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美国菜场的“中国五香粉”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穿过一个拥挤的自由市场。这个市场占据了一条狭长的小街,由于买菜和卖菜的人很多,而大多数人都走得很慢,甚至原地不动,我经常要从大人们的胳肢窝下左钻右钻地钻出一条路来,才能准时到校。

           等我终于到了要自己去买菜做饭的时候,自由散漫的菜农们都被“城管”了,各种各样的大型超市也越来越多了。可人们似乎健忘了自由市场的脏乱和嘈杂,一味地怀念起那股新鲜生动的味道了。

           现在我住的美国华盛顿区域,周边有两家传统型的大型食品超市,彼此之间相互竞价比货,很是热闹。当地农民也隔三岔五地在小广场上摆摊卖菜,价格虽比超市贵,仗着新鲜,生意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小超市,虽说也是个全美遍地开花的连锁超市,却搞得像老式零售店。旧旧的木墙、夸张的壁画,以及手写的彩色标签,和那些大得吓人亮得发晕的超市们给顾客的感觉很不一样,它多少令人回想起街头巷尾越来越少见的杂货铺,一种更加亲近而温馨的老式邻里环境。

           这家迎合了人们怀旧心情的超市,也是一桩彻头彻尾为“波波一族”们度身定做的成功生意经。《天堂里的波波们》的作者大卫·布鲁克斯曾经写道,马克思说布尔乔亚们令一切圣洁之事变得凡俗,而波波们则是把一切凡俗之事搞得很神圣。布鲁克斯恰巧住在我现在所住的这个城市,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常去这家超市而顿生灵感写下这句精彩名言,因为在我看来,能把买菜这件事搞得名堂十足且“政治正确”,真是典型的“波波”之举。

           一样是面包,“波波店”里多数是全麦或黑面的,而且是用旧炉子手工烘烤的;蔬菜大多是有机产品,即便不是,也会用小纸条写上该蔬菜之“抗癌养生”功能,贴在标价牌边上随时“提醒”顾客;奶酪大多是欧洲进口的;肉糜的瘦肉成分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多以白肉为主;不论是麦片还是小食,速冻食品还是干货调料,每一样食品经过“波波店”的挑选和“包装”,都成了健康生活的首选,让你觉得在这里买薯片或巧克力,似乎也不那么“有害”了,因为那一定是一包红薯片或一块黑巧克力。兼容各个民族的饮食精华,是“波波店”的另一个特点,这从另一方面暗示了卖主和买主们的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上一次我去买牛奶的时候,发现店里的黑板上赫然写着:“新到:中国五香粉”。

           选择健康食物本身是件十分值得鼓励的事情,再加上颇为公道的价格,这家“波波店”的确让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菜场”。但令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后背发痒的是店里的气氛,一种你要是不买这里的菜你就是个粗人的气氛。其实在普通超市,一样可以找到不少和“波波店”里相同的健康食品,只是他们没有“波波店”那么善于写宣传小纸条,更没有“波波店”那么独特。其间最大的不同,是大型超市面目单调无聊,那里的顾客是俗气的普罗大众;而进出“波波店”的顾客,似乎个个是周游世界说着几国语言下班练瑜珈只看《纽约时报》的达人酷人精英们。店里的南美爵士背景音乐、标价牌上那一长串看不懂的外文食品名称,还有印有店标的棕色纸袋,都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你: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菜场”,你的晚餐也将与众不同。

            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美国朋友能熟练地将五香粉运用到自家烹饪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热情高涨地购买五香粉。“波波”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尽管自己达不到专业厨师的水准,但从家什到配料都要以专业厨师的态度来准备。不过我想,他们很可能还是见不得中国农贸市场里,抹鸡脖子滚水拔毛、或硬生生砸死活鱼的残忍场面的。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电邮社区”比邻里更亲?

          刚搬到大华盛顿地区的时候,就有朋友指点两眼一抹黑的我上网加入“DC都市妈妈”电邮群发社区。这是个专为大华盛顿地区的妈妈们设置的网络社区,一经注册,你就可以接发和育儿有关的任何电子邮件。于是我在初来乍到之际,往这个社区连珠炮似地发了不少问题,比如我家附近哪个儿科诊所比较好,哪个牌子的双人童车好,甚至哪里可以找到某个牌子的护肤品等等。每一次,我都能收到其他妈妈们诚恳而热心的回答。

          像这样的地区性网络社区正在悄然盛行,它取代了传统的人际网络,创造了一种新型而实际的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的旧观念,或许要被“近邻不如网友”所代替了。作为一个带着两岁小童,肚子里还怀着一个的妈妈,我有许多琐碎而实际的生活问题需要询问,而这些问题对于不处在相似状况中的其他人来说,很可能是没有答案的。就算我守在公寓大堂中,拦住每个带着小孩的妈妈问东问西,效果也不如往“DC都市妈妈”群发邮件来得快捷有效。在此之前,我住在赫尔辛基,通过当地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电邮社区,发现一家北京人开的豆腐厂每两周在我家附近摆摊卖豆腐。于是我们一家在赫尔辛基的两年中饱餐了各式各样的嫩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等豆制品。

          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人际关系日益淡薄,虚拟的网络交际进一步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距离。像这样的网络社区是否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邻居关系,继而使人们更加疏远和冷漠呢?根据社会学家凯斯·汉普顿(Keith Hampton)的研究调查,加入网上电邮社区的邻居们和不参加的人相比,其相互认识、相互对话和相互走访的机率都要高出一倍以上。忙碌的工作节奏、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经常在家门口或公寓走廊上相互碰到,而担心被骗的心理令人们不那么轻易地和陌生人搭腔。网络电邮社区便成了邻里之间特别有效可靠的沟通方式,因为它正好弥补了人们既向往又胆怯的需求。

          很难想象你在公寓电梯里和某位素未谋面的邻居礼貌性地“嗨”了一声之后,紧接着说,“顺便问一下,你知道附近哪个超市有卖冰岛的三文鱼吗?还有,我两岁的孩子不肯睡自己的房间,你有什么办法吗?哦,对了,我家有张挺漂亮挺新的旧咖啡桌,你想要吗?另外……#*&?^&*?”

          通过网络电邮社区,再白痴傻瓜的问题也可尽管问出来,而免去了面对面的尴尬,却又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再者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大群众的智慧就是灵光。发个电邮得到的聪明点子远比站在街角挨个询问路人要快得多、好得多。

          我家老二出生之前,我就其名字在“DC都市妈妈”上做了一次民意调查,想打探一下这个名字究竟是否在美国会遭到误解和嘲笑。没想到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排山倒海的回复,来自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的妈妈们作出不一而足的反应。有的评点风趣幽默令人捧腹;有的见解深刻周全,看得出做了很详细的辞源学研究。如果没有大华府地区妈妈们的“民主投票”,我们还真没有底气和信心坚持自己的主意呢。

          人们尽可以认为网络社区让很多人轻易地以“电子身份”相互交往,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但值得注意并且十分有趣的是,当人们把自己“锁定”在电脑前、禁闭在家中的时候,却通过网络和更多的人交流、分享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乱室”出英雄?

         整理工作与其说是我的爱好,不如说是我无法治愈的一种病:整理强迫症。从电脑里的文件夹到抽屉里的袜子,家中每个角落的各种物品,都被我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摆放成某种特定顺序。看过电影《雨人》的读者或许会记得类似情节:汤姆·克鲁兹的智障哥哥达斯汀·霍夫曼就有这样的强迫症,任何东西只要不各司其职地摆放在原有位置,他就一定要去把它放好,否则无法继续正常生活。我庆幸自己还没他那么病入膏肓,面对乱糟糟的家,虽心乱如麻,但还能勉强过日子。不过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我也没有他那个能在赌桌上记住每张扑克牌的神算脑子。

         不管别人觉得我如何病态,私下里我总还是认为喜爱整洁是好事,可心理医生们却另有高见。最近,我恰巧读到某位神经心理学家在报上的采访,他认为过度追求全面的井然有序是对生活之不可预测性的一种徒劳否定和控制。这位专门帮助无法容忍无序的人们的专家说,以为整齐就可以彻底摆脱无序是一种假象。

         好像天底下所有像我先生那样乱摊成性的男人们都约好了反抗似的,一本题为《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好处》(A Perfect Mess: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的书乘着乱劲儿新鲜出炉。两位爱好乱摊的作者引经据典、旁以佐证,指出混乱的种种好处。混乱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从来不做日程安排表,工作却有效而不死板;混乱具有自身合理性,能够激发超乎俗世的灵感,比如亚历山大·弗莱明正是从他忘在桌上的实验小盆子里的霉花中发现了盘尼西林。混乱是自然而节省时间的,整洁则是无聊而没有个性的。

         这种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就得让生活更乱的论调显然很难动摇我天天整理的习惯。然而“混乱爱好者”们并未失去信心,他们继续搬出不知哪里来的研究结果,企图证明混乱不堪的办公桌是思路敏捷、富有创意的象征,这样的员工总是比桌上干干净净的员工薪水要高;衣橱里塞得乱七八糟的父母要比一丝不苟的家长更和蔼可亲。总之一味整洁的人呆板无趣,闲得没事做才整理个没完,他们肯定不是成功者。

         在“混乱爱好者”看来,我和其他逐年增长的广大整理家居产品消费者们就如契诃科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般讨人嫌。我们不厌其烦地买来各种有助于归整物品的架子、盒子和套子,把家里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对他们来说,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前面提到的两位懒虫作者居然还在书中一本正经地教授如何“添乱”,比如在桌子下面或家具之间塞东西;把书、CD和信件等堆得如山高,还美其名曰“利用重力这一强大的胶水”!种种损招我读来个个眼熟,可见但凡懒而乱的男人为了让自己更懒更乱,办法都差不多。

         其实我也很想练就懒人们那一身“坐乱不乱”的本事,却无奈整理成癖。针对我这样的“病人”,各大家居产品公司们已推出人情味十足的个性化服务。不少公司要求员工在为客户设计橱柜和家居空间的时候,用心倾听顾客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体恤他们对脏乱差之无法容忍的痛苦,最终提供给他们既解决实际生活需要、又赋予心理安慰和情感满足的产品。这种纵容且加重“整理强迫症”病症的销售方案使得整个购买过程更像一趟心理疗程,那个别着小牌牌穿着制服的销售员无疑比心理医生更具有安抚疗伤功能。

         好在我还没有不可救药到花几千美金聘请“整理专家”的份上,一来我对自己的整理水平还颇为自信,二来我的钱包也不允许我随便请专家。不过在力所能及之范围内,我还是不可抑制地整理着,丝毫不受这股“反整理”的“乱风”鼓吹之影响。看来这辈子,我只能当个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笨蛋而非乱得一塌胡涂的天才了。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滑翔屋”与华盛顿绿屋计划

        今年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最受欢迎的赢家不是俊男或靓女,也不是才华横溢的资深导演或制作人,而是前任美国副总统艾尔·戈尔,一个原本和星光灿烂的好莱坞毫无关联的政治家。他主演的纪录片《难易忽视的真相》不仅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更引导了如里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一批大腕明星以身作则投入挽救地球的行动。一时间,倡导绿色生活,改变全球变暖成为美国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作为一个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举足轻重之份量的大国,如何成为一个“绿色之国”是2007年美国各界有识之士们对政府和大众的呼吁。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值此推出“绿屋计划”展览,提请公众从自家做起,每个人改变小环境,足以力挽狂澜,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以小博大的“滑翔屋”

        美国的房屋建设占用了全球原材料的40%,所以,如果美国人能从节约能源、擅用能源的角度出发造房子,对全世界的能源利用有着极大影响。北加州设计师米歇尔·考夫曼(Michelle Kaufmann)于2004年设计的“滑翔屋”(Glidehouse)正是以崇尚简单生活为出发点,对各类废旧材料再造利用,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持久好处的环保绿屋

        “滑翔屋”的部分样板房是“绿屋计划”展览中的重头戏,被安排在展厅显眼位置。其简单实用的格局安排、清爽流畅的设计线条,令人想到北欧的极少主义设计流派,似乎并无独特创新之处。然而,当你仔细研究其中的构造材料,从外墙到地砖,处处渗透着环保意识,便显示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这栋可以在工厂加工半成,搬至现场简易安装的房屋费时1014个月,室内实用面积由两卧的100平米至四卧的200平米不等,房屋本身在工厂的造价约每平米1400美元,低于2005年全美新屋平均造价。有此可见,“滑翔屋”并非只为有钱人定做的奢侈品,其难得之处就在于试图说服普通大众建造一个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都有益无害的家。

        无论是从设计,还是从材料上,都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为准则是“滑翔屋”的设计根本。大幅木质百页滑门和天窗为室内通风采光创造良好条件,屋顶可安装太阳能接受设备,可支持冬季取暖和热水供应。除了降低人工照明使用率,室内也安装了节水装置。地板采用了快速成长又便于更新的竹子,厨房里漂亮的黑色台面居然是报纸和苍蝇尸体捻成的灰再造合成。从灯泡到大小不同电器,全部使用节能版;墙面和家具涂料是无毒的,而墙与墙之间的填嵌连接采用木结构,紧密防霉,更降低空调或暖气的使用率。

        如果可以让自己生活得舒舒服服,又有利于自然环境,岂不是件何乐而不为的高兴事呢?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诸如“滑翔屋”这样的计划来改变自己和环境。毕竟,买现成房子的人还是比从头造房子的人要多一些,而“滑翔屋”中的许多环保产品价格也不如想象中便宜。它对于公众的启示更多的还是一个概念的介绍,开阔观众眼界和思路,加深环保意识。人人都住“滑翔屋”既不现实、也很教条,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自身居住条件和要求,尽量做到不铺张浪费、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保护地球。

    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

        被《新闻周刊》喻为“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展览不仅对公众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房屋建造商、原材料厂商等相关行业都具有推动作用。“这次展览全方位地展示了环保至上和最高美学标准相结合的概念,”展览主要策展人唐纳德·艾尔布赖奇特(Donald Albrecht)说到,“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们将高新材料和传统建筑智慧相结合,创造出辉煌而舒适,且轻巧便捷的房子。”

        国家建筑博物馆执行馆长薛石·瑞德(Chase Rynd)则说,“作为全美唯一一家集建筑、设计、工程、基建和城市规划为一体的博物馆,我们有责任推广这样的概念:环保敏感度是将来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思考点。”

        展览中21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绿屋”计划,都是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们在过去五年间设计建造起来的,其中包括了中国北京的长城公社。每一个计划都诉说不同的故事,在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因势利导,创建人类理想家园。其中芬兰赫尔辛基正在建设之中的“维基”(Viiki)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居住社区,充分体现了这个以诺基亚引领世界通讯科技的北欧小国在普及环保、实现环保的为民造福国策上,又领先一步。

        很多正准备造房子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整个展览中最实用的部分是“材源厅”。从地毯到桌面、从混凝土到金属,从木材到涂料,60种不同的绿色环保建材和制造商信息一一陈列。这样周全方便如导购般的安排,无非是想进一步向公众证实,想过环保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你有心寻找,并不成熟的环保生产销售市场上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如果说绿色生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为了未来人类的生活和世界,那么没有什么比给现在的孩子们灌输环保概念更重要的了。博物馆配合展览,举办了一系列专为中小学生准备的趣味横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从小就可以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如何养成节约能源,擅用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代代相传,其深远的意义对于大自然来说不言而喻。

    全美绿色条约19

        如果你并不打算翻新自家房子或者新建房屋,并不等于你不能在自家旧屋内实现环保理想。展览为观众详细解释了各类家居用品的“可环保“性以及专业环保词汇,当你每一次购置新的家居用品之时,便可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挑选环保节能指数高的产品,而非只在乎产品的外型和价格。

        展览同时也推出了美国室内设计协会和基金会共同制定的“19条”。这19条是根据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市场供应,量身定做的绿色条约。虽说在中国,有不少现实与其不符,但我们也不妨来看一下,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一)   购买节能电器产品,使用定时装置控制用量。使用节能灯泡、并以增大窗户面积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 二)   使用低流量的淋浴和洗手笼头。

    三)   使用以水或牛奶为基料的涂料。

    四)   使用由纸张和自然纤维加工的墙,并涂以自然颜料。

    五)   使用自然纤维如棉、毛等材料制成的地毯。这些地毯都是无毒的,没有经过化学清洁剂和杀虫剂的处理。

    六)   使用可以快速更新的材料为地板,比如竹子或油毡布。

    七)   使用实木作为家具原料。纤维板等合成木材可能含有毒性化学材料或甲醛。

    八)   再次利用旧材料,比如砖、石头、玻璃、瓷砖和金属等。

    九)   购买家居用品时,考虑其“生命周期”。当这些家具坏了以后,他们可以被再利用吗?还是会被彻底废弃?

    十)   回收包装材料,并且小心地回收会对土壤和水质产生污染的废物,比如油漆罐等。

    十一) 安装灯光传感器,可根据人的活动而自动开关。

    十二)刷牙和洗脸的时候,不要把水笼头开着。

    十三)如果每个美国家庭在每1000卷卫生纸中只买一卷100%可回收卫生纸,便可少砍伐373千棵树,148万立方英尺的掩埋式垃圾处理场和1.55亿加仑的水!

    十四) 使用洗碗机前,不要用水冲碗碟,而是用刀叉刮去残留物。预先冲洗所用的水可能比洗碗机用的水要多得多。

    十五)检查冰箱门的密封程度。如果冰箱不关严,会造成能源浪费。

    十六)尽量购买居住地所生产的产品和原料,节省由运输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十七) 选择生物能分解或可回收的产品,消减浪费。

    十八)选择由废旧木材再利用的木制品,或者是来自持续管理的森林木材。

    十九)不要使用干衣机,而是使用晾衣架在室内外干衣。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