 素描画家 铜版画家”。事实上,如果按照数量来决定性质的话,这个有着二十三张油画、三十五张素描,一百六十张铜版画的展览应该叫“伦勃朗的里程:铜版画家 素描家 油画家”才对。

          可是真那么叫的话,恐怕票房就惨了。大多数人花钱看油画,其次是素描,因为大多数人至少知道油画和素描是怎么回事。至于铜版画,就听上去生疏多了,看着那一张张通过铜版印制成的印刷品,总觉得和画家之间的距离又扯远了。

          当然,伦勃朗的铜版画之有名并不亚于他的油画。事实上,在他人生境遇不佳之时,铜版画帮助他渡过了不少经济难关。MFA策展人克利弗德·阿克雷花了四年时间筹备这场展览,终于从世界各地借到三分之二的伦勃朗作品,而其中铜版印刷品更是从数量和质量上讲都具有一定权威性。展览没有按照枯燥的年表陈列流水帐,而是根据同类题材进行铺排类比,通过画家对用一主题的不同艺术处理手段,观众可以明显地发现伦勃朗的风格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微妙差异或逐渐发展,甚至大相径庭。

          和十七世纪的很多艺术家一样,伦勃朗的作品有很多出自宗教题材。其中1650年创作的三联张铜版雕刻画“耶稣和两个小偷被钉在十字架上”是展览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其中一张苍白、精致;一张黑黢黢而显得危机四伏;最后一张充满变化多端的斜线条,似乎暗示着天启。在视觉信息过盛的二十一世纪,依靠先进的印刷技术,甚至PHOTOSHOP就可以作类似处理,但在当时,画家仅仅凭借一双手和一块铜板,就把完全相同的内容塑造出了完全不同的氛围,的确令今天的观众亦折服于他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伦勃朗也喜欢画自己,经常利用自身这个廉价的模特练习人物表情。MFA展览中一组素描自画像就记录了青年伦勃朗惊讶、古怪、好奇等等有趣的面部表情。策展人阿克雷在展厅里走来走去,西装上就赫然别着一个根据这组素描画制作的圆形大别针――一个神情古怪的伦勃朗的大头,颇为好玩,惹得不少参观者们事后都冲往卖品部。

          可惜伦勃朗他老人家在世时可没有这样的生财之道。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富大贵的时候不善理财,不仅喜欢收集其他画家的作品,还买下阿姆斯特丹一栋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豪宅。晚年穷困潦倒的他几近破产状态,只有宗教题材的铜版蚀刻画销路不错,也算有所进帐。

          算起来,这些展览中的大部分版画应该有不少是当时的应景之作。绝大多数的尺寸几乎都可以一手在握,最大也不会超过一本书大小。《波士顿环球报》做展览预告时,还非常贴心地提醒观众:要想看仔细伦勃朗,可别忘了带放大镜。于是美术馆中就会见到不少妙龄女子从容不迫地从小坤包里拿出放大镜,其得意神情不亚于拥有某件时尚饰品。

          伦勃朗为什么喜欢刻这么小的版画呢?难道他存心以此来磨练自己的雕刻技术吗?这样钻牛角尖的问题,到了阿克雷嘴里,就变得非常轻松而善解了――那时候流行而已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11/27

  • 电影疗法

        有人说,“电影是疯子拍的,傻子看的。”影迷们应该不会反对这种说法,就像《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所说,“不疯魔不成活。”真正热爱电影的人都是性情中人。

        那一年夏天付闲在家,就从影像租借店里捧了一大堆伍迪·艾伦的片子回家,当时还是录像带,堆起来老高的。没想到一下子被这个纽约老小子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叙事方式带着老男人历经世事的调侃和自嘲,并且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伍迪·艾伦最擅长的就是讲述男女成人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尤其是爱情发生之前和爱情结束之后人们有趣的心理变化。

        可以说我对生活的理解在那个夏天有所顿悟,全仰仗于伍氏电影。当全世界的艺术家们都在愁眉苦脸挖空心思地探究生命意义之时,我个人认为,伍迪·艾伦用了浅显易懂的影像和对话,轻松地诠释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境。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他的脸,我就想到一部国产老片的片名《苦恼人的笑》,尽管这个比喻并不怎么恰当。

        回想起来,真正常记心中的电影实在不多。往往都是一些反映人之常情最能打动人心,而那些所谓的大片,通常一遍看过就此结束。好电影的定义当然因人而异,每个人因为各自生活际遇的不同会对不同的电影情节有所感悟或共鸣;通过看电影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好比是一个自我心理治疗的过程,如果你去拜访心理医生,他在讲道理的同时,一定会举出一些例子来开导你。电影就好比是个例子。既然人生只有一次,我们身处其中作出某种选择,却无法设想另一种活法,电影影像正好乘虚而入,取代了我们的假想或者猜测。

       《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是令我感怀至深的一部电影,改编自约翰·欧文的畅销小说。导演以略带夸张的轻松手法从私生子盖普的出生拍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成为作家。期间所经历的种种人生悲喜剧,不仅反映了美国的社会万象,也折射出人间爱情和亲情的可贵。以我看来,该片可以说是另一部好片子《阿甘正传》的姐妹篇,当然它比《阿甘正传》要早拍了十几年。

        同样是描写个人和家庭,《恋恋情深》(Who’s eating Gilbert Grape?)讲述的是青年吉尔伯特的一段小镇生活。母亲因为父亲自杀从此不断进食而体重巨增,终日赖在家中沙发上以致房屋都有倾毁的可能;弟弟阿尼体弱智障,姐姐辞职在家照顾母亲,妹妹则年少不更事。吉尔伯特默默承受家庭生计的重担,面对外乡少女贝姬的灿烂笑容,他不敢奢望生活的未来,直到母亲的去世……

        责任、爱情、性、道德,勇气等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都在《恋恋情深》中一一表陈。生活中的种种无奈非个人所能左右,除了被动接受安排,我们是否有能力改变现状?影片给出了令人欣慰的希望,而这种希望正是建立在无私之爱的基础上。

        诚然没有电影为你度身订造,也不会有电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为你百分百解决问题。然而好电影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并且这种思考方式较之阅读来说,更为具体生动。探寻人生答案的你,不妨一试。

    关于恋爱

     Q1:爱,能否回到起点?

    拍拖了两年的男友,说分手就分手了,没有任何事先征兆。“我喜欢别人了,我们分手吧”,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简单抹杀了两年的感情。说实话,他提出分手的要求我并不是很吃惊,时光黑洞早把我们两人的激情吸得一滴不剩了,当时我没有过多犹豫,说“好”。之后,陆续有好几个人在我的生活中走了又来,但都属于暂作停留、好聚好散的类型。朋友说我太过游戏人生,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心里一直放不下的还是前任男友。夜迷离的日子只是为了忘记他,我把受伤的心藏在最深处,慢慢舔噬伤口,感觉自己正在放弃爱情,感觉自己正在变成“爱情绝缘体”。(25岁·银行)ANSWER

    患了“爱无能”、变成“绝缘体”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似潇洒、其实懦弱。 他们就象鸡蛋,表面上很强硬,但这不过是一种假象,鸡蛋壳一碰就碎,而蛋黄蛋清更是粘乎乎稠嗒嗒一塌胡涂地拎不清。 为什么放不下?是因为自己一直执著地背着这个感情包袱;为什么别人来来去去只暂作停留?是因为自己亦走马观花,潦草行事。 既然已经激情不再,为什么又放不下呢?可见放不下的并不是感情本身,而是对没有结局的付出而耿耿于怀。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怨天尤人的情绪中荒废了大好年华,等到梦醒时分再想追回青春,悔之已晚。

    疗法: 

    电影: 现代爱情故事(又译:性、爱情、汉堡包)英文片名:Frankie and Johnny

    导演:盖瑞·马歇尔 (Garry Marshall

    主演:艾尔·帕西诺(Al Pacino)蜜雪儿·菲佛(Michelle Pfeiffer

    法兰琪是一个餐厅女招待,因为失败的感情经历而视男人为畏途。她表面坚强,内心却渴望真爱。强尼出狱后来到同一家餐厅做厨师,他很快爱上了法兰琪,可是法兰琪在带他回家过夜后的第二天早上却对他说,“忘了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法兰琪来说,要攻破她自己搭建的自闭心牢并不容易。 这是1991年的好莱坞影片《现代爱情故事》,改编自一出原本只有两个人出演的百老汇戏剧。它打动了无数善男怨女,令曾经坚硬枯冷的心重新萌生暖意。 强尼说服法兰琪接受他的过程是一个法兰琪重新鼓起勇气接受爱情的过程。她可以接受一夜情,却不能面对爱情。她害怕受伤,她逃避责任,她看上去谁也不需要,可是夜深人静之时,收音机里传来强尼为她点播的德彪西《月光》终于击破了她的鸡蛋壳,令她脆弱的心无处躲藏。 如果你不放弃爱,爱就不会遗弃你。

    Q2:爱我的人到底在哪里?

    起床、上班、午餐、下班或加班、晚餐、睡觉,这就是我周而复始的生活。犹如钟摆,始终在两点之间游移着,却始终逃不脱那个范围。真的很羡慕时尚杂志上介绍的那些特立独行的女子,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爱自己想爱的人,活在普通的边缘,享受真正的人生。而我,只能不停拷贝昨天的一切,都二十六岁了,爱情仍处于真空状态,多想有人可以让我依靠一下,听听我的心里话,现在的我惟一可倾诉的对象竟然是日记本。看着别人成双入对的,心中有时很不是滋味,不是是嫉妒还是悲哀,或许是更复杂、更微妙的某种情绪吧。难道我真的要做一辈子“钟摆”吗?(26岁·编辑) ANSWER

    时尚杂志上的女子也要吃饭睡觉,也要上班加班。搞不好卸了装的她还是个满脸雀斑的黄脸婆。为什么总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而不着手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呢?人生是不可以拷贝的,只有自己才是“我的生活”这本书的原作者,写得好写得烂,都在自己。

    疗法:电影:BJ单身日记     英文片名:Bridget Jone’s Diary

    导演:莎伦·马圭尔(Sharon Maguire)

    主演:雷妮·茨威格(Renee Zellweger)  休·格兰特(Hugh Grant)  科林·福斯(Colin Firth)  

    有个远在英国,名叫布里吉特·琼斯的女子也处在类似的烦恼之中――平淡无奇的生活、遥不可及的感情追求。无独有偶,她也买了一本日记本,并希望以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像时尚杂志人物一般完美的俊男老板、怎么也看不顺眼的童年玩伴,布里吉特在两个男人之间犹疑。然而现实生活毕竟不是时尚杂志,漂亮的外表却口是心非。回过头来,布里吉特才发现,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多年来一直就守候在自己身边。 心性浪漫的女子往往容易只顾贪恋邻居手中的玫瑰,却忽视了自家园中美丽的蔷薇。是不是被不切实际的幻想蒙了双眼,却对现实生活中的无数可能视而不见呢?是不是整天躲在被窝里唉声叹气、自怜自怨,却忘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主动出击呢?应该学学《BJ单身日记》里布里吉特的“傻大姐”风范,就算不如她那样“豁得出”,至少也要有一点她的自嘲精神和奔来跑去的折腾劲儿。朋友聚会、公司派对、还有同学之间的晚餐或卡拉OK……哪怕为给自己的日记增加点情节和内容呢,随着一天天活动的增加,不知不觉就日子就丰富多彩起来了。不要总是被动地想“谁爱我?”,应该主动地搜索“我爱谁?”,这就更要像布里吉特学习,一看到自己喜欢的,立马行动,决不迟疑!

    Q3、结婚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和男友谈了将近4年恋爱,两人的感情虽然波澜不惊,但也默契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结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整天幻想着婚后的甜蜜生活。可是,男友却时时刻刻不忘他的工作,一和他谈起婚事,他总是一句“和你结婚是迟早的事”就把我给打发了。和朋友聊起这事儿,她们都骂我是傻瓜,说什么趁着年轻一定要多潇洒几年,别这么早把自己套牢。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想结婚说明我已经厌倦眼前这个人了,是时候找别的“芳草”去了。看着男友似是而非的态度,听着女伴们滔滔不绝的恋爱高论,我真是晕头转向,没了主意,结婚难道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吗?(27岁·医生)

    ANSWER

    结还是不结?对很多恋爱中人来说,始终是个不亚于生还是死的问题。男人对于婚姻的躲避态度多半来自对于未来没有把握的恐惧心理。害怕失去自由、害怕承担责任、害怕爱情消逝……这就譬如女人始终需要一个稳定的归宿,男人在婚姻面前始终是一个老想逃课的小孩。

    疗法:

    电影: 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  英文片名: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导演:迈克·尼威尔 Mike Newell

    主演:休·格兰特 Hugh Grant 安迪·麦克道尔 Andie Macdowell 西蒙·卡隆 Simon Callow

     又是一部爱情喜剧高手休·格兰特的佳作。始终对婚姻怀有疑惧的查尔斯是婚宴上的常客,他和凯莉在一次婚礼上相遇并一见钟情。然而朋友间的闲话以及他自认潇洒的性格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凯莉结婚、朋友海伦娜向查尔斯示爱、朋友盖诺斯意外故去,查尔斯经历了人生的一系列变故之后,猛然醒悟到凯莉才是他的真爱。当离了婚的凯莉再次出现在查尔斯面前,他终于在和海伦娜的婚礼上对牧师说出了内心的表白。要给自己的一段感情作总结,结婚未必是唯一的方式。为了结婚而结婚,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真心相爱,就应该互相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既不是一味地逼迫和埋怨(“为什么不和我结婚?”),也不是潦潦草草地敷衍了事(“反正我们会结的,现在不是时候。”)。女人往往会因为没有婚姻的回报而对爱情产生怀疑并因此放弃,男人也常常会在婚约的重压下犹豫不决甚至逃之夭夭,两者起因相反,却可能造成相同的后果——和自己真正相爱的人挥手天涯。《四次婚礼和一次葬礼》这样的标题其实是一幕人生的缩影。爱情、亲情、生离、死别,生命稍纵即逝,倘若不珍惜真情,最遗憾的是自己。时间并非始终是最好的良药,在岁月的蹉跎中,对人生真谛的顿悟才是考量情爱的试金石。 

     

     关于自我

    Q1、今生只做丑小鸭

    MAGGIE在我眼中是个传奇,靓丽的外表带着年轻特有的一丝张扬与活力,干练果断的性格、杰出的工作表现、高得吓人的学历薪水更是平时同事间议论的话题。一般而言,这样的女性总给人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但在MAGGIE身上这却是种错觉,她平易敬人得一塌糊涂,甚至手把手交我们这些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转接电话。一般而言,这样的女性总给人留下乖僻自闭老姑婆的印象,但在MAGGIE身上这又是种错觉,她不但有天使般灿烂的微笑,更有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唉,这种完美女生的光芒刺得人晃眼,再看看自己,真是自惭形秽,只有做丑小鸭的分儿。(22岁·财务)

    ANSWER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通常会有一种误导,那就是丑小鸭必须变成天鹅以后才可以幸福一生。殊不知丑小鸭本身也是可以快快乐乐的。 其实所谓天鹅也好,丑小鸭也好,只是个抽象的比喻,千万不要以形象化的思维来衡量两者之间的区别,否则这个美丽的寓言就失去了其意味深长的哲理意味。

    疗法:

    电影: 艾米丽的奇妙命运(又译:天使爱美丽) 法文片名: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导演:让-皮埃尔·儒内(Jean-Pierre Jeunet

    主演:奥黛丽·多杜Audrey Taudou马修·卡索维兹Mathieu Kassovitz

    法国小姑娘艾米丽一生平淡无奇,导演却故意以大事记的方式来表陈她的降生和成长,《艾米丽的奇妙命运》其实很普通,电影想说的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美丽的,只要你用心去生活,像艾米丽一样。艾米丽的工作是乏味的咖啡馆女招待,她一个人住,没有钱没有爱人,可是她的生活却因为她的选择而精彩纷呈、快乐不已。直到碰到了心仪的男子,帮助了很多人的艾米丽却不知道如何鼓起勇气。然而善待生活的人始终会得到生活热情的拥抱。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说法虽然粗俗,却道出了不要互相攀比的质朴真理。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成功的向往成了一种既定的标准,似乎不达标人生就不完美。难道只是因为别人更美丽更成功,你就应该一头撞死从此不见天日吗?要知道人生的快乐从来就没有标准公式和标准答案,否则快乐成了一种可以计量的科学指数,又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妙魔棒,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魔术师,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像艾米丽一样,活得快乐无比。这时候,丑小鸭和天鹅没有什么分别,重要的是,你享受了你的人生,你快乐,所以你快乐。

     Q2、我的心中有个小恶魔

    有时候真会怀疑自己前辈子欠了VIVIAN什么,不然我遇到的倒霉事怎么总有她在其中掺和一脚。VIVIAN是我从小的好朋友,一个中学、一个大学、一个公司、同个部门,缘分让我们始终是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我天生胆小、怕事,所以年长成熟的她自然成了我的姐姐、我的保护者。可最近,只要有这个保护者在,我就倒霉。企划没她做的好,被老板批;和男朋友吵架,他竟然说我没有VIVIAN乖巧、懂事;我掉了钱包,她却在一旁中了彩票,真是邪门。这种事情一多,我就会越看VIVIAN越不顺眼。这种病态心理真的很可怕,毕竟她是我十多年的好朋友啊,我该怎么办?(23岁·PR

    ANSWER

    都说女人之间的友谊是微妙的,因为她们比男人更会体贴地关爱自己的伙伴,却也比男人更容易嫉妒和猜疑。 造化弄人。当自己事事不顺心之时好朋友却平步青云,理应为她高兴,可是在羡慕的同时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酸酸的味道浮上心头。 这股难以莫名的感觉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小恶魔,它总是在你软弱的时候钻出来张牙舞爪一番。然而只要你采取正确的方法对付它,它是可以被驯服的;要是你对它听之任之,任它胡作非为,它就会迅速膨胀成大恶魔,最终吃了你自己。

    疗法:

    电影: 她比烟花寂寞  英文片名:Hilary & Jackie

    导演:安南·塔克(Anand Tucker

    主演:爱米丽·沃特森(Emily Watson) 瑞秋·格里夫斯(Rachel Griffiths  

    杰奎琳和希拉丽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好姐妹。然而从小到大,杰奎琳耀人的音乐才华盖过一切,使得希拉丽成为她身后的影子。长大成人后,杰奎琳是世界闻名的音乐家,希拉丽放弃音乐相夫教子。常人都会觉得只有希拉丽羡慕杰奎琳的份,却不知寂寞的杰奎琳还嫉妒姐姐的幸福家庭。从小到大,她们分享一切,于是杰奎琳提出要分享姐夫。这一段爱恨交织的姐妹情取材于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的真实生活。中文译名《她比烟花寂寞》甚至比原名更贴切地暗示了杰奎琳辉煌而短暂的艺术生涯。姐姐希拉丽从小就忍让才气逼人的妹妹杰奎琳,内心自然也颇不平衡,但是她由衷地为杰奎琳的艺术才能所折服并且高兴,而她自己也为自己幸福安宁的家庭生活而自豪。作为天才,杰奎琳是疯狂甚至贪婪的,她也是孤独而可怜的。而希拉丽最终原谅了杰奎琳,是因为她的善良和仁慈最终胜过了内心的尴尬和痛苦。心性善良、晓得仁慈的人总是幸福的。为他人高兴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相反,处处把人往坏里想,总觉得别人在和你作对,最终折磨甚至毁掉的是你自己。有一个能干的好朋友难道不是件令人值得骄傲的事吗?真心分享他人的快乐,就如朋友间需要互相帮助一样,令友谊更加弥足珍贵。学会微笑着说,“我为你高兴!”吧。

    Q3、放飞想飞的心

    25岁,怎么说也是个大人了,可妈妈却始终把我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加班晚了,电话时间长了,电视看久了,她都会絮絮叨叨烦上好一通,有时候真觉得妈妈比唐僧还唐僧。害得我都不敢接她的话茬,生怕又被她教育一番,忍无可忍之时我也会大发脾气,两个人就像两只愤怒的公鸡一般斗上好一阵子,代沟就这么越来越深。我很理解妈妈的苦心,但我不可能始终躲在父母的怀抱中,不出去感受、体会这世界,遭受挫折不正是磨练自己的大好机会吗?何时父母的关怀竟然成了一具枷锁,束缚了想飞的心。我想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妈妈,可是不知从何说起,渐渐也就变得不会说了。(25岁·公司职员)

    ANSWER

    只要是母亲,就会担心操劳自己的孩子,这是做母亲的天职。 与其和她硬碰硬地对撞,不如在理解她的基础上尝试变通的方式。两代人之间的很多代沟来自相互之间的不了解,对于一些无法达到共识的观点,不如避免正面冲突;而对于一些或许可以沟通商讨的问题,就应该积极地相互交换看法,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这个道理。

    疗法:

    电影:喜福会   英文片名:The Joy Luck Club

    导演:王颖

    主演:邬君梅  卢燕  温明娜 周采芹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一九八零年代末的作品《喜福会》说得虽然是中国母亲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代沟,但对于母女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和爱爱怨怨的刻划可以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一对母女中找到相同之处。故事中的四对母女各有各的矛盾,而作者想要表述的,并不是一个矛盾消融的结局,而是一个母女终于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女人更容易理解母亲,而女孩则总是和母亲作对。这样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作为妈妈,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她们或许因此太过唠叨,但是年轻聪明的你,难道真的非要针尖对麦芒地和她大肆辩论而吵到两败俱伤吗? 如果不能说百分百的心里话,那就先说20%试试看,然后再加10%,再加10%,或许一点点地,你会惊讶地发现除了那最后10%的自我天地,母亲和你慢慢地有了很多沟通和理解。采取闭口不谈的回避方式,那你们之间的信任将会由原本的那点可怜的百分比彻底降为零。毕竟,只有女儿不愿意和母亲吐露心事,却从来没有母亲不愿意和女儿倾诉的。所以,棋子在你手中,由你来下,局面会更漂亮。

         秀 WITH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