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在芬兰和美国养孩子(二)

       搬来美国后,我不得不被迫开上了车,尽管家附近就有地铁和公交车,但美国的城市布局和生活方式,没有车实在是寸步难行。就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来说,DC地区有不少适合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尤其是国家大道上一个接一个的免费博物馆,着实是孩子们的天堂。但就交通设施来说,总觉得没有赫尔辛基那么“baby-friendly”。在赫尔辛基,如果你推着童车,便不必购买公交或地铁票,当然车里坐的必须是孩子而不是大包小包的购物袋;大多数公交车设有低台阶,方便童车上下。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推着孩子的妈妈们在DC并无免费乘坐的优惠,虽然大华府地区的地铁布局颇为广泛,与地铁相连的公交车线路也很多,但上了公交车,妈妈们必须把童车折叠起来,才能保证狭小的车厢内有足够的空间让给残疾人士和轮椅。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DC公交车显然是环保好榜样,但如果能够扩大车厢空间,似乎就更理想了。

       刚定居赫尔辛基那会儿,正值实行欧元制没多久,我跟着大伙儿一块儿抱怨物价上窜,尤其是买东西时,发票上22%的增值税看得心惊肉跳;可生孩子的过程让我体会到老公每月工资扣去的高税收原来是有回报的;而到了美国,虽说物产丰富了,便宜货也多了,但落实到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发现芬兰真是买东西什么都贵,但就保全人的生存和生活来说,还真是不贵,尤其是培养下一代,成为国家政府的头等大事。亏什么不能亏了孩子,这话在芬兰说是再恰当不过了。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论调,芬兰倒是没有的,小学生从来没有作业,下了课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玩;而美国和中国倒是民风相似,两三岁孩子的课外班就满大街都是了,学外语、学音乐、学画画,个个都是十项全能。可不知道咋回事儿,每年芬兰孩子的“聪明指数”还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和阅读方面,能和他们比一比的,只有中国香港地区或者韩国的孩子。

      但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地方,房价也会随着学区的好坏水涨船高。这一点,在美国也是个普遍真理。要想进公立的好学校,就不得不多花钱买附近的房子,美国可没有户口制度,把孩子户口挂在亲戚朋友家这一套可行不通。芬兰的“学区热”虽然也有所抬头,但基本来说学校的水平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在芬兰的房市广告上看到任何有关学校的信息,而在美国的售房广告上,都不会忘了提一笔本学区的好公校。

      当然,真正的有钱人对公校也未必在意,因为有大把的私立学校供他们挑选。去年美国政府统计,收入排行前三名的美国家庭把一个孩子培养至17岁的平均花费是27万9千美金,《华尔街日报》立刻跟踪调查,认为这只是个高消费中的最低数值,“银牌”统计可达77万6千美金,“金牌”则是100万美金,“白金牌”——也就是奢侈档次更是高达160美金。“百万宝宝”(the million dollar kid)的叫法由此产生。

      我手头没有芬兰方面的数据,因为普遍来讲,北欧社会在公共教育机制上,已经做到贫富均等,即使是有钱人,一般也不会很张扬地露富摆阔,以免遭人白眼,更不要让孩子鹤立鸡群了。当然,比较有条件的父母,总还是希望可以给孩子多一点选择,这种心理可谓人之常情。我就碰到过一对从芬兰移居到美国的年轻夫妇,他们和大多数在美国抱怨高学费的北欧人不同,反而抱怨芬兰的公立幼儿园质量差强人意,却又没得选择。所以他们到了美国,对“自由市场”及其满意,打算好好地进行一场“school shopping”,不惜代价为他们的孩子们挑选最优秀的幼儿园。

      在芬兰和美国生养孩子的对比,是我生活中还在不断进行的话题。以这样的角度来观察两个国家不同制度的差异,是托了两个孩子的福。写出来给大家看,也是为了给中国的妈妈们有个参考和比较。不论身在何处,只有和妈妈爸爸们一起快乐生活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Th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