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设计意识 - Page 3

  • MyDeco自助网站,让设计师们打烊吧

         装修这件事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速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了。从跑材料到买家具,几乎每个人在经过一轮家装后,都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以至于到第二轮、第三轮家装时,不少人都能省下设计师,甚至包工头的钱,直接拉几个工人就上马。

         就像打扮自己一样,打扮自己家这样的事情,不仅中国人爱做,全世界只要有家的人都爱做。能让欧美人羡慕中国人的是,就算咱不是大富大贵,仗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也能雇人打点家装这件事情。可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农民工可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工便宜,连叫个水管工上门修理也价钱不菲,所以一般的工薪阶层很少能负担得起从头到尾大装修这样的工程。于是带装修的半成品房屋是最普遍的,而像HomeDepot这样的大型建材超市也最受老百姓欢迎,各种各样的半成建材和简单易用的DIY工具都是大家自己动手搞装修不可缺少的。至于请设计师这样的手笔,更不是普通人能想的,只能靠翻阅杂志自学成才,然后利用下班时间零敲碎打地慢慢做,一年半载地打造自己的家园,其艰辛的过程倒也颇为快乐和自豪。

         所以但凡能够方便普罗大众打造家园的点子,都应该极受欢迎,IKEA也算是其中一例。而各大日报周刊和杂志上,都会有提供装修点子的专栏,往往人气很旺。去年在英国伦敦横空出世的自助家装设计网站mydeco.com,更是一个非常应时应景的绝妙产品。

               Mydeco的老板布莱特.霍伯曼(Brent Hoberman)对于熟悉网络历史的人来说,是如雷贯耳的大名。他在一九九零年代末期创建了lastminute.com,彻底颠覆旅游业的操作规范,创造了自助旅游的神话。说起来这个神话的灵感只是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他在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能在最后时刻和旅馆讨价还价,搞到不可思议的折扣房。如出一辙的是,mydeco的灵感同样来自他的私人生活,他太太是个室内设计师,总是被周围的朋友们“骚扰”,询问装修点子,霍伯曼就想,为什么互联网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作为呢?

        于是mydeco就诞生了,和众多应运而生的网络社区一样,它也依靠注册会员来聚集人气,然而如果只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点子,mydeco就算不上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充其量又一个平庸网站而已。mydeco的过人之处是它的免费设计工具,这是普通人向专业设计师挑战的最关键武器。

             Mydeco声称他们将改变人们家庭装修的方式,这听上去口气很大,不过但凡光顾过网站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其创新性。假设你正坐在自己的新房子里发愁,既拿不定主意究竟该选择深蓝浅蓝还是粉蓝来刷墙, 也吃不准到底是涂料还是壁纸更配你的新家具。打开mydeco,上传你的房间照片,系统软件将自动把照片转换成3D图形文件,于是你就可以移动鼠标,给墙壁“刷”上不同颜色,反复对比;你也可以增减或移动家具摆设,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案。效果图应该说是相当专业,甚至有逼真的打光,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现实状况。

        事实证明,mydeco的设计软件并不是人人都 可以轻而易举地乱点一气的。就像如果你的动手能力一塌糊涂,IKEA的家具买回家恐怕会被装得七倒八歪。 所以虽说是自助设计网,如果你的电脑技能仅仅停留在收发EMAIL和在WORD里写字,那你可能是没办法很顺利地在mydeco上刷墙和搬家具了。不过对于“装修狂”来说,mydeco还是有其他功能可以探索:比如在社区部分,有mydeco超级设计师们的博客,有定期选举出来的最佳设计等等,都是寻找装修点子的好去处。

         就像市场现有的好的室内设计杂志一样,mydeco希望给用户带来灵感和兴奋点。霍伯曼对于网站的功能开发很有信心,认为更好更新的功能将会不断推出。除了3D设计效果图这一拳头功能,另一令人耳目一新的则是购买预算功能。Mydeco并不卖家具,但它聚合了世界上最好的一些家居用品,通过样板屋和其预算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钱包来搜寻不同的类似家具,放进自己的3D小屋中。不喜欢则可随意拖走;嫌太贵也可以降低预算,寻找便宜却风格类似的替代品。想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家商店可以陈列成千上万的样板屋和家居用品呢?又有哪家商店可以让买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到如此多的不同效果呢?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似乎是句老生常谈了。但互联网究竟还能有多大的潜力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却是绝对不可低估的一个市场,其间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仅仅装修这件事,mydeco已经跨出大胆而决策性的一步,相信在它的影响下,照猫画虎者会层出不穷,以此便带动整个网络家装行业。

         随着网上购物量的逐渐增大,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已经变成商家们抢占的地盘了。就像现实生活中开店要找好地段一样,网络空间的“房地产”生意并非天方夜谭。在虚拟社会“第二生命”中,诺基亚和阿玛尼都已经开了店,你还敢说网络只是个矩阵排列出来的抽象概念吗?现在,mydeco帮你设计了新家;明天,谁能保证你不会住进网络新家?

         经济观察报

  • 设计的未来世界

         本季纽约MoMA的重头大展《设计与弹性思维》(Design and Elastic Design)是个科技含量极高的展览。我只有一个小时浏览250件作品,结果是由于兴奋、紧张、疑惑、吃惊,沮丧和害怕等各种情绪混杂而造成的头晕目眩和口干舌燥。很难想象普通观众和旅游者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个虽然精彩至极,却也对受众要求颇高的展览,我想博物馆应该针对这个展览售卖套票,允许人们反复回去探个究竟。

         当代设计越来越和科技挂钩,不算新鲜事。然而随着设计和科技的不断相互交融、彼此促进,人类不知不觉地进入越来越非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策展人宝拉.安东奈丽(Paola Antonelli)来说,人类的智力发展至今,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伸缩自如的弹性。设计师总是站在日常生活和变革的中间,帮助人们应对变化是他们的基本任务之一。

         纳米技术、有机设计、互动设计,以及视觉、感知和环境等各项在以科技为重要设计参数的领域都在展览中得以一一呈现,不少东西还是能够引起普遍认知,比如“大力助手套装”一种套在脚部和腰背部的机械部件,穿上后力大无穷,一定能让常常搬运病人的医护人员喜爱。又比如一个探索纸上数码科技的产品纸叠的小闹钟,铃响后不想起来的你可以一把给揉了。而“每个孩子一个电脑”计划入选是意料之中,据说其前任总设计师玛丽..杰普森已经着手设计75美金一个的手提电脑,不仅可以做一切普通手提电脑可做的一切工作,还具有三倍以上的无线覆盖量和日光下可阅读的屏幕;电池可备用2030小时,摔在地上也没事儿,听起来非常诱人。

         然而这个耗时一年多筹办起来的展览之所以与众不同并不只在于陈列一大堆新产品。安东奈丽是个对现时现世相当有洞察力的女人,刚刚荣升资深策展人的她已为MoMA效劳14年,一直在设计界十分活跃,以具有前瞻眼光和大胆见解著称。已经在网络虚拟社区“第二生命”生存了一年多的她告诉我,因为科技,人类已经在实践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互联网的沟通,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段已经不能成为阻隔人们交流的障碍。但是犹如双刃剑,科技的黑暗面同样令人不寒而栗,她的展览就是要强调当代设计师的基本操守和重大责任,利用科技来多做些正面积极的事情。

          令我个人最为神思恍惚的展览部分是“探讨的设计”。与其说是设计,这部分的内容似乎更像艺术装置录像。“给孤男的饰物”是八样奇奇怪怪的电器:像卷筒纸一样一拉而出的床单、暖脚暖背的吹风机、一团为唤醒主人而不断轻抚面庞的秀发、一只按摩蜷曲胸毛的铁手指、一个为发脾气而准备的扔盘子装置、一束将女人曼妙身姿投影在墙上的光和主人自慰后可以“分享”同一支烟的吸烟器。在“孤男”同一作者瑙姆.托冉(Noam Toran)的另一作品“欲望管理”中,家成为最后的私人防线,人们在此使用传统工具实践各自的异端行径严重点说,就是变态行为。托冉的设计,倒都没什么高科技含量,不过是改装一下现成器材而已;更甚者,那根本也不算是他的发明,因为短片中那些荒诞的情节,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改变的。

         设计师不像艺术家,少有空穴来风。设计师也总是在不断挑战人类的人文尺度。每一样新技术的背后,都有讨论不完的社会、文化和道德话题。今天我们已经很习惯地使用电动牙刷,让切碎器帮着剁菜,让空调帮着取暖避暑;人类为了个人的需求,俨然无耻地成为宇宙中心,不断地剥削科技发展成果,似乎已经到了无止境的地步。而所谓的底线或者说极限在哪里,伟大的设计师们能把握住吗?

        经济观察报

  • 手和肥皂

        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是消费大众认为最美的?这个问题似乎老掉牙了,却又是设计师、设计评论家和生产商们不得不皱着眉头整天寻思的。

        不久前布鲁塞尔的一家设计机构妄图通过一项特别调查来研究出“美的公式”。受调查者们从取暖器、吸尘器、热水瓶,手表和自行车这五种生活日用品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最美的,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人像商量好了似的,都喜欢流线型的热水瓶、水管状的取暖器、传统型自行车,简单的手表和不花哨的吸尘器。至于那些过分注重装饰和自我意识的现代设计,大都被列为丑陋。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对“美”有相当一致的看法,虽然要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不那么容易,而且我们当中很多人还很固执地觉得自己对美的见解是很独特的。其实,我们心里对所谓的美都是有某种早已设定的期待值的,而这种期待值也是习惯性思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热水瓶要长得像热水瓶而不是个纸口袋,吸尘器也要简单好用而不是像操作一台高科技电脑。

        但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中最具创新精神的。我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我们对“新”和“陌生”的渴望一点不亚于我们对“旧”和“熟悉”的依恋。然而最有趣的莫过于“新旧交织”,举一个通俗且恶俗的例子,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某男新找的女朋友和他的前任女友们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人们会对反复出现的形状更有好感,尽管他们根本不记得。这种“曝光效应”显然已经被娱乐圈的艺人们运用自如了。

        “手肥皂”是居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女艺术家玛丽·嘉德斯基(Marie Gardeski)的创造。她以旧货店里收来的洋娃娃们的手为模型,做了几百块肥皂陈列为装置艺术。展示结束后,她实在没地方放这么多肥皂,就开始分发给朋友,最后发展到售卖。

        手和肥皂当然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可当他们结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样全新的概念,甚至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无法接受。嘉德斯基说好多人的最初反应是强烈的反感,觉得“手肥皂”好诡异、好可怕,好恶心。可是随着网上销售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些用山羊奶和蔬菜甘油制成的肉乎乎的粉色小手。这些小手都是手工制作的,嘉德斯基的工作室每天最多只能做八双,或者二十套超迷你型的,所以现在排着等手的队伍已经拉得很长很长了。

        前面说过,大众不喜欢“花非花,雾非雾”的东西。所以尽管长得不像的肥皂的“手肥皂”目前很受欢迎,但它毕竟只在整个肥皂市场上占了很小很小的比例。大多数标新立异的另类设计品都只为小众服务,像嘉德斯基这样的另类设计师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成功,因为她本来也没想把小手们通过流水生产线送进连锁超市。更多“四不像”另类产品惨得连小众市场都挤不上,完全符合了消费心理的研究结果。“手肥皂”之所以崭露头角,还是有它为人熟悉的因素人手。嘉德斯基先是把人们熟悉的两样东西:手和肥皂搞成了新发明;等人们看多几遍、心理适应之后,这新发明又成了熟悉的东西手和肥皂。

        这个轮回蜕变过程值得很多新手们好好琢磨,对于布鲁塞尔的那家设计机构来说,更是个头疼且看不懂的案例。尽管对嘉德斯基来说,不过是她装置艺术剩余物资再利用的意外收获而已。

    本文参考文章:

    Beauty in the eye of the consumer, Hettie Judah, Financial Times, Jan 19, 2008.

    Imitation of Life, Rob Walker,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Jan 13, 2008.

         经济观察报

  • 收藏心经

        我是在华盛顿DCU街上的一家设计专卖店碰到丽莎·罗伯兹(Lisa Roberts)的。就我的个人胃口来说,这家店显得有点商业化,甚至稍稍俗气;左转右转,到处都是阿莱西的产品,令人觉得缺乏点新意。

        我并不是说商业化不好,事实上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要商品化吗?不考量商业因素的设计,多少是自娱自乐的艺术品。商业化了的设计品同样可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像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所倡导的,在设计既实用又必需的东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也把它做得漂亮。

        罗伯兹的书《未来古董》(Antiques of The Future)就是鼓励人们在批量生产的商品中淘宝,因为当这些东西停产后,再过若干年,指不定就成颇有价值的古董了。那天晚上,她在U街的这家设计小店里做了一个小规模的签书讲座,来的人不多,其中大多数还都是圈内人,场面未免有点冷清,而她面对的提问亦不轻松。

        究竟什么样的东西会成为未来的古董?罗伯兹给出这样的指导:东西必须在视觉上抢眼;东西必须是批量生产品;东西必须是过去50年中设计并制作的;东西并非为了收藏而生产;东西有可能在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过;东西也许是某个博物馆的馆藏;东西也许获得设计奖项;东西的设计师也许是设计界的领先人物。

        建筑师出身的罗伯兹一定是有收藏癖的,经年来她搜罗了一件又一件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设计品,从削土豆的刨刀到巨大的椅子,应有尽有,倒也都是生活日用品。终于等到数量成百,在朋友的鼓励下结集出书,展示自己的收藏的同时,也和喜欢设计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收藏心经。我个人认为,上面的“收藏指导”,是她现在的心得总结,想当初她开始零敲碎打地买的时候,倒也未必有此心计。换句话说,带着这样的心计去逛店,至少不是我的爱好。好像是否喜欢该设计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若干年后的标价,也许这样才够职业收藏家的心态?在我看来却是乐趣全无了。

        有个在场的年轻设计师问,那你买了那么多东西,怎样才不被东西来左右你的生活呢?这其实也是在场很多人的想法,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个女人好有占有欲啊,不过这样买下去,到底是你占有东西,还是东西占有你呢?罗伯兹坦诚她的收藏品已经开始多得溢出来,她不得不专门在家里辟出一间房间精心摆放,(好像是为将来的博物馆做准备?)而至于究竟谁拥有谁,她说,有好些东西都是她实际生活中天天用到的,比如麦克·格雷夫斯的水壶。

        收藏一把开罐器和收藏一幅毕加索好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谁也不能拿一幅画怎么样,除了看,还是看。可是大多数人买了心仪的工具,总还是要用用,越用越顺手才开心,毕竟厨房不是博物馆展厅。而设计的实用价值也正是在使用中才能久经考验地体现出来,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绝对过不了家庭主妇这一关。就像大腕费利普·斯达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几乎没有人买来是为了真的榨汁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怎么好用。是虚荣?还是经不住美的诱惑?怎么说都成,反正斯达克这老油子是赚够了。

        罗伯兹的个人收藏还是有相当部分经典的,尽管我觉得或许由于地理原因,她忽略了大量近50年来优秀的北欧设计品。然而这本来就是个很个人品位的一家之言,她若能抛砖引玉地引起更多人对当代设计的兴趣,倒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自以为很有免疫力的我,上个星期去家附近的杂活五金店买电线插头的时候,居然发现由UMBRA出品,已经绝版了的GARBINI GARBINO垃圾筒没人搭理地挤在一大堆很难看的垃圾筒之中。没有听罗伯兹的介绍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漂亮垃圾筒的存在,可现在,我自然无法抗拒把这个标着$7.99的可爱小筒捧回家了。

        经济观察报

     

  • 黑白无双

        三四年前,我在某校的设计学院旁听设计理论课,老师拿出一黑一白两个小瓷人让大家评论。这一对圆头圆脑的小可爱展开双臂相互拥抱着,他们脸上分别代表眼睛和嘴巴的三个小孔正是胡椒和盐的出处。在七嘴八舌的闲扯之中,唯独一位男生语出惊人,说这个设计让他想到种族主义问题,话音一出,全班同学连老师都一愣一愣的。

       “薄荷”设计组合(MINT)的“拥抱”(HUG)曾经是纽约MoMA现代美术馆小卖部里最畅销的,我在那堂课后不久也忍不住跑到MoMA因装修新馆在皇后区设置的临时场馆中花二十五美金捧回这对小人儿。可事实上,当时“薄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MoMA收下“拥抱”。MoMA喜欢“薄荷”的其他作品,唯独对“拥抱”持有怀疑态度;就像著名生产商Umbra一样,他们对“薄荷”说,“拥抱”太可爱了,和他们一贯的超摩登产品风格不相符合

        “拥抱”是“薄荷”组合的第一个作品,原本是为大生产商度身定做的,没想到屡遭挫败,倒逼得从没想过自产自销的“薄荷”走上了独立制作的不归路。“拥抱”的成功是设计界又一个津津乐道的段子,Umbra对当年的失策捶胸顿足,但正因为他们没有眼光,成就了“薄荷”的事业。

        当年班上那个男生倒是很有洞察力,因为据“薄荷”组合自己介绍,“拥抱”其实正是暗示了人类的手足情深。大胆的黑白对比正是强调了我们大家都是这个星球上的兄弟姐妹,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对待且充满同情。能把餐桌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胡椒瓶和盐瓶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足以体现设计师之良苦用心,这也证明了“拥抱”注定是会成功的,因为它根本就是在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而对于看懂这个故事的顾客来说,岂有不动心之理?

        我不得不也提一提当年的老师,其实她正是MoMA的建筑和设计部策展人,但她显然对种族团结一说毫无头绪,并且解释道,因为自己嫁了个黑人,(她是意大利裔白人),所以对于黑白黄各族混杂感觉非常自然,从来不会刻意地从这个角度来区分每个人。班上另一位年长的女同学继而感叹,直到今天,一看到黑白,人们还是会做有关种族主义的联想,难道不令人唏嘘吗?

        一场由胡椒瓶和盐瓶引发的社会问题讨论并没有在一堂设计课上得以充分发挥,好在并没有人因为那个男生一眼看出黑白之区别而斥他为种族歧视者。其实,黑白分明的最基本功能无非是把胡椒和盐区分开来,立意再高尚的设计也不能忘了其功能性,否则就成了单纯的装置作品了。看不看得出“黑”和“白”,(真可笑,他们本来不就是黑的和白的吗?)似乎没有必要太过于政治敏感,尽管它的确多少也体现了观者的观念。

        我为了给这对小人儿拍照,仔细地在桌上把玩了他们一番,因此又有新感觉。两个小人性格模糊,男不男女不女,可谓中性,是否可以说他们也是提倡同性爱的象征呢?


         经济观察报

  • “滑翔屋”与华盛顿绿屋计划

        今年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最受欢迎的赢家不是俊男或靓女,也不是才华横溢的资深导演或制作人,而是前任美国副总统艾尔·戈尔,一个原本和星光灿烂的好莱坞毫无关联的政治家。他主演的纪录片《难易忽视的真相》不仅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更引导了如里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一批大腕明星以身作则投入挽救地球的行动。一时间,倡导绿色生活,改变全球变暖成为美国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作为一个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举足轻重之份量的大国,如何成为一个“绿色之国”是2007年美国各界有识之士们对政府和大众的呼吁。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值此推出“绿屋计划”展览,提请公众从自家做起,每个人改变小环境,足以力挽狂澜,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以小博大的“滑翔屋”

        美国的房屋建设占用了全球原材料的40%,所以,如果美国人能从节约能源、擅用能源的角度出发造房子,对全世界的能源利用有着极大影响。北加州设计师米歇尔·考夫曼(Michelle Kaufmann)于2004年设计的“滑翔屋”(Glidehouse)正是以崇尚简单生活为出发点,对各类废旧材料再造利用,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持久好处的环保绿屋

        “滑翔屋”的部分样板房是“绿屋计划”展览中的重头戏,被安排在展厅显眼位置。其简单实用的格局安排、清爽流畅的设计线条,令人想到北欧的极少主义设计流派,似乎并无独特创新之处。然而,当你仔细研究其中的构造材料,从外墙到地砖,处处渗透着环保意识,便显示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这栋可以在工厂加工半成,搬至现场简易安装的房屋费时1014个月,室内实用面积由两卧的100平米至四卧的200平米不等,房屋本身在工厂的造价约每平米1400美元,低于2005年全美新屋平均造价。有此可见,“滑翔屋”并非只为有钱人定做的奢侈品,其难得之处就在于试图说服普通大众建造一个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都有益无害的家。

        无论是从设计,还是从材料上,都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为准则是“滑翔屋”的设计根本。大幅木质百页滑门和天窗为室内通风采光创造良好条件,屋顶可安装太阳能接受设备,可支持冬季取暖和热水供应。除了降低人工照明使用率,室内也安装了节水装置。地板采用了快速成长又便于更新的竹子,厨房里漂亮的黑色台面居然是报纸和苍蝇尸体捻成的灰再造合成。从灯泡到大小不同电器,全部使用节能版;墙面和家具涂料是无毒的,而墙与墙之间的填嵌连接采用木结构,紧密防霉,更降低空调或暖气的使用率。

        如果可以让自己生活得舒舒服服,又有利于自然环境,岂不是件何乐而不为的高兴事呢?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诸如“滑翔屋”这样的计划来改变自己和环境。毕竟,买现成房子的人还是比从头造房子的人要多一些,而“滑翔屋”中的许多环保产品价格也不如想象中便宜。它对于公众的启示更多的还是一个概念的介绍,开阔观众眼界和思路,加深环保意识。人人都住“滑翔屋”既不现实、也很教条,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自身居住条件和要求,尽量做到不铺张浪费、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保护地球。

    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

        被《新闻周刊》喻为“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展览不仅对公众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房屋建造商、原材料厂商等相关行业都具有推动作用。“这次展览全方位地展示了环保至上和最高美学标准相结合的概念,”展览主要策展人唐纳德·艾尔布赖奇特(Donald Albrecht)说到,“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们将高新材料和传统建筑智慧相结合,创造出辉煌而舒适,且轻巧便捷的房子。”

        国家建筑博物馆执行馆长薛石·瑞德(Chase Rynd)则说,“作为全美唯一一家集建筑、设计、工程、基建和城市规划为一体的博物馆,我们有责任推广这样的概念:环保敏感度是将来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思考点。”

        展览中21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绿屋”计划,都是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们在过去五年间设计建造起来的,其中包括了中国北京的长城公社。每一个计划都诉说不同的故事,在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因势利导,创建人类理想家园。其中芬兰赫尔辛基正在建设之中的“维基”(Viiki)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居住社区,充分体现了这个以诺基亚引领世界通讯科技的北欧小国在普及环保、实现环保的为民造福国策上,又领先一步。

        很多正准备造房子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整个展览中最实用的部分是“材源厅”。从地毯到桌面、从混凝土到金属,从木材到涂料,60种不同的绿色环保建材和制造商信息一一陈列。这样周全方便如导购般的安排,无非是想进一步向公众证实,想过环保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你有心寻找,并不成熟的环保生产销售市场上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如果说绿色生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为了未来人类的生活和世界,那么没有什么比给现在的孩子们灌输环保概念更重要的了。博物馆配合展览,举办了一系列专为中小学生准备的趣味横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从小就可以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如何养成节约能源,擅用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代代相传,其深远的意义对于大自然来说不言而喻。

    全美绿色条约19

        如果你并不打算翻新自家房子或者新建房屋,并不等于你不能在自家旧屋内实现环保理想。展览为观众详细解释了各类家居用品的“可环保“性以及专业环保词汇,当你每一次购置新的家居用品之时,便可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挑选环保节能指数高的产品,而非只在乎产品的外型和价格。

        展览同时也推出了美国室内设计协会和基金会共同制定的“19条”。这19条是根据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市场供应,量身定做的绿色条约。虽说在中国,有不少现实与其不符,但我们也不妨来看一下,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一)   购买节能电器产品,使用定时装置控制用量。使用节能灯泡、并以增大窗户面积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 二)   使用低流量的淋浴和洗手笼头。

    三)   使用以水或牛奶为基料的涂料。

    四)   使用由纸张和自然纤维加工的墙,并涂以自然颜料。

    五)   使用自然纤维如棉、毛等材料制成的地毯。这些地毯都是无毒的,没有经过化学清洁剂和杀虫剂的处理。

    六)   使用可以快速更新的材料为地板,比如竹子或油毡布。

    七)   使用实木作为家具原料。纤维板等合成木材可能含有毒性化学材料或甲醛。

    八)   再次利用旧材料,比如砖、石头、玻璃、瓷砖和金属等。

    九)   购买家居用品时,考虑其“生命周期”。当这些家具坏了以后,他们可以被再利用吗?还是会被彻底废弃?

    十)   回收包装材料,并且小心地回收会对土壤和水质产生污染的废物,比如油漆罐等。

    十一) 安装灯光传感器,可根据人的活动而自动开关。

    十二)刷牙和洗脸的时候,不要把水笼头开着。

    十三)如果每个美国家庭在每1000卷卫生纸中只买一卷100%可回收卫生纸,便可少砍伐373千棵树,148万立方英尺的掩埋式垃圾处理场和1.55亿加仑的水!

    十四) 使用洗碗机前,不要用水冲碗碟,而是用刀叉刮去残留物。预先冲洗所用的水可能比洗碗机用的水要多得多。

    十五)检查冰箱门的密封程度。如果冰箱不关严,会造成能源浪费。

    十六)尽量购买居住地所生产的产品和原料,节省由运输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十七) 选择生物能分解或可回收的产品,消减浪费。

    十八)选择由废旧木材再利用的木制品,或者是来自持续管理的森林木材。

    十九)不要使用干衣机,而是使用晾衣架在室内外干衣。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

  • 美国飓风中产生的设计

        一座简洁朴素的黄色小木屋最近荣获美国库柏·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颁发的“人民设计奖”。这个奖项是通过博物馆首次设立的网络评选活动产生的,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500个提名设计共收到来自全美和全世界的5,000个投票和12万访问者。那么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木屋究竟凭什么可以击败众多经典设计,成为人民的最爱呢?

         “卡特琳娜小木屋”(Katrina Cottage)的灵感来自去年令无数新奥尔良居民丧失家园流落街头的卡特琳娜飓风。建筑师安德鲁·杜阿尼(Andres Duany)首先提出木屋概念,由纽约的建筑师设计师玛丽安·库萨托(Marianne Cusato)设计完成了1号小屋。这个可以取代移动房车的小房子不仅仅是解决临时住宿的方案,更具有持久、安全、价廉和安装迅捷之特点。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座真正的房子,给予刚刚失去安居住所的人们一个家的感觉,一份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的尊严。

        灾后的家园重建工作往往耗时漫长,很多人在美国联邦紧急管理会所提供的移动房车中一住就是好几年。这样的生活状态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都不是最佳选择,更不用提如同停车坪一般的房车聚集地毫无社区精神可言,常常被人当成仅次于贫民窟的下等住宅区。

       “既然那些房车也来自纳税人的钱,”库萨托说,“为什么我们不造个更长远一点的东西呢?如果你给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地方住,他们便会想就此安定下来。”

           作为新都市主义协会创建者之一的杜阿尼在采访中表示,“最重要的是这个房子在人们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因为新都市主义的宗旨之一就是讲究多样化,其中包括了经济多样化。当然,它也反映了一种帮助的义务。就多花了一点点的钱,人们可以拥有一个漂亮、持久,并且感到尊严的住所。”

        就像废墟中盛开的奇葩,“卡特琳娜小木屋”是可怕的灾难中所能产生的最美好的事物。1号小屋原型只有28平方米大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生活功能一应俱全,更有一个漂亮的户外阳台。简单朴素,不等于潦草将就,设计师想传达的就是这种认真的生活态度。很多人在看到“卡特琳娜”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栋可爱的小屋,不敢相信这是个造价低廉的临时住所。“安全,是底线。”库萨托对记者强调。

        既然是飓风后的产物,抗飓风则是“卡特琳娜小木屋”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钢木框架结构、泡沫绝缘板和水泥纤维板墙壁、铁屋顶、实木地板,不仅防潮防霉,更可抵抗每小时225公里风速的大风。如此坚固结实,绝非连热带风暴都不能抵挡的房车所比拟,非常适合海岸地区的居住条件。房车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18个月左右,因为其结构是为了周末短期度假,而非长久居住而造。一经使用,便被永久抛弃,对环境和资源都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卡特琳娜”不仅可被持久居住,在将来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更可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建或改建。设计师的灵活设计方案使这一切做来都是轻松容易的。“这是可以增值的,”库萨托说,“你现在不需要有很具体的想法,但是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建,等于是一份产业。”

        事实上,除了在尺寸上的灵活性,“卡特琳娜小木屋”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它的多样功能性使其早就超越了灾区临时住房的身份。自从小屋亮相,库萨托不断收到无数的问询电话和信件,其中不仅有私人买家,也有政府机构,把小屋看成改建贫困“棚户区”的可行性计划。有的人觉得它可以用来做大学生或部队宿舍、动物园管理人员办公室,或者流浪汉收容所,也有的人觉得把它用作垂钓、滑雪胜地的度假屋也不错。经济预算有限的家庭特别青睐它,子女成年的“空巢族”老年夫妇和单身家庭也很喜欢它,而精明的加州人则盘算着可以在后院建一个出租赚钱,用来支付主屋的贷款。

        通常在美国,如果你只想要一个小小空间的家,就只能去公寓楼房里找,或者干脆住房车,因为独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大尺寸。尽管目前全美房市低迷,但普遍房价并不便宜,价格仍然不菲的大房子更是对很多人来说可望不可及。“卡特琳娜小木屋”开发了一个以前不存在的房产市场,你既可以比较轻松地拥有完全独立的私人空间,又不像住大房子那样,需要为了维护而支付太多的额外费用。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拥有一个价廉物美的家,岂不是众多买房者梦寐以求的吗?

        热烈的公众反应自然也引起了生意人的浓厚兴趣。近日,美国的房屋建造大公司罗维斯(Lowe’s)率先和库萨托签下协议,负责打造和销售“卡特琳娜小木屋”。目前,在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娜州的罗维斯商店内已经备有四种不同房型的木屋供消费者选择。最小的是只有50平方米的两居室,最大的是87平方米的三居室,每平方米单价450550美金不等。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卡特琳娜小木屋”估价为27,20046,800美金。这个价钱只是材料费,并不包括材料运输费、地基和冷暖气设备等,如果你自己不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能力,自然还需要另外花费请工人搭建。

        罗维斯表示,随着销售的展开,会有更大和更多的各式“卡特琳娜小木屋”投入生产,价格也会有所下降。如果罗维斯做得成功,其他房屋建造公司肯定会纷纷效仿,使更多消费者受益于这一新型房屋概念。

        从一座临时避难的小木屋,发展成一个可以造福于贫困低保人群和普通消费者的计划,推行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利于环境、生活质量和社区营造,“卡特琳娜小木屋”不愧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正如始作俑者之一的库萨托所说,“从如此可怕的灾难中,如果我们有可能就此产生一个让人人负担得起的房屋概念,并且在全国推广实施,那简直是太非凡了!”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

  • 老家具,新古董

        还没来得及等你欢呼庆祝那掖不住腰间赘肉的低腰裤终于被时尚专家们扔进储藏室的时候,更令你心惊肉跳的紧身小裤管又登上了T台。这就是潮流,似乎总是为完美身材设计,而你要是诚惶诚恐亦步亦趋,则注定以惨败收场。

        事实证明,收着点老古董总是没错的。不要以为去年的货色今年就可以进垃圾筒了,一个轮回下来,指不定谁又重返江湖,那时候你就不必特意跑到二手店花大价钱把当年自己不屑丢弃的裙子再买回来了。

        同样的道理一样运用在家居设计上,因为家居和时装就像表姐妹,常常在潮流大浪中携手共进,相互捧场。如果你不厌其烦地把外婆和妈妈留下来的旧货搬进搬出,哪怕是让它们挤在储藏室里落灰,你也已经够格称得上目光远大了。

        老家具成为香饽饽早就不是新闻,尤其是古色古香的家什,无论从升值潜力还是审美情趣上来说,本来就很有市场。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股怀旧风愈刮愈猛,追忆年代也越来越逼近,要说六十年代的retro风格还能让人觉得情有可原的话,那八十年代的kitsch居然也突然时髦起来,实在让人有点郁闷。想想我家里八十年初刚脱了点贫的时候打造的桌椅柜子,质量又差款式又笨,除了结实没别的了,难不成现在又成了流行货?还有那印着大红大绿牡丹花的搪瓷面盆和热水瓶,当年倒还算是拿得出手的陪嫁品,现在除了上年纪的人家里还能找到一两个,年轻人谁还用?可人家国外的家居专卖店里,却偏偏神气活现地把这些个宝货的“赝品”显派在橱窗里,就差高脚痰盂了。而你再一看标价,肯定又要唉叹自己扔破烂扔得太勤,掖不住宝发不了财了。

        芬兰两人女子设计组合“蝴蝶”(Perhonen)的“银莲花”(Anemone)系列是近年来我所看到的最先把奶奶辈儿的蕾丝花边翻出来重作漂亮文章的。老歌新唱要走红,新歌手一定要有新招数才行;设计也一样,要是只是把奶奶钩的花边拿出来晒晒太阳,充其量只能进跳蚤市场。两位芬兰小女子把手绣蕾丝花边压模在深色丝印玻璃之间,将经典工艺和新锐技术紧密结合,这样绝妙的创意果然令“银莲花”餐桌一炮打响,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博得喝彩声声。

        从那以后,蕾丝花边就活泛起来。今年的奢侈品专卖店里,从奥斯卡-德-拉·朗塔(Oscar de la Renta)的外套,到芬迪(Fendi)的小挎包,都装饰着工艺精细的花边绣片。就连普及北欧极少主义风格的宜家(Ikea)居然也出品了这样一款凳子:传统的18世纪英国式木头圆凳子,凳面却是丙烯涂漆翻模的黑色蕾丝花边图案。而花十三美元,让尊臀感受一下后现代主义的瞬间,似乎不是一件消受不起的奢侈吧。

        除了蕾丝花边,印花帆布最近也挺有人缘,尤其是那夸张的大花图案、像床单似的彩色条纹,还有从去年起走势强劲的黑白系列,都是沙发和靠垫等家装布艺首选。这些有那么点浪漫、又有那么点纯朴的传统风格似乎要比任何新材料都能勾起人们心中对家的温情。如果说极简主义风格的家居装修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人生活的简单、干脆、利落,甚至冷漠,那么一刮再刮的复古风则多多少少迎合了人们在这个局势动荡、环境恶化的世界里对传统家庭和生活方式的无限向往。

        当然,所谓时尚品位,有时候也是设计师们的阴谋,未必要像评论家那样把什么都拿来往高处说。我就常常对自己的所谓品位产生怀疑,明明是同一块桌布,隔几年再拿出来对对眼,居然会丑小鸭变天鹅,难道真的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质疑自己水平下降这样的事情总是放到最后万不得已才做的推测)而欣赏水平之所以突然提高,难道就是因为翻看了几篇报纸时尚设计版的权威评论?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一个芬兰女设计师的玻璃制作工作室

        如果你非要给芬兰设计师定性的话,阿努·潘蒂宁Anu Penttinen)绝对不是典型样板。首先是她的作品,乍一看似乎毫无“芬兰特色”,倒是带有浓郁的非洲土著风情;而等你碰到她,她那爽朗的大笑和强调自我推销的言论更让你难以相信来自素有内向沉稳之称的芬兰人。

        曾经游学世界各地的潘蒂宁去年在赫尔辛基最时尚昂贵的“设计区”租了个小小的街面房作为自己的展示厅。尽管只有周末她才有空前来开门迎客,但这种大胆作秀,又比较商业的做法在芬兰独立设计师之中并不多见,更不用提其中所担的财政风险了。潘蒂宁对此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她刚刚开始走红,却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也体现在了她的工作室选址和工作方法上。

        作为一个玻璃设计师,同时也是个亲力亲为制作每一件作品的手工艺术家,潘蒂宁把自己的工作室安在了距离赫尔辛基一百多公里处的努塔河村。这个小小的村子可以说是个玻璃村,建于1793年的第一家芬兰玻璃厂就在潘蒂宁工作室的街对面。如此深厚的玻璃制作文化背景自然吸引了包括潘蒂宁在内的许多玻璃设计师,一个以玻璃为媒线的艺术设计群落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这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工作方式在艺术家和设计师中并不稀奇,对于纯手工作业者来说更是比较传统且便利的。潘蒂宁认为,这个平静而接近自然的小村子给她百分百投入工作状态的环境,尽管她的展示厅在闹市中心,而她作品的很多灵感来源亦来自都市,可是她并不喜欢无时不刻面对喧闹和嘈杂。玻璃制作是一项及其辛苦的工作,而玻璃本身也是一种特难伺候的材料,所以在村子里工作,有同行相近,哪怕不是一块儿干活,但知道喊一声就有人能帮得上手,心里就踏实很多。

        事实上,这种扎堆不落单的风格是目前芬兰新一代年轻设计师们所推崇的,尽管其体现方式不尽相同。在地广人稀的北欧大地上,“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似乎显得更为管用,不论是推广各自设计理念,还是开拓商业市场,纠集一批志同道合者,总能搞出更引人注目的响动。“艺姆”设计(IMU)就由一帮初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组成,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他们成立几年来,倒也在世界各大重要城市和美术馆等举办了不同规模的设计展览。这要是换了个单枪匹马的设计系学生,根本就不可能。而像“金枪鱼”设计(Tonfisk)、“五角”设计(Pentagon)和瓦尔弗摩(Valvomo)这样已经具有一定商业市场和名气的,则采取设计事务所这样的形式,进行市场经营的正规化操作。事务所办公室听上去似乎乏味无趣,但其效果是网罗了一批有才华的设计师共同创业,设计概念唯有落实到产品,才算真正成功。

        这些,对潘蒂宁来说,当然是不同的路子。但是她正稳扎稳打地把自己经营得蒸蒸日上,随着定单的不断增加,大量的制作工作有点令她喘不过气来,背也快压断了。很显然,当她的名气如她所愿不断响亮的同时,她需要重新排列组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过眼下,潘蒂宁最希望的,是能在努塔河村为自己附近找一个更好、更大的空间,最好是可以将工作和居住完全结合在一起。

     

        城市画报

  • 寻找赫尔辛基

        关于赫尔辛基,最陈旧且无趣的一个笑话就是,一些足不出户的外国人以为那里的大街上也跑着北极熊。事实上,这个除了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以外,地球上最北的国家首府虽说地势偏远,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文化艺术上来看,丝毫不容忽视。今年,芬兰伦值欧盟主席国,整个赫尔辛基人来人往异常热闹;而稍早一些,来自芬兰北部圣诞老人家乡拉普兰地区的一支面带魔鬼面具的重金属乐队Lordi出人意料地摘取2006Eurovision电视歌手大赛桂冠,也算是给芬兰在流行乐坛上又添点儿响动。

        前往芬兰的旅游者,通常带着一点点对这个北欧小国的仅有常识,挖空心思地想除了洗洗桑拿、看看北极光,再拜访一下圣诞老爷爷,坐上雪橇“玲儿响叮当”之外,还有什么可干的呢?诺基亚早就全球化了,在中国买一样的款式价钱还更便宜;一级方程式明星哈基宁也不会站在大街上和游人合影留念,小小的赫尔辛基市中心还远不如上海淮海路来得闹猛,于是观光团们似乎也只能吃一顿麋鹿肉,买两块北方皮草匆匆作别。知道点古典音乐的,最多再去西贝柳斯纪念碑表示一下崇敬之心。

        其实,阅读这本杂志的文艺青年们,多多少少了解,芬兰至少还算是个北欧设计重镇。作为当代设计重要流派极少主义的发源地之一,芬兰人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便陆续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粉墨登场。阿瓦尔·阿尔多(Alvar Aalto),玛利曼高(Marimekko)等大师和品牌的名字绝对称得上“重磅炸弹”,其“经典永流传”的风格,不可肤浅地用时尚和流行来衡量,普通人没有一点基本品位是消化不下去的。踏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低调了好一阵子的芬兰设计有重新抬头之势,这不仅要归功于一大批活跃在各大都市勇于挑战创新搞怪的设计新鲜人,也要肯定芬兰政府一直以来为设计这一国家生产原动力所做的强力支持和宣传。

        去年,借着芬兰设计年这一大举措,赫尔辛基圈出了“赫尔辛基设计区”这一概念。听上去很商业,似乎也很老土,有点像中国人在旅游风景区动不动划个圆树个牌子搞段故事那样的桥段,不过倒是给喜爱设计的访客们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一张“设计地图”在手,一处处跑下来,省去不少冤枉路。《艺术世界》给有机会前往北欧进行“设计朝拜”的同志们也来画一张“赫尔辛基艺术设计之旅”,圈子不仅仅画在购物这一单纯项目上,更主要的是籍着那一个个小圆点,体会北欧设计之精髓,思量其生生不息之创造力的奥妙。如果你能捂紧自己的钱包,这便可以是一趟免费的考察调研。

        最后,笔者善意提醒各位在奔波于赫尔辛基大街小巷之际,带上水壶或空瓶。芬兰水之纯净和甜美,无论在质量和干净程度上都超过商店里售卖的瓶装水(这是新近调查显示,绝非凭空吹牛),走到哪里拧开自来水喉便可享用。这样天然而免费的“设计”,你怎可错过。

     

    KIASMA当代美术馆

       当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大笔一挥,把这条巨型“蠕虫”画在赫尔辛基最瞩目的中心地带之时,曾经引来争议无数。一面对着北欧设计学派鼻祖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中央火车站,另一面对着威严庄重的国会大厦,霍尔还蠢蠢欲动地要把芬兰国父级人物马达汉(Marshal C. G.E.Mannerheim)骑着马儿的铜像挪位。这种如同要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念头最后自然没有得逞,于是KIASMA这座北欧地区最招摇的当代美术馆就屈居在老马身后了。崇尚清晰和简洁线条的美国人霍尔在芬兰这个极少主义发祥地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其宽敞通透的空间设计和最自然光线充分利用的技巧不仅令当代艺术作品得以完美体现,也令此地成为市中心最受欢迎的逗留放松之处。

        KIASMA咖啡馆是文艺青年和艺术家们的聚集之地,而便宜好吃又大份的午餐套餐一直供应到晚上八点,真是迎合了不定点吃饭的艺术家脾气。KIASMA小卖部则有很多心思巧妙的小玩意儿和好看的艺术设计类书籍。而阅览区总是有人边看书边等朋友,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又好找又避风,还一分钱不花,实在是最实惠的碰头地点。

    KIASMA当代美术馆: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附近,看到一个如同太空飞船一般的银色庞然大物便是。每周五下午五点以后免费入场。

     

    ATENUEM国家美术馆

       如果你想一窥芬兰的传统古典艺术品,坐落在建于1887年老建筑中的ATENUEM便是必到之处。虽说规模小了点,也有一些少量的镇馆之宝,如凡高、高更和赛尚等。当然,有时候这里也有当代艺术作品展览,要是看到沃霍的毛泽东头像你可不要惊讶。

    ATENUEM国家美术馆:中央火车站对面。每周三下午五点以后免费入场。

     

    芬兰设计博物馆

        尽管设计博物馆规模不大,其行事风格和展览质量有时候也常常招来设计界行内人士的非议和争论,但所谓“外行看热闹”,既然到了这儿,还是去溜一圈。有没有好展览可看,就要看你的行程是否凑巧了,但无论如何,在博物馆小卖部逛一逛,咖啡厅喝一杯,也算是歇歇脚。

    芬兰设计博物馆:Korkeavuorenkatu 23

     

    芬兰设计协会Design Forum Finland

         作为芬兰设计总汇的窗口,芬兰设计协会是设计爱好者们的必到之处。从一九五零年代阿尔多(Alvar Aalto)的经典设计,到新晋设计师们的最新设计,你都可以在设计协会的商店里饱览一番。许多时尚设计杂志上频频露面的一些当红设计产品,如哈里·考斯基宁(Harri Koskinen)的冰砖灯,“金枪鱼”设计组合(Tonfisk)的“温暖”茶壶系列,均可在此惊喜囊获。在你忍不住把钱包都淘空之前,别忘了顺便驻足协会的展览区域,常常更新的免费设计展览颇有看头。最后,如果临上飞机还在牵挂某件小玩意儿,设计协会在机场的商店可以了却你的心愿,不至于肠子都悔青了。

          不要错过协会咖啡馆里美味得不得了的芬兰蛋糕,再喝一口用卡伊·弗兰克(Kaj Franck)设计的咖啡杯盛满的卡布其诺,那才算完美。

    芬兰设计协会:Erottajankatu 7

     

    芬兰建筑博物馆

       建筑博物馆可能专业了一点,那些展览图纸对于普通旅游者来说更是有点枯燥。要说芬兰建筑的特色,巧用原始材料木材,将其与现代新材料玻璃、钢材和其他合成材料相结合算是一个。芬兰人最注重的是把人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汇,整个首都天际线之低是逐渐习惯高楼大厦的中国人所想象不到的。走走坐落在百年老建筑之中的芬兰建筑博物馆,体会一下芬兰人的建筑思想和人文理念,不无收获。

    芬兰建筑博物馆:Kasarmikatu 24

     

    Iittala概念店

       芬兰百年老厂Arabia终于还是被同样老资格的Iittala兼容,从此跑Iittala这个牌子便名正言顺地成为芬兰在国际设计界的全权代理了。要问哪里买芬兰纪念品,我隆重推荐Iittala概念店,尽管又是玻璃又是陶瓷,带起来着实麻烦。可身为中国人,作为瓷的发明后代,到那里去受受刺激很有励志功能。无论是老祖师爷卡伊·弗兰克(Kaj Franck1950年代的杯碟碗盏,还是新锐设计师们的烛台花瓶,从技术到式样,Iittala的产品都很出彩。

    Iittala概念店:Pohjoisesplanadi 25

     

    Marimekko专卖店

       1960年代突然走红美国的芬兰大花布要感谢当时摩登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这么多年来Marimekko的花布走势依然强劲,其独一无二的经典图案、艳丽夺目的色彩和精益求精的印刷技术证明了她的永恒,无论流行之风刮向哪里,家中那一块Marimekko桌布或窗帘总是不变的。要提醒你的是,这里的布口袋有时候的确比皮包还贵,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Marimekko专卖店:Etelaesplanadi 4 Pohjoisesplanadi 31

     

    Artek专卖店

       1935年由芬兰现代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多(Alvar Aalto)领头设立的Artek开张之即当然是推销阿尔多的家具和灯具等设计产品。发展至今,这家国际知名的设计品牌经营最高质量和杰出的设计品。

        如果你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览阿尔多的众多精彩家居设计,Artek不失为最理想的匆匆落脚点;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设计师的手笔,正是Artek的独具慧眼,令他们有机会把理想付诸于现实。

    Artek专卖店:Etelaesplanadi 18

     

    Grayscale

             阿努·潘蒂能(Anu Penttinen)的大花瓶乍一看毫无所谓的芬兰特色,倒是有点非洲土著风格。然而那一味的黑白双色和流畅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抽象意境,又不失物件之实用性,就体现出怎么也抹杀不去的芬兰设计本色了。

           从花瓶、灯具屏风,到冰箱小磁贴,甚至最近试验的布料,潘蒂能的图案灵感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地图路线,她亦逐渐加入大红、桔黄等饱和色彩在作品中,更尝试开拓新的生活设计品。

       要买潘蒂能的作品最好挑周末,因为唯有此时她才有空从郊区的工作室赶来开门迎客。再好的艺术家也有失手的时候,留意一下二等品,虽说略有瑕疵,但毕竟是艺术家亲手制作,价格却便宜一半,很划算哦!

    GreyscaleUudenmaankatu 7

     

    IVANAhelsinki

             宝拉·苏霍能(Paola Suhonen)尽管对中国妹妹们来说很陌生,但她在国际时尚界却是颗冉冉上升的新星。结合了当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和斯拉维克文化的“艺术摩登”(Art Modern)是她的服饰风格。看似旧哈哈的碎花布,穿来如领家小姑娘,这种来自一九七零年代露营生活印象的怀旧风格正合眼下大行其道的时尚潮流。苏霍能坚持“芬兰制造”,郑重提出“道德制造”(ethical production)的品牌原则,讲明自己不剥削员工,不榨取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让你掏腰包付那毫不含糊的价钱的时候,也有一份成就感。

    IVANAhelsinkiUudenmankatu 15

     

    Myymala2

           Myymala”在芬兰语里的意思就是商店,其实这个地方也是个画廊,以“低得不能再低”的租金提供给年轻的另类艺术家们展览空间,商店里售卖的东西自然也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这个有一群年轻人撮合起来的地方不想把艺术、设计和音乐分得太清楚,但绝对想让这里成为赫尔辛基文化艺术风景线上的一个亮点。以其独特之处,Myymala2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人们路过这个半地下室的小小门脸之时,都会拐下去瞅一瞅。

    Myymala2Uudenmankatu 23

     

    Glamour Mercado

             Glamour Mercado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众多新晋设计师作品,不仅有芬兰设计师,也有阿根廷、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设计师,是赫尔辛基不可多得的一处国际化设计总汇。Glamour Mercado的店堂设计不同于典型的朴素简洁之北欧风格,倒显得比较巴黎或纽约化,不过和华丽的服饰风格颇为般配。

    Glamour MercadoUudenmaankatu 46

     

    AERO Design Furniture

             AERO Design Furniture号称拥有一九三零至一九七零年代这一段芬兰黄金设计岁月的最大批收藏,所以要看名家经典,不如来这个小小博物馆。店堂里当然也有各种新老设计师的作品,大大小小应有尽有,总之只要是上点名堂有点名气的,该有的都有,也算显示店的身价和姿态吧。不过最扎眼的,恐怕还是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一九六零年代设计的球形椅子了,他那一系列如同为太空站设计的产品,不管大人孩子都爱得要命。尤其是那晃晃悠悠的“泡泡”吊椅里,赖在里面享受多久店员也不会来赶你。

    AERO Design FurnitureYrjonkatu 8

     

    SECCO

            SECCO就是个废品收购站,但却是个令你流连忘返,并且临走前肯定要回收点什么东西的地方。无论是报废的橡胶轮胎、不再发声音的黑胶唱片,还是没用的废塑料,甚至拆散的电脑键盘,都可以幻化为时髦手袋、漂亮扎头绳或者是水果盘等等。所谓“变废为宝”,在SECCO这个自称为“垃圾场宝藏”的店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回到家里,你或许能不怕麻烦地更重视垃圾分类,或许也能自己动手搞点什么小创作。

    SECCOFredrikinkatu 33

     

    Goodis

             Goodis源于瑞典语,意为“只有好东西”,本来这个词只是指糖果,但这家由11个设计师自发开起来的店却有从衣服、印刷品,到家居用品和饰品等所有设计产品。设计师们亲自坐堂打理,尽量保证此地是他们尽情创作发挥的自由天堂。如果你厌倦了总是和别人在派对上撞衫,不妨来这里淘淘另类设计师们的佳作。

    GoodisTarkk’ampujankatu 3

     

    Bisarri

             Bisarri如同真正的二手货市场,只是满墙的木架子,摇摇欲坠地堆满了杯杯盘盘,看着都心惊。可不要小看这些个旧物,都是不同年份的断档经典老货,无形价值不可估量。挑几样喜欢的回家存着,一不留神到儿子孙子手里就成稀有古董了。

    BisarriAnnankatu 9

     

    Aste 90

        “90度”(Aste 90)是一家售卖年轻独立设计师的小店,只不过产品都十分艺术和另类,比如贴有设计师影像作品的火柴盒,可以想象买得的人不会太多。连店里工作的女孩都感叹生意难做,但“90度”仍然有一些独特的家居小玩意儿,同时也接受木质家具订做,正宗的芬兰精致手工,这部分生意总算能把店给维持下来。

    Aste 90Rikhardinkatu 1

     

    设计酒店KlausK

             20063月的Wallpaper杂志评论到:“赫尔辛基终于有了一家配得上芬兰首都之设计名誉的酒店了。”KlausK这家带有浓郁芬兰设计特色和民族文化风格的酒店也被Conde Nast Traveller杂志评为“60家世界上最酷的酒店”之一。

           尽管如此,KlausK的价格并非高不可攀,双人房从150欧元到200欧元不等,并且还附送其他不同服务,比如SPA等等。即使没有时间下榻KlausK,到其餐厅或酒吧一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酒店设计精华所在可一览无余。

    设计酒店KlausKBulevardi 24

     

    Zetor餐厅

       芬兰菜之“恶名”可谓声名远扬。先是被口无遮拦的意大利前总理贝鲁斯科尼嘲笑,然后希拉克在嘲讽英国菜时,又把芬兰菜拉下水,说“除了芬兰菜以外,英国菜是世界上最难吃的菜”。

        所有这一切,都不能阻挡Zetor餐厅里前赴后继的食客们。这家以捷克拖拉机牌子命名的餐厅供应足够喂饱拖拉机手的大盘菜,从土豆肉丸到三文鱼,还有麋鹿肉,地地道道的芬兰民间菜颇为可口,完全不如想象中那么不堪。最有趣的当然是Zetor的饮食文化,从菜单到装修,还有每个菜的卖相设计,都是增加食欲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ZetorKaivopihaMannerheimintie 35

     

              艺术世界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