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毗邻华府 - Page 5

  • 新闻博物馆:凝固时代的光影

         阳光灿烂的四月天,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市中心最重要的一条大街,也被称为“美国最主要的大街”——宾夕法尼亚大街上,一座漂亮的玻璃与钢材建成的大楼对公众开放了。这就是众人期待已久的新闻博物馆。她的东面立着国会山,西面藏着FBI总部,南面则是林立着许多博物馆的国家大道和白宫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新闻博物馆占了个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绝佳地段,据称馆址所在地在大楼建成之前,已经是宾夕法尼亚大街上最后一片空地了。而从其地理位置的隐含意义来说,新闻博物馆似乎注定要成为政治家们的“眼中钉”,不仅和国会相互“虎视眈眈”,门口的地盘连美国总统进行就职典礼都一定要经过。新闻媒体,一如西方比喻,应该是只“看门狗”(watch dog),绝不放过任何阴险肮脏的勾当。

         耗资四亿五千万美金的新闻博物馆来势凶猛,比起曾经低调并且免费的老馆,二十美金的门票也令很多首都人感到门槛有点高。开馆当日全天免费,于是大街上排队的长龙便蜿蜒曲折地延伸开去,博物馆还不得不在傍晚时分给仍然在辛苦排队,却已没有机会在当天入馆的人们发了一千多张免费票,保证他们第二天可以凭票再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呢?华府最不缺的就是博物馆了,大大小小各个领域的博物馆不计其数,新闻博物馆身处其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意义呢?

         博物馆大楼面对宾夕法尼亚大街上的大理石墙面便是关键答案。这块22米高、50吨重的石头上,赫然刻着45个英文单词,它们所组成的这个句子,就是这个国家的精髓思想——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条于1791年通过的法案,捍卫着这个国家的人民拥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申诉自由、宗教自由和新闻自由。它也被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权利”,而俗语说“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由这块作为博物馆大楼基石的大理石,以十分贴切的视觉效果表现了出来。

         步入博物馆大厅,12X7米的可升降高清电视屏幕播放着历史上著名的新闻片段,不远处,一架新闻直升机悬挂在空中,而更高处悬挂着的大家伙,则是一台货真价实的人造卫星。馆内的七层楼面上,每一个展厅都有各自的主题。普利策奖新闻图片画廊、新闻历史展厅、第一修正案大厅,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厅等,都为观众普及、展示了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记者纪念馆最令人心情沉重,那里陈列着众多殉职的新闻工作者的照片和生平;设在同一层的全球新闻自由版图,则是一幅观测新闻自由的气象图,由此你可以发现,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尚无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这一人类本应拥有的伟大权利,还有很多从业者正在进行艰苦的斗争。在“今日头版”大厅中,观众可以看到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八十份报纸的头版头条;而在“道德中心”,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游戏,亲身体验作为一名记者在工作中需要面临的选择和考验,有趣兴奋的同时,不由引人深思。

         当然,所有这些展厅,或许都比不上藏有“镇馆之宝”的两个大厅来得触目惊心。首先是位于四楼的9/11大厅,竖立在中央的,是世贸大楼废墟中挖出来的广播天线,它的钢筋已经扭曲,水泥已经残缺不全,它是这场恐怖袭击的最直接见证者;四周的墙上,是2001912日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报道,电视屏上播放的是记者们回忆报道9/11事件的纪录片。这些惨痛的记忆仍然那么新鲜而令人哀伤,喧闹的人群但凡走入这个大厅,气氛立刻肃穆沉静起来。而底层的柏林墙大厅,则又是一番情景。八块4米高的柏林墙如屏风一般,一字排开,这些仍然留有当年涂鸦的水泥墙,曾经阻断了多少人对民主的梦想;每一块墙仍然重达三吨重,现如今却只是博物馆里的摆设而已,不少游客甚至笑着在前合影留念,仿佛那只是一个从柏林平移过来的“景点”。墙后,是当年东德的一座三层高守卫碉堡,它曾经看守着东西德边界最重要的检查点——查理检查哨。高墙和高塔四周,是一些图文和电视资料,告诉观众,即使是在这样强势的武力封锁下,新闻和信息是如何帮助人们终于推翻了一扇曾经封闭的大门和被压制的社会。

         这就是自由新闻的力量,它对于一个现代民主和文明社会的进步来说,举足轻重。这或许也是新闻博物馆肯花如此重金和巨大精力来打造一个“新闻圣殿”——6年的筹备、总面积两万多平米、八万多磅的文化遗产、三万五千页头版报纸收藏!还有131个互动录像屏幕、99个电视机、40个打字机,和15个剧场!不得不说,这样的规模和排场在经济下滑的美国,在美国报纸杂志不断裁员的情况下,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然而主办者们充满信心,他们期待新馆开馆一年之内会有和以往一样的人流,尽管票价从零升为二十;他们也在新闻教育这一项上花了不少功夫,以此吸引学校和专业团体举办各种形式的参观、活动和研讨会。二楼的“互动新闻室”显然是新闻发烧友们的最爱,三五成群的人们,多数是孩子和青少年们,聚集在那里,站在摄像机前,尝试做一次新闻报道和播报。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最起码带动了人们对新闻的兴趣和热情;而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对新闻热心,势必会关注社会时政,哪怕不参政,也会积极议政,这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新闻博物馆开张后,各界评论汹涌如潮,大多均为其唱赞歌,但也有独到见解发出不同声音。首当其冲的就是《纽约时报》,虽然对博物馆基本持肯定态度,却十分尖锐地提出,博物馆一味强调自由新闻和媒体的重要性,却没有对媒体本身做足够的学术探讨,换句话说,没有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人们总是希望媒体的任务是“做好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其实, 媒体也可以把事情变得更糟糕;而当一个人自以为好心改变世界的时候,也很有可能无法准确地报道事实。 媒体的偏见,媒体的误导,甚至媒体的垃圾新闻……,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真正在新闻博物馆中得以一席之地来做省思和考量。

         从马克·吐温的墨水盒、现代博客的一双拖鞋,到拍摄到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杀案的一只手机,新闻博物馆展示了新闻的过去和未来。馆内的新闻导播室操控着世界各地的现场新闻,可令观众随时点播;一些主要电视台和电台也在馆内不定设有现场直播节目,所以新闻博物馆毫不夸张地称自己是世界上互动性最强的博物馆。而事实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被动接受新闻,发展到了参与新闻、制造新闻。博物馆在一段介绍影片中甚至指出:战争是新闻,和平也是新闻;爱是新闻,恨也是新闻;生命是新闻,死亡也是新闻;没有什么事情不是新闻。

        我们的确已经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各样新闻包围的世界里了。作为媒体,究竟应该给读者看什么样的新闻呢?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它在制作新闻的时候,似乎并不需要对政府负责,也不需要平衡究竟什么可以公开,什么不可以;它不需要回应任何人,任何机构,它真正要为之负责的,是它自己为自己定下的道德底线,以及它自己肩负的使命。

        经济观察报

  • 意外萧条的“总统日大抢购”

         二月的华府春寒料峭,却抵挡不住首都地区人民热情高涨地在“波多马克初选”中参与投票。究竟谁配做未来的总统,在这全国经济频临衰退的当口显得尤为重要。

         在刚刚结束的“总统日”假期里,我捧着一大堆商家发放的优惠信息到附近最大的两家文具商店去买手提电脑。原以为在这个年度传统的“打折假日”里肯定人潮涌动,没想到远远地就看到了空荡荡的停车场,居然让我停到了连平日都抢不到的正对门口的好车位。走进店内,店员比顾客还多,而且个个一脸漠然和无聊,完全没有打折大抢购的气氛。我异常轻松地买好了自己事先看中的电脑,再次穿过静悄悄的停车场回家了。因为没有经过一番争抢,整个过程快速、平静,而毫无成就感。

         谁都知道,美国人是出了名的提前消费者。那边厢工钱还没发到手,这边厢信用卡就已经欢快地刷开了。但从我平淡无奇的“总统日大抢购”经历来看,眼下的消费市场似乎并不欢快。从去年起发作的次级房贷危机闹得整个美国鸡犬不宁,在此影响下,信用卡债务也开始突增,那些平时靠信用卡赊账度日的消费者们逐渐尝到 苦头,其中以贷款买车的主们最为难熬。

         就像利欲熏心的信贷公司花言巧语地哄骗根本买不起房的人借钱买房一样,为了让买不起车的人买车,而且还要买豪华车,不正式的汽车信贷公司也放宽贷款条件,以零首付等诱人条件引得消费者上钩,虽然月付数额看上很小,但借贷期限可长达七到八年,而且利息在几个月后升得极高极快。随着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就跟不上还贷速度了,先是拖欠贷款,再往后,就不得不由着人家把车子开走拍卖抵债了。根据Manheim汽车拍卖公司透露,2007年汽车的易主量增加了10%,估计今年还会再翻一番。

         在房屋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受害者都是低收入、低教育一族,按中国人的俗话来讲,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才会受骗上当。但事实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受害家庭属于中产阶级,却也不知不觉也落入次贷危机的陷阱,令人唏嘘。而在不堪信用卡债务之累的族群中,则有更多受高等教育,甚至收入不菲的白领们。不得不说,美国人“先花后挣”的习惯,是导致这种状况的导火线。全美只有2%的家庭为自己的窝买清了单,而40%以上的美国家庭花得比挣得多。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现在的消费者们借的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从水电煤帐单、食品杂货,到汽车,样样都刷卡。截至去年12月,消费者总债创造新高2.55兆美金,几乎是10年前的一倍,这还不包括房屋贷款。难怪有人说,美国人正为自己欠债成瘾的恶习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目前的信用低潮,显得脆弱不堪。

                Debt.com是一家2006年成立的债务咨询公司,总裁托德库克认为,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次级房贷受害者们,而是普通美国民众。很多人要么被房子套牢,要么被信用卡套牢,要么被车子套牢。连带着受冲击的自然是汽车工业,今年的汽车销量将会下降,因为汽车贷款不那么容易了。随着信用卡拖欠额的不断增加,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虽然还没到最糟糕,但业内分析人士对形势都不看好。

     

              28岁的丽娜迪万居住在华盛顿特区,她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共有五张信用卡,总计欠债三万六千美金。迪万在美国商会工作,年收入四万七千美金左右,虽说不高,但绝对也不低。她每个月要还六百美金的学生贷款;她和朋友挤在一个卧室里,把租金降到每月三百六十美金;她从来不去贵的餐厅,几乎不添新装,可她仍然赶不上自己欠的帐。

         根据数据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拖欠信用卡帐单,而且还债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多的人在超过还债期限30天后才陆续回帐。这么多人在信用卡上苦苦挣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再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房价的下跌导致人们不能再把自家房子当成用之不尽的扑满。而银行也被吓得不轻,对拖欠帐单的用户严加防范,一旦发现拖欠行为,就提高利息,降低透支额。深陷次级房贷危机的信用卡用户是首当其冲的拖欠户,据称尤其是DiscoverWashington Mutual的卡户们有明显的收入降低现象,这使得他们很难以低利息来保持帐面平衡。

         自从在国外生活,我也学会了用“塑料”(卡)而不是“纸”(现金)消费,这样做的确很方便,避免了带一大堆零钱的麻烦。根据专家调查,人们在用卡买东西的时候,要比用现金多花20-30%的钱。这的确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所以理财专家面对那些一笔糊涂帐的糊涂虫们,首先就建议他们剪掉信用卡,改花现金,好好体会珍惜一下钱在手里的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因为生病半休而产生财政紧张,她的应对方法就是同时拥有几张信用卡,利用透支额来跳帐,以对付中间没有收入的空档。这样做当然是有风险的,需要很高的自制力才不致于失控。

         家住维吉尼亚顿弗莱斯的科龙夫妇显然就不属于有自制力的人。他们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和理财专家咨询的时候,表示他们在八张信用卡上总共欠下三万多美金,尚有四万美金的学生贷款没有还。尽管他们两人的年收入加起来有十九万美金,属于高收入阶层,但他们的应急储蓄却只有一千美金。这对拥有三个住处和三辆车的中年夫妇厌倦了欠债的压力,却始终没有实际行动来解决困难。丈夫乔治由于拖欠福特运动车的分期付款,需要支付比车子价值本身要高得多的车款;而他还不愿意卖掉同样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宝马车来减轻负担。妻子金姆总是喜欢用信用卡积分,可是就算她赚到免费机票,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那点并无实际价值的积分,她又累积了更多的债务。

         正是美国人这种“收藏”信用卡的“爱好”和挥霍无度的习惯,让信用卡公司给利用了。当信用卡公司在争取客户的时候,很少花时间对他们解释累计欠债给他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危险。根据信用卡调查机构cardtrack.com去年的统计,有八千八百万美国家庭有信用卡,其中六成以上身负卡债。而这其中,有11%左右的持卡者每月只交最低欠款额,也就是说,他们将为自己拖欠的债务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这样利滚利,越滚越大,永远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最近加州的一个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就提交了立法草案,要求信用卡公司明确向消费者警告每月只交最低欠款的危险、在月报表写明余额加利息何时才能还清的准确计算。对此一些研究机构甚至信用卡公司都表示支持和赞同,但也有专家认为,消费者的算盘都打得很精,他们清楚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人们也应该量力而行,有钱多还,没钱少还。

         到底谁该为债台高筑的美国人负责呢?是贪得无厌的信用卡公司吗?还是自以为精精算计、实则浆糊脑袋的消费者们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公司的坏帐在增加,也纷纷准备应对更糟糕的未来。如火如荼的总统候选人初选正在全美各州展开,选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谁能带领他们走出经济困境,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赚更多的钱。艰难缓度经济严冬的美国,能够迎来温暖的春天吗?

    本文参考文章:

    From Foreclosure Signs to Auto Repo Lots, David Cho and Nancy Trejos,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18, 2008

    After Their Wedding, The Spending Hit Home, Michelle Singletary,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17, 2008

    美议员要信用卡公司说明债务风险,申华,美国之音中文网,2008211

         经济观察报

  • 在华盛顿感受“奥巴马旋风”

    2 月12 日傍晚,在笔者居住的大华盛顿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风暴使几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都陷于瘫痪。然而风雪虽然阻滞了交通,却挡不了伊利诺斯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角逐总统的决心,以及他的众多支持者的热情。
    几个小时过后,他以明显优势在大华盛顿地区的“波托马克初选”(PotomacPrimary,包括波托马克河流经的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马里兰两州)中击败了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在一周前的超级星期二,共和党阵营已经基本决出胜负:老当益壮的约翰·麦凯恩在党内虽然仍旧备受争议,却以不容置疑的优势锁定了党内提名,迫使千金散尽的罗姆尼含泪退出,只剩下迈克尔·哈克比和荣·保罗两人还不死心。
    在波托马克初选中,麦凯恩再次横扫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州,只有在弗吉尼亚以50% 对41% 让哈克比看到了一线希望。
    奥巴马这次则连下三城,头一回在党代表票数上反超希拉里,如此势头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希拉里绝不可低估,那800 个可以在8 月份民主党大会上临时决定投票给谁的“超级代表”(其他党代表在初选时就必须承诺,自己将投哪个参选人的票)意向不明,所以民主党提名战仍然充满悬念。

    见奥巴马一面好难


    大约两周前,肯尼迪家族两名重要成员—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和弟弟爱德华站出来表态,在美国大学的一次集会上力挺奥巴马。
    当天一早,笔者赶往离家不远的该校校园,想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同时一睹奥巴马和肯尼迪家族的风采。
    没想到车只开到学校附近,尽管距开幕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看到排了几公里的长队。笔者顿感希望渺茫,不过看到不断有人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挽着三岁的大儿子加入了队伍。
    华府冬天的早晨相当清冷,孩子被冻得缩头缩脑地蹲在地上,但也掩不住兴奋,似懂非懂地喊着“奥—巴—马”,惹得前面的女生笑着回过头来,连说“so cute”。
    笔者趁机向她们打探礼堂大小,她们摇头说:不怎么大,之所以还排着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眼看队伍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笔者立刻另辟蹊径,想假公济私走走“媒体门”,没想到那里也是长龙一条,并且有铁将军把门,进不得场内。看到孩子又累又冷,笔者只得忍痛收兵,急急赶回家看电视直播。
    等到奥巴马大队人马再次为波托马克初选杀回华府地区,笔者再次拖家带口蠢蠢欲动。
    正巧初选前夜,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孩子幼儿园对面的高中发表演讲,于是全家老少又包得严严实实扑将过去。
    那是暴风雪的前夜,温度已在零下,空气极其寒冷,但从四面八方涌向高中礼堂的人们显得热气腾腾。一位中年妇女一路小跑地超过快步疾走的笔者,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头打招呼。
    “很兴奋吧!”她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举动作解释,然后既神秘又兴奋地说:“今天早上我见到奥巴马了!”
    清晨五点就前往马里兰大学排队的她几乎冻僵,但终于消解了与笔者一样在美国大学没能“入围”的遗憾。
    笔者一听,不禁又紧张起来,赶紧叫小推车上3 岁和1岁的两个儿子坐稳了,再掖好他们的衣领,然后连推带拉地奔向礼堂。这次总算没白费工夫,不仅挤进礼堂,还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

    催眠般的“奥巴马狂热”


    律师出身的米歇尔·奥巴马也是一位被公认极具魅力的演说人,对奥巴马的选战功不可没。她通常穿非正式套装,像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说话坦率而有力,有时比丈夫更敢于直接面对敏感问题。
    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米歇尔谈笑风生、煽动群情的形象令笔者突然想到,若干年后,没准她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女总统呢。
    不论是米歇尔,还是奥巴马本人,只要他们举行集会,都会出现这种摇滚音乐会般的狂热气氛。一个同行在出席了一场奥巴马集会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开出停车场。笔者本人在新罕布什尔州聆听他演讲时,也领略到所谓“Obamania”(由“奥巴马”和“狂热”两词组成)。
    那天晚上,有两百多人进不了场内,只得站在场馆外围。奥巴马一出场,就像大明星般地镇住全场。对手攻击他只会堆积美丽词藻,没错,他的演说真是可以用“美丽”来形容,但却让听众无比受用。
    他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当时笔者碰到两个来自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年轻学生,他们说奥巴马的演讲让他们很受感动和振奋,相信他真的可以改变国家;另一个21岁的女孩明显是个“奥巴马女郎”,她兴奋地表示,每次听奥巴马演讲,自己只想不断地听下去,不要停下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位奥巴马是2004 年7 月27 日才“出世”的,当时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从那时起,他的名气便扶摇直上。
    不过,他的参议员政绩却乏善可陈,这也是让克林顿团队最不服气的一点。

    希拉里有点势头不妙


    对于媒体和民众给予奥巴马的天皇巨星般待遇,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表现有点反常,一度不断抛出刻薄评论,甚至谩骂支持奥巴马的媒体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证明,这位选战老将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他为了太太的利益,不得不暂时闭上了嘴。如果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含泪和哽咽为希拉里讨回了点形象分,紧接着比尔炮轰奥巴马的宣传策略又将对她的好感抵消殆尽。
    连民主党德高望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对克林顿夫妇的行径都忍无可忍,他在为奥巴马背书的公开演讲上,不断用克林顿攻击奥巴马的词汇来突出奥巴马的优势,其幽默妙语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智慧。
    CNN 记者约翰·金曾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奥巴马是在3000 英尺的高空中飞翔,而希拉里却在斤斤计较每一个细节,这道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竞选风格。
    笔者也曾听美国同行抱怨,说希拉里的竞选班子令人难以忍受。他们傲慢而张扬,经常半夜里给笔者打电话,不厌其烦地核对报道的每一个细节,修改希拉里讲话的内容等等。
    笔者没有和希拉里进行过近距离接触,出席她竞选集会的体会也比较笼统。她的演说是典型的政治宣讲,并没有听奥巴马演说时让人领略到的那种激动、点中你的心坎、让你周身热血沸腾的感觉。
    希拉里的风格很务实,是西方政治家的典型态度,因为她对细节非常了解,她可以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而奥巴马的魅力在于,当他面对千人演讲时,可以让每个人都认为他只是针对我一个人在侃侃谈心。他给民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前景,以至于这本身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障碍,尤其在他达不到民众期待的时候。如果说奥巴马希望通过改变美国人的情绪来改变美国,希拉里则希望通过具体实施来改变美国。

    做客希拉里的竞选造势会


    就在波多马克初选前的星期天,笔者无意看到希拉里竞选网站贴出的一张集会通知:希拉里将在马里兰州一个叫克林顿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趣的吗?笔者一查地图,也就半小时车程,立马带上大儿子出发了。

    克林顿在华府偏西南处。也许是周日缘故,一路上通行无阻。正当笔者担心怎么停车、怎么挤进人群之时,只听到GPS 提醒说,目的地靠近了。
    往车窗外一看,却是人烟稀少的住宅区。越往前开,房子越大,房子的间隔也越宽,看得出是个富人居住区。可是除了高大的树林衬着渐暗的天色,没有一个竞选标语,更没有三五成群的支持者,怎么看都不像竞选集会的场地。
    笔者怀疑是走错了路,可是反复查对地址、反复输入GPS,都显示出“已到达”字样。想问路,连个人影也不见,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不得已,笔者只好停车去敲地址上写的民宅大门。
    一个精神抖擞的黑人开了门。他爽快地安慰笔者说,没错,是这里,时间还没到,人还没到齐,你先进来吧。
    与其他人潮汹涌的集会相比,这是笔者经历过的最“高档”造势会了。这位屋主维纳德·赖特(Vennard Wright)是一家网络公司的CEO,克林顿的竞选网站就是他的公司一手做的;集会是克林顿竞选班子临时要求他办的,希拉里本来要来,后来因为行程变动来不了了,但马里兰州一些政治要人和记者都会来的。
    笔者不免有些失望,因为曾听过不止一个人提到,希拉里的演讲虽然缺乏亲和力,但在私下一对一交流时,还是个十分和善可亲的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呆下来看看还有什么好戏。
    赖特的住宅相当豪华,34 岁的他显然事业有成。这个希拉里的支持者向笔者承认,比尔最近的出格言行确实把好多原本支持希拉里的黑人选民都赶到奥巴马那边去了;希拉里的支持率明显下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晚这个连《华盛顿邮报》网站都刊登了预告的活动,总共只拉到寥寥可数的几颗人头。即使算上过来撑台面的马里兰州副州长和当地市长、一两个貌似记者的人,再加上希拉里竞选班子的人,笔者数了一下,顶多也就二十来个。
    就这样,笔者经历了一场没有希拉里的竞选活动。若不是亲眼所见,笔者绝对想不到希拉里的阵营已经如此没落—至少在马里兰州的克林顿一地。
    第二天的报纸就报道了希拉里更换竞选经理的消息,结合那晚的见闻,笔者不难想象希拉里目前的困境。之后她在波多马克初选中的失利更显得顺理成章,选举结果证明,无论是在黑人、妇女、年轻人、高收入者或教育程度高的选民群体中,她都输给奥巴马。
    希拉里希望在接下来的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力挽狂澜,但早已不如原先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了。短短几周时间,一个连黑人选民都以为不过是陪练的角色,一下子就势不可挡地踏上了通往白宫的征途。

    众歌星力捧民主党


    就在2 月初,嘻哈乐团“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 根据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的一场演讲,创作了单曲《Yes WeCan》(是的,我们可以),还发动他的明星朋友一起演唱并拍成一部MV。
    这首以奥巴马演说内容为歌词,结合了演讲实况的歌曲,一放上YouTube就引来无数的点击量。据《今日美国》报道,上传后短短一周内,它的浏览量已经超过370 万。will.i.am、斯嘉丽·约翰逊、约翰·莱杰德、卡瑞姆·阿布杜勒·贾巴尔、何比·汉考克等大腕都不遗余力地倾情出演,目的只有一个,呼唤美国年轻人积极参选来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实现理想。正如MV片尾的字幕——由HOPE 变成VOTE。
    笔者在观看这部MV 时,觉得词曲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愧是极其成功的励志作品。奥巴马的形象在黑白影像的处理及音乐的烘托下,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想起肯尼迪,想到历史的洪流、人类的未来......试问,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有哪个候选人会有这样的魅力和光彩?
    不管其他候选人的支持者们怎样想法设法,麦凯恩的老脸肯定无法和明星及音乐相搭配,支持哈克比的保守派就更无力收买年轻人的心了。当不当选总统,奥巴马都成了人民英雄。
    没想到,Barelypolitical.com 立刻根据《Yes We Can》摹仿炮制了搞笑版的《john.he.is》和《No,You Can't》来讽刺麦凯恩,提醒民众:如果麦凯恩当选,伊拉克撤兵将遥遥无期,大批民众还是买不起医疗保险。
    这就像“奥巴马女郎”一出炉,马上就有“荣·保罗女郎”紧跟其后一样。虽然刻薄了点儿,但都体现了网民的心声。说起来,为什么网上都是捧民主党、贬共和党的搞笑作品呢?是民主党支持者多具艺术创造力?多具幽默感?并且都是网民?
    这个问题,笔者还没想通。但无论如何,在民主的机制下,现象和推测都不能代替结果。究竟谁主沉浮,还要看11月的大选结局。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

  • 次债风暴中的黛莉和莱维们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和新年佳节,一些美国人却并不能遵循他们祖辈的传统,用硕大的火腿、香浓的土豆泥和其他的丰盛食品来庆祝这个西方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与此相反,他们坐在冷冰冰的家里,小心翼翼地吃着慈善机构捐赠的罐头食品,心情诚惶诚恐。因为他们知道,也许明天他们就会被赶出自己的家门,沦落街头。

           这和当时他们兴高采烈地签下房贷合同时的情形天差地别。在甜言蜜语的贷款经纪人的游说下,明明没有偿还能力的善良的人们做起了不切实际的美国梦。尽管他们辛劳地工作,不惜加班加点、不惜打上好几份工,在贷款第三年,月贷数目猛地上涨40%,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在2007年,220万美国家庭因为无法按时还清房屋贷款而被迫失去家园,也就是说每62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的房屋被收缴。如此罕见的高比率是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未曾有过的。

           这场无情的次债风暴残酷地、悄无声息地扫荡全美,一个又一个家庭逐渐土崩瓦解,比起新奥尔良的卡特琳娜飓风,更令人心碎且愤恨,因为这场风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责任借贷中心(Center fo Responsible Lending)和自助信用联合会(Self-Help Credit Union in Durham NC)的CEO马丁·艾克斯(Martin Eakes)认为,他的机构在过去二十年里给很多小公司,特别是很多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几乎所有的借贷者都按时还款。这说明,只要给予机会,穷人们都会努力。今年的次债风暴不能怪借钱的穷人,只能是债主们的错。

        家住芝加哥的65岁非裔老妇罗莎·黛丽(Rosa Dailey)便是大肆掠夺的债主们所欺骗的无辜牺牲者之一。她又老又穷,双目几乎失明,时不时需要氧气罐帮助呼吸。尽管她一再告诉上门推销的贷款经纪人他们无法承担债务,但经纪人们打了上百次电话,一而再再而三地一味吹嘘她将会得到的优惠,使她和妹妹终于签下贷款协议,装修母亲的老屋。事实上,黛丽一个月的所有收入仅仅是来自社保局的1,300美金,她很快陷入窘境,当母亲和妹妹相继因病去世后,她越来越日不敷出,只能缩在没有暖气的家中,担惊受怕地等着警察把她“请”出家门。 

           同样也是家住芝加哥,同样也是非裔,79岁老妇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ey)可以说和黛丽同病相怜,感同身受。她独自一人躲在住了41年的家中,电话不敢接,门铃不敢应。2002年,她和老伴签下了贷款协议,于是生活便如扔进了流沙,急剧下滑。如今老伴撒手而去,她紧衣缩食,仍填补不了那个无底的黑洞。

        根据统计,参与次贷行为的非裔和拉丁裔美国人要比白人多5倍,而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数量则是年轻人的3倍。因为种族岐视,也因为一些新移民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不熟悉,这些老百姓被不法经纪人钻了空子,他们往往要比白人付更多的钱和利息来贷款,尽管有时候他们处于同等条件。目前,律师威廉姆·斯皮尔伯格(William Spielberger)接下了这两位可怜的老人的案子,希望为她们讨回公道,守护家园。斯皮尔伯格认为黛丽和她的妹妹完全是被骗的牺牲者,那些强迫她们贷款的公司在贷款申请表中故意夸大她们的收入和资产,并且利用她们文化程度低、对签署文件毫不了解的弱势,当她们已经无法偿还第一份贷款合同的金额时,又诱骗她们签下另一个贷款合同来“弥补”,引她们一步一步走入绝境。他已经代表黛丽对包括花旗银行下属的花旗住宅借贷公司等其他几家公司提出联邦诉讼。  

        成千上万像黛丽和莱维那样的美国人正因为相同的原因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们的善良和不够精明被利欲熏心的猎人所利用,他们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待宰的羔羊,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听上去也许荒唐,莱维老太太直到现在还源源不断地收到不同的贷款计划。售卖贷款的广告还在无孔不入地在电视上、邮箱里诱惑着无知的受害者,听听这种疯狂的广告词吧――“只要你还呼吸,我们就可以给你贷款!”

        然而,受次债风暴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像黛丽和莱维这样的直接受害者。更多的中产美国人正在不断地卷入这场危机。国家房产经纪人协会的佩特·考姆斯(Pat Combs)认为,一个社区只要有一栋房子被清债,对整个社区都是灾难性的,相邻房屋的价值则都会因此下降。数据表明,一桩清债案就可使社区内每栋房子房价下降三千美金。 

        俄亥俄州的枫树高地市是全美房屋抵债率最高的城市,这座小城的市长已经关闭了两个游泳池,削减了警察和消防队伍,甚至取消了为老年人铲雪等免费服务。面对人去楼空的街道,他担心情况还会变得更糟糕。在园景大道上,一栋接一栋的房子被打上封条,院子里的草地仍然整整洁洁,屋子里却是安安静静。对于一些仍然坚守阵地的中产家庭来说,原本温馨且安全的社区天黑之后显得凄凉而令人害怕。很自然的,他们会想到搬家,可尽管他们把房价一降再降,有时候一连好几个星期,连个看房的人都没有。于是他们只好硬着头皮住下去,每天上下班路上总会看到又一个新的售屋标志摆出来,令人心惊肉跳。小城市长则希望这些家庭能够和他一起坚守下去,否则整个城市将不再有未来,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已经抑制不住身心的疲惫,他的沮丧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局面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直到今年夏天华尔街股市的下跌,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可事实上,次债的岌岌可危已经有好几年了,却一直被政府和相关机构所忽视。

        如果说再来一个卡特琳娜飓风,普罗大众也毫无办法,顶多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防范措施,那么,防止次债风暴的恶化,提醒人们不再无辜受骗,并且帮助人们安居乐业,是美国社会当务之急的责任。有的专家认为,需要尽快制定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和个人利益的联邦法案;有的认为,信贷经纪人的行业道德急需规范,他们必须真心地为他们的客户着想;更重要的还是信贷机构对申请人的背景调查,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准确无误。 

        正当人们急呼政治家们和政府应该处于人道主义精神,赶快帮助受害家庭之时,一场联邦政府是否应该以赦免借贷双方的方式来停止经济危机的辩论又在美国媒体上展开了。根据房屋预测机构(Housing Predictor)的网络调查,81%的美国人强烈反对美国国会以此方式干涉美国的经济市场。专家们也认为面对经济困境,抢救很可能不是什么好事。这就好像原谅一个三岁的孩子做危险动作似的,无形中等于鼓励他再次犯错,后果不堪设想。受害者固然令人同情,但遗憾的是,赦免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果直接受害者因为赦免而保住了房子,谁又来解救那些房价下跌的房主们呢?

        早在2000年就被警告会有次债危机的格林斯潘最近也忍不住发话,说亟需一项赦免计划来缓解形势。当年的他过分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这一警告,现在再来发表建议,算不算亡羊补牢之举呢?同时,布什政府也还是做不到撒手不管,似乎要在离任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去年年底白宫终于宣布一项冻结利息的五年计划,估计可以帮助120万濒临破产的家庭。各界对这项决定的反应还是正面的,尽管它的效力非常有限,只能帮助大约7%的受害家庭,对于大多数其他身陷泥潭的家庭,尤其是已经进入拍卖进程的家庭无能为力,但这还是很有建设性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高价汽油、消费低迷,伴随着次债风暴,步入2008的美国阴影重重,即将掀起的总统大选热潮将会因为这些问题更加紧张激烈。在CN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显示,有46%的美国人认为,不管专家们如何讨论和预测,他们觉得美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样的体会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对老百姓来说,日子不好过是最实在的证据。

    本文参考目录:

    Can the Mortgage Crisis Swallow a Town? Nelson D.Shcwartz,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 2007.

    A Swarm of Swindlers, Bob Herbert , The New York Times, Nov.20, 2007.

    Lost In a Flood Of Debt, Bob Herbert, The New York Times, Nov.24, 2007.

    Subprime Bailout: Good Idea or ‘Moral Hazard?’, Eric Weiner, NPR, Nov.29, 2007.

    Americans Against Subprime Bail out, Housing Preditor.com, August 6, 2007.

    责任借贷中心网站:http://www.responsiblelending.org/

    以及William Spielberger提供的法律诉讼文件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

  • 目击美国总统大选揭幕战

    艾奥瓦是美国中西部(这是个历史沿用词,现在更准确地说是中北部)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农业州。新年刚过不久,这里的冬夜寒气袭人,呼啸的北风和积雪的路面都让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大多不愿在天黑后出门。

    但1月3日这天夜晚,这个州州府兼第一大城市得莫因的很多幢法院、学校等主要建筑却灯火通明,外面还停着几辆贴满鲜艳标志和口号的大巴,从车上下来的人群大都不理会寒意,一边热烈交谈一边大步往楼里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不少人说话还带有外地口音。这就是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揭幕战:艾奥瓦州基层党团选举(Iowa Caucuses)。

    民主党:“黑孩子”扳倒了“女王”

    选举结果在北京时间上周五中午揭晓:两大党均爆出冷门—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黑人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以38% 的支持率在民主党阵营中胜出,原先呼声极高的另一位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则以微弱差距败于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屈居第三。

    共和党方面也大爆冷门,原本默默无闻的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哈克比以高出9% 的得票率击败财力雄厚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而在全国支持率领先的前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居然只排在倒数第二。

    开季第一战就如此刺激,预示着今年的大选将是精彩纷呈、悬念迭出的一台好戏。奥巴马在白人比例高达92%的艾奥瓦都能获胜,看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真的可能产生了。

    “他们说这一天永远不会来到。”奥巴马庆功演讲的第一句就博得了满堂欢呼,“他们说这个国家太分裂了,幻想破灭了,不能为了共同目标团结起来。但在这个1月的夜晚,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做到了嘲讽者断言我们做不到的……美国人将会记得这一代表希望的时刻。”

    很多时政评论家都给予奥巴马的演说很高评价,甚至与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相提并论。英国《卫报》也把这篇演讲稿整理出来,贴在网站评论版的头条位置上。

    设在得莫因市南区联合小学的竞选总部,希拉里竞选班子看上去十分沮丧。这次败仗对希拉里来说虽然不是致命打击,却实实在在地使她头上的光环大为失色。在前总统丈夫和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左右簇拥下,她的笑脸让人怎么看都有些不自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继续这场比赛,正确地回答我们设立的问题:即怎样在2008 年11 月选出一名能做出改变,并且在第一天就成为最好总统的候选人?”

    一直以来,希拉里都表现得高人一等,俨然已经胜券在握。不断强调白宫经验的她在选后演讲中也提到“改变”一词,然而民调显示,民众对她上台后是否会作出真正改变缺乏信心,他们觉得,奥巴马才是真心求变者。

    不过,我们不应忘记:在全国民调中,希拉里仍领先于其他民主党参选人。我们更不能忘记:1992年,她丈夫在艾奥瓦预选也表现平平,同样屈居第三,但紧接着在新罕布什尔州却一举夺魁,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被称为“后来居上的小孩”(The come back kid)。

    共和党:金钱不是万能的

    如果说希拉里是全世界最熟悉的总统参选者,那么迈克·哈克比在两个月前连多数美国人都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当时如果你说哈克比可能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别人一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

    然而正是这个要钱没钱、要组织没组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有个滑稽姓氏的家伙,愣是把精明强干的罗姆尼比了下去。富商出身的罗姆尼此前不仅带家人在艾奥瓦长住了一年,还砸下700万美元,在该州大打竞选广告,和希拉里坐直升机遍访全州各县的“地毯式轰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督教浸礼会牧师出身的哈克比的获胜诀窍,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力挺,这再次证明宗教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哈克比在艾奥瓦的竞选集会中,肩挎贝斯和当地乐队同台表演,气氛像摇滚音乐会一样热烈,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粉丝”。

    在初选前的周三夜晚,哈克比居然欲擒故纵,坐飞机离开艾奥瓦远赴洛杉矶,去作客脱口秀主持人杰·列诺(Jay Leno)刚刚复播的深夜滑稽节目。大家都笑他是不分主次的傻瓜,实际上哈克比一点也不傻。他在节目中口吐妙语,解释自己为什么民调得分比罗姆尼高的原因:“在选总统候选人时,人们找的是那些看上去像自己的同事、而不是像炒过自己鱿鱼的老板的人。”当晚估计有不少艾奥瓦人都收看了这档节目。

    这一次艾奥瓦的首战结果,令共和党和民主党两方面都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财力占优的希拉里和罗姆尼都失望了,正所谓“有钱难买我乐意”。但财大气粗的罗姆尼肯定不服气,选后他还在演讲中“庆祝”自己摘得银牌,号召助选团队继续冲刺新罕布什尔州。那里毗邻他当过州长的马萨诸塞,或能时来运转也未可知。

    朱利阿尼则决定不去艾奥瓦凑这份热闹,他知道即使赔进精力和金钱,自己也不可能在保守的艾奥瓦取得好成绩,不如省了这份心,索性以“弃权”了事。“我认为他不可能获得党内提名。”艾奥瓦共和党主席瑞·霍夫曼对朱利安尼如此评价,足见艾奥瓦人觉得自己被忽视所受的伤害。

    现场感受艾奥瓦预选

    作为中西部一个农业小州,艾奥瓦为何如此重要?这或许是外国人看艾奥瓦党团基层选举结果的最普遍疑问。但各参选人对此役投入的惊人花费和精力充分说明了这个小州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证明,如果参选人不能在艾奥瓦打进前三名,他几乎不可能最终赢得党内提名资格。

    笔者在得莫因先后参与了哈克比、希拉里和民主党参选人乔·拜登的竞选集会,多少体会到艾奥瓦初选的与众不同。参选人在艾奥瓦的竞选行动在其他任何大州都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为自己拉来每一张宝贵选票,他们和几乎所有选民都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换句话说,选民几乎可以当面“认识”参选人,和他或她讨论政治观点,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直截了当地盘问他们的对敏感问题的答案。

    比如笔记者参加的拜登集会,大概只有80人左右出席,重点讨论一些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很多人都有机会提问,给人以十分亲密、热情和关系到个人的感觉。

    而希拉里的集会规模就大多了,她只是作了简短的演讲,更多时候都是在呼喊口号,鼓舞士气,基本上没有讨论实质性的政治议题。哈克比的集会则更像个音乐会和庆祝会,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大派对。

    尽管如此,希拉里和哈克比也在其他时间花了大量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和选民握手交谈。这在其他一个大州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艾奥瓦给了参选人一个最好的平台,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面对这些朴实的选民,花里胡哨的夸夸其谈显然不会有用,他们关心的往往是最实在的民生问题和普罗大众的实际利益。

    现在有人质疑艾奥瓦州的权威地位,甚至提出美国各个州轮流进行党团基层选举,但谁又能说哪个州才是美国的真正代表呢?选择一个更大的州,只能意味要花更多的参选经费,去和更多的选民接触而已,难怪这项自1972 年以来的传统才能保持至今。

    正因为艾奥瓦如此重要,参选人在当地花的精力和金钱的确让人觉得有点疯狂。据统计,今年所有参选人在艾奥瓦所花的竞选广告经费总计高达6000万美元,一些参选人为了在艾奥瓦取得好成绩,甚至举家搬迁,前来安营扎寨,包括民主党参议员克瑞斯·多德(他现在已黯然宣布退出竞选)。虽然罗姆尼和希拉里在表面上都强颜欢笑,但大家都知道,他们的选战已受到一记重创,这就是艾奥瓦的作用,不承认也不行。反倒是爱德华兹以亚军为胜利,共和党排名第三的约翰·麦凯恩也等着看鹬蚌相争,好让自己渔翁得利。

    这边厢媒体上还在热火朝天地报道得莫因的战况,参选人其实都已经打点行装,奔赴新罕布什尔州的新战场。这又是一个小州,却和艾奥瓦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气氛,那里的民众多以民主党支持者为主,关心的话题也和艾奥瓦人不尽相同,参选人将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对他们来说,新罕布什尔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仗,罗姆尼和希拉里能否咸鱼翻身,胜败在此一役,而爱德华兹和麦凯恩出人意料也不是不可能。笔者也和众多同行一起,浩浩荡荡地向新州进发了。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

  • 在美国派发年关“红包”

            眼看着年关将至,这意味着我很快将会收到一堆白色的空信封。它们来自我的报纸送递员、大堂前台接待员,以及包裹存放室收发员等等一些在我日常生活中“来无影,去无踪”的人们。有些信封留在我的公寓门口地毯上,有些亲自放在我手中,它们以最谦逊却坚定的姿态提醒我用最实在的绿色美钞来肯定这些工人们辛勤服务的价值。

            美国的小费文化自成一派,本地人有时候都会因为搞不清楚状况而犯迷糊,初来乍到者更要好好学习一番,才不至于被人当作吝啬的小气鬼或者是傻冤大头。最常碰到的情形便是在餐馆买单了。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中国,我都不用花心思算小费的账,可到了美国,就不得不在每次酒足饭饱之后把小学的心算绝招拿出来练一把。虽说15%-20%是合理范围,但我每次都因为图方便而以最高标准收场,尽管我的收入决不属于最高标准。根据一些消费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付小费的时候,往往有一种要拿钱来买社会认同的倾向;只要服务不是差得离谱,大多数人都会付比一般标准要高一些的小费,要不然老有种莫名其妙的负疚感。

             一到圣诞节和新年,美国人除了要做预算给家人朋友购买礼物,小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似乎没有中国人擅长的“红包文化”,但事实上,除了“包”不红,“包”里的内容和“包”所表达的意思和中国人逢年过节派发的红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美国是没有人斗胆给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包”的,行贿之罪名可是吃不了兜着走。逢年过节,究竟该给谁发“包”,发多大的“包”,很多美国人也不太有把握,所以权威媒体比如CNN,《华盛顿邮报》等等,便会有类似“红包”指南的大幅报道文章,给读者一目了然地算一笔小费账。

            首当其冲的便是和孩子有关的服务项目。不要以为现在只有中国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美国父母望子成龙之迫切心情和中国父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学校老师到课外辅导老师,从全职保姆到兼职看护,都要有不同程度的“表示”。至于“尺寸”,则以各自的经济能力行事,其间相差甚大,多给保姆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的工资,全凭主人腰包鼓不鼓来决定。给老师现金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张25或100美金的礼品券更含蓄一些,而一件来自孩子的小礼物则是最重要的,使得“红包”的情感指数急剧上升。

             接下来的大头便都是些围着你打转的人了。公寓前台、门卫、维修工、电梯操作员、垃圾清洁工、钟点佣人、送报员,甚至UPS快递司机等等。10美金、50美金甚至更高都没有错,要看你和每个人的交情和他们为你服务的时间长短。记得去年12月初,我雇了一个清洁钟点工,这个从葡萄牙到美国做了二十几年清洁工作的老妈妈没来几天就冷不丁变出一盒巧克力给我大儿子作圣诞礼物,打得我那叫一个措手不及,连忙翻箱倒柜,只找到一袋菊花茶,也顾不上她会不会喝,又狠狠地加了一笔奖金在工资袋里一起塞给了她。老妈妈“先发制人”,那我只好“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如果你是个爱美之人,那么美甲师、理发师、按摩师,以及健身教练,都得一一打点。慷慨的老顾客一般都会在这时候付个双份价钱。如果你养狗,那还不能忘了你的狗保姆或者溜狗者,还有你的园丁、你的司机、帮你停车的小弟……。我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没有这张小费清单上的那么多人为我私人服务,也就自我宽慰,只当是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吧!

            据说,服务行业的人就像大象一样,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尽管不应该把小费当成认真工作的唯一动力,但是服务行业工资普遍偏低,对有些人来说,小费几乎是工资以外得以养家糊口的重要收入,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慷慨一点似乎也不为过。

            但无论如何,在那份不管是“红包”还是“白包”里,除了那一叠厚厚的或薄薄的钞票,应该有一份日积月累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才会令人感到真正的关爱和温情。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探访华盛顿“间谍博物馆”

           一个不称职的业余女间谍的故事,近两个月来很是在中国赚了一把吸引力。而在美国,媒体报道自然就有限得多了;据说华盛顿地区的影院内,观众还是以中国人居多。其实,华府算得上是个谍影重重之地,要是对间谍这件事感兴趣,这座城市中可看可挖的故事要精彩得多,其中某些的香艳程度未必会比《色,戒》差,而其专业程度则肯定要比《色,戒》胜出好几个段位。

           地球人都知道,CIA是美国的间谍大本营,其名声无论是在好莱坞电影里还是现实生活中,似乎都不怎么样。相比之下,坐落在华盛顿唐人街附近F街上的国际间谍博物馆可就受欢迎多了。这个趣味横生的博物馆建于2002年,现任执行馆长是CIA退休间谍,足以证明博物馆之专业性;展厅内首当其冲就有咱们的孙子兵法,让我这个中国人一进门就特有面子。

            旨在记录人类的现代间谍史,间谍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对间谍活动进行丰富且详尽的公开性介绍机构。馆藏珍品中,有很多只有在二战纪录片或007电影里出现过的秘密武器,比如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德军密码机;前苏联克科勃使用的鞋底窃听器;为东德间谍机构斯达西使用的捷克“穿墙”照相机;以及二战中为英军飞行员设计的“逃生靴”等等。这些看似有趣的玩具,其实不是在严峻的环境下使用、便是造成残酷的后果,观众自然也不允许触摸把玩。但博物馆却有的是让观众过足间谍隐的游戏——各种解码游戏就很有玩头,虽然难度并不高;识别间谍伪装就稍微难一点,要从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中,找出一个最不起眼却最有可能是间谍的人。做完这个游戏,肯定看大街上每个人都有点可疑兮兮的。而间谍模拟游戏则是让观众假扮间谍,需要牢记自己伪装的身份和各种假造细节,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回答错误,那就穿帮玩完了。

            最令人惊讶的,但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是,人类的间谍史可以追溯至圣经时代。在人类发展的每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战争时期,都会有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惊涛骇浪的间谍大战。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比如乔治·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也是美国的情报之父。妇女在间谍活动中,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精彩角色,著名舞蹈家约瑟芬·贝克,名人厨娘朱利娅·查尔德,著名演员玛莲娜·德里希特等等,都为各自国家的情报组织工作过。在“间谍画廊”中,这些曾经是间谍的美丽脸庞被一一放大展示,似乎光彩照人,令人羡慕。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真正间谍生活是枯燥且危险的,它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聪明的才智。在博物馆的电影室中,观众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间谍所需要的知识和接受的培训,一旦身份被揭穿所面临的生命危险和残酷局面。

            从电影室中走出来,我的心情大概和大多数观众一样,不再向往间谍生涯。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兴趣盎然地继续间谍观摩。从馆内装饰、灯光布置,及音响效果,博物馆的设计都烘托出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具有极强的场景感。除了展览部分,博物馆还举办各种和间谍文化相关的活动,甚至还为生日派对制定主题游戏等等。好像是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为孩子们设计的间谍游戏也颇为热闹,从讲座到“秘密行动”应有尽有。而间谍购物中心则是离馆之前不得不光顾的,要不带点战利品回去就不算尽兴而归。虽然买不了口红手枪,至少可以带一支伪装成口红的钢笔回去;还有微型间谍工具包、卧底窃听套装、探测照相机等等半真半假的玩意儿,最后你还可以穿一件写有“否认一切”字样的T恤衫,拎一只印有“间谍”字样的布包,堂而皇之走出博物馆大门,混进茫茫人海之中。

            我在走上大街之前,决定到间谍咖啡厅去小歇片刻。菜单很让我失望,上面没有任何与间谍相关的内容,它和任何一家普通咖啡馆的菜单没什么两样。然而就在我到前台买单的时候,收银小姑娘突然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一愣,一边很困惑地想为什么,一边很迟钝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NO!”小姑娘摇摇头,“你就叫Tamiko吧!从现在起,你的卧底名字叫Tamiko!”说完她把一张印有我的新名字的收据往我手里一塞。

            看来Tamiko的间谍生涯不会太成功。

     

    图片提供:国际间谍博物馆(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国际间谍博物馆  www.spymuseum.org

    地址:800 F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USA

    开放时间:通常为上午10点-下午18点,根据不同日期有微调。

    票价:USD$15。

    有关华盛顿特区的间谍主题徒步游或巴士之旅,参阅:www.spiesofwashingtontour.com

    CIA博物馆网上虚拟展览:https://www.cia.gov/about-cia/cia-museum/index.html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美国菜场的“中国五香粉”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穿过一个拥挤的自由市场。这个市场占据了一条狭长的小街,由于买菜和卖菜的人很多,而大多数人都走得很慢,甚至原地不动,我经常要从大人们的胳肢窝下左钻右钻地钻出一条路来,才能准时到校。

           等我终于到了要自己去买菜做饭的时候,自由散漫的菜农们都被“城管”了,各种各样的大型超市也越来越多了。可人们似乎健忘了自由市场的脏乱和嘈杂,一味地怀念起那股新鲜生动的味道了。

           现在我住的美国华盛顿区域,周边有两家传统型的大型食品超市,彼此之间相互竞价比货,很是热闹。当地农民也隔三岔五地在小广场上摆摊卖菜,价格虽比超市贵,仗着新鲜,生意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小超市,虽说也是个全美遍地开花的连锁超市,却搞得像老式零售店。旧旧的木墙、夸张的壁画,以及手写的彩色标签,和那些大得吓人亮得发晕的超市们给顾客的感觉很不一样,它多少令人回想起街头巷尾越来越少见的杂货铺,一种更加亲近而温馨的老式邻里环境。

           这家迎合了人们怀旧心情的超市,也是一桩彻头彻尾为“波波一族”们度身定做的成功生意经。《天堂里的波波们》的作者大卫·布鲁克斯曾经写道,马克思说布尔乔亚们令一切圣洁之事变得凡俗,而波波们则是把一切凡俗之事搞得很神圣。布鲁克斯恰巧住在我现在所住的这个城市,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常去这家超市而顿生灵感写下这句精彩名言,因为在我看来,能把买菜这件事搞得名堂十足且“政治正确”,真是典型的“波波”之举。

           一样是面包,“波波店”里多数是全麦或黑面的,而且是用旧炉子手工烘烤的;蔬菜大多是有机产品,即便不是,也会用小纸条写上该蔬菜之“抗癌养生”功能,贴在标价牌边上随时“提醒”顾客;奶酪大多是欧洲进口的;肉糜的瘦肉成分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多以白肉为主;不论是麦片还是小食,速冻食品还是干货调料,每一样食品经过“波波店”的挑选和“包装”,都成了健康生活的首选,让你觉得在这里买薯片或巧克力,似乎也不那么“有害”了,因为那一定是一包红薯片或一块黑巧克力。兼容各个民族的饮食精华,是“波波店”的另一个特点,这从另一方面暗示了卖主和买主们的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上一次我去买牛奶的时候,发现店里的黑板上赫然写着:“新到:中国五香粉”。

           选择健康食物本身是件十分值得鼓励的事情,再加上颇为公道的价格,这家“波波店”的确让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菜场”。但令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后背发痒的是店里的气氛,一种你要是不买这里的菜你就是个粗人的气氛。其实在普通超市,一样可以找到不少和“波波店”里相同的健康食品,只是他们没有“波波店”那么善于写宣传小纸条,更没有“波波店”那么独特。其间最大的不同,是大型超市面目单调无聊,那里的顾客是俗气的普罗大众;而进出“波波店”的顾客,似乎个个是周游世界说着几国语言下班练瑜珈只看《纽约时报》的达人酷人精英们。店里的南美爵士背景音乐、标价牌上那一长串看不懂的外文食品名称,还有印有店标的棕色纸袋,都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你: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菜场”,你的晚餐也将与众不同。

            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美国朋友能熟练地将五香粉运用到自家烹饪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热情高涨地购买五香粉。“波波”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尽管自己达不到专业厨师的水准,但从家什到配料都要以专业厨师的态度来准备。不过我想,他们很可能还是见不得中国农贸市场里,抹鸡脖子滚水拔毛、或硬生生砸死活鱼的残忍场面的。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电邮社区”比邻里更亲?

          刚搬到大华盛顿地区的时候,就有朋友指点两眼一抹黑的我上网加入“DC都市妈妈”电邮群发社区。这是个专为大华盛顿地区的妈妈们设置的网络社区,一经注册,你就可以接发和育儿有关的任何电子邮件。于是我在初来乍到之际,往这个社区连珠炮似地发了不少问题,比如我家附近哪个儿科诊所比较好,哪个牌子的双人童车好,甚至哪里可以找到某个牌子的护肤品等等。每一次,我都能收到其他妈妈们诚恳而热心的回答。

          像这样的地区性网络社区正在悄然盛行,它取代了传统的人际网络,创造了一种新型而实际的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的旧观念,或许要被“近邻不如网友”所代替了。作为一个带着两岁小童,肚子里还怀着一个的妈妈,我有许多琐碎而实际的生活问题需要询问,而这些问题对于不处在相似状况中的其他人来说,很可能是没有答案的。就算我守在公寓大堂中,拦住每个带着小孩的妈妈问东问西,效果也不如往“DC都市妈妈”群发邮件来得快捷有效。在此之前,我住在赫尔辛基,通过当地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电邮社区,发现一家北京人开的豆腐厂每两周在我家附近摆摊卖豆腐。于是我们一家在赫尔辛基的两年中饱餐了各式各样的嫩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等豆制品。

          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人际关系日益淡薄,虚拟的网络交际进一步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距离。像这样的网络社区是否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邻居关系,继而使人们更加疏远和冷漠呢?根据社会学家凯斯·汉普顿(Keith Hampton)的研究调查,加入网上电邮社区的邻居们和不参加的人相比,其相互认识、相互对话和相互走访的机率都要高出一倍以上。忙碌的工作节奏、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经常在家门口或公寓走廊上相互碰到,而担心被骗的心理令人们不那么轻易地和陌生人搭腔。网络电邮社区便成了邻里之间特别有效可靠的沟通方式,因为它正好弥补了人们既向往又胆怯的需求。

          很难想象你在公寓电梯里和某位素未谋面的邻居礼貌性地“嗨”了一声之后,紧接着说,“顺便问一下,你知道附近哪个超市有卖冰岛的三文鱼吗?还有,我两岁的孩子不肯睡自己的房间,你有什么办法吗?哦,对了,我家有张挺漂亮挺新的旧咖啡桌,你想要吗?另外……#*&?^&*?”

          通过网络电邮社区,再白痴傻瓜的问题也可尽管问出来,而免去了面对面的尴尬,却又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再者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大群众的智慧就是灵光。发个电邮得到的聪明点子远比站在街角挨个询问路人要快得多、好得多。

          我家老二出生之前,我就其名字在“DC都市妈妈”上做了一次民意调查,想打探一下这个名字究竟是否在美国会遭到误解和嘲笑。没想到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排山倒海的回复,来自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的妈妈们作出不一而足的反应。有的评点风趣幽默令人捧腹;有的见解深刻周全,看得出做了很详细的辞源学研究。如果没有大华府地区妈妈们的“民主投票”,我们还真没有底气和信心坚持自己的主意呢。

          人们尽可以认为网络社区让很多人轻易地以“电子身份”相互交往,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但值得注意并且十分有趣的是,当人们把自己“锁定”在电脑前、禁闭在家中的时候,却通过网络和更多的人交流、分享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乱室”出英雄?

         整理工作与其说是我的爱好,不如说是我无法治愈的一种病:整理强迫症。从电脑里的文件夹到抽屉里的袜子,家中每个角落的各种物品,都被我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摆放成某种特定顺序。看过电影《雨人》的读者或许会记得类似情节:汤姆·克鲁兹的智障哥哥达斯汀·霍夫曼就有这样的强迫症,任何东西只要不各司其职地摆放在原有位置,他就一定要去把它放好,否则无法继续正常生活。我庆幸自己还没他那么病入膏肓,面对乱糟糟的家,虽心乱如麻,但还能勉强过日子。不过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我也没有他那个能在赌桌上记住每张扑克牌的神算脑子。

         不管别人觉得我如何病态,私下里我总还是认为喜爱整洁是好事,可心理医生们却另有高见。最近,我恰巧读到某位神经心理学家在报上的采访,他认为过度追求全面的井然有序是对生活之不可预测性的一种徒劳否定和控制。这位专门帮助无法容忍无序的人们的专家说,以为整齐就可以彻底摆脱无序是一种假象。

         好像天底下所有像我先生那样乱摊成性的男人们都约好了反抗似的,一本题为《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好处》(A Perfect Mess: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的书乘着乱劲儿新鲜出炉。两位爱好乱摊的作者引经据典、旁以佐证,指出混乱的种种好处。混乱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从来不做日程安排表,工作却有效而不死板;混乱具有自身合理性,能够激发超乎俗世的灵感,比如亚历山大·弗莱明正是从他忘在桌上的实验小盆子里的霉花中发现了盘尼西林。混乱是自然而节省时间的,整洁则是无聊而没有个性的。

         这种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就得让生活更乱的论调显然很难动摇我天天整理的习惯。然而“混乱爱好者”们并未失去信心,他们继续搬出不知哪里来的研究结果,企图证明混乱不堪的办公桌是思路敏捷、富有创意的象征,这样的员工总是比桌上干干净净的员工薪水要高;衣橱里塞得乱七八糟的父母要比一丝不苟的家长更和蔼可亲。总之一味整洁的人呆板无趣,闲得没事做才整理个没完,他们肯定不是成功者。

         在“混乱爱好者”看来,我和其他逐年增长的广大整理家居产品消费者们就如契诃科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般讨人嫌。我们不厌其烦地买来各种有助于归整物品的架子、盒子和套子,把家里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对他们来说,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前面提到的两位懒虫作者居然还在书中一本正经地教授如何“添乱”,比如在桌子下面或家具之间塞东西;把书、CD和信件等堆得如山高,还美其名曰“利用重力这一强大的胶水”!种种损招我读来个个眼熟,可见但凡懒而乱的男人为了让自己更懒更乱,办法都差不多。

         其实我也很想练就懒人们那一身“坐乱不乱”的本事,却无奈整理成癖。针对我这样的“病人”,各大家居产品公司们已推出人情味十足的个性化服务。不少公司要求员工在为客户设计橱柜和家居空间的时候,用心倾听顾客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体恤他们对脏乱差之无法容忍的痛苦,最终提供给他们既解决实际生活需要、又赋予心理安慰和情感满足的产品。这种纵容且加重“整理强迫症”病症的销售方案使得整个购买过程更像一趟心理疗程,那个别着小牌牌穿着制服的销售员无疑比心理医生更具有安抚疗伤功能。

         好在我还没有不可救药到花几千美金聘请“整理专家”的份上,一来我对自己的整理水平还颇为自信,二来我的钱包也不允许我随便请专家。不过在力所能及之范围内,我还是不可抑制地整理着,丝毫不受这股“反整理”的“乱风”鼓吹之影响。看来这辈子,我只能当个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笨蛋而非乱得一塌胡涂的天才了。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