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收藏心经

        我是在华盛顿DCU街上的一家设计专卖店碰到丽莎·罗伯兹(Lisa Roberts)的。就我的个人胃口来说,这家店显得有点商业化,甚至稍稍俗气;左转右转,到处都是阿莱西的产品,令人觉得缺乏点新意。

        我并不是说商业化不好,事实上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要商品化吗?不考量商业因素的设计,多少是自娱自乐的艺术品。商业化了的设计品同样可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像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所倡导的,在设计既实用又必需的东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也把它做得漂亮。

        罗伯兹的书《未来古董》(Antiques of The Future)就是鼓励人们在批量生产的商品中淘宝,因为当这些东西停产后,再过若干年,指不定就成颇有价值的古董了。那天晚上,她在U街的这家设计小店里做了一个小规模的签书讲座,来的人不多,其中大多数还都是圈内人,场面未免有点冷清,而她面对的提问亦不轻松。

        究竟什么样的东西会成为未来的古董?罗伯兹给出这样的指导:东西必须在视觉上抢眼;东西必须是批量生产品;东西必须是过去50年中设计并制作的;东西并非为了收藏而生产;东西有可能在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过;东西也许是某个博物馆的馆藏;东西也许获得设计奖项;东西的设计师也许是设计界的领先人物。

        建筑师出身的罗伯兹一定是有收藏癖的,经年来她搜罗了一件又一件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设计品,从削土豆的刨刀到巨大的椅子,应有尽有,倒也都是生活日用品。终于等到数量成百,在朋友的鼓励下结集出书,展示自己的收藏的同时,也和喜欢设计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收藏心经。我个人认为,上面的“收藏指导”,是她现在的心得总结,想当初她开始零敲碎打地买的时候,倒也未必有此心计。换句话说,带着这样的心计去逛店,至少不是我的爱好。好像是否喜欢该设计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若干年后的标价,也许这样才够职业收藏家的心态?在我看来却是乐趣全无了。

        有个在场的年轻设计师问,那你买了那么多东西,怎样才不被东西来左右你的生活呢?这其实也是在场很多人的想法,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个女人好有占有欲啊,不过这样买下去,到底是你占有东西,还是东西占有你呢?罗伯兹坦诚她的收藏品已经开始多得溢出来,她不得不专门在家里辟出一间房间精心摆放,(好像是为将来的博物馆做准备?)而至于究竟谁拥有谁,她说,有好些东西都是她实际生活中天天用到的,比如麦克·格雷夫斯的水壶。

        收藏一把开罐器和收藏一幅毕加索好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谁也不能拿一幅画怎么样,除了看,还是看。可是大多数人买了心仪的工具,总还是要用用,越用越顺手才开心,毕竟厨房不是博物馆展厅。而设计的实用价值也正是在使用中才能久经考验地体现出来,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绝对过不了家庭主妇这一关。就像大腕费利普·斯达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几乎没有人买来是为了真的榨汁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怎么好用。是虚荣?还是经不住美的诱惑?怎么说都成,反正斯达克这老油子是赚够了。

        罗伯兹的个人收藏还是有相当部分经典的,尽管我觉得或许由于地理原因,她忽略了大量近50年来优秀的北欧设计品。然而这本来就是个很个人品位的一家之言,她若能抛砖引玉地引起更多人对当代设计的兴趣,倒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自以为很有免疫力的我,上个星期去家附近的杂活五金店买电线插头的时候,居然发现由UMBRA出品,已经绝版了的GARBINI GARBINO垃圾筒没人搭理地挤在一大堆很难看的垃圾筒之中。没有听罗伯兹的介绍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漂亮垃圾筒的存在,可现在,我自然无法抗拒把这个标着$7.99的可爱小筒捧回家了。

        经济观察报

     

  • 次债风暴中的黛莉和莱维们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和新年佳节,一些美国人却并不能遵循他们祖辈的传统,用硕大的火腿、香浓的土豆泥和其他的丰盛食品来庆祝这个西方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与此相反,他们坐在冷冰冰的家里,小心翼翼地吃着慈善机构捐赠的罐头食品,心情诚惶诚恐。因为他们知道,也许明天他们就会被赶出自己的家门,沦落街头。

           这和当时他们兴高采烈地签下房贷合同时的情形天差地别。在甜言蜜语的贷款经纪人的游说下,明明没有偿还能力的善良的人们做起了不切实际的美国梦。尽管他们辛劳地工作,不惜加班加点、不惜打上好几份工,在贷款第三年,月贷数目猛地上涨40%,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在2007年,220万美国家庭因为无法按时还清房屋贷款而被迫失去家园,也就是说每62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的房屋被收缴。如此罕见的高比率是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未曾有过的。

           这场无情的次债风暴残酷地、悄无声息地扫荡全美,一个又一个家庭逐渐土崩瓦解,比起新奥尔良的卡特琳娜飓风,更令人心碎且愤恨,因为这场风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责任借贷中心(Center fo Responsible Lending)和自助信用联合会(Self-Help Credit Union in Durham NC)的CEO马丁·艾克斯(Martin Eakes)认为,他的机构在过去二十年里给很多小公司,特别是很多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几乎所有的借贷者都按时还款。这说明,只要给予机会,穷人们都会努力。今年的次债风暴不能怪借钱的穷人,只能是债主们的错。

        家住芝加哥的65岁非裔老妇罗莎·黛丽(Rosa Dailey)便是大肆掠夺的债主们所欺骗的无辜牺牲者之一。她又老又穷,双目几乎失明,时不时需要氧气罐帮助呼吸。尽管她一再告诉上门推销的贷款经纪人他们无法承担债务,但经纪人们打了上百次电话,一而再再而三地一味吹嘘她将会得到的优惠,使她和妹妹终于签下贷款协议,装修母亲的老屋。事实上,黛丽一个月的所有收入仅仅是来自社保局的1,300美金,她很快陷入窘境,当母亲和妹妹相继因病去世后,她越来越日不敷出,只能缩在没有暖气的家中,担惊受怕地等着警察把她“请”出家门。 

           同样也是家住芝加哥,同样也是非裔,79岁老妇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ey)可以说和黛丽同病相怜,感同身受。她独自一人躲在住了41年的家中,电话不敢接,门铃不敢应。2002年,她和老伴签下了贷款协议,于是生活便如扔进了流沙,急剧下滑。如今老伴撒手而去,她紧衣缩食,仍填补不了那个无底的黑洞。

        根据统计,参与次贷行为的非裔和拉丁裔美国人要比白人多5倍,而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数量则是年轻人的3倍。因为种族岐视,也因为一些新移民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不熟悉,这些老百姓被不法经纪人钻了空子,他们往往要比白人付更多的钱和利息来贷款,尽管有时候他们处于同等条件。目前,律师威廉姆·斯皮尔伯格(William Spielberger)接下了这两位可怜的老人的案子,希望为她们讨回公道,守护家园。斯皮尔伯格认为黛丽和她的妹妹完全是被骗的牺牲者,那些强迫她们贷款的公司在贷款申请表中故意夸大她们的收入和资产,并且利用她们文化程度低、对签署文件毫不了解的弱势,当她们已经无法偿还第一份贷款合同的金额时,又诱骗她们签下另一个贷款合同来“弥补”,引她们一步一步走入绝境。他已经代表黛丽对包括花旗银行下属的花旗住宅借贷公司等其他几家公司提出联邦诉讼。  

        成千上万像黛丽和莱维那样的美国人正因为相同的原因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们的善良和不够精明被利欲熏心的猎人所利用,他们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待宰的羔羊,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听上去也许荒唐,莱维老太太直到现在还源源不断地收到不同的贷款计划。售卖贷款的广告还在无孔不入地在电视上、邮箱里诱惑着无知的受害者,听听这种疯狂的广告词吧――“只要你还呼吸,我们就可以给你贷款!”

        然而,受次债风暴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像黛丽和莱维这样的直接受害者。更多的中产美国人正在不断地卷入这场危机。国家房产经纪人协会的佩特·考姆斯(Pat Combs)认为,一个社区只要有一栋房子被清债,对整个社区都是灾难性的,相邻房屋的价值则都会因此下降。数据表明,一桩清债案就可使社区内每栋房子房价下降三千美金。 

        俄亥俄州的枫树高地市是全美房屋抵债率最高的城市,这座小城的市长已经关闭了两个游泳池,削减了警察和消防队伍,甚至取消了为老年人铲雪等免费服务。面对人去楼空的街道,他担心情况还会变得更糟糕。在园景大道上,一栋接一栋的房子被打上封条,院子里的草地仍然整整洁洁,屋子里却是安安静静。对于一些仍然坚守阵地的中产家庭来说,原本温馨且安全的社区天黑之后显得凄凉而令人害怕。很自然的,他们会想到搬家,可尽管他们把房价一降再降,有时候一连好几个星期,连个看房的人都没有。于是他们只好硬着头皮住下去,每天上下班路上总会看到又一个新的售屋标志摆出来,令人心惊肉跳。小城市长则希望这些家庭能够和他一起坚守下去,否则整个城市将不再有未来,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已经抑制不住身心的疲惫,他的沮丧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局面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直到今年夏天华尔街股市的下跌,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可事实上,次债的岌岌可危已经有好几年了,却一直被政府和相关机构所忽视。

        如果说再来一个卡特琳娜飓风,普罗大众也毫无办法,顶多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防范措施,那么,防止次债风暴的恶化,提醒人们不再无辜受骗,并且帮助人们安居乐业,是美国社会当务之急的责任。有的专家认为,需要尽快制定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和个人利益的联邦法案;有的认为,信贷经纪人的行业道德急需规范,他们必须真心地为他们的客户着想;更重要的还是信贷机构对申请人的背景调查,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准确无误。 

        正当人们急呼政治家们和政府应该处于人道主义精神,赶快帮助受害家庭之时,一场联邦政府是否应该以赦免借贷双方的方式来停止经济危机的辩论又在美国媒体上展开了。根据房屋预测机构(Housing Predictor)的网络调查,81%的美国人强烈反对美国国会以此方式干涉美国的经济市场。专家们也认为面对经济困境,抢救很可能不是什么好事。这就好像原谅一个三岁的孩子做危险动作似的,无形中等于鼓励他再次犯错,后果不堪设想。受害者固然令人同情,但遗憾的是,赦免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果直接受害者因为赦免而保住了房子,谁又来解救那些房价下跌的房主们呢?

        早在2000年就被警告会有次债危机的格林斯潘最近也忍不住发话,说亟需一项赦免计划来缓解形势。当年的他过分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这一警告,现在再来发表建议,算不算亡羊补牢之举呢?同时,布什政府也还是做不到撒手不管,似乎要在离任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去年年底白宫终于宣布一项冻结利息的五年计划,估计可以帮助120万濒临破产的家庭。各界对这项决定的反应还是正面的,尽管它的效力非常有限,只能帮助大约7%的受害家庭,对于大多数其他身陷泥潭的家庭,尤其是已经进入拍卖进程的家庭无能为力,但这还是很有建设性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高价汽油、消费低迷,伴随着次债风暴,步入2008的美国阴影重重,即将掀起的总统大选热潮将会因为这些问题更加紧张激烈。在CN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显示,有46%的美国人认为,不管专家们如何讨论和预测,他们觉得美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样的体会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对老百姓来说,日子不好过是最实在的证据。

    本文参考目录:

    Can the Mortgage Crisis Swallow a Town? Nelson D.Shcwartz,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 2007.

    A Swarm of Swindlers, Bob Herbert , The New York Times, Nov.20, 2007.

    Lost In a Flood Of Debt, Bob Herbert, The New York Times, Nov.24, 2007.

    Subprime Bailout: Good Idea or ‘Moral Hazard?’, Eric Weiner, NPR, Nov.29, 2007.

    Americans Against Subprime Bail out, Housing Preditor.com, August 6, 2007.

    责任借贷中心网站:http://www.responsiblelending.org/

    以及William Spielberger提供的法律诉讼文件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

  • 目击美国总统大选揭幕战

    艾奥瓦是美国中西部(这是个历史沿用词,现在更准确地说是中北部)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农业州。新年刚过不久,这里的冬夜寒气袭人,呼啸的北风和积雪的路面都让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大多不愿在天黑后出门。

    但1月3日这天夜晚,这个州州府兼第一大城市得莫因的很多幢法院、学校等主要建筑却灯火通明,外面还停着几辆贴满鲜艳标志和口号的大巴,从车上下来的人群大都不理会寒意,一边热烈交谈一边大步往楼里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不少人说话还带有外地口音。这就是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揭幕战:艾奥瓦州基层党团选举(Iowa Caucuses)。

    民主党:“黑孩子”扳倒了“女王”

    选举结果在北京时间上周五中午揭晓:两大党均爆出冷门—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黑人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以38% 的支持率在民主党阵营中胜出,原先呼声极高的另一位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则以微弱差距败于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屈居第三。

    共和党方面也大爆冷门,原本默默无闻的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哈克比以高出9% 的得票率击败财力雄厚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而在全国支持率领先的前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居然只排在倒数第二。

    开季第一战就如此刺激,预示着今年的大选将是精彩纷呈、悬念迭出的一台好戏。奥巴马在白人比例高达92%的艾奥瓦都能获胜,看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真的可能产生了。

    “他们说这一天永远不会来到。”奥巴马庆功演讲的第一句就博得了满堂欢呼,“他们说这个国家太分裂了,幻想破灭了,不能为了共同目标团结起来。但在这个1月的夜晚,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做到了嘲讽者断言我们做不到的……美国人将会记得这一代表希望的时刻。”

    很多时政评论家都给予奥巴马的演说很高评价,甚至与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相提并论。英国《卫报》也把这篇演讲稿整理出来,贴在网站评论版的头条位置上。

    设在得莫因市南区联合小学的竞选总部,希拉里竞选班子看上去十分沮丧。这次败仗对希拉里来说虽然不是致命打击,却实实在在地使她头上的光环大为失色。在前总统丈夫和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左右簇拥下,她的笑脸让人怎么看都有些不自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继续这场比赛,正确地回答我们设立的问题:即怎样在2008 年11 月选出一名能做出改变,并且在第一天就成为最好总统的候选人?”

    一直以来,希拉里都表现得高人一等,俨然已经胜券在握。不断强调白宫经验的她在选后演讲中也提到“改变”一词,然而民调显示,民众对她上台后是否会作出真正改变缺乏信心,他们觉得,奥巴马才是真心求变者。

    不过,我们不应忘记:在全国民调中,希拉里仍领先于其他民主党参选人。我们更不能忘记:1992年,她丈夫在艾奥瓦预选也表现平平,同样屈居第三,但紧接着在新罕布什尔州却一举夺魁,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被称为“后来居上的小孩”(The come back kid)。

    共和党:金钱不是万能的

    如果说希拉里是全世界最熟悉的总统参选者,那么迈克·哈克比在两个月前连多数美国人都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当时如果你说哈克比可能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别人一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

    然而正是这个要钱没钱、要组织没组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有个滑稽姓氏的家伙,愣是把精明强干的罗姆尼比了下去。富商出身的罗姆尼此前不仅带家人在艾奥瓦长住了一年,还砸下700万美元,在该州大打竞选广告,和希拉里坐直升机遍访全州各县的“地毯式轰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督教浸礼会牧师出身的哈克比的获胜诀窍,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力挺,这再次证明宗教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哈克比在艾奥瓦的竞选集会中,肩挎贝斯和当地乐队同台表演,气氛像摇滚音乐会一样热烈,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粉丝”。

    在初选前的周三夜晚,哈克比居然欲擒故纵,坐飞机离开艾奥瓦远赴洛杉矶,去作客脱口秀主持人杰·列诺(Jay Leno)刚刚复播的深夜滑稽节目。大家都笑他是不分主次的傻瓜,实际上哈克比一点也不傻。他在节目中口吐妙语,解释自己为什么民调得分比罗姆尼高的原因:“在选总统候选人时,人们找的是那些看上去像自己的同事、而不是像炒过自己鱿鱼的老板的人。”当晚估计有不少艾奥瓦人都收看了这档节目。

    这一次艾奥瓦的首战结果,令共和党和民主党两方面都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财力占优的希拉里和罗姆尼都失望了,正所谓“有钱难买我乐意”。但财大气粗的罗姆尼肯定不服气,选后他还在演讲中“庆祝”自己摘得银牌,号召助选团队继续冲刺新罕布什尔州。那里毗邻他当过州长的马萨诸塞,或能时来运转也未可知。

    朱利阿尼则决定不去艾奥瓦凑这份热闹,他知道即使赔进精力和金钱,自己也不可能在保守的艾奥瓦取得好成绩,不如省了这份心,索性以“弃权”了事。“我认为他不可能获得党内提名。”艾奥瓦共和党主席瑞·霍夫曼对朱利安尼如此评价,足见艾奥瓦人觉得自己被忽视所受的伤害。

    现场感受艾奥瓦预选

    作为中西部一个农业小州,艾奥瓦为何如此重要?这或许是外国人看艾奥瓦党团基层选举结果的最普遍疑问。但各参选人对此役投入的惊人花费和精力充分说明了这个小州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证明,如果参选人不能在艾奥瓦打进前三名,他几乎不可能最终赢得党内提名资格。

    笔者在得莫因先后参与了哈克比、希拉里和民主党参选人乔·拜登的竞选集会,多少体会到艾奥瓦初选的与众不同。参选人在艾奥瓦的竞选行动在其他任何大州都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为自己拉来每一张宝贵选票,他们和几乎所有选民都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换句话说,选民几乎可以当面“认识”参选人,和他或她讨论政治观点,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直截了当地盘问他们的对敏感问题的答案。

    比如笔记者参加的拜登集会,大概只有80人左右出席,重点讨论一些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很多人都有机会提问,给人以十分亲密、热情和关系到个人的感觉。

    而希拉里的集会规模就大多了,她只是作了简短的演讲,更多时候都是在呼喊口号,鼓舞士气,基本上没有讨论实质性的政治议题。哈克比的集会则更像个音乐会和庆祝会,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大派对。

    尽管如此,希拉里和哈克比也在其他时间花了大量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和选民握手交谈。这在其他一个大州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艾奥瓦给了参选人一个最好的平台,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面对这些朴实的选民,花里胡哨的夸夸其谈显然不会有用,他们关心的往往是最实在的民生问题和普罗大众的实际利益。

    现在有人质疑艾奥瓦州的权威地位,甚至提出美国各个州轮流进行党团基层选举,但谁又能说哪个州才是美国的真正代表呢?选择一个更大的州,只能意味要花更多的参选经费,去和更多的选民接触而已,难怪这项自1972 年以来的传统才能保持至今。

    正因为艾奥瓦如此重要,参选人在当地花的精力和金钱的确让人觉得有点疯狂。据统计,今年所有参选人在艾奥瓦所花的竞选广告经费总计高达6000万美元,一些参选人为了在艾奥瓦取得好成绩,甚至举家搬迁,前来安营扎寨,包括民主党参议员克瑞斯·多德(他现在已黯然宣布退出竞选)。虽然罗姆尼和希拉里在表面上都强颜欢笑,但大家都知道,他们的选战已受到一记重创,这就是艾奥瓦的作用,不承认也不行。反倒是爱德华兹以亚军为胜利,共和党排名第三的约翰·麦凯恩也等着看鹬蚌相争,好让自己渔翁得利。

    这边厢媒体上还在热火朝天地报道得莫因的战况,参选人其实都已经打点行装,奔赴新罕布什尔州的新战场。这又是一个小州,却和艾奥瓦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气氛,那里的民众多以民主党支持者为主,关心的话题也和艾奥瓦人不尽相同,参选人将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对他们来说,新罕布什尔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仗,罗姆尼和希拉里能否咸鱼翻身,胜败在此一役,而爱德华兹和麦凯恩出人意料也不是不可能。笔者也和众多同行一起,浩浩荡荡地向新州进发了。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