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殷紫的剪贴簿 - Page 17

  • 电子请柬的是非

         资深“派对动物”们在接受邀请时,都不会忘了慢吞吞地问上一句,都有些什么人来啊?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和他们不对眼的,或者让他们觉得不入流的,他们便会敷衍地找个借口婉拒邀请。而专业派对组织者们在邀请客人时,也总是投其所好地加上一句,你的朋友谁谁到时候会来,谁谁谁你也认识吧,他也会来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去错了派对的无聊和尴尬如同宇航员降落时登错了星球。惜时如金自我为大的现代人,哪舍得无端端把时间和感情浪费在一大堆自己既不感兴趣、也无利用价值的人群身上?社交生活多数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若是利益所需,再讨厌的人也得陪着笑脸撑到散场;若是纯粹休闲,那就得趣味相投才玩得爽。

         互联网又一次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其神奇的功能。犹豫不决的派对受邀者现在不需要再鬼鬼祟祟地四处打听究竟还有谁赴会,只要打开电子请贴,便可看到邀请者名单。而RSVP名单的功能如同股票指数一览表,若回复者寥寥无几,那恐怕将是个冷清的夜晚,还是不要投入的好;若回复者争先恐后,那就快快点击回复加入狂欢队伍吧。

          最近,电子请贴越来越受欢迎。两大电子请帖制造商Evite和Facebook去年共发出了五亿左右的请贴。对于邀请者来说,选择购买请贴、书写请贴内容、递送请贴等一系列工作都由鼠标轻轻的几下点击所代替了;而对于受邀者来说,回应则更简单了。更不用说电子请帖节省了传统请帖的所需纸张,不失为一种环保而高效的社交方式。

         然而与此同时,邀请者和受邀者也玩起了新的游戏。为了给自己的派对制造人气,一些组织者们义无反顾地干起了伪造RSVP回复名单的“勾当”。你们不是喜欢俊男靓女吗?我就编造几个虚构的漂亮名字,回复时还写上几句“我会带朋友一起来的”、“一定准时到”等等,似乎聚会很热门,人人趋之若鹜。而受邀者也不含糊,一眼瞥去,若是回复名单里没有“大腕”名字,便要考虑考虑;若是名单里有令自己感冒的“定时炸弹”,则立马闭了请贴,拜拜吧您哪。

         更令电子请贴始作俑者想不到的,大概是“偷窃客人”的副作用了。由于受邀者的E-mail地址一览无余,一些派对组织者惊愕地发现,他的邀请客人名单在不久之后的其他派对电子请贴中,被原封不动地拷贝。这种行为就像偷偷抄下朋友的朋友的电话号码,未经允许冷不丁地打将过去,颇有无端骚扰的嫌疑。好在电子请贴服务商们都提供各种“隐藏”功能,如同电子邮件的“暗送”。写请贴的时候,不仅可以隐去客人名单,也可以把RSVP回复名单隐掉,这样便保护了邀请者和受邀者双方的隐私。

         电子请贴爱好者们同时也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合作”态度。比如总有朋友不乖乖地通过电子请贴回复,而是拖拖拉拉地临时打电话通知,导致组织者无法及时统计参加人数而防碍了准备工作。有的朋友把请贴洋洋洒洒地转发,导致参加人数无限暴膨,令主人哭笑不得。

         所以电子请贴再时髦,也非十全万能。我的女朋友朱迪虽然发了电子婚柬给众多亲友,但其主要功能是索要真正的通邮地址,因为她已经从纸品商店买了各种材料,打算DIY漂亮而独特的传统请柬寄发给各位。对她来说,婚讯这样隆重的人生大事,还是遵从传统礼仪为佳。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花钱买觉睡?

         多年来,我一直有睡眠问题,以至于别人问我吃那么多不胖的原因,我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到,吃再多,也抵不住睡不好的折磨啊。但自从有了孩子,我的睡眠问题立马从睡不好变成了睡不够。现在再有人问我瘦身秘诀,我奉送七言大法:生个孩子自己带。

         面对这种睡眠将被长期严重剥夺的残酷境况,我开始学习打盹。这种以往被我斥为年老体衰的娱乐活动现在则被我当成补药来吃,而我这个从前需要花上半小时一小时才睡得着的主儿,现在连二十分钟的空档都会如获至宝地用来往沙发上一躺,双眼一闭昏昏而去。

         不过最近,处于严重睡眠不足状态下的我打算不再抱怨,因为《纽约时报》美容版的一则新闻故事让我发现,原来我远不是世界上最命苦的人。如果说以前我这个睡不着的不知道没得睡的苦,而现在我这个没得睡的不知道要花钱睡觉的苦。

         地处纽约曼哈顿办公楼林立的哥伦布环岛附近,叶萝沙龙(Yelo)是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城市中的“睡眠”沙龙中的一个。在那里,所有的服务和设施只有一个目的:让顾客尽快入睡,打个power nap,充足电继续奔赴下一个会议。一个个光线朦胧、色调柔和的小包间被称为“叶萝计程车”,上班族可以通过沙龙网站上的计时器获知什么时候可以“搭乘”下一辆“空车”。包间内不仅有独特的灯光设计,更有不同的催眠背景音乐和香熏;专利设计的躺椅根据人体结构可调节不同倾斜角度,软乎乎的开司米毯子令皮肤温暖舒适。要是你还担心自己睡不着,可请来“反射专家”给你按摩手脚颈脖。根据专家们的“反射学”理论,在他们的按捏之下,你那再紧张的神经也会就此放松,从而昏睡过去。

         想出这种生意经,也只有在纽约这样的“忙盲茫”大城市。那些大街上手里拎着“苹果”、口袋里装着“黑莓”、耳朵上架着“蓝芽”的步履匆匆的人们,个个靠着超强意志力和超强咖啡因武装起一付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的样子;套装制服下,却个个怀有一颗“恨睡的心”。

         为忙人们设置的美其名曰“放松”或“充电”的服务已经很多了——SPA、瑜珈、健身……,而每一种名下还有更多五花八门的分类。作为“没得睡”俱乐部成员中的一名,我最能理解不去伸胳膊伸腿的懒人们——睡觉都来不及,哪还有精神头去蹦跶?所以这个“睡眠沙龙”可真是讨巧得很,虽说和美容、按摩这些服务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讲都差不多,可是打着“咱们给您补觉”的招牌,其吸引力就不言而喻了。也就是二十分钟或半小时的一个盹,你自己就很难在乱哄哄的办公室或家里实现,因为那里总有些事情会干扰或打断你的好觉;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也总放不下身段和心情来。我个人认为,“睡眠沙龙”的魔力不仅仅在于那些所谓的高科技环境和装备设置。当你被强迫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特定环境,做某件特定事情的时候,你已经接受了某种特定的心理暗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比较配合。这就像我大儿子每天在幼儿园的午觉一样,无论他在家怎样调皮,可当他每天下午一点半在幼儿园里被老师安排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躺在小床上的时候,他知道他必须睡觉,他也就真的立刻犯困睡着了。“睡眠沙龙”的工作人员当然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对成年顾客产生如此威慑力,但已经花了钱这个事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二十分钟的盹12美金,四十分钟的盹24美金。这觉是花钱买来睡的,能不好吗?它非好不可!能不香甜吗?它非香甜不可!

         我想象在纽约的某间忙碌的公司内,疲惫不堪的两个同事从办公桌上堆成山的文件中抬起头来,相互心领神会地对看一眼,口中吐出的那句“接头暗号”不再是“卡布契诺”,而是“睡一觉”。

         我同时想象,有人缘的公司很快将会流行奖励员工价值不等的“睡眠会员卡”。相信我,老板们,那肯定比星巴克的免费咖啡更受青睐。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给鸟类宠物戴上尿布?

        十年前,当罗瑞恩为她自家的宠物小鸟们设计了第一款防止鸟粪乱洒在家中的尿布时,就立刻感觉这会成件大生意。

           听上去很匪夷所思吧?尽管人们似乎看惯了小狗小猫们时不时穿件时髦马夹背心,可让小鸟裹尿布?那成什么怪样子啊?小鸟还能飞吗?这算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对动物作出的又一桩“惨无鸟道”的事吗?罗瑞恩的这个大胆创新一开始就遭到很多爱鸟人士的抵触。“爱他,就得忍受他。”――这是养鸟人们一贯以来的态度,受不了那洋洋洒洒的污物,就说明你不是真心地爱,还爱得不够彻底。

           然而宠物鸟们毕竟生活在人类主宰的“人的世界”,而非“动物世界”里。揣摩人的心理,罗瑞恩还是信心十足,便和丈夫开始了这桩特殊的尿布生意。第一件事就是把尿布改名为“飞行服”,不仅多少减轻了点反对者们的负面印象,听起来更“鸟性化”且时尚味足一点。“飞行服”是一小片莱卡布头,用细细的皮筋挂著小鸟翅膀,就像一块肚兜。布头一直裹至小鸟的尾巴,而肚子下端的小囊恰巧藏污纳垢,并且可以防止粪便沾染在羽毛上。

        罗瑞恩承认,穿上“飞行服”的小鸟们的确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养鸟经验的爱鸟人,她为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训练小鸟穿衣的计划,籍此亦证明她绝对不只徒个人私利而不顾小鸟们的情绪。首先,你可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飞行服”往小鸟头上套,就像你对待自己的新生儿似的。你应该“不经意”地把“飞行服”放在小鸟看得到的地方,起码放上个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让他们熟悉这样东西;然后,慢慢地把衣服移近小鸟或鸟笼,这又得花上几天时间;接着,在适当的时候手持“飞行服”轻拍抚摸小鸟,把“飞行服”挂在鸟笼里,让小鸟充分感觉认知“飞行服”。就这样再过了几天之后,当你感到小鸟已经把“飞行服”当成老朋友的时候,把鸟食拿走两三个小时,给小鸟穿上衣服,随即把鸟食取回,一边喂食一边加以口头赞赏。如此反复训练巩固,小鸟很快就能适应裹上“遮羞布”的生活,而非视其为恐怖的怪物。事实上,罗瑞恩现在已经设计了很多不同款式和颜色的“飞行服”,称其为“飞行时尚”都毫不过分,这一小块布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实用功能,更具有装饰性和趣味性。

           当然,这或许还是针对人来说的。鸟儿们是否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如时髦小姐一般,早上起床后要挑三拣四选行头,我不得而知,要说他们积极地穿好衣服,是期待主人的褒奖和美食,似乎更有说服力。身为非养鸟族,我对于“飞行服”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鸟为本”,还是两者兼顾,实在拿不出个权威说法。但根据大卖家罗瑞恩自称,“飞行服”最终应该是深受小鸟们欢心的,对于鸟儿们来说也绝对构不成任何行动障碍和安全威胁。而没有了粪便在家里漫天飞扬,主人们自然就更喜欢了,所以这样伟大的发明可谓把“人鸟共处”的和谐境界又升华了一个台阶。目前,罗瑞恩更是把她的发明产品发扬光大,衍生为鹅、鸭等其他羽毛类宠物服务,生意经越做越精明。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的销售业绩显示,这一对从部队退役下来的夫妇自从手持鸟尿布,日子就越过越滋润。他们不仅搬进了大房子,时不时带着孩子外出旅游娱乐,还存上了可观的退休储备金。这一切,不都是托了鸟儿们的福吗?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海外过春节的甘苦经

        圣诞节前忙着给方方面面的人写贺卡,包括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刚把“Merry Christmas”的一个大写M落笔,就听到老公惊叫,“啊呀,她大概是印度锡克教的,应该写‘Happy Holidays’才更稳妥呢!”

        这就是美国,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大家的风俗习惯有相似、更有不同。每隔一段时间,你总能在不同的社区或广场遭遇到你并不熟悉的节庆仪式,有些哪怕只是挂一个简单的横幅或标语;而你的朋友中,也总有隔三差五招呼你品尝老家的节日大餐的。

        吃,在很多民族和宗教节日中,总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庆祝项目,这一点真可谓是“民以食为天”。而中华民族的春节,越来越被西人所熟悉,多多少少要归功于大街小巷泛滥成灾的正宗或不正宗的中餐馆们。从以吃中餐为时髦、喜欢吃中餐,逐渐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倒不失为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归化工程。连眼下风头正劲的美国电视美女厨师瑞秋·瑞(Richael Ray)的烹饪杂志,都在二月刊上介绍怎么包小馄饨、炸豆腐干,并且在红纸上写个“福”字庆祝春节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反倒没有瑞美女那样的热情和耐心,自然更不比她的专业精神,不过回想每年在海外的春节,倒也离不开吃。记得以往在国内的春节,最害怕看到的就是一大桌子吃不完的菜,无论那是在家里还是饭馆里。可人一远离故土,那付顽固不化的中国胃就做起怪来,那些在国内毫不稀罕的小菜,到了国外都成了万分想念的稀世佳肴。

        随着华人的“全球化”现象,我即便旅居遥远清冷的北欧,也能在当地的亚洲超市找到不少中国菜和佐料。到了美国,大型华人超市的规模就更别提了,一头钻将进去,会以为自己身在上海。年关一到,擅于经营的商家更是不失时机地推出受华人宠爱的年货,而我们这些平时做饭总是以简单方便为主的,这时候也不免受气氛的影响,东挑西拣地大肆采购一番。

        虽说中国人扎堆的社区或社团会组织些庆祝晚会,大城市的唐人街也有不同规模的庆典甚至游行,但落在若大个西人世界里,春节毕竟不过是无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一个,虽有特色却也无甚突出,节日气氛自然不能和西方主流节日相提并论,更何况华人上班族们春节并无假期,所以到头来,和亲朋好友聚一聚,撮上一大顿,总归是年度重头娱乐项目。

        我们这个小家只有我一个嫡传炎黄子孙,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但是叫上一帮子老中老外朋友胡吃海塞地过个中国年的野心可以说年年都有,而且总是极受欢迎。这种饕餮老土行径放在国内,定是要被人耻笑的,有点生活水准的人平时都吃腻了,过节了还这么没品位?可在国外,就不同了,老中们平时总是贪图方便吃西餐,好容易有个机会可以大呛油锅、煎炸暴炒的,岂能错过?而对于像我先生那样身为中餐爱好者的老外们来说,同样是个换换胃口的好机会。因为就在不久前的圣诞节和西元新年期间,他们的口舌和肠胃早就被一成不变的老三篇节日大餐给折磨坏了。而头天做上一大堆,再吃上一周剩菜这样的家庭节日传统好像是全天下充满爱心的妈妈们的通病,也是对本族传统食品一年一度最有力的倒胃大行动。

        于是,香喷喷的春节聚餐便借着天时地利人和隆重登场。凭着出国后练就的“三脚猫”厨艺,我家的春节家宴总是靠超市的半成品、各种调料酱汁,以及就地取材本土化了的菜品撑台面。饺子和汤圆当然更是速冻产品,其深刻含义就由我口传普及,而不必通过和面拌馅亲手体验了。唯一算得上正宗的,大概要算清蒸鲜鱼了,而“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和万万不可“阴沟里翻船”的迷信总能唬得餐桌上的老外们一愣一愣地不敢贸然乱动筷。诸如此类的年菜说头常常被从未深究且记忆残缺的我吃得兴起而拿来信口胡诌,不过是饭桌上的余兴节目哈哈一笑而已,而我先生那一款毫不搭调的自创甜点――巧克力冰淇淋+芝麻汤团倒也颇有人缘。

        眼看着今年春节又要到了,而我们在新城市安顿了新家没多久,连挤超市的劲头都没有,更别提油烟四起了。好在这里多的是颇具规模的中餐厅,倒是仍然可以呼朋唤友地定上一桌,体会一下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大食堂气氛。这对于久居海外的中国人来说,又是一幅备感亲切、且值得怀旧和感叹的场面。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咖啡馆办公是未来趋势?

         传说中,整日闲坐在巴黎的咖啡馆里的人不是艺术家,就是思想家。所以,他(或她)点一只烟呆坐发痴都是有型有款,说是在工作都不为过。然而,在现实且物欲的美国,你若是碰见一些神情专注的型男或酷女耳朵上夹着蓝芽、面前摊着“苹果”,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猛嘬着一大杯冰拿铁,可千万不要把他们和法国闲人们混为一谈。这些年轻人都是正儿八经在赚工资的,只不过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咖啡馆里罢了。

         根据《今日美国》的报道,目前全美已有三千万上班族在相当长的上班时间“定居”咖啡馆,这个数字占整个劳动大军的五分之一,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着。

         对于曾经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来说,咖啡馆里的人气多少消除了由于长期独自在家而产生的“幽闭恐惧症”倾向;对于公司来说,只要职员能有定时定量的“产出”,咖啡馆要比不断扩大公司办公面积划算得多。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提升,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咖啡馆里一边享受阳光,一边喝着卡普吉诺而搞定。收发EMAIL、网上即时沟通、阅读和调查资料、手机与客户通话,接着把完成好的文件发到附近的复印店,然后在去开会的路上顺便取走打印成册的文件。

         这些被称为“金考一代”(Kinko’s generation)的上班族,大多从事工作方式灵活多样的新媒体、顾问、销售,市场策划和经纪等工作。据说最近联邦政府都开始推行雇佣“室外”工作人员的方案,可见这种新型工作方式之走俏。由此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咖啡馆们为了招揽这些固定客户们而竞相出招争抢生意了。地段好、气氛环境对路、周围配套设施齐备(比如毗邻图书馆、复印店等)、有无线网络和良好周到的服务,等会成为人们“上班”的首选,当然饮料食品价廉物美也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在同一个咖啡馆上班的“同事”,居然也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不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没有令人头疼的“办公室政治”需要解决,的确是理想不过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圈子吸引不同兴趣和职业的人,所谓的人气和名气也就这么传开了。有的咖啡馆甚至还利用一些“上班族”来招揽其他顾客,比如某个设计师定时为咖啡馆客人做点免费小设计什么的,像这样的你情我愿之何乐而不为同时给双方带来互惠互利。

         当然,这样松散的工作团队搞不好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麻烦。上了一年的班,很有可能你连同事的脸都不怎么记得清,最熟悉的人倒是那个不断给你续杯的服务员。对于重视传统形式的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的公司来说,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也有点不着边际,尽管这本身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突破。

         尽管没有了传统办公室死板的条条框框、严格的着装礼仪和无聊费时的插科打诨,在咖啡馆上班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工作成果。喝咖啡也好、果汁也成,老板和客户要的东西总还是定时交待,否则很快就没人为你的午饭买单了。其次,“咖啡馆办公室”也有不少不成文的规定和彼此心知肚明的套路,你要是不识相,可别怪服务员不客气,那个靠窗的宝座可就难坐稳了。

         小费要给大方了,自然不用说,否则这一整天你自己都坐得不自在。光坐着还远远不够,每隔一小时,总得叫点东西,就当是花钱买个座,总比同样地段的办公楼租金要便宜多了吧。但即便如此,碰到客源高峰时,还是识趣点出门转一圈透透气,免得遭受其他顾客恶狠狠的白眼,有“占着茅坑不拉屎”之嫌。手机和电脑最好都设置成静音,免得骚扰其他人;而自己的东西也最好码码齐放好了,不要把文件堆得满桌子都是,电线绕得三尺长,好像真跟自个儿家似的。大家都是来做正经事的,不要很八卦地乱搭讪,除非别人也主动招呼,否则没人有空陪你瞎聊,更别伸长了脖子偷看别人的电脑屏幕,弄不好告你个企图盗窃商业机密!自己的东西也要看住了,毕竟是公共场合,小贼难防。

         从选址到点单,以及如何和服务员打好交道,这一切由常客们做来都驾轻就熟,新手们不得不暗自偷学几招,才能使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员工”。但无论如何,这些都算不上麻烦和障碍,只要不是公司办公室和家里,咖啡馆仍然是另类上班族们的钟爱之地,“工作在别处”果真能给依旧为资本家们打工的“奴隶”们某种心理上的转变吗?要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

    本文参考:
    Computers, quiche and quiet, by Marco R. della Cava, USA Today, October 5, 2006.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作为艺术的书

        曾经以为,只有儿童读物才是花花绿绿甚至怪形怪状的,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而大人们看的书,里应方方正正白纸黑字,无甚噱头。精神粮食嘛,当然更注重实质内容,表面功夫花多了是肤浅的。

        然而华盛顿国家妇女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书的艺术》却给书友们带来一个全然不同的书的世界。博物馆从20年来搜罗的800多样珍品中挑选出精彩之作――12个国家、86个女艺术家、108本形色各异的书,每一本都举世无双,独一无二。该馆号称在这类艺术书籍的收藏上是全世界最多最好的机构之一,于是借馆庆二十周年,便倾囊而出,把镇馆之宝都秀了出来。

        作为一种跨越多种学科的艺术形式,这些经艺术家之头脑和双手催生的“书”究竟还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书呢?一九六零年代,艺术书首先作为女权主义者的一种斗争工具发展起来,逐渐自成一派。艺术书本来就和普通批量生产的书是两码子事,因为它是艺术家个人的创造,带有特殊的精神意义和人文价值,和我们每天阅读的日常书籍完全不同。

        一盒打开的巧克力、一盆新鲜碧绿的色拉、一块切成八片的披萨饼、一包包小巧精致的袋泡茶,还有从不同角度都可抽拉折叠出各种机关和花样的“瑞士军刀书”……,所有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有的如大幅油画,有的细巧得要凑近了凭借显微镜才看得清上面的字,有的如同立体建筑模型,有的像玩具般趣味横生。从木材到皮革、从玻璃到纺织品,所用材料应有尽有;就算只是使用纸张,也被处理成各种不同形状和质地,超乎常人想象。

        这样的书,显然不仅仅是用来“读”的。事实上,文字的份量在这些书中并非重头,饱含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书就像一部装置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讲述故事的方方面面。而视觉效果相对于文字本身,是艺术家们更着重要突出的元素,所以这些书更多的是用来“看”,而非“读”的。

        或许策展人也觉得这么多五花八门的书的确容易让普通观众看得头晕眼花,于是整个展览根据主题被划分成了“叙事者”、“食物和身体”、“自传”、“梦想家和魔术师”、“历史学家”、“母亲,女儿和妻子”、“来自缪斯的灵感”,“自然”和“旅行家”这几个部分。这样的划分方式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至少再配以艺术家的背景自叙,观者能够更加轻松和容易地看懂。

        我碰巧和一个从事少儿艺术教育的朋友一同前往,她边看边说这个展览非常适合孩子,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没有界限,籍此不仅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书,也可以启发他们思考究竟什么是书?书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信息?观展过程中,我们又碰巧遇到一批小学生团体蜂拥而至,专职馆导讲解之时,我也蹭在队伍最后听了几句。没有过多理论的小学生们面对馆导抛出的问题毫无惧色,个个踊跃发言,倒也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自己的一套,尤其通过孩子的眼睛,往往观察到成人忽略的角落,于是常常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如果说这个展览让我看得有什么不过瘾的地方,那就是出于对艺术品的保护,所有的书都不可以触摸翻阅,这不免令艺术家和观众都感到遗憾。好在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多少弥补了这一缺点,通过电脑动画、高质量的数码影像,以及触屏技术,观众可以在博物馆网站上,以鼠标点击的方式翻阅部分书籍的每一页详细内容,好歹也过了一下干瘾。

     

        艺术世界 2007/01

  • 撕书的女人

        自从有了网络和电子书籍,白纸黑字的印刷品就不再是人类阅读的唯一方法了。即便如此,每天还是有铺天盖地的纸张向你飞来:夹带着厚厚广告的各种日报晚报、络绎不绝的宣传单折扣券、地铁公车上的免费报纸、广告比正文还要多得多的时尚杂志,还有书架上你怎么也来不及看的经典书工具书和乘书店促销购进的杂七杂八的书。

        如果说人们可以毫无歉意地将大把大把的报刊杂志扔进垃圾筒,爱书人却总是对扔书这件事心存扭捏的,哪怕它们只是在书架上堆积灰尘。而撕书毁书这样的事,则更是令爱书人大惊失色了。

     

    字字皆珠玑

       茜姆瑞·吉尔(Simryn Gill)在2000年突发奇想,向周围的朋友索要他们认为对各自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拿回家后,她在厨房桌子旁边听新闻,边把书们一页页地撕成小纸条,卷成珠子,用丝带串成项链,再回赠给朋友们。六年来,吉尔制作了四十多串装饰性极强的漂亮项链,她从这些同时具有崇拜或权力象征的纸珠子中挑出部分,取名“珍珠”(Pearls),首次在华盛顿弗瑞尔-萨克勒艺术画廊(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公开亮相。

        纸艺手工并不稀奇,纸品变废为宝成各种小玩意儿甚至实用品随处可见。然而把好端端的一本书串成项链,其中长时间的思考、选择和精工细作绝非只是手工课的家庭作业。“我喜欢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运动,”吉尔说,“书本身是个物品,却也是思想承载物,我喜欢这两者之间的张力。”

        切·格瓦拉的《玻利维亚日记》、《甘地传》、《19世纪印度图片册》、《飘》,都幻身成一串串吉尔女友们的颈上物,再由她们慷慨出借给画廊用作展览。每一串项链都值得细细近观,如同好书要慢慢品味。支离破碎的文字和图像不动声色地映衬出书的内容,书的外型完全变了,连名称都要改成项链了,两者之间的共鸣却无时不刻地隐隐作响。作为一样原本就是回馈给朋友的私人礼物,它又链接着历史和私人的回忆。这些“珍珠”们营造了一个细织密结的网,如深奥而智慧的并置,将艺术、历史、政治和地点紧紧相连在一起。

     

    落叶不生根

        项链并不是吉尔用书做成的唯一艺术品。早在1996年,她就有了比把书做成项链更让人瞠目惊舌的“毁书”行为。“我被种书这个点子完全迷住了,看它们能长出什么东西。文字呈现为植物,真正变成了景观的一部分。”她回忆到。

        在吉尔的出生地新加坡和童年成长的地方马来西亚,她将书页模拟成树叶的样子,分别粘贴、缠绕在叶子或者树干上,热带雨林的潮湿气候和爬行的昆虫很快使文字渗入自然环境之中。黑白照片记录了这一奇妙的转变过程,暗喻文化和政治景观也是以同样的道理通过外来思想进行转化的。被种植的书有《鲁滨逊飘流记》、《物种起源》,以及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而一本中国烹饪书、一本养育婴儿手册,甚至《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也在其中,似乎要着重强调从自然到社会的转型过程。种植地点有红树沼泽、沙滩、遗弃的军用基地、偏远的殖民大楼,以及吉尔自家的花园等等,都从不同程度和角度反射出文化、自然和历史的影响力。

        这个被称为“森林”(Forest)的艺术过程,通过黑白影像记录了一段个人、历史和地理的跨跃。当观者被这些放大了的文字片段和切割了的局部图案所吸引的时候,也很难判断照片中究竟是什么书在什么地方,但这或许恰恰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天下盘中餐

        作为一名印度后裔,吉尔出生于新加坡,后成为马来西亚公民,现居澳大利亚悉尼。本次在华盛顿弗瑞尔-萨克勒艺术画廊的展览《想法》(Perspectives: Simryn Gill)是她在美国的首次个人大展。吉尔自己坦承她着迷于物件和文化产物之难懂深奥的意义,包括他们的材料、运动、拥有者,以及他们的文化和政治价值。或许是因为艺术家自己的身世经历,她的作品富有诗意地转化了固有物件的形式和内容,探讨自然、文化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个人和地点的关系,诠释跨越国界的想法和观点,引导出一段物质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间没有界限的旅程。

        “分叉的舌头”(Forking Tongues)是这次展览的重头开场戏。吉尔将她从美国和亚洲买来的干红辣椒和她多年从澳大利亚二手古董店收集的银制刀叉由里至外地呈螺旋状排列,直至形成一个直径5米左右的圆,如同一个光芒四射的大太阳。对于吉尔来说,干辣椒和银制刀叉都各自承载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迁迄。自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把辣椒从南美带入东印度地区,辣椒便成为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饮食文化,而吉尔在作品中所用的辣椒分别来自南美和亚洲地区,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和市场里都能买到,揭示了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和悠久的历史、长远的地理区域紧密结合。由殖民者们从欧洲带入亚洲的银制餐具则对当地饮食文化起到另外不同的影响,作品中的刀叉都是十九世纪很多亚洲家庭的常用餐具,再一次证明了个人生活和跨越边界的文化旅程之间的交织。

        吉尔敏捷地平衡了美感和概念之间的和谐共鸣。通过并置和造型,“分叉的舌头”把日常用品转化成了对穿越时空的物质文化之深刻反思。

     

        作为一个移民大熔炉之国家首都,华盛顿观众对吉尔展览的反响不可谓不热烈。无论是路过的游客,还是本地居民,大多数人对其挖掘普通物件的另一深刻内涵,并将其以美妙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技巧啧啧称奇。尤其是“珍珠”系列,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周末手工课,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孩子和大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摹仿吉尔的作品,自己动手做纸项链,吉尔本人甚至亲自参加了第一次手工活动。然而也有观众对作品产生质疑,认为吉尔纯粹是沉浸于某种个人迷恋,过于狭隘而无聊,并无艺术价值。

        无论如何,激发更多的想法和观点本身就是吉尔作为艺术家的任务之一。我们每天脑子里飞过的想法、每天嘴里吃的食物、每天眼里看的书,或许把我们划分为各类不同类型的人,但这些想法、食物和书,却并非归我们独自拥有,他们被天下人共同分享着。

     

       艺术世界 2007/01
  • 在家办公的甘苦经

             SOHO一族的生活似乎令人神往:不必加入塞车长龙、不用紧赶慢赶地打卡,端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从厨房走到书房,甚至不用刷牙洗脸,直接披着睡袍,往书桌前一坐,就算上班了。

    家庭办公室的高效率

       现代科技令家庭办公室之多功能性和高效性不亚于专业办公楼,如果你有幸从事某项足不出户便可“纵横天下”的工作,选择在家办公不失为明智之举,期间可节省不少精力和时间,于个人、于社会,均是既环保又经济的大好事。

        但如果你以为在家办公可以轻松兼顾家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在家上班需要比在办公室上班要高得多的自律能力;而因为在家里,就以为自己可以身兼数职照顾所有鸡零狗碎的杂事,不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还会把重要的正事儿给耽误了。

        就先说仪表问题吧,可以直接从床上冲到书桌前,不用化妆打扮就开始打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固然是方便,但如果直到下午四点,还穿着睡衣拖鞋、脸上挂着眼屎、嘴里散着臭气、头发打着结,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恐怕自己照着镜子都嫌弃得不行。长此以往,这种表面邋遢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心情和心理,不是令人萎靡不振就是疯狂痴颠。再说办事效率,本是避免了堵车和与同事瞎闲聊,按说时间应该多出来了才对,但如果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情况就会变得不可控制。在网上和朋友东拉西扯、看看八卦新闻、不厌其烦地一一回复无关紧要的邮件,一会儿工夫就到午饭时间了;然后看看厨房有什么好吃的,七弄八弄又费了不少时间;在休息、上厕所、泡茶和开小差的空档之中,不断想到一些“随手”可做的一些小家务活儿,再接几个老妈老爸七姑八姨打来的不得不“进行到底”的电话,就这样太阳悄然西下,才急急忙忙想到还没去超市买该买的日常用品,晚饭也没着落,更别提本该在“下班”时就完成的文件了。

        最冤枉的更莫过于家人回到家里,对于你在家务方面的成果嗤之以鼻,反正你一整天都在家嘛,做好了是应该的,全然忽视了你真正的工作职责,忘记了你不过是恰巧办公地点在卧室隔壁罢了。而你,似乎总也不能像从办公楼里下班出来的其他人那样,理直气壮地伸着懒腰给家人开门,叹叹苦经,因为在家人看来,你已经在客厅的沙发上躺了一整天了。

    在家办公的“约法三章”

       在家办公的能人们,对自己和家人要同时约法三章,严格分清工作职责,不可因为地理环境的混淆而把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搞混了。而想让家人把你的正经工作当回事儿的前提是自己先要把自己当回事儿,虽然没人看着表掐点考察你的业绩,但你要自己给自己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

        要在舒适的自家中做到这一点,的确有些难度。但根据我的经验,把一些“表面文章”做足,对把自己归位到工作状态很有一些帮助。

        首先还是从仪表下手。尽管只是拐个弯去书房,可能一整天都没有外出工作约见的计划,但还是洗洗刷刷把自己弄得香喷喷,换一身舒适但绝非睡衣的行头吧!这样一来,心情马上就不同了,感觉整装待发了。然后再建立地形优势。虽说偌大一个家都归你使唤,但还是要确定下“作战司令部”,并且规定“闲人莫入”。而“司令部”的装备最好是干脆利落的冷格调,切合高效率的工作宗旨,不要搞得太温馨浪漫,一不小心又跑了题,“错把书房当花房”,干着干着又没了心思。最后,在心理上要给自己做足功课,虽说在家办公可以有很大的弹性制度,但还是要给自己制定相对稳定和分明的“上班”、“下班”时间。抽空兼顾点“私事”不是不可以,比如洗衣机洗衣服、烤箱做晚饭这种充分利用机器代劳的多快好省的统筹安排,但千万别本末倒置,东搞西搞的,把什么家务都做了,弄得精疲力尽却偏偏没做本该完成的工作。

        不过,没有自控能力的人,实在是不适合当SOHO一族的。就算家中硬件配备再齐全,到头来还是有可能管不住自己而浪费了大好光阴。对于这样的主儿,还是乖乖给自己找个上司朝九晚五比较保险,等回到家里,就干脆好好享受家的随意和轻松,做了一天别人的“仆人”,回家就做自己的“主人”吧。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换房度假”怎么玩?

        有了孩子以后,就发现带着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出门度假添了诸多麻烦和要求。以往没有问题的星级酒店变成问题一大堆:没有微波炉热牛奶、没有合适的地方换尿布、没有高脚座椅让孩子坐着喂吃的……;有了个小朋友东跌西撞,酒店房间变得狭小拥挤不说,更是处处事故隐患,危机四伏。

        每每此时,我总是想“金窝银窝,不如家中的草窝”,家里虽不如五星级酒店豪华,却事事顺手好过一百倍。其实,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哪怕是大孩子,只要还没成人,一大家子出门度假,最关心的就是要有一个“kids-friendly”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度假村自然要比酒店套间受欢迎得多,也难怪欧美很多家庭热衷于“换房度假”了。

       “换房度假”由来已久,号称第一个提供换房服务的公司已有五十年历史。但是,互联网使得换房爱好者们有了更广泛和快捷的选择,也使这个爱好得以最大范围地实施和发挥。有志于换房的家庭把个人情况和房子或公寓状况上传到网络,并且注明自己向往的度假目的地和时间安排,如果正好有两家相互对上眼,时间安排也凑巧,那就各自打包拖家带口地往对方家里进发了。除了交给网站的会员费,换房基本上是免费的,而会员费一般都不贵,有些网站还保证会员在第一年肯定能至少换成一次房,否则第二年会费全免。

       想象一帮陌生人在自己家里肆无忌惮地捣鼓一气,睡在你的床上,用着你最喜欢的那个咖啡杯,指挥着你的遥控器……,一定是非常令人奇怪且有点提心吊胆的感觉。但是自己不也是那个在别人家里大闹天宫的陌生人吗?总的来说,新鲜和兴奋的感觉还是会占了上风,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探索新的环境和地区文化,这是很多换房者们注重的假期质量,而不只是旅行社和酒店所提供的“旅游者版”假期。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暂时想象自己是在家里,放松或懒散地自由安排日程;而孩子们则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活动范围,不至于老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干他们认为及其乏味的事情。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能够一家人欢欢喜喜出门度假,应该都是幸福的,但事实上,幸福家庭的种种细节都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让自己的假期尽量过得舒坦些,换房前还是需要尽量做些“知己知彼”的沟通工作。首先,房子所在地应该是全家都想去的,否则房子再漂亮再大也无济于事;其次,对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和气候要有一定了解,起码得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最好对房屋主人的背景和生活习惯有所了解,自己家人的饮食起居习惯在新房子里应该得到起码的满足。很难想象有洁癖的女主人能在一个乱糟糟的起居室里得到放松,对猫狗过敏的肯定不想在度假的时候给别人当宠物保姆,而你肯定也不想自己度完假回家后,发现满屋子烟味。

        当然,不管准备工作做得多充分,能否完全享受“免费住宿”的假期,还得靠点运气。大多数人都对“新家”寄予过高的期望,却总会在第一时间抱怨点什么,天气不好啦,附近超市太贵啦,甚至喝汽水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开瓶盖等等,更不用提由于文化风俗和当地法规的不同有可能带来的种种不便。然而这不正是一个资深旅行者所期待的吗?尤其是“换房度假”,不正是要这种“深入敌后”、“到群众中去”的深层次旅行经验吗?跟着旅行团出门就没有那么多挑战和难度,但岂能和“换房度假”这样的旅行级别相提并论?有空挑剔,不如一笑带过,小心爱护他人财产,别大大咧咧搞出麻烦来才是正经。

        当你坐在别人的沙发上,吃着别人的烤箱烘制出的可口蛋糕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抛在脑后,尽量享受“生活在别处”的乐趣,哪怕你不得不用平底锅烧用来泡茶的热水。谁也无法驳斥你认为自己家里最好的观点,尽管别人此刻正在你那尽善尽美的家中捏着鼻子通马桶。

    换房网站:

    HomeExchange.com

    Digsville.com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美国飓风中产生的设计

        一座简洁朴素的黄色小木屋最近荣获美国库柏·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颁发的“人民设计奖”。这个奖项是通过博物馆首次设立的网络评选活动产生的,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500个提名设计共收到来自全美和全世界的5,000个投票和12万访问者。那么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木屋究竟凭什么可以击败众多经典设计,成为人民的最爱呢?

         “卡特琳娜小木屋”(Katrina Cottage)的灵感来自去年令无数新奥尔良居民丧失家园流落街头的卡特琳娜飓风。建筑师安德鲁·杜阿尼(Andres Duany)首先提出木屋概念,由纽约的建筑师设计师玛丽安·库萨托(Marianne Cusato)设计完成了1号小屋。这个可以取代移动房车的小房子不仅仅是解决临时住宿的方案,更具有持久、安全、价廉和安装迅捷之特点。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座真正的房子,给予刚刚失去安居住所的人们一个家的感觉,一份现代社会人类居住的尊严。

        灾后的家园重建工作往往耗时漫长,很多人在美国联邦紧急管理会所提供的移动房车中一住就是好几年。这样的生活状态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都不是最佳选择,更不用提如同停车坪一般的房车聚集地毫无社区精神可言,常常被人当成仅次于贫民窟的下等住宅区。

       “既然那些房车也来自纳税人的钱,”库萨托说,“为什么我们不造个更长远一点的东西呢?如果你给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地方住,他们便会想就此安定下来。”

           作为新都市主义协会创建者之一的杜阿尼在采访中表示,“最重要的是这个房子在人们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因为新都市主义的宗旨之一就是讲究多样化,其中包括了经济多样化。当然,它也反映了一种帮助的义务。就多花了一点点的钱,人们可以拥有一个漂亮、持久,并且感到尊严的住所。”

        就像废墟中盛开的奇葩,“卡特琳娜小木屋”是可怕的灾难中所能产生的最美好的事物。1号小屋原型只有28平方米大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生活功能一应俱全,更有一个漂亮的户外阳台。简单朴素,不等于潦草将就,设计师想传达的就是这种认真的生活态度。很多人在看到“卡特琳娜”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栋可爱的小屋,不敢相信这是个造价低廉的临时住所。“安全,是底线。”库萨托对记者强调。

        既然是飓风后的产物,抗飓风则是“卡特琳娜小木屋”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钢木框架结构、泡沫绝缘板和水泥纤维板墙壁、铁屋顶、实木地板,不仅防潮防霉,更可抵抗每小时225公里风速的大风。如此坚固结实,绝非连热带风暴都不能抵挡的房车所比拟,非常适合海岸地区的居住条件。房车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18个月左右,因为其结构是为了周末短期度假,而非长久居住而造。一经使用,便被永久抛弃,对环境和资源都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卡特琳娜”不仅可被持久居住,在将来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更可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建或改建。设计师的灵活设计方案使这一切做来都是轻松容易的。“这是可以增值的,”库萨托说,“你现在不需要有很具体的想法,但是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建,等于是一份产业。”

        事实上,除了在尺寸上的灵活性,“卡特琳娜小木屋”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它的多样功能性使其早就超越了灾区临时住房的身份。自从小屋亮相,库萨托不断收到无数的问询电话和信件,其中不仅有私人买家,也有政府机构,把小屋看成改建贫困“棚户区”的可行性计划。有的人觉得它可以用来做大学生或部队宿舍、动物园管理人员办公室,或者流浪汉收容所,也有的人觉得把它用作垂钓、滑雪胜地的度假屋也不错。经济预算有限的家庭特别青睐它,子女成年的“空巢族”老年夫妇和单身家庭也很喜欢它,而精明的加州人则盘算着可以在后院建一个出租赚钱,用来支付主屋的贷款。

        通常在美国,如果你只想要一个小小空间的家,就只能去公寓楼房里找,或者干脆住房车,因为独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大尺寸。尽管目前全美房市低迷,但普遍房价并不便宜,价格仍然不菲的大房子更是对很多人来说可望不可及。“卡特琳娜小木屋”开发了一个以前不存在的房产市场,你既可以比较轻松地拥有完全独立的私人空间,又不像住大房子那样,需要为了维护而支付太多的额外费用。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拥有一个价廉物美的家,岂不是众多买房者梦寐以求的吗?

        热烈的公众反应自然也引起了生意人的浓厚兴趣。近日,美国的房屋建造大公司罗维斯(Lowe’s)率先和库萨托签下协议,负责打造和销售“卡特琳娜小木屋”。目前,在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娜州的罗维斯商店内已经备有四种不同房型的木屋供消费者选择。最小的是只有50平方米的两居室,最大的是87平方米的三居室,每平方米单价450550美金不等。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卡特琳娜小木屋”估价为27,20046,800美金。这个价钱只是材料费,并不包括材料运输费、地基和冷暖气设备等,如果你自己不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能力,自然还需要另外花费请工人搭建。

        罗维斯表示,随着销售的展开,会有更大和更多的各式“卡特琳娜小木屋”投入生产,价格也会有所下降。如果罗维斯做得成功,其他房屋建造公司肯定会纷纷效仿,使更多消费者受益于这一新型房屋概念。

        从一座临时避难的小木屋,发展成一个可以造福于贫困低保人群和普通消费者的计划,推行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有利于环境、生活质量和社区营造,“卡特琳娜小木屋”不愧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正如始作俑者之一的库萨托所说,“从如此可怕的灾难中,如果我们有可能就此产生一个让人人负担得起的房屋概念,并且在全国推广实施,那简直是太非凡了!”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