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毗邻华府 - Page 6

  • 电子请柬的是非

         资深“派对动物”们在接受邀请时,都不会忘了慢吞吞地问上一句,都有些什么人来啊?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和他们不对眼的,或者让他们觉得不入流的,他们便会敷衍地找个借口婉拒邀请。而专业派对组织者们在邀请客人时,也总是投其所好地加上一句,你的朋友谁谁到时候会来,谁谁谁你也认识吧,他也会来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去错了派对的无聊和尴尬如同宇航员降落时登错了星球。惜时如金自我为大的现代人,哪舍得无端端把时间和感情浪费在一大堆自己既不感兴趣、也无利用价值的人群身上?社交生活多数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若是利益所需,再讨厌的人也得陪着笑脸撑到散场;若是纯粹休闲,那就得趣味相投才玩得爽。

         互联网又一次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其神奇的功能。犹豫不决的派对受邀者现在不需要再鬼鬼祟祟地四处打听究竟还有谁赴会,只要打开电子请贴,便可看到邀请者名单。而RSVP名单的功能如同股票指数一览表,若回复者寥寥无几,那恐怕将是个冷清的夜晚,还是不要投入的好;若回复者争先恐后,那就快快点击回复加入狂欢队伍吧。

          最近,电子请贴越来越受欢迎。两大电子请帖制造商Evite和Facebook去年共发出了五亿左右的请贴。对于邀请者来说,选择购买请贴、书写请贴内容、递送请贴等一系列工作都由鼠标轻轻的几下点击所代替了;而对于受邀者来说,回应则更简单了。更不用说电子请帖节省了传统请帖的所需纸张,不失为一种环保而高效的社交方式。

         然而与此同时,邀请者和受邀者也玩起了新的游戏。为了给自己的派对制造人气,一些组织者们义无反顾地干起了伪造RSVP回复名单的“勾当”。你们不是喜欢俊男靓女吗?我就编造几个虚构的漂亮名字,回复时还写上几句“我会带朋友一起来的”、“一定准时到”等等,似乎聚会很热门,人人趋之若鹜。而受邀者也不含糊,一眼瞥去,若是回复名单里没有“大腕”名字,便要考虑考虑;若是名单里有令自己感冒的“定时炸弹”,则立马闭了请贴,拜拜吧您哪。

         更令电子请贴始作俑者想不到的,大概是“偷窃客人”的副作用了。由于受邀者的E-mail地址一览无余,一些派对组织者惊愕地发现,他的邀请客人名单在不久之后的其他派对电子请贴中,被原封不动地拷贝。这种行为就像偷偷抄下朋友的朋友的电话号码,未经允许冷不丁地打将过去,颇有无端骚扰的嫌疑。好在电子请贴服务商们都提供各种“隐藏”功能,如同电子邮件的“暗送”。写请贴的时候,不仅可以隐去客人名单,也可以把RSVP回复名单隐掉,这样便保护了邀请者和受邀者双方的隐私。

         电子请贴爱好者们同时也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合作”态度。比如总有朋友不乖乖地通过电子请贴回复,而是拖拖拉拉地临时打电话通知,导致组织者无法及时统计参加人数而防碍了准备工作。有的朋友把请贴洋洋洒洒地转发,导致参加人数无限暴膨,令主人哭笑不得。

         所以电子请贴再时髦,也非十全万能。我的女朋友朱迪虽然发了电子婚柬给众多亲友,但其主要功能是索要真正的通邮地址,因为她已经从纸品商店买了各种材料,打算DIY漂亮而独特的传统请柬寄发给各位。对她来说,婚讯这样隆重的人生大事,还是遵从传统礼仪为佳。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花钱买觉睡?

         多年来,我一直有睡眠问题,以至于别人问我吃那么多不胖的原因,我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到,吃再多,也抵不住睡不好的折磨啊。但自从有了孩子,我的睡眠问题立马从睡不好变成了睡不够。现在再有人问我瘦身秘诀,我奉送七言大法:生个孩子自己带。

         面对这种睡眠将被长期严重剥夺的残酷境况,我开始学习打盹。这种以往被我斥为年老体衰的娱乐活动现在则被我当成补药来吃,而我这个从前需要花上半小时一小时才睡得着的主儿,现在连二十分钟的空档都会如获至宝地用来往沙发上一躺,双眼一闭昏昏而去。

         不过最近,处于严重睡眠不足状态下的我打算不再抱怨,因为《纽约时报》美容版的一则新闻故事让我发现,原来我远不是世界上最命苦的人。如果说以前我这个睡不着的不知道没得睡的苦,而现在我这个没得睡的不知道要花钱睡觉的苦。

         地处纽约曼哈顿办公楼林立的哥伦布环岛附近,叶萝沙龙(Yelo)是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城市中的“睡眠”沙龙中的一个。在那里,所有的服务和设施只有一个目的:让顾客尽快入睡,打个power nap,充足电继续奔赴下一个会议。一个个光线朦胧、色调柔和的小包间被称为“叶萝计程车”,上班族可以通过沙龙网站上的计时器获知什么时候可以“搭乘”下一辆“空车”。包间内不仅有独特的灯光设计,更有不同的催眠背景音乐和香熏;专利设计的躺椅根据人体结构可调节不同倾斜角度,软乎乎的开司米毯子令皮肤温暖舒适。要是你还担心自己睡不着,可请来“反射专家”给你按摩手脚颈脖。根据专家们的“反射学”理论,在他们的按捏之下,你那再紧张的神经也会就此放松,从而昏睡过去。

         想出这种生意经,也只有在纽约这样的“忙盲茫”大城市。那些大街上手里拎着“苹果”、口袋里装着“黑莓”、耳朵上架着“蓝芽”的步履匆匆的人们,个个靠着超强意志力和超强咖啡因武装起一付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的样子;套装制服下,却个个怀有一颗“恨睡的心”。

         为忙人们设置的美其名曰“放松”或“充电”的服务已经很多了——SPA、瑜珈、健身……,而每一种名下还有更多五花八门的分类。作为“没得睡”俱乐部成员中的一名,我最能理解不去伸胳膊伸腿的懒人们——睡觉都来不及,哪还有精神头去蹦跶?所以这个“睡眠沙龙”可真是讨巧得很,虽说和美容、按摩这些服务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讲都差不多,可是打着“咱们给您补觉”的招牌,其吸引力就不言而喻了。也就是二十分钟或半小时的一个盹,你自己就很难在乱哄哄的办公室或家里实现,因为那里总有些事情会干扰或打断你的好觉;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也总放不下身段和心情来。我个人认为,“睡眠沙龙”的魔力不仅仅在于那些所谓的高科技环境和装备设置。当你被强迫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特定环境,做某件特定事情的时候,你已经接受了某种特定的心理暗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比较配合。这就像我大儿子每天在幼儿园的午觉一样,无论他在家怎样调皮,可当他每天下午一点半在幼儿园里被老师安排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躺在小床上的时候,他知道他必须睡觉,他也就真的立刻犯困睡着了。“睡眠沙龙”的工作人员当然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对成年顾客产生如此威慑力,但已经花了钱这个事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二十分钟的盹12美金,四十分钟的盹24美金。这觉是花钱买来睡的,能不好吗?它非好不可!能不香甜吗?它非香甜不可!

         我想象在纽约的某间忙碌的公司内,疲惫不堪的两个同事从办公桌上堆成山的文件中抬起头来,相互心领神会地对看一眼,口中吐出的那句“接头暗号”不再是“卡布契诺”,而是“睡一觉”。

         我同时想象,有人缘的公司很快将会流行奖励员工价值不等的“睡眠会员卡”。相信我,老板们,那肯定比星巴克的免费咖啡更受青睐。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给鸟类宠物戴上尿布?

        十年前,当罗瑞恩为她自家的宠物小鸟们设计了第一款防止鸟粪乱洒在家中的尿布时,就立刻感觉这会成件大生意。

           听上去很匪夷所思吧?尽管人们似乎看惯了小狗小猫们时不时穿件时髦马夹背心,可让小鸟裹尿布?那成什么怪样子啊?小鸟还能飞吗?这算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对动物作出的又一桩“惨无鸟道”的事吗?罗瑞恩的这个大胆创新一开始就遭到很多爱鸟人士的抵触。“爱他,就得忍受他。”――这是养鸟人们一贯以来的态度,受不了那洋洋洒洒的污物,就说明你不是真心地爱,还爱得不够彻底。

           然而宠物鸟们毕竟生活在人类主宰的“人的世界”,而非“动物世界”里。揣摩人的心理,罗瑞恩还是信心十足,便和丈夫开始了这桩特殊的尿布生意。第一件事就是把尿布改名为“飞行服”,不仅多少减轻了点反对者们的负面印象,听起来更“鸟性化”且时尚味足一点。“飞行服”是一小片莱卡布头,用细细的皮筋挂著小鸟翅膀,就像一块肚兜。布头一直裹至小鸟的尾巴,而肚子下端的小囊恰巧藏污纳垢,并且可以防止粪便沾染在羽毛上。

        罗瑞恩承认,穿上“飞行服”的小鸟们的确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养鸟经验的爱鸟人,她为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训练小鸟穿衣的计划,籍此亦证明她绝对不只徒个人私利而不顾小鸟们的情绪。首先,你可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飞行服”往小鸟头上套,就像你对待自己的新生儿似的。你应该“不经意”地把“飞行服”放在小鸟看得到的地方,起码放上个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让他们熟悉这样东西;然后,慢慢地把衣服移近小鸟或鸟笼,这又得花上几天时间;接着,在适当的时候手持“飞行服”轻拍抚摸小鸟,把“飞行服”挂在鸟笼里,让小鸟充分感觉认知“飞行服”。就这样再过了几天之后,当你感到小鸟已经把“飞行服”当成老朋友的时候,把鸟食拿走两三个小时,给小鸟穿上衣服,随即把鸟食取回,一边喂食一边加以口头赞赏。如此反复训练巩固,小鸟很快就能适应裹上“遮羞布”的生活,而非视其为恐怖的怪物。事实上,罗瑞恩现在已经设计了很多不同款式和颜色的“飞行服”,称其为“飞行时尚”都毫不过分,这一小块布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实用功能,更具有装饰性和趣味性。

           当然,这或许还是针对人来说的。鸟儿们是否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如时髦小姐一般,早上起床后要挑三拣四选行头,我不得而知,要说他们积极地穿好衣服,是期待主人的褒奖和美食,似乎更有说服力。身为非养鸟族,我对于“飞行服”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鸟为本”,还是两者兼顾,实在拿不出个权威说法。但根据大卖家罗瑞恩自称,“飞行服”最终应该是深受小鸟们欢心的,对于鸟儿们来说也绝对构不成任何行动障碍和安全威胁。而没有了粪便在家里漫天飞扬,主人们自然就更喜欢了,所以这样伟大的发明可谓把“人鸟共处”的和谐境界又升华了一个台阶。目前,罗瑞恩更是把她的发明产品发扬光大,衍生为鹅、鸭等其他羽毛类宠物服务,生意经越做越精明。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的销售业绩显示,这一对从部队退役下来的夫妇自从手持鸟尿布,日子就越过越滋润。他们不仅搬进了大房子,时不时带着孩子外出旅游娱乐,还存上了可观的退休储备金。这一切,不都是托了鸟儿们的福吗?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海外过春节的甘苦经

        圣诞节前忙着给方方面面的人写贺卡,包括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刚把“Merry Christmas”的一个大写M落笔,就听到老公惊叫,“啊呀,她大概是印度锡克教的,应该写‘Happy Holidays’才更稳妥呢!”

        这就是美国,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大家的风俗习惯有相似、更有不同。每隔一段时间,你总能在不同的社区或广场遭遇到你并不熟悉的节庆仪式,有些哪怕只是挂一个简单的横幅或标语;而你的朋友中,也总有隔三差五招呼你品尝老家的节日大餐的。

        吃,在很多民族和宗教节日中,总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庆祝项目,这一点真可谓是“民以食为天”。而中华民族的春节,越来越被西人所熟悉,多多少少要归功于大街小巷泛滥成灾的正宗或不正宗的中餐馆们。从以吃中餐为时髦、喜欢吃中餐,逐渐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倒不失为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归化工程。连眼下风头正劲的美国电视美女厨师瑞秋·瑞(Richael Ray)的烹饪杂志,都在二月刊上介绍怎么包小馄饨、炸豆腐干,并且在红纸上写个“福”字庆祝春节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反倒没有瑞美女那样的热情和耐心,自然更不比她的专业精神,不过回想每年在海外的春节,倒也离不开吃。记得以往在国内的春节,最害怕看到的就是一大桌子吃不完的菜,无论那是在家里还是饭馆里。可人一远离故土,那付顽固不化的中国胃就做起怪来,那些在国内毫不稀罕的小菜,到了国外都成了万分想念的稀世佳肴。

        随着华人的“全球化”现象,我即便旅居遥远清冷的北欧,也能在当地的亚洲超市找到不少中国菜和佐料。到了美国,大型华人超市的规模就更别提了,一头钻将进去,会以为自己身在上海。年关一到,擅于经营的商家更是不失时机地推出受华人宠爱的年货,而我们这些平时做饭总是以简单方便为主的,这时候也不免受气氛的影响,东挑西拣地大肆采购一番。

        虽说中国人扎堆的社区或社团会组织些庆祝晚会,大城市的唐人街也有不同规模的庆典甚至游行,但落在若大个西人世界里,春节毕竟不过是无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一个,虽有特色却也无甚突出,节日气氛自然不能和西方主流节日相提并论,更何况华人上班族们春节并无假期,所以到头来,和亲朋好友聚一聚,撮上一大顿,总归是年度重头娱乐项目。

        我们这个小家只有我一个嫡传炎黄子孙,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但是叫上一帮子老中老外朋友胡吃海塞地过个中国年的野心可以说年年都有,而且总是极受欢迎。这种饕餮老土行径放在国内,定是要被人耻笑的,有点生活水准的人平时都吃腻了,过节了还这么没品位?可在国外,就不同了,老中们平时总是贪图方便吃西餐,好容易有个机会可以大呛油锅、煎炸暴炒的,岂能错过?而对于像我先生那样身为中餐爱好者的老外们来说,同样是个换换胃口的好机会。因为就在不久前的圣诞节和西元新年期间,他们的口舌和肠胃早就被一成不变的老三篇节日大餐给折磨坏了。而头天做上一大堆,再吃上一周剩菜这样的家庭节日传统好像是全天下充满爱心的妈妈们的通病,也是对本族传统食品一年一度最有力的倒胃大行动。

        于是,香喷喷的春节聚餐便借着天时地利人和隆重登场。凭着出国后练就的“三脚猫”厨艺,我家的春节家宴总是靠超市的半成品、各种调料酱汁,以及就地取材本土化了的菜品撑台面。饺子和汤圆当然更是速冻产品,其深刻含义就由我口传普及,而不必通过和面拌馅亲手体验了。唯一算得上正宗的,大概要算清蒸鲜鱼了,而“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和万万不可“阴沟里翻船”的迷信总能唬得餐桌上的老外们一愣一愣地不敢贸然乱动筷。诸如此类的年菜说头常常被从未深究且记忆残缺的我吃得兴起而拿来信口胡诌,不过是饭桌上的余兴节目哈哈一笑而已,而我先生那一款毫不搭调的自创甜点――巧克力冰淇淋+芝麻汤团倒也颇有人缘。

        眼看着今年春节又要到了,而我们在新城市安顿了新家没多久,连挤超市的劲头都没有,更别提油烟四起了。好在这里多的是颇具规模的中餐厅,倒是仍然可以呼朋唤友地定上一桌,体会一下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大食堂气氛。这对于久居海外的中国人来说,又是一幅备感亲切、且值得怀旧和感叹的场面。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咖啡馆办公是未来趋势?

         传说中,整日闲坐在巴黎的咖啡馆里的人不是艺术家,就是思想家。所以,他(或她)点一只烟呆坐发痴都是有型有款,说是在工作都不为过。然而,在现实且物欲的美国,你若是碰见一些神情专注的型男或酷女耳朵上夹着蓝芽、面前摊着“苹果”,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猛嘬着一大杯冰拿铁,可千万不要把他们和法国闲人们混为一谈。这些年轻人都是正儿八经在赚工资的,只不过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咖啡馆里罢了。

         根据《今日美国》的报道,目前全美已有三千万上班族在相当长的上班时间“定居”咖啡馆,这个数字占整个劳动大军的五分之一,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曾经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来说,咖啡馆里的人气多少消除了由于长期独自在家而产生的“幽闭恐惧症”倾向;对于公司来说,只要职员能有定时定量的“产出”,咖啡馆要比不断扩大公司办公面积划算得多。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提升,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咖啡馆里一边享受阳光,一边喝着卡普吉诺而搞定。收发EMAIL、网上即时沟通、阅读和调查资料、手机与客户通话,接着把完成好的文件发到附近的复印店,然后在去开会的路上顺便取走打印成册的文件。

         这些被称为“金考一代”(Kinko’s generation)的上班族,大多从事工作方式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顾问、销售,市场策划和经纪等工作。据说最近联邦政府都开始推行雇佣“室外”工作人员的方案,可见这种新型工作方式之走俏。由此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咖啡馆们为了招揽这些固定客户们而竞相出招争抢生意了。地段好、气氛环境对路、周围配套设施齐备(比如毗邻图书馆、复印店等)、有无线网络和良好周到的服务,等会成为人们“上班”的首选,当然饮料食品价廉物美也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在同一个咖啡馆上班的“同事”,居然也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不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没有令人头疼的“办公室政治”需要解决,的确是理想不过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圈子吸引不同兴趣和职业的人,所谓的人气和名气也就这么传开了。有的咖啡馆甚至还利用一些“上班族”来招揽其他顾客,比如某个设计师定时为咖啡馆客人做点免费小设计什么的,像这样的你情我愿之何乐而不为同时给双方带来互惠互利。

         当然,这样松散的工作团队搞不好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麻烦。上了一年的班,很有可能你连同事的脸都不怎么记得清,最熟悉的人倒是那个不断给你续杯的服务员。对于重视传统形式的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的公司来说,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也有点不着边际,尽管这本身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突破。

         尽管没有了传统办公室死板的条条框框、严格的着装礼仪和无聊费时的插科打诨,在咖啡馆上班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工作成果。喝咖啡也好、果汁也成,老板和客户要的东西总还是定时交待,否则很快就没人为你的午饭买单了。其次,“咖啡馆办公室”也有不少不成文的规定和彼此心知肚明的套路,你要是不识相,可别怪服务员不客气,那个靠窗的宝座可就难坐稳了。

         小费要给大方了,自然不用说,否则这一整天你自己都坐得不自在。光坐着还远远不够,每隔一小时,总得叫点东西,就当是花钱买个座,总比同样地段的办公楼租金要便宜多了吧。但即便如此,碰到客源高峰时,还是识趣点出门转一圈透透气,免得遭受其他顾客恶狠狠的白眼,有“占着茅坑不拉屎”之嫌。手机和电脑最好都设置成静音,免得骚扰其他人;而自己的东西也最好码码齐放好了,不要把文件堆得满桌子都是,电线绕得三尺长,好像真跟自个儿家似的。大家都是来做正经事的,不要很八卦地乱搭讪,除非别人也主动招呼,否则没人有空陪你瞎聊,更别伸长了脖子偷看别人的电脑屏幕,弄不好告你个企图盗窃商业机密!自己的东西也要看住了,毕竟是公共场合,小贼难防。

         从选址到点单,以及如何和服务员打好交道,这一切由常客们做来都驾轻就熟,新手们不得不暗自偷学几招,才能使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员工”。但无论如何,这些都算不上麻烦和障碍,只要不是公司办公室和家里,咖啡馆仍然是另类上班族们的钟爱之地,“工作在别处”果真能给依旧为资本家们打工的“奴隶”们某种心理上的转变吗?要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

    本文参考:
    Computers, quiche and quiet, by Marco R. della Cava, USA Today, October 5, 2006.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家办公的甘苦经

             SOHO一族的生活似乎令人神往:不必加入塞车长龙、不用紧赶慢赶地打卡,端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从厨房走到书房,甚至不用刷牙洗脸,直接披着睡袍,往书桌前一坐,就算上班了。

    家庭办公室的高效率

       现代科技令家庭办公室之多功能性和高效性不亚于专业办公楼,如果你有幸从事某项足不出户便可“纵横天下”的工作,选择在家办公不失为明智之举,期间可节省不少精力和时间,于个人、于社会,均是既环保又经济的大好事。

        但如果你以为在家办公可以轻松兼顾家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在家上班需要比在办公室上班要高得多的自律能力;而因为在家里,就以为自己可以身兼数职照顾所有鸡零狗碎的杂事,不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会把重要的正事儿给耽误了。

        就先说仪表问题吧,可以直接从床上冲到书桌前,不用化妆打扮就开始打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固然是方便,但如果直到下午四点,还穿着睡衣拖鞋、脸上挂着眼屎、嘴里散着臭气、头发打着结,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恐怕自己照着镜子都嫌弃得不行。长此以往,这种表面邋遢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心情和心理,不是令人萎靡不振就是疯狂痴颠。再说办事效率,本是避免了堵车和与同事瞎闲聊,按说时间应该多出来了才对,但如果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情况就会变得不可控制。在网上和朋友东拉西扯、看看八卦新闻、不厌其烦地一一回复无关紧要的邮件,一会儿工夫就到午饭时间了;然后看看厨房有什么好吃的,七弄八弄又费了不少时间;在休息、上厕所、泡茶和开小差的空档之中,不断想到一些“随手”可做的一些小家务活儿,再接几个老妈老爸七姑八姨打来的不得不“进行到底”的电话,就这样太阳悄然西下,才急急忙忙想到还没去超市买该买的日常用品,晚饭也没着落,更别提本该在“下班”时就完成的文件了。

        最冤枉的更莫过于家人回到家里,对于你在家务方面的成果嗤之以鼻,反正你一整天都在家嘛,做好了是应该的,全然忽视了你真正的工作职责,忘记了你不过是恰巧办公地点在卧室隔壁罢了。而你,似乎总也不能像从办公楼里下班出来的其他人那样,理直气壮地伸着懒腰给家人开门,叹叹苦经,因为在家人看来,你已经在客厅的沙发上躺了一整天了。

    在家办公的“约法三章”

       在家办公的能人们,对自己和家人要同时约法三章,严格分清工作职责,不可因为地理环境的混淆而把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搞混了。而想让家人把你的正经工作当回事儿的前提是自己先要把自己当回事儿,虽然没人看着表掐点考察你的业绩,但你要自己给自己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

        要在舒适的自家中做到这一点,的确有些难度。但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表面文章”做足,对把自己归位到工作状态很有一些帮助。

        首先还是从仪表下手。尽管只是拐个弯去书房,可能一整天都没有外出工作约见的计划,但还是洗洗刷刷把自己弄得香喷喷,换一身舒适但绝非睡衣的行头吧!这样一来,心情马上就不同了,感觉整装待发了。然后再建立地形优势。虽说偌大一个家都归你使唤,但还是要确定下“作战司令部”,并且规定“闲人莫入”。而“司令部”的装备最好是干脆利落的冷格调,切合高效率的工作宗旨,不要搞得太温馨浪漫,一不小心又跑了题,“错把书房当花房”,干着干着又没了心思。最后,在心理上要给自己做足功课,虽说在家办公可以有很大的弹性制度,但还是要给自己制定相对稳定和分明的“上班”、“下班”时间。抽空兼顾点“私事”不是不可以,比如洗衣机洗衣服、烤箱做晚饭这种充分利用机器代劳的多快好省的统筹安排,但千万别本末倒置,东搞西搞的,把什么家务都做了,弄得精疲力尽却偏偏没做本该完成的工作。

        不过,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实在是不适合当SOHO一族的。就算家中硬件配备再齐全,到头来还是有可能管不住自己而浪费了大好光阴。对于这样的主儿,还是乖乖给自己找个上司朝九晚五比较保险,等回到家里,就干脆好好享受家的随意和轻松,做了一天别人的“仆人”,回家就做自己的“主人”吧。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换房度假”怎么玩?

        有了孩子以后,就发现带着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出门度假添了诸多麻烦和要求。以往没有问题的星级酒店变成问题一大堆:没有微波炉热牛奶、没有合适的地方换尿布、没有高脚座椅让孩子坐着喂吃的……;有了个小朋友东跌西撞,酒店房间变得狭小拥挤不说,更是处处事故隐患,危机四伏。

        每每此时,我总是想“金窝银窝,不如家中的草窝”,家里虽不如五星级酒店豪华,却事事顺手好过一百倍。其实,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哪怕是大孩子,只要还没成人,一大家子出门度假,最关心的就是要有一个“kids-friendly”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度假村自然要比酒店套间受欢迎得多,也难怪欧美很多家庭热衷于“换房度假”了。

       “换房度假”由来已久,号称第一个提供换房服务的公司已有五十年历史。但是,互联网使得换房爱好者们有了更广泛和快捷的选择,也使这个爱好得以最大范围地实施和发挥。有志于换房的家庭把个人情况和房子或公寓状况上传到网络,并且注明自己向往的度假目的地和时间安排,如果正好有两家相互对上眼,时间安排也凑巧,那就各自打包拖家带口地往对方家里进发了。除了交给网站的会员费,换房基本上是免费的,而会员费一般都不贵,有些网站还保证会员在第一年肯定能至少换成一次房,否则第二年会费全免。

       想象一帮陌生人在自己家里肆无忌惮地捣鼓一气,睡在你的床上,用着你最喜欢的那个咖啡杯,指挥着你的遥控器……,一定是非常令人奇怪且有点提心吊胆的感觉。但是自己不也是那个在别人家里大闹天宫的陌生人吗?总的来说,新鲜和兴奋的感觉还是会占了上风,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探索新的环境和地区文化,这是很多换房者们注重的假期质量,而不只是旅行社和酒店所提供的“旅游者版”假期。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暂时想象自己是在家里,放松或懒散地自由安排日程;而孩子们则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活动范围,不至于老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干他们认为及其乏味的事情。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能够一家人欢欢喜喜出门度假,应该都是幸福的,但事实上,幸福家庭的种种细节都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让自己的假期尽量过得舒坦些,换房前还是需要尽量做些“知己知彼”的沟通工作。首先,房子所在地应该是全家都想去的,否则房子再漂亮再大也无济于事;其次,对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和气候要有一定了解,起码得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最好对房屋主人的背景和生活习惯有所了解,自己家人的饮食起居习惯在新房子里应该得到起码的满足。很难想象有洁癖的女主人能在一个乱糟糟的起居室里得到放松,对猫狗过敏的肯定不想在度假的时候给别人当宠物保姆,而你肯定也不想自己度完假回家后,发现满屋子烟味。

        当然,不管准备工作做得多充分,能否完全享受“免费住宿”的假期,还得靠点运气。大多数人都对“新家”寄予过高的期望,却总会在第一时间抱怨点什么,天气不好啦,附近超市太贵啦,甚至喝汽水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开瓶盖等等,更不用提由于文化风俗和当地法规的不同有可能带来的种种不便。然而这不正是一个资深旅行者所期待的吗?尤其是“换房度假”,不正是要这种“深入敌后”、“到群众中去”的深层次旅行经验吗?跟着旅行团出门就没有那么多挑战和难度,但岂能和“换房度假”这样的旅行级别相提并论?有空挑剔,不如一笑带过,小心爱护他人财产,别大大咧咧搞出麻烦来才是正经。

        当你坐在别人的沙发上,吃着别人的烤箱烘制出的可口蛋糕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抛在脑后,尽量享受“生活在别处”的乐趣,哪怕你不得不用平底锅烧用来泡茶的热水。谁也无法驳斥你认为自己家里最好的观点,尽管别人此刻正在你那尽善尽美的家中捏着鼻子通马桶。

    换房网站:

    HomeExchange.com

    Digsville.com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近观美国中期选战

        再过几天的117日,是美国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的大日子。众议院的435个全部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3个,还有个州长席位将面临各州选民的重新选择。

        今年,这场争对国会的“驴象大战”显得尤其重要,所有稍有政治嗅觉的人都对结果翘首以待。1994年,共和党从掌控国会40年之久的民主党手中夺取国会控制权,至今已有12年。这一次,民主党必须在众议院中增加15个席位,在参议院中增加6个席位,才可重掌多数票。根据最近的许多民意调查显示,民主党支持率节节上升,大有打个翻身仗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其选举结果,或可一窥2008年总统选举的走向。

     

    网上视频成为新战线 

        如果你打开几周前突然身价飚升的YouTube网站,查询“macaca”这个词语,你找到的将不会是这个单词的原意――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熊猴,亦俗称“恒河猴”或者“印度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叫乔治·艾伦(George Allen)的美国维吉尼亚州白人参议员谈笑风生的竞选演讲。他指着正在为对手拍摄录像的印度裔大学生,顾作风趣地说,“喏,就是那个穿黄色T恤的家伙,那个macaca,管他叫什么名字……让我们欢迎macaca!”

        被称作“macaca”的希达是当时在场的唯一有色人种,他对艾伦口出此言感到异常失望。同样感到震惊和失望的还有众多观众,如此具有侮辱性的、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语言被艾伦拿来轻松调侃,导致他的支持率急速下降。 

        在美国,不论大大小小的选举,政治宣传广告早就不司空见怪了。而本次中期选举的媒体大战打得特别火热。要知道,在2004年上一次中期选举之时,YouTube网站尚未问世。这块既可以被政治家们利用为宣传武器的新领地也是他们遭遇“滑铁卢”的痛苦陷阱。阿伦不是唯一一个在YouTube上出丑的共和党参议员候选人,蒙大拿州的共和党候选人康拉德·博恩斯(Conrad Burns)被手持摄像机一路紧追不放的年轻人凯文·奥布赖恩(Kevin O’brien)拍下在聆听农业报告时打磕睡的情景。这段后期被配上音乐的录像已经在YouTube上被下载9万多次,而阿伦的“macaca”片段则有超过25万次的浏览率。

        如果说上面两位属于被迫上的YouTube,那么网站上其他候选人五花八门的竞选广告可都是为了拉拢年轻人的选票由竞选班子主动放上去的。FacebookMySpaceYouTube,都是第一次被用来免费曝光的竞选平台。在2004年的竞选中,有17%的选票来自1829岁的年轻人,所以,这些热门网站成了接触年轻投票者们有效、迅捷且没有任何成本的最佳宣传机会,光是在Facebook上,就有1,400个候选人登录在案。当然,踏进互联网这个虚拟江湖,就得承担被“恶搞”的风险,信息被歪曲扭解更是家常便饭,而言语刻薄一针见血的评论更是比其他任何媒体都来得快速直接,丝毫不留半点情面。比如Facebook上希拉里·克林顿的档案中,留言最多的却是她的绿党对手豪伟·浩金斯(Howie Hawkins),罗列了一长串必须把希拉里赶下台的理由。

     

    竞选经费最新行情:众议员100万,参议员700万

        传统媒体上同样“硝烟四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狠批对手,以夸张毒辣为标准,穷追猛打揭穿老底。从九月下旬起投放电视的30个新竞选广告中,只有3个是从正面角度诠释政治观点的,其他的全部以打压对手为主题。而根据目前的形势看来,直到117日,90%以上的媒体竞选广告都是以反面教材主打。这些广告都有着差不多的共同点:颤抖的影像、透不过气来的旁白,突出的音乐和令人头晕眼花的一长串数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尽量使对手显得难堪。对于共和党来说,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收集民主党候选人们的个人资料和职场背景,才挖掘出反面素材;而民主党人也不甘示弱,集中火力攻击共和党现任议员们的失误。没有军队服役经验、拖欠税款,除了敏感的政治观点,任何一项过错甚至谈不上过错的行为都可以拿来大做文章。“做人要厚道”这个道理在此显然是不适用的。

        如此昂贵的媒体大战,当然少不了用钱砸。根据国会研究服务的统计,在过去的36年里,要在国会争得一席之地的平均费用增加了11倍。也就是说,现如今,你得有100万美金,才有可能竞得众议员席位,而参议员的代价则是700万美金。候选人们得花上大量的时间在电话上筹集资金,几乎都快赶上那些讨人嫌的电话推销员了。名气越大,钱来得越多,比如希拉里在几乎肯定连任的情况下轻松筹到35百万美金,是目前所有候选人中最“富”的;而有些候选人本身就很有钱,会不遗余力地自掏腰包。按照2004年的选举情况来看,三分之二的竞选资金都花在了所谓的媒体顾问上,而其中绝大部分花销又都在制作、投放媒体广告上,顾问们拿到手的不过是区区15%的中介费罢了。另一块大蛋糕则是直邮顾问们,不过同理,他们也得花不少钱在制作和邮费上。

        有钱的主不一定能有权,然而通常来讲,越有钱,就越容易夺权,而共和党向来要比民主党能搞到更多的钱。根据联邦政府报道,截止九月底,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和党众参议院竞选委员会共到手7760万现金,而三个民主党委员会则筹到6730万。随着大选之日临近,双方的战略步伐也愈走愈紧,可以说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口上。比如共和党已经买下不少电视时段捍卫自己的33个宝贵的参议院席位,本周又新添在乔治亚州萨瓦纳地区的播放时间,并且强攻被民主党“占领”的五个不同区域。他们指出,共和党可能是花了很大力气来“保卫”密苏里、田纳西和维吉尼亚三个保守派居多的州,但是民主党也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们的三个传统领地:新泽西、马里兰和密西根州,而这样的做法对于现任共和党议员们来说,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共和党人穷于招架

        共和党真正的威胁之一是九月份突然抖漏出来的倒霉蛋马可·弗利(Mark Foley)。这个“电邮门”事件的主角是佛罗里达州的前共和党众议员,因被指控向在国会担任通讯员、未满十八岁的少年发具有露骨性挑逗的电子邮件和短信而宣布辞职。表面上,弗利一直是个积极保护儿童的议员,提案立法保护儿童在互联网上免遭成人虐待,这样“贼喊捉贼”的丑闻曝光后,令民众倒足胃口,更牵扯出对于本次中期选举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话题,那就是――道德取向。

        2004年的总统大选期间,布什顾问卡尔·罗夫(Karl Rove)同时心生妙计,在部分州设立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投票活动,这使得一大批原本打算弃权的“价值取向投票者”们走出家门,在慎重其事地给同性婚姻合法化投上否决票的同时,顺便也给布什投下了珍贵的一票。大批基督教保守派团体和民众一直是布什政府的坚强后盾,布什也一直以一个虔诚教徒自居,他在上帝的帮助下走出酗酒恶习的故事众所周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反对堕胎和同性婚姻的保守党派,却在此关键时刻爆出令人咋舌的道德丑闻,由此很多人怀疑共和党内领导人早就知晓弗利的不良言行,却对其进行纵容掩护,这不禁使大量支持者失望而愤怒。那些两年前走出家门投“顺便票”的人,这一次很有可能因为道德天平的倾斜而把自己关在家里了。美国各方评论“弗利事件”给共和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如果说战争、税收、经济等等“大石头”都没能把共和党砸下去,“弗利”这块“恰到好处”的“小石块”却很有可能轻松地把共和党推下悬崖。

        除了道德取向,这一次中期选举的另一重大关注点就是伊拉克战争。根据《今日美国》的最新盖洛普民调显示,只有19%的人认为美国打赢了伊拉克战争,是今年二月份的调查百分比的一半,而58%的人认为入侵伊拉克是一个错误。不管是单论伊战,还是总体外交政策,都是民主党的强项,民主党候选人们往往抓住这一点对共和党对手进行穷追猛打。由于民间的反战情绪高涨和对布什政府的反感,不少共和党候选人也开始调整竞选政策,竟然有意和布什政府拉开距离,一方面特地显得和他不那么热乎,另一方面反复强调自己的反战观点或者转移话题,以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

        一般来说,在历届选举中,经济总是美国选民们关注的头等大事。这段时间,油价不断下降、就业率上升,股市又创新高,按说对布什政府是很有利的,可是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美国经济状况一般或者不好,54%的人则认为越来越差了。在俄亥俄、密西根和宾夕法尼亚洲,大量工人失业、最低工资停滞不涨,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些选民们来说,谁能改善当地经济状况,他们就投谁的票。而对于其他富裕地区的选民来说,伊战、反恐和道德取向则更多地影响到他们的选择。在同样的调查中,43%的选民表示国家问题是取决他们投票的重要因素,24%的选民表示当地或者本州的问题是首要。这是12年来,国家问题第一次在选举中显示出如此重要的地位。民众们已经学会了看新闻并且自己判断事情真相,而不再理会政治家们一厢情愿的花言巧语了。

     

    选战迎来最后冲刺

        但无论那件事情最重要,从目前的民调形势来看,共和党处境大不妙。根据CNN的跟踪调查,不管是经济还是伊拉克问题,都有超过50%的受调者认为民主党会比共和党做得更好。眼看着战鼓越敲越密,布什一边强打精神给共和党打气,不断高喊“必胜”口号,一边在本周二白宫门口的大草坪上搭起了大帐篷,邀请全美42家保守电台主持人进驻,就选民们最关注的问题现场采访白宫高层官员。卡尔·罗夫,赖斯等都卖力地做了电台现场问答。

        与此同时,竞选广告越做越离谱、双方对仗越来越刻薄,而敏感话题也在本周相继升温。由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赞助的一个反对田纳西黑人参议员候选人哈罗德·福特(Harold Ford Jr.)的广告令所有已经看了一年的负面竞选广告的人还是跌破眼镜。在这个30秒的广告片尾,一名双肩裸露的金发白人女子对着镜头眨巴眼睛,轻浮地做着手势,说道,“哈罗德,给我打电话!”,以此影射福特去年在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年度赛事时,曾参加了花花公子的一个大型派对。片子一播出,立即引来各方激烈的反应,认为这则广告除了庸俗无聊之外,更有种族歧视之嫌疑。

        曾经出演电影《回到未来》男主角的演员麦克·福克斯(Michael J. Fox)亲自上阵,为密苏里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克莱尔·麦卡斯基尔(Claire McCaskill)撑腰,支持她的胚胎干细胞研究合法化议案。广告片中,身患帕金森氏症多年的福克斯毫无控制地摇晃着头部和肩膀,却言语清晰地表达了胚胎干细胞研究可造福于各种病患的观点。谁知,此举遭来保守派电台评论员罗旭·林宝格(Rush Limbaugh)的攻击,说福克斯不是“没吃药,就是在表演”。就算福克斯的广告把胚胎干细胞研究所带来的道德质疑过度简单化了,林宝格如此口吐狂言也被认为“太愚蠢了,至少对共和党没任何帮助”。

        就在昨天,新泽西州高院支持给予同性伴侣以与异性伴侣相同的平等权益,但给州立法委员们180天的时间草拟法案,决定究竟把同性结合叫做“婚姻”还是“民事结合”,或者其他别的什么名称。而今天,布什又签署同意了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新建1,100公里的隔离墙的法案,以抵制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所有这一切,对于持不同政见和价值观的选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参照系数,他们很有可能因此左右举棋不定,甚至想不好到底要不要选。

        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似乎掌握着大气候的民主党是否能一路春风地走到底,而如强弩之弓的共和党又是否能一挽狂澜呢?不论是强大的资金投入,还是充足的民调结果,似乎都不能为最后的结局打包票。好戏连台还在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外滩画报

  • 没有灵魂的生活区

        在为新家选址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场友情危机。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两个对新城市无甚了解、毫无偏见的人选中了某个社区的时候,一些当地朋友毫不客气地指出,那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地段,甚至被某位德高望重的本国作家称之为“全国最丑陋的生活区域”。这些中产阶级“波波”朋友们无论如何不能容忍他们的朋友住在如此没有品味的地方,更不能容忍他们自己为了探访我们而出入他们最不屑的区域,所以我们两口子被“勒令”擦亮眼睛,重做选择,否则很有可能面临在新城市孤苦伶仃,无人搭理的局面。

        首先要声明的是,这些朋友并非嫌贫爱富之俗人,而时刻要求“政治正确”的他们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事实上我们所选中的那个社区不仅不是平民窟、“下只角”,而且还挺富有繁华。近地铁、近商场、新建大厦设施齐备,价格也算公道,一切看上去尽善尽美,符合我们对于新家的所有要求,究竟怎么地就“触犯了众怒”呢?

        直到先生前往实地考察,才终于解了心头疑惑。原来,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虽然购物交通方便,有些楼甚至有直达百余家商铺的电梯,却是个完全不能称之为社区的“不毛之地”。没有步行小街、没有林荫道、没有路边小摊,甚至连行人都寥寥无几;有的只是开着快车的大马路、高高架起的立交桥和玻璃墙反射下的辣辣阳光,虽然一切看上去那么整洁和宽敞,身处其中却仿佛在茫茫宇宙中的太空站,就算一应俱全,仍令人感到孤独和冷清。

        我想,如果今年五月刚刚仙逝的简·亚克布斯(Jane Jacobs)老太太知道我们要搬到那里,也会跳出棺材来反对的。当然,这位在城市规划领域具有革命性理论的斗士和作家会把这笔烂账算在不负责任的规划设计师们头上。根据她一九六零年代的著作《伟大的美国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城市应该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小街,是拐角开到半夜的点心店,是排成一排的锁匠鞋匠,是二楼窗口探出头来凝视远方的白发老奶奶,……”。

        然而,我们都知道,亚克布斯所描述的场景,在现代城市中正慢慢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拆迁后高楼林立的小区和尘土飞扬的大马路。多年的邻里被拆散了,朋友圈子也被七零八落地打发到了城乡结合处,所谓的高尚住宅区,是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和擦肩而过的冷漠面孔。我相信不用过多久,学校的老师便需要颇费一番口舌跟孩子们解释什么叫做“远亲不如近邻”,就像几代独生子女后,他们只能抽象地理解“阿姨”和“姑妈”的区别。如果说人类在先进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越来越相互疏远,这种不以温情和人性为座标的城市规划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然,你也可能久居大杂院或者里弄房子,为多年的家长里短鸡零狗碎烦恼不已。但你不得不承认,当自己的隐私权获得一定的安全保障之后,适当的市井气息着实要让你的生活环境有“人味”得多。我和先生住在上海的时候,最享受的就是可以在半夜穿着拖鞋下楼买支汽水或冰棒,而凌晨三点想吃一碗小馄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等到我们搬到北京,这样的奢侈就不那么随心所欲了;再搬到北欧,那就只能在黑暗中打开自家厨房的冰箱干瞪眼了。

        先生从那个新城市的“宇宙太空站”里一路惊慌失措地逃将出来,在朋友的“正确领导”下游走到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那里的房子虽然旧了点,但物业管理处的老太太满面笑容地拥抱着叫他“甜心”,然后拿着先生皮夹里儿子的照片秀给走过的住户,“看哪,多可爱的宝贝儿就要和我们做邻居啦!”大门外面不远处,除了一家我不屑一顾却有时候能救救急的麦当劳,还有数不清的小饭馆和各种搞不清用途的小商铺。在那一排玲琅满目的招牌里,先生还以他并不灵光的中文火眼金睛地发现了一家湘菜馆!

       新家选址工程就这么圆满结束了。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亲历美国的人口大潮

        1017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46分,人口排名全球第三、每11秒钟增加一个人的美国加入了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行列,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人口过3亿的国家。

        对于我这个中国人来说,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和美国国土面积几乎相同的中国,早在1790年,也就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就达到了这个水准,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事”。那个时候,美国人口只有四百万,比我先生的祖国芬兰目前的人口五百万还要少。

     

    美国需要这么多移民吗?

        明年220日,咱家又要新添一小壮丁,他也将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又一个麻烦或者救兵,这得取决于你的政治倾向了。

        去年16日,咱家老大降生于寒冷黯淡的赫尔辛基,虽说恰巧赶上了中国人口达13亿的好日子,却始终成了那漏算了的半个,被芬兰政府欢天喜地地招编进了人烟稀少的北欧大地。而这一次,老二总算在美洲大陆赶上了趟,将为本周刚刚冲破3亿大关的美国人口再作贡献。   

        两个月前,我们一家三口,(确切地说应该是四口,只不过最小的还在我肚子里)千里迢迢从凉爽而清冷的芬兰赶到40度高温下的美国马里兰州定居,实在不是存心要赶这场大汗淋漓的人潮热闹。事实上,和去年全中国翘首关注第13亿个新生儿不同,在美国,很难确定那第三亿个人是从妈妈肚子里蹦出来的,还是从某个美国边境跨过来的。人口增长的最简单道理是出生率超过了死亡率,但作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民族大熔炉,移民显然是美国人丁兴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自然而然,本次人口统计随之而来的热点辩论就是移民潮究竟对未来美国是否有利――挤破门槛的学校、拥堵不堪的高速公路、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人消耗着越来越有限的资源,这似乎不是一件那么值得举国欢庆的盛事。布什总统在之前的周日讲话中丝毫没有提到这次具有里程碑式象征意义的数据新高,这和1967年约翰逊总统就美国人口达2亿时所发表的激动人心的讲话形成鲜明对比。和当时把巴掌都拍红了的民众反应也有所不同,不少民间甚至媒体发出愁眉苦脸的唉叹和耸人听闻的警告,2050年之前,全美人口将直逼五个亿,而其中80%的增长是因为美国的移民政策。  

        这的确让很多美国人觉得疯狂,再这样没有控制地发展下去,被世人羡慕的“美国式生活”岂不是要朝不夕保了吗?根据“数字美国”所提供的一项跨越全美各种族和地区的最新民意测验中,66%的测验投票者认为移民潮所引发的人口增长给美国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使自己的社区生活更加糟糕,政府应该削减移民数量。

       “毫无疑问,移民造成了美国人口的不同种族和民族分类有所增加,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人口份量会在20002050年间成倍增长。”人口会议局的国内项目总监琳达·亚科布森(Linda Jacobsen)在一次网络答记者问中提到。但她同时着重指出,现在并不是美国历史上移民比例最高的时候,自1860年至1920年整个阶段,美国有13%至15%的外来移民,都超过了今天的12%。

     

    “不应该关闭边境大门”

        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前来实现“美国梦”,似乎是美国建国以来就不容置疑的政策。移民成就了美国,没有移民,就没有现在繁荣昌盛的美国。在我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因为人口暴涨而认为美国需要“闭关”。当然,这是在东部,本身就聚集着众多受高等教育、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和大部分美国其他地区的民众无论在生活层次和政治见解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让我不太开心,价格上涨,尤其是房价,”住在华盛顿特区的单身妈妈马利亚·欣托(Maria Scinto)说,“但我还是反对‘闭关’。很多移民来自更拥挤的地方,如果美国关闭边境,那就太自私了。我们的祖先都是移民,难道他们就比今天的移民要更有权力来美国居住吗?”

        而我的朋友,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赛琳娜·康特(Selena Cantor)则饶有深意地指出美国继续开放移民政策的重要性。“这个国家就是建立在给所有人新的机会的基础上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给其他地方的人民以平等的机会。一直以来,移民丰富了这个国家,给予我们新的文化、新的点子和思考方式,并且支撑着经济。”

        更不用提移民们从事着许多美国本土人不愿意做的大量低层工作。而工作机会,恰恰正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移民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口负增长的西欧国家,越来越少的年轻工作者岌岌可危地支持着越来越多老年退休人群。因为移民们的贡献,美国在这点上要做得好得多。我在芬兰的时候,常常听到外国留学生抱怨毕业后很难在芬兰找到工作,害得享受了免费教育的他们想回报社会都没门,不得不背起行李打道回府。作为一个非移民国家,芬兰目前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是0.14%,虽说还没不及格,但和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91%的美国相比,自然是差远了。也许是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吧,这个看上去树比人多的国家在去年讨论究竟是否要对欧盟以外的学生收取大学学费的议案时,经过激烈的辩论,终于还是以一视同仁收场。难懂的语言、恶劣的气候、偏远的地势,再加上不多的就业机会,本来就很难留得住人了,要是再收高昂的学费,岂不是更没人来了?

     

    美国人艳羡芬兰的“生育大礼包”

        不过,冰雪聪明的芬兰人,自然还是另有独门秘笈为自己的国土添丁加口的。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芬兰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是1.73个孩子,这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平均生育率居然是一样的!那么芬兰人到底有何绝招比西欧其他国家要计高一筹,让女生们心甘情愿受苦受累当“奶妈”呢?

        2004年夏天,当我怀着老大从美国回到芬兰,一进入社区卫生所做产前检查,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为了鼓励生育,在芬兰,妇女只要一怀上孩子,那就全家鸡犬升天,待遇节节上升。先说产前检查吧,除了两次超声波费用一共44欧元,其他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检查费用我们一分钱没花;临到生孩子,从进医院到孩子落地,无论是无痛分娩麻醉过程,还是产房,也没花一分钱。孩子生下后,我们在医院的家庭病房住了三个晚上,每晚费用五十几欧元,包括供应给新爸爸妈妈们一天四顿营养餐,还有护士日夜看护指导养育经验。之后的产后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跟踪等等,当然也是免费的。

        芬兰妈妈们长达三个月的带薪产假也是美国父母们所羡慕不已的。即使没有工作的妈妈每月也有妈妈补贴,而孩子自出生起至17岁,每月雷打不动100欧元补贴。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政府拼命鼓励大家多生孩子。不论你是从非洲索马里,还是亚洲菲律宾来,只要你拥有芬兰居住证,一生孩子就能享受至高无上的妈妈待遇。而当我和美国女友们聊起芬兰著名的“妈妈礼包”之时,她们则听得眼都瞪圆了。那是孩子尚未降临之前,政府通过邮局寄给妈妈们的一个大箱子。里面有初生儿必需的用品――从小汗衫到连衣厚外套等四季服装、书籍玩具、尿布润肤露,到养育手册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给父母的避孕套!而那只铺有海绵和被褥的大纸箱,正好是小婴儿的保暖箱,可以当作孩子的第一个小摇篮。

        我在芬兰的时候,常常抱怨那里昂贵的物价,尤其每每看到发票上那22%的增值税,都觉得触目惊心。这次拖家带口二度定居美国,才发现有了孩子的日子,在美国并不如原先想象的那么便宜。而我之前,真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由于我们的健康保险不包括生育,还没来得及向美国朋友汇报我们家庭又要扩大规模的喜讯,我们首先开始紧张地盘算生孩子的费用。芬兰式的免费待遇显然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巨额帐单――医生产前检查费用共计4,400美金,还不包括近2,000美金的实验室费用;医院费用则在3,0005,000美金不等,甚至更高,取决于房间标准和住院时长。也就是说,在没有其他任何意外复杂情况,并且自然分娩的情况下,在美国生一个孩子的帐单可轻易达到一万美金左右。

        那么没有保险的穷人怎么办?难道就不生孩子了吗?这显然不是美国的实际情况。尽管没有芬兰式的全民福利制度,如果身为低收入的美国穷人,可以通过当地县政府申请生育特殊福利。她们被安排在指定医院接受几乎是免费的产前和生产服务,其中包括医药费用。这或许可以从一方面解释美国的生育率并没有因为昂贵的生育费用而减少,尤其是不富裕的移民家庭,反而因为种种优惠福利政策,一个接一个地生个不停。

     

    “人口过3亿?我还是照样生”

        如果说生孩子价钱不菲,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是一项昂贵的投资。

       “我认为政府和社会并没有给予有孩子的双职工家庭足够的支持,”家住维吉尼亚州阿灵顿市的财经分析师马利亚姆·科波其(Mariam Kherbouch)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到,“既没有太多我们可以负担的托儿所,也没有太多我们可以负担的大房子可以选择,这根本就是不鼓励大家庭。”来自阿富汗的她已经有两个孩子,尽管认为在美国抚养孩子很贵,她和丈夫还是准备再要一个。

       科波其的说法并不孤立,我们所有的美国朋友都认为孩子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可忽视。我家老大的托儿所月付费用1,250美金,年费都赶上大学学费了。这和芬兰托儿所月付200欧元的费用相比,无疑是天差地别。尽管如此,我们还对老大能在到美国一个月后就拣了个名额空档,挤进学校而感恩戴德的。“2001年我刚担任院长的时候,我们只有四十个孩子,”家庭学院的西茜·姆赫欣(Sithy Muhsin)告诉我,“而现在,我们有九十七个孩子。并且申请排队的时间可长达一年。”

        可见,虽然美国对于生养下一代的政策远不如芬兰那样鼓舞人心,可孩子们带给家庭的快乐是无价之宝,使得人们还是无怨无悔地“做人”。于是,不管昂贵的费用这把“野火”烧得有多旺,美国大地上的婴儿们还是“春风吹又生”地一个劲儿地往外冒――每七秒钟,就有一名新生儿诞生,而其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则是1.8个孩子,比中国和芬兰都要高。对很多人来说,本次人口统计的数据似乎也不能成为他们定夺孩子数量的警钟。“3亿这个数字不能左右我的决定,”和我同住一个城市的苏珊·斯坎腾(Susan Schatten)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我们或许还想再要一个。一个没所谓吧?我们又没打算再要四五个那么多。”

        事实上,地大物博的美国也还远远没有到讨论计划生育的地步。就算面对今天人口高达3亿的惊人数字,美国每平方英里的人数只有80人,这和中国的353人、欧盟地区的300人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上浮空间。而美国有些州人口增长还处在不足的水平,比如北达科达州的人口就在流失。因此部分专家指出,与其挑移民法案的刺儿,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交通枢纽和改善土地政策,把偏辟地区的经济搞上去,吸引更多人前往那里,以平衡人口分布。

        而回过头来说移民,还是那句老话,百年来美国早就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移民潮,这些人潮被美国国土吸收,也滋润着美国国土,仍然是这个国家欣欣向荣之不可或缺的力量。至于其负面影响,当然也是有的,但却不是简单削减移民人数就能解决的,其中牵涉到政府策略和社会背景等各方面复杂因素。把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粗暴地归结于移民,显然不是正确答案。

        此,正如《今日美国》所发出的微不足道的号召:有理由相信这个国度会更快乐地迎接下一个人口增长点,我们为什么不欢庆呢?

        尽管美国人民对此号召似乎没什么反应,但我还是满怀希望和愉悦地迎接我们家的下一个人口增长点,不知道这算不算又一不小心赶了个不该赶的时髦。

     

        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