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云淡风清的苏眉岛

           好多年前,当中国的旅游团前呼后拥地挤往普吉岛时,我也跟风去了一趟。虽然是单独行动,也没有选择在最热闹的巴东海滩入住,还是被忽啦啦一片片的亚洲旅游团给吓到了,再加上三五成群寻求刺激的欧洲疯男狂女们,令我这个一不对人妖感兴趣,二不想脱光了晒人干的旅游者倍受视觉和听觉的骚扰,其他感官自然也连带着功能受损,一个假期不得清静。

           吸取教训的我,后来的冬假就去了当时还不被旅行社列为暴利目的地的苏眉岛(Ko Samui)。说起来,苏眉岛的第一批原住民都是来自中国海南岛的呢,一百多年前,他们带着椰树养殖的绝技到此讨生活,从此扎下根来。直到现在,你在岛上最古老的城里,还可以看到海南岛的地图和纪念中国精神的神龛。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令我觉得苏眉岛的饭菜特别香,人特别友好呢?反正之前我并不了解这些背景,就误打误撞跑去拜了老祖宗。

           距离首都曼谷五百多公里的苏眉岛,人口才三万多,据说当地政府拒绝了很多电影工业的诱惑,宁可保持简单纯净的自然环境;也正是由于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答答,苏眉岛越来越成为一些独立旅游者们的理想去处。虽说远离尘嚣,苏眉岛却有直通曼谷的航班,这让既想遁入香格里拉、又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的现代急性子度假人最开心了。小小的机场犹如一个开放式花园,要不是看到到处拖着行李的人群,我根本想不到这会是个露天机场候机厅,倒更像是个度假村的庭院。

            我通过网络订下的海边小木屋在拉麦海滩(Lamai Beach)附近的小山坡上。这家由欧洲人投资管理的小旅馆躲在密密的椰林后面,几栋漂亮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临空眺望大海,正是我所中意的风格——低调且含蓄。一栋小木屋就是一套客房,也就是说付着房间的费用,却享受着小别墅的待遇。春节期间的苏眉岛气候,并非酷热期,傍晚时分气温就逐渐下降。夜深人静之时,不如关了空调,打开窗户,让海水推涌海滩的阵阵涛声直扑枕边。如果仰望天空,你还会发现久违了的星尘,虽然不那么密集,却玲珑有致、恰到好处地排布着。此时没有酒吧迪厅传来的喧闹声,没有派对动物们的大声说话,甚至连全泰国最令我心烦的“突突”车声音也消失了,只有海水有节奏的哗哗声。那是最好的冥想音乐,令一颗来自都市的烦燥之心渐渐沉静平定下来。

            苏眉就是这么一个宁静致远的地方。我几乎每天睡到自然醒,在旅馆靠海的凉亭里吃含有大量水果的早餐,然后拿一本书走下山坡,到拉麦著名的白色沙滩上找一棵椰树一靠就是大半天;或者在旅馆眺空的小泳池里趴着,居高临下地看海;有兴致的时候,就走到路口叫一辆“突突”车去市中心吃个饭、逛逛店什么的。但拉麦所谓的市中心,规模小得很,没走几步路,所谓的商业街就完了;这里的旅游者明显要少得多,所以到任何饭店或商店,都不会出现人头涌动的情景,就连晚饭时分,靠海的饭店和餐桌都可随处挑拣。然而这并不影响美食的质量,在这种慢悠悠的节奏下,食品的味道被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了。

            实在耐不住寂寞的人,其实也可以去洽温海滩(Chaweng Beach),那里白天的水上活动很丰富,商店极为热闹。酒吧和夜总会也很多了,当然也有情色诱惑,可这里毕竟是苏眉,不会有普吉和曼谷那样的赤裸裸,而是充满暗示的含蓄,让大家都顾及一点必要的脸面和风度。

            苏眉终归是云淡风轻的,她适合无所事事的懒人假期,适合一颗不那么急吼吼的心,一个想清空归零的脑袋和一双想慢下来的脚。

     

    苏眉岛旅游讯息:www.kohsamui.com

    我在拉麦海滩住的小旅馆:http://www.kohsamui.com/bayviewresort/

     

             FTChinese.com生活时尚

  • 手和肥皂

        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是消费大众认为最美的?这个问题似乎老掉牙了,却又是设计师、设计评论家和生产商们不得不皱着眉头整天寻思的。

        不久前布鲁塞尔的一家设计机构妄图通过一项特别调查来研究出“美的公式”。受调查者们从取暖器、吸尘器、热水瓶,手表和自行车这五种生活日用品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最美的,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人像商量好了似的,都喜欢流线型的热水瓶、水管状的取暖器、传统型自行车,简单的手表和不花哨的吸尘器。至于那些过分注重装饰和自我意识的现代设计,大都被列为丑陋。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对“美”有相当一致的看法,虽然要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不那么容易,而且我们当中很多人还很固执地觉得自己对美的见解是很独特的。其实,我们心里对所谓的美都是有某种早已设定的期待值的,而这种期待值也是习惯性思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热水瓶要长得像热水瓶而不是个纸口袋,吸尘器也要简单好用而不是像操作一台高科技电脑。

        但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中最具创新精神的。我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我们对“新”和“陌生”的渴望一点不亚于我们对“旧”和“熟悉”的依恋。然而最有趣的莫过于“新旧交织”,举一个通俗且恶俗的例子,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某男新找的女朋友和他的前任女友们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人们会对反复出现的形状更有好感,尽管他们根本不记得。这种“曝光效应”显然已经被娱乐圈的艺人们运用自如了。

        “手肥皂”是居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女艺术家玛丽·嘉德斯基(Marie Gardeski)的创造。她以旧货店里收来的洋娃娃们的手为模型,做了几百块肥皂陈列为装置艺术。展示结束后,她实在没地方放这么多肥皂,就开始分发给朋友,最后发展到售卖。

        手和肥皂当然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可当他们结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样全新的概念,甚至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无法接受。嘉德斯基说好多人的最初反应是强烈的反感,觉得“手肥皂”好诡异、好可怕,好恶心。可是随着网上销售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些用山羊奶和蔬菜甘油制成的肉乎乎的粉色小手。这些小手都是手工制作的,嘉德斯基的工作室每天最多只能做八双,或者二十套超迷你型的,所以现在排着等手的队伍已经拉得很长很长了。

        前面说过,大众不喜欢“花非花,雾非雾”的东西。所以尽管长得不像的肥皂的“手肥皂”目前很受欢迎,但它毕竟只在整个肥皂市场上占了很小很小的比例。大多数标新立异的另类设计品都只为小众服务,像嘉德斯基这样的另类设计师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成功,因为她本来也没想把小手们通过流水生产线送进连锁超市。更多“四不像”另类产品惨得连小众市场都挤不上,完全符合了消费心理的研究结果。“手肥皂”之所以崭露头角,还是有它为人熟悉的因素人手。嘉德斯基先是把人们熟悉的两样东西:手和肥皂搞成了新发明;等人们看多几遍、心理适应之后,这新发明又成了熟悉的东西手和肥皂。

        这个轮回蜕变过程值得很多新手们好好琢磨,对于布鲁塞尔的那家设计机构来说,更是个头疼且看不懂的案例。尽管对嘉德斯基来说,不过是她装置艺术剩余物资再利用的意外收获而已。

    本文参考文章:

    Beauty in the eye of the consumer, Hettie Judah, Financial Times, Jan 19, 2008.

    Imitation of Life, Rob Walker,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Jan 13, 2008.

         经济观察报

  • 在华盛顿感受“奥巴马旋风”

    2 月12 日傍晚,在笔者居住的大华盛顿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风暴使几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都陷于瘫痪。然而风雪虽然阻滞了交通,却挡不了伊利诺斯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角逐总统的决心,以及他的众多支持者的热情。
    几个小时过后,他以明显优势在大华盛顿地区的“波托马克初选”(PotomacPrimary,包括波托马克河流经的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马里兰两州)中击败了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在一周前的超级星期二,共和党阵营已经基本决出胜负:老当益壮的约翰·麦凯恩在党内虽然仍旧备受争议,却以不容置疑的优势锁定了党内提名,迫使千金散尽的罗姆尼含泪退出,只剩下迈克尔·哈克比和荣·保罗两人还不死心。
    在波托马克初选中,麦凯恩再次横扫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州,只有在弗吉尼亚以50% 对41% 让哈克比看到了一线希望。
    奥巴马这次则连下三城,头一回在党代表票数上反超希拉里,如此势头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希拉里绝不可低估,那800 个可以在8 月份民主党大会上临时决定投票给谁的“超级代表”(其他党代表在初选时就必须承诺,自己将投哪个参选人的票)意向不明,所以民主党提名战仍然充满悬念。

    见奥巴马一面好难


    大约两周前,肯尼迪家族两名重要成员—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和弟弟爱德华站出来表态,在美国大学的一次集会上力挺奥巴马。
    当天一早,笔者赶往离家不远的该校校园,想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同时一睹奥巴马和肯尼迪家族的风采。
    没想到车只开到学校附近,尽管距开幕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看到排了几公里的长队。笔者顿感希望渺茫,不过看到不断有人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挽着三岁的大儿子加入了队伍。
    华府冬天的早晨相当清冷,孩子被冻得缩头缩脑地蹲在地上,但也掩不住兴奋,似懂非懂地喊着“奥—巴—马”,惹得前面的女生笑着回过头来,连说“so cute”。
    笔者趁机向她们打探礼堂大小,她们摇头说:不怎么大,之所以还排着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眼看队伍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笔者立刻另辟蹊径,想假公济私走走“媒体门”,没想到那里也是长龙一条,并且有铁将军把门,进不得场内。看到孩子又累又冷,笔者只得忍痛收兵,急急赶回家看电视直播。
    等到奥巴马大队人马再次为波托马克初选杀回华府地区,笔者再次拖家带口蠢蠢欲动。
    正巧初选前夜,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孩子幼儿园对面的高中发表演讲,于是全家老少又包得严严实实扑将过去。
    那是暴风雪的前夜,温度已在零下,空气极其寒冷,但从四面八方涌向高中礼堂的人们显得热气腾腾。一位中年妇女一路小跑地超过快步疾走的笔者,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头打招呼。
    “很兴奋吧!”她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举动作解释,然后既神秘又兴奋地说:“今天早上我见到奥巴马了!”
    清晨五点就前往马里兰大学排队的她几乎冻僵,但终于消解了与笔者一样在美国大学没能“入围”的遗憾。
    笔者一听,不禁又紧张起来,赶紧叫小推车上3 岁和1岁的两个儿子坐稳了,再掖好他们的衣领,然后连推带拉地奔向礼堂。这次总算没白费工夫,不仅挤进礼堂,还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

    催眠般的“奥巴马狂热”


    律师出身的米歇尔·奥巴马也是一位被公认极具魅力的演说人,对奥巴马的选战功不可没。她通常穿非正式套装,像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说话坦率而有力,有时比丈夫更敢于直接面对敏感问题。
    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米歇尔谈笑风生、煽动群情的形象令笔者突然想到,若干年后,没准她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女总统呢。
    不论是米歇尔,还是奥巴马本人,只要他们举行集会,都会出现这种摇滚音乐会般的狂热气氛。一个同行在出席了一场奥巴马集会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开出停车场。笔者本人在新罕布什尔州聆听他演讲时,也领略到所谓“Obamania”(由“奥巴马”和“狂热”两词组成)。
    那天晚上,有两百多人进不了场内,只得站在场馆外围。奥巴马一出场,就像大明星般地镇住全场。对手攻击他只会堆积美丽词藻,没错,他的演说真是可以用“美丽”来形容,但却让听众无比受用。
    他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当时笔者碰到两个来自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年轻学生,他们说奥巴马的演讲让他们很受感动和振奋,相信他真的可以改变国家;另一个21岁的女孩明显是个“奥巴马女郎”,她兴奋地表示,每次听奥巴马演讲,自己只想不断地听下去,不要停下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位奥巴马是2004 年7 月27 日才“出世”的,当时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从那时起,他的名气便扶摇直上。
    不过,他的参议员政绩却乏善可陈,这也是让克林顿团队最不服气的一点。

    希拉里有点势头不妙


    对于媒体和民众给予奥巴马的天皇巨星般待遇,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表现有点反常,一度不断抛出刻薄评论,甚至谩骂支持奥巴马的媒体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证明,这位选战老将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他为了太太的利益,不得不暂时闭上了嘴。如果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含泪和哽咽为希拉里讨回了点形象分,紧接着比尔炮轰奥巴马的宣传策略又将对她的好感抵消殆尽。
    连民主党德高望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对克林顿夫妇的行径都忍无可忍,他在为奥巴马背书的公开演讲上,不断用克林顿攻击奥巴马的词汇来突出奥巴马的优势,其幽默妙语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智慧。
    CNN 记者约翰·金曾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奥巴马是在3000 英尺的高空中飞翔,而希拉里却在斤斤计较每一个细节,这道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竞选风格。
    笔者也曾听美国同行抱怨,说希拉里的竞选班子令人难以忍受。他们傲慢而张扬,经常半夜里给笔者打电话,不厌其烦地核对报道的每一个细节,修改希拉里讲话的内容等等。
    笔者没有和希拉里进行过近距离接触,出席她竞选集会的体会也比较笼统。她的演说是典型的政治宣讲,并没有听奥巴马演说时让人领略到的那种激动、点中你的心坎、让你周身热血沸腾的感觉。
    希拉里的风格很务实,是西方政治家的典型态度,因为她对细节非常了解,她可以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而奥巴马的魅力在于,当他面对千人演讲时,可以让每个人都认为他只是针对我一个人在侃侃谈心。他给民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前景,以至于这本身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障碍,尤其在他达不到民众期待的时候。如果说奥巴马希望通过改变美国人的情绪来改变美国,希拉里则希望通过具体实施来改变美国。

    做客希拉里的竞选造势会


    就在波多马克初选前的星期天,笔者无意看到希拉里竞选网站贴出的一张集会通知:希拉里将在马里兰州一个叫克林顿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趣的吗?笔者一查地图,也就半小时车程,立马带上大儿子出发了。

    克林顿在华府偏西南处。也许是周日缘故,一路上通行无阻。正当笔者担心怎么停车、怎么挤进人群之时,只听到GPS 提醒说,目的地靠近了。
    往车窗外一看,却是人烟稀少的住宅区。越往前开,房子越大,房子的间隔也越宽,看得出是个富人居住区。可是除了高大的树林衬着渐暗的天色,没有一个竞选标语,更没有三五成群的支持者,怎么看都不像竞选集会的场地。
    笔者怀疑是走错了路,可是反复查对地址、反复输入GPS,都显示出“已到达”字样。想问路,连个人影也不见,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不得已,笔者只好停车去敲地址上写的民宅大门。
    一个精神抖擞的黑人开了门。他爽快地安慰笔者说,没错,是这里,时间还没到,人还没到齐,你先进来吧。
    与其他人潮汹涌的集会相比,这是笔者经历过的最“高档”造势会了。这位屋主维纳德·赖特(Vennard Wright)是一家网络公司的CEO,克林顿的竞选网站就是他的公司一手做的;集会是克林顿竞选班子临时要求他办的,希拉里本来要来,后来因为行程变动来不了了,但马里兰州一些政治要人和记者都会来的。
    笔者不免有些失望,因为曾听过不止一个人提到,希拉里的演讲虽然缺乏亲和力,但在私下一对一交流时,还是个十分和善可亲的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呆下来看看还有什么好戏。
    赖特的住宅相当豪华,34 岁的他显然事业有成。这个希拉里的支持者向笔者承认,比尔最近的出格言行确实把好多原本支持希拉里的黑人选民都赶到奥巴马那边去了;希拉里的支持率明显下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晚这个连《华盛顿邮报》网站都刊登了预告的活动,总共只拉到寥寥可数的几颗人头。即使算上过来撑台面的马里兰州副州长和当地市长、一两个貌似记者的人,再加上希拉里竞选班子的人,笔者数了一下,顶多也就二十来个。
    就这样,笔者经历了一场没有希拉里的竞选活动。若不是亲眼所见,笔者绝对想不到希拉里的阵营已经如此没落—至少在马里兰州的克林顿一地。
    第二天的报纸就报道了希拉里更换竞选经理的消息,结合那晚的见闻,笔者不难想象希拉里目前的困境。之后她在波多马克初选中的失利更显得顺理成章,选举结果证明,无论是在黑人、妇女、年轻人、高收入者或教育程度高的选民群体中,她都输给奥巴马。
    希拉里希望在接下来的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力挽狂澜,但早已不如原先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了。短短几周时间,一个连黑人选民都以为不过是陪练的角色,一下子就势不可挡地踏上了通往白宫的征途。

    众歌星力捧民主党


    就在2 月初,嘻哈乐团“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 根据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的一场演讲,创作了单曲《Yes WeCan》(是的,我们可以),还发动他的明星朋友一起演唱并拍成一部MV。
    这首以奥巴马演说内容为歌词,结合了演讲实况的歌曲,一放上YouTube就引来无数的点击量。据《今日美国》报道,上传后短短一周内,它的浏览量已经超过370 万。will.i.am、斯嘉丽·约翰逊、约翰·莱杰德、卡瑞姆·阿布杜勒·贾巴尔、何比·汉考克等大腕都不遗余力地倾情出演,目的只有一个,呼唤美国年轻人积极参选来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实现理想。正如MV片尾的字幕——由HOPE 变成VOTE。
    笔者在观看这部MV 时,觉得词曲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愧是极其成功的励志作品。奥巴马的形象在黑白影像的处理及音乐的烘托下,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想起肯尼迪,想到历史的洪流、人类的未来......试问,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有哪个候选人会有这样的魅力和光彩?
    不管其他候选人的支持者们怎样想法设法,麦凯恩的老脸肯定无法和明星及音乐相搭配,支持哈克比的保守派就更无力收买年轻人的心了。当不当选总统,奥巴马都成了人民英雄。
    没想到,Barelypolitical.com 立刻根据《Yes We Can》摹仿炮制了搞笑版的《john.he.is》和《No,You Can't》来讽刺麦凯恩,提醒民众:如果麦凯恩当选,伊拉克撤兵将遥遥无期,大批民众还是买不起医疗保险。
    这就像“奥巴马女郎”一出炉,马上就有“荣·保罗女郎”紧跟其后一样。虽然刻薄了点儿,但都体现了网民的心声。说起来,为什么网上都是捧民主党、贬共和党的搞笑作品呢?是民主党支持者多具艺术创造力?多具幽默感?并且都是网民?
    这个问题,笔者还没想通。但无论如何,在民主的机制下,现象和推测都不能代替结果。究竟谁主沉浮,还要看11月的大选结局。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