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黑白无双

        三四年前,我在某校的设计学院旁听设计理论课,老师拿出一黑一白两个小瓷人让大家评论。这一对圆头圆脑的小可爱展开双臂相互拥抱着,他们脸上分别代表眼睛和嘴巴的三个小孔正是胡椒和盐的出处。在七嘴八舌的闲扯之中,唯独一位男生语出惊人,说这个设计让他想到种族主义问题,话音一出,全班同学连老师都一愣一愣的。

       “薄荷”设计组合(MINT)的“拥抱”(HUG)曾经是纽约MoMA现代美术馆小卖部里最畅销的,我在那堂课后不久也忍不住跑到MoMA因装修新馆在皇后区设置的临时场馆中花二十五美金捧回这对小人儿。可事实上,当时“薄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MoMA收下“拥抱”。MoMA喜欢“薄荷”的其他作品,唯独对“拥抱”持有怀疑态度;就像著名生产商Umbra一样,他们对“薄荷”说,“拥抱”太可爱了,和他们一贯的超摩登产品风格不相符合

        “拥抱”是“薄荷”组合的第一个作品,原本是为大生产商度身定做的,没想到屡遭挫败,倒逼得从没想过自产自销的“薄荷”走上了独立制作的不归路。“拥抱”的成功是设计界又一个津津乐道的段子,Umbra对当年的失策捶胸顿足,但正因为他们没有眼光,成就了“薄荷”的事业。

        当年班上那个男生倒是很有洞察力,因为据“薄荷”组合自己介绍,“拥抱”其实正是暗示了人类的手足情深。大胆的黑白对比正是强调了我们大家都是这个星球上的兄弟姐妹,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对待且充满同情。能把餐桌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胡椒瓶和盐瓶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足以体现设计师之良苦用心,这也证明了“拥抱”注定是会成功的,因为它根本就是在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而对于看懂这个故事的顾客来说,岂有不动心之理?

        我不得不也提一提当年的老师,其实她正是MoMA的建筑和设计部策展人,但她显然对种族团结一说毫无头绪,并且解释道,因为自己嫁了个黑人,(她是意大利裔白人),所以对于黑白黄各族混杂感觉非常自然,从来不会刻意地从这个角度来区分每个人。班上另一位年长的女同学继而感叹,直到今天,一看到黑白,人们还是会做有关种族主义的联想,难道不令人唏嘘吗?

        一场由胡椒瓶和盐瓶引发的社会问题讨论并没有在一堂设计课上得以充分发挥,好在并没有人因为那个男生一眼看出黑白之区别而斥他为种族歧视者。其实,黑白分明的最基本功能无非是把胡椒和盐区分开来,立意再高尚的设计也不能忘了其功能性,否则就成了单纯的装置作品了。看不看得出“黑”和“白”,(真可笑,他们本来不就是黑的和白的吗?)似乎没有必要太过于政治敏感,尽管它的确多少也体现了观者的观念。

        我为了给这对小人儿拍照,仔细地在桌上把玩了他们一番,因此又有新感觉。两个小人性格模糊,男不男女不女,可谓中性,是否可以说他们也是提倡同性爱的象征呢?


         经济观察报

  • 在美国派发年关“红包”

            眼看着年关将至,这意味着我很快将会收到一堆白色的空信封。它们来自我的报纸送递员、大堂前台接待员,以及包裹存放室收发员等等一些在我日常生活中“来无影,去无踪”的人们。有些信封留在我的公寓门口地毯上,有些亲自放在我手中,它们以最谦逊却坚定的姿态提醒我用最实在的绿色美钞来肯定这些工人们辛勤服务的价值。

            美国的小费文化自成一派,本地人有时候都会因为搞不清楚状况而犯迷糊,初来乍到者更要好好学习一番,才不至于被人当作吝啬的小气鬼或者是傻冤大头。最常碰到的情形便是在餐馆买单了。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中国,我都不用花心思算小费的账,可到了美国,就不得不在每次酒足饭饱之后把小学的心算绝招拿出来练一把。虽说15%-20%是合理范围,但我每次都因为图方便而以最高标准收场,尽管我的收入决不属于最高标准。根据一些消费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付小费的时候,往往有一种要拿钱来买社会认同的倾向;只要服务不是差得离谱,大多数人都会付比一般标准要高一些的小费,要不然老有种莫名其妙的负疚感。

             一到圣诞节和新年,美国人除了要做预算给家人朋友购买礼物,小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似乎没有中国人擅长的“红包文化”,但事实上,除了“包”不红,“包”里的内容和“包”所表达的意思和中国人逢年过节派发的红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美国是没有人斗胆给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包”的,行贿之罪名可是吃不了兜着走。逢年过节,究竟该给谁发“包”,发多大的“包”,很多美国人也不太有把握,所以权威媒体比如CNN,《华盛顿邮报》等等,便会有类似“红包”指南的大幅报道文章,给读者一目了然地算一笔小费账。

            首当其冲的便是和孩子有关的服务项目。不要以为现在只有中国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美国父母望子成龙之迫切心情和中国父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学校老师到课外辅导老师,从全职保姆到兼职看护,都要有不同程度的“表示”。至于“尺寸”,则以各自的经济能力行事,其间相差甚大,多给保姆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的工资,全凭主人腰包鼓不鼓来决定。给老师现金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张25或100美金的礼品券更含蓄一些,而一件来自孩子的小礼物则是最重要的,使得“红包”的情感指数急剧上升。

             接下来的大头便都是些围着你打转的人了。公寓前台、门卫、维修工、电梯操作员、垃圾清洁工、钟点佣人、送报员,甚至UPS快递司机等等。10美金、50美金甚至更高都没有错,要看你和每个人的交情和他们为你服务的时间长短。记得去年12月初,我雇了一个清洁钟点工,这个从葡萄牙到美国做了二十几年清洁工作的老妈妈没来几天就冷不丁变出一盒巧克力给我大儿子作圣诞礼物,打得我那叫一个措手不及,连忙翻箱倒柜,只找到一袋菊花茶,也顾不上她会不会喝,又狠狠地加了一笔奖金在工资袋里一起塞给了她。老妈妈“先发制人”,那我只好“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如果你是个爱美之人,那么美甲师、理发师、按摩师,以及健身教练,都得一一打点。慷慨的老顾客一般都会在这时候付个双份价钱。如果你养狗,那还不能忘了你的狗保姆或者溜狗者,还有你的园丁、你的司机、帮你停车的小弟……。我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没有这张小费清单上的那么多人为我私人服务,也就自我宽慰,只当是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吧!

            据说,服务行业的人就像大象一样,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尽管不应该把小费当成认真工作的唯一动力,但是服务行业工资普遍偏低,对有些人来说,小费几乎是工资以外得以养家糊口的重要收入,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慷慨一点似乎也不为过。

            但无论如何,在那份不管是“红包”还是“白包”里,除了那一叠厚厚的或薄薄的钞票,应该有一份日积月累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才会令人感到真正的关爱和温情。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探访华盛顿“间谍博物馆”

           一个不称职的业余女间谍的故事,近两个月来很是在中国赚了一把吸引力。而在美国,媒体报道自然就有限得多了;据说华盛顿地区的影院内,观众还是以中国人居多。其实,华府算得上是个谍影重重之地,要是对间谍这件事感兴趣,这座城市中可看可挖的故事要精彩得多,其中某些的香艳程度未必会比《色,戒》差,而其专业程度则肯定要比《色,戒》胜出好几个段位。

           地球人都知道,CIA是美国的间谍大本营,其名声无论是在好莱坞电影里还是现实生活中,似乎都不怎么样。相比之下,坐落在华盛顿唐人街附近F街上的国际间谍博物馆可就受欢迎多了。这个趣味横生的博物馆建于2002年,现任执行馆长是CIA退休间谍,足以证明博物馆之专业性;展厅内首当其冲就有咱们的孙子兵法,让我这个中国人一进门就特有面子。

            旨在记录人类的现代间谍史,间谍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对间谍活动进行丰富且详尽的公开性介绍机构。馆藏珍品中,有很多只有在二战纪录片或007电影里出现过的秘密武器,比如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德军密码机;前苏联克科勃使用的鞋底窃听器;为东德间谍机构斯达西使用的捷克“穿墙”照相机;以及二战中为英军飞行员设计的“逃生靴”等等。这些看似有趣的玩具,其实不是在严峻的环境下使用、便是造成残酷的后果,观众自然也不允许触摸把玩。但博物馆却有的是让观众过足间谍隐的游戏——各种解码游戏就很有玩头,虽然难度并不高;识别间谍伪装就稍微难一点,要从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中,找出一个最不起眼却最有可能是间谍的人。做完这个游戏,肯定看大街上每个人都有点可疑兮兮的。而间谍模拟游戏则是让观众假扮间谍,需要牢记自己伪装的身份和各种假造细节,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回答错误,那就穿帮玩完了。

            最令人惊讶的,但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是,人类的间谍史可以追溯至圣经时代。在人类发展的每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战争时期,都会有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惊涛骇浪的间谍大战。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比如乔治·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也是美国的情报之父。妇女在间谍活动中,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精彩角色,著名舞蹈家约瑟芬·贝克,名人厨娘朱利娅·查尔德,著名演员玛莲娜·德里希特等等,都为各自国家的情报组织工作过。在“间谍画廊”中,这些曾经是间谍的美丽脸庞被一一放大展示,似乎光彩照人,令人羡慕。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真正间谍生活是枯燥且危险的,它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聪明的才智。在博物馆的电影室中,观众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间谍所需要的知识和接受的培训,一旦身份被揭穿所面临的生命危险和残酷局面。

            从电影室中走出来,我的心情大概和大多数观众一样,不再向往间谍生涯。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兴趣盎然地继续间谍观摩。从馆内装饰、灯光布置,及音响效果,博物馆的设计都烘托出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具有极强的场景感。除了展览部分,博物馆还举办各种和间谍文化相关的活动,甚至还为生日派对制定主题游戏等等。好像是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为孩子们设计的间谍游戏也颇为热闹,从讲座到“秘密行动”应有尽有。而间谍购物中心则是离馆之前不得不光顾的,要不带点战利品回去就不算尽兴而归。虽然买不了口红手枪,至少可以带一支伪装成口红的钢笔回去;还有微型间谍工具包、卧底窃听套装、探测照相机等等半真半假的玩意儿,最后你还可以穿一件写有“否认一切”字样的T恤衫,拎一只印有“间谍”字样的布包,堂而皇之走出博物馆大门,混进茫茫人海之中。

            我在走上大街之前,决定到间谍咖啡厅去小歇片刻。菜单很让我失望,上面没有任何与间谍相关的内容,它和任何一家普通咖啡馆的菜单没什么两样。然而就在我到前台买单的时候,收银小姑娘突然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一愣,一边很困惑地想为什么,一边很迟钝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NO!”小姑娘摇摇头,“你就叫Tamiko吧!从现在起,你的卧底名字叫Tamiko!”说完她把一张印有我的新名字的收据往我手里一塞。

            看来Tamiko的间谍生涯不会太成功。

     

    图片提供:国际间谍博物馆(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国际间谍博物馆  www.spymuseum.org

    地址:800 F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USA

    开放时间:通常为上午10点-下午18点,根据不同日期有微调。

    票价:USD$15。

    有关华盛顿特区的间谍主题徒步游或巴士之旅,参阅:www.spiesofwashingtontour.com

    CIA博物馆网上虚拟展览:https://www.cia.gov/about-cia/cia-museum/index.html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