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礼拜堂,UFO和亭子

    当“沉默的小礼拜堂”(Kamppi Chapel of Silence)在赫尔辛基最热闹的购物中心地带落成之时,正值这个城市全年最美的夏季。外形看上去像盏巨大的木制茶杯,它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曾让无数匆忙的过路人猜测其究竟为何物。谁都不会想到,在这个整座城市最熙攘的地方,会找到一片寂静之地。

    占地只三百平方,这个小礼拜堂每日开放,给闹市中的人们提供一处隐退之席。圆弧形的内壁全由赤杨木板拼接而成,座椅为实木,全以原木色彩呈现。天光从十一米高的顶端,围绕着圆形屋顶呈光环状射下。十字架却不高高在上,坐下后仅略高于平视视线。外面的嘈杂被统统屏蔽,只有沉默之声。这个由芬兰建筑事务所K2S设计的礼拜堂在建造之前,就以其方案获得2010年芝加哥雅典娜国际建筑奖。

    一个小礼拜堂的宗教功能不言而喻。但“沉默的小礼拜堂”作为一个都市礼拜堂,似乎更具某种社会功能。尤其是当建筑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相当的感染力,不难想象,人们会为了非宗教理 由而前往。但和其他成为观光旅游热点的大教堂又不同,这个静谧的空间从设计到选址,似乎都是为忙碌的赫尔辛基都市人度身定做,让从闹市中走进来的他们将纷扰和焦虑都关在了门外。

    同样是给人类提供安全感,FUTURO——形似UFO的小房子,却与宗教毫无关系。这座有着一圈形似大眼睛的椭圆形玻璃窗的椭圆形小房子,是1968年由芬兰建筑师马蒂·苏洛宁(Matti Suuronen)为滑雪休息站设计的。它的塑料材质是为了快速取暖和便于在恶劣地势上建造,却由于造价太高和过于奇形怪状而未能打入市场,尽管当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现在,重新现身于公众的第一座FUTURO小屋,像古董似的展示在艾斯堡现代美术馆。这对于一个未能将作品投入广泛实用价值的建筑师来说,不知道该做何反应,但至少FUTURO并未被彻底遗忘,且凭借怀旧潮流晋升艺术界,大概也值得庆贺吧。高四米、直径八米的小屋内部设有六张躺椅,一个双人卧房,一个可烧火并烧烤的取暖炉,以及卫生间和厨房。据称拼装和拆卸小屋只需几天功夫,可用于森林或高山度假营地。但是很显然,FUTURO虽然很可爱,却不再会卷土重来了,因为伴随着展览,人们已经在讨论如何维护仅有的几座FUTURO小屋,并且收集一九七零年代的FUTUTO老照片了。这说明,作为一个民用建筑作品,FUTURO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实际价值;但它却成功地跨入了艺术收藏品之列。

    这个夏天,建筑的确是赫尔辛基的热门话题。对于节奏偏缓慢的北欧来说,“沉默的小礼拜堂”和FUTURO的兀自突起,本身就够惊奇。而建筑博物馆和设计博物馆之间为“世界设计之都”年而快速搭起的亭子,更是超出常规的高效。由阿尔托大学设计的这座凉亭,仍然凸显了芬兰建筑和设计中对木质的运用;所有的椅子和茶几等家具,都由原木厚板条拼装而成,连清漆都不上。亭子一搭好,就不停歇地举办各类讲座、放映、演出和展览等建筑设计活动,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不消几日,这儿就成了城里最新的热门去处。哪怕没活动,人们也喜欢在亭子里歇个脚、乘个凉,喝喝咖啡看看书。

    功能主义为大的芬兰人,最看重实用的设计。不管是房子还是亭子,总要招得来人、留得住人才算好。不过这座目前大受欢迎的亭子,却是暂时的。“世界设计之都”年一过,便不会有如此多的活动,亭子也就会拆掉。可见好建筑也未必非要不朽,凉亭毕竟不是礼拜堂。

    原文刊登于《经济观察报》

  • 赫尔辛基之夏

    当六月的北欧之光逐渐清朗绵长, “赫尔辛基周”(Helsinki Week)似乎也为这个城市正式拉开了夏的序幕。自然季节的变更,当然不需要任何官方认可,但对于天性内敛,又经历了黯淡长冬的芬兰人来说,这个由市政府主办的、长达两个多星期的节庆周,也算起了点兴奋剂的作用,号召全市人民迎接盛夏。音乐会和舞台剧等等一系列活动统统免费,甚至还有和北欧风格完全不搭界的桑巴狂欢,总之想方设法把宅家里的人都勾出来才好。事实上这也应该算是城里人最多的一段时间,除了已经放暑假的学生,大多数上班族还都守着岗位。等月底仲夏节一过,苦作了大半年的人们都纷纷奔赴乡村。一座整年里最美丽的空城,就这样白白拱手让给了旅行者和观光客们。

    在今年6月12日的“赫尔辛基日”这一天,凭藉庆祝赫尔辛基建城两百周年,赫尔辛基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市中心所有人提供免费无限网络服务的城市。这显然又是一项造福于旅游客们的设计,因为绝大多数赫尔辛基人的手机若有上网功能,必定已有3G网络,且赫尔辛基的3G网络质量之高,和无线网络不相上下。这项市中心无线网络服务项目,以主要道路、公园和市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扩散,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尤其是初来乍到者能更方便地上网。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查询公交线路和时刻表,也可以购买火车票。电子火车票以条形码的方式直接发送至手机,检票员只要扫描手机屏上的车票即可。

    同一天登陆的,还有在市政规划展厅的骑行展览。对芬兰的市政规划者来说,城市的形成取决于人们的出行方式;赫尔辛基是个绝佳的骑行城市,但还需要更多的骑行者才能把城市的骑行环境进一步提升。这个逻辑,倒似乎应了“路是人走出来的”;与其抱怨骑行道不够完善,不如踏上单车骑起来,骑的人多了,有了需求,道路自然也就扩展开了。目前为止,除了公交车,骑行者可把自行车搬上地铁和城际火车,方便了部分通勤。

    网络也好,骑行也好,都是为了让城市生活更加通畅。在白夜漫长的芬兰之夏,没有人再能找理由抑郁,那是上天给予这块大半年都在黑暗和冰冷中挣扎的土地的恩赐。于是居于年中的夏天,似乎比黑乎乎冷冰冰的元旦更像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夏天的新计划和新方案很多,而这些计划和方案,似乎也特别能让心情大好的人们接受并看好;夏天的派对和节日也特别多,一年就这么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人愿意再蹲办公室。午夜的阳光,让时间都失去了意义,日常的世俗生活消失了,似乎人生真的成了一场盛宴,只需尽情欢快畅饮。

    年度最好的音乐节们都放在夏天,也就不足为奇了。热门的Flow Festival年年火爆,不早点订票完全没可能挤进场。这个为时四天的音乐节在德国和英国同时出票,足以见其魅力;今年的压轴明星无疑是比约克,这位冰岛女歌手也算是北欧老乡了,撑撑自家地盘的场子倒也理所当然。同样放在八月份的另一大动作是所谓的“赫尔辛基节”,虽然名字取得缺乏新意,但内容从世界音乐、顶级马戏,到前卫艺术,都具有相当水准。可能今年“赫尔辛基节”中最令人期待的节目是“艺术之夜”当晚,由一万块砖搭起来的长达几公里的多米诺牌了。这副由一家英国表演公司制作、赫尔辛基市民参与的多米诺牌,届时将会贯穿赫尔辛基市中心主要景点和街道,能否一气呵成,也将成为兴奋的疑点。

    依照惯例,“赫尔辛基节”总是安排在八月底,似乎象征着夏末最后的狂欢。大家都知道,一入秋,整个城市就慢慢地越来越冷、越来越黑。此时的派对,恐怕是最令人流连忘返的了。

    原文刊登于《商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