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殷紫的剪贴簿 - Page 13

  • 说说美国的地产税

        入夏后,家门口的几条马路就没消停过,大队工人和大批工具车每天轮番敲砸挖扒,搞得尘土飞扬。施工队终于慢慢开近,我一问,才知道是郡政府维修日渐老旧的人行道、车道和街沿。作为旅居此地的外国人,我们似乎没有过多地关心过郡政府的各项决议。但对于我们的邻居来说,应该是件大事儿。因为郡政府就是靠他们所交的地产税养着的,这些修路钱,可不就是从自家腰包里掏出来的嘛。

        根据华府税收基金会2006年的调查,地产税是州税和当地税收中最为美国民众所怨声载道的。眼下全美房市由于次贷危机而萎靡不振,地产税却在每况愈下的房价中不断上涨,着实令许多房主们痛苦不堪。多年来,有关地产税的争论从未停息,有些州曾经尝试改革,但并未有真正令老百姓满意的本质改变;有的人甚至提出取消地产税,但这样做势必导致收入税的大幅度上涨,也会给各州的财政带来损害,可谓拆东墙补西墙,只会把经济搞得更糟。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美国联邦政府无权征收地产税用于开支,地产税由各州政府征收,而每个州有各自繁复的税收制度,所以地产税率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钱收去后,用途则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郡的警察局、消防站、中小学、社区大学、公共交通、健康和社会服务,以及图书馆,甚至公共公园等,都是从民众所缴纳的地产税来支撑的。当然,也不是每家都要交这其中的每一项税,要看居住地的位置所在来决定交哪几项税。而各地方政府所收来的地产税,则用于道路维修、垃圾处理、绿化卫生等等,所以现在我家门口这大张旗鼓的维修工程,完全可以看作是居民们自己雇来的建筑队。邻居格瑞斯自一九七零年代就搬到了这条街上,据她说,这条路有好多年都没这样大修了;我平时推孩子出门时,童车老是磕磕碰碰,路面七高八地,可见也是时候翻修一新了。

        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贝赛斯塔,属于马里兰州蒙高马里郡,紧挨着首都华府的北部,只有五万多人口,其中八成以上是白人,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富裕且特殊的地区。不少华府的要员和知名人士都在此安家,布什的“御用”医院——国家海军医院,以及国家健康研究院就在我家附近,所以我们常常在晚上听到直升飞机在头顶上嗡嗡作响,猜测或许都与病员有关。贝赛斯塔有不少出色的公立高中,其中三家主要高中都在2008年《新闻周刊》的全美最佳高中排行榜上。美国的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免费的,所以大家都想不花钱上好学校。但你必须住在学区内,像中国那种把户口挂靠的诀窍可行不同。所以好学区的房价自然就水涨船高,房产广告也一定不会忘了提学区,那可是卖点之一。就这样,哪里有好学校,哪里就有好房子,地价跟着涨,地产税也就往上飙;而哪里的地产税缴得多了,哪里的公立学校也就越办越好。去年年底,我们去贝赛斯塔的一所高中听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演讲,觉得其规模和设施完全不亚于大学;当时我先生看着通往礼堂的漂亮中厅,唯一的反应只有一个词:“地产税啊!”

        根据税收基金会2006年的地产税数据统计,我们所住的蒙高马里郡的家庭中等地产税为3,393美元,占房价的0.6%,在全美近八百个郡中排名第83;排名倒数第一的加州圣兰德里·派瑞许郡的家庭中等地产税才131美元。相差如此悬殊,和收入、房价、以及各郡税收率的不同都很有关系。蒙高马里郡的中等房价为53万美元左右,屋主中等年收入11万美元;而圣兰德里·派瑞许郡的中等房价才8万美元,屋主中等年收入3万美元。至于排名前十位的缴税大郡,几乎都在新泽西和纽约州。其中新泽西的亨特顿郡家庭的年中等地产税高达7,999美元,名列榜首,但有趣的是,其中等房价倒也不过48万美金左右,屋主中等收入居然还比蒙高马里郡要低五千美元左右,而房产税占房价1.7%,几乎是蒙高马里郡的三倍。如果论州的话,得克萨斯州则是第一名,据说是因为该州没有州收入所得税的原因,房主们的平均地产税高达2.5%左右。

        我家的左邻右舍们,有不少是自一九七零年代就搬来此地的,据他们说,他们的地产税这些年来已经涨了500%之多。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来没有对房子进行过翻修甚至重建,所以说房子本身还是那栋老房子,什么也没变,只是不断高涨的地价使然。次贷危机造成的房市低迷也并没有影响到贝赛斯塔,事实上去年以来,房价还稍稍涨了一点,只不过成交量受大气候的影响略有下降,更多的人显然不想因为糟糕的房市而降低这个黄金地段的价钱。由于税收值的评估根据前一年的销售数据为参考,所以当房价下跌时,地产税反而高了,很多人因此很郁闷。于是一些媒体,比如国家广播电台专门请了理财专家教人们怎么申诉。专家指出,税表要看仔细了,有的房价评估值是三年前做的,如果你周围邻居现在都被银行赶出家门了,这评估显然要重做;有的评估不准确,两个卧室的搞成了三个卧室,价钱自然大有不同。只要你仔细一点,这些申诉不需要通过律师,自己就可以搞定。

        税收也是目前热火朝天的总统选举大战中的重头戏。很多选民非常关心地产税的改革,但偏偏这又是个由当地的州政府或郡政府来做主的事情,使得候选人们很难对选民作出任何保证,因为他们无法越权来做决定。恰在此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立法,帮助那些因次贷而即将面临破产的家庭减扣地产税,这一重大决议被称为是十几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房屋法案。可见这也是立法者们竭尽全力想在选举年为越来越头疼的房市危机提供一点出路,而联邦政府伸手援助地方上的税收,也令公众颇感惊喜。

        这项抵扣方案可令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奈狄克州这几个地产税缴纳大州的百万居民受益,尤其是那些已经付清大多数房贷的老年居民们和中低收入家庭。结果是个人可减免五百美元地产税,而夫妻则可减免一千美元地产税。对于首次买房的房主们,也将有减免或抵税金额,最高可达7,500美元。法案的另一重要举措,则是联邦房屋管理局将花费巨资,给那些还贷有困难的家庭替换新的、可负担的贷款方案。预计2009年年底,将会有两百八十万户家庭面临银行拍卖的困境,但这项新贷款计划会解救15%,也就是四十万户家庭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他们免遭流落街头。最后,地方社区将会获得39亿美元的补贴,重新修复那些因为被银行没收而破败损坏的房屋。

        要不是国会出台新的税收立法,帮助那些次贷危机的受害者们,地产税这件地方上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联邦政府来插手。这可真是搭了个顺风车,算是个让老百姓意外惊喜的例外,亦颇有政府力挽狂澜之举措。

        美国的经济状况前途未明,大家都盯着麦凯和奥巴马,谁能带领美国人民趟出这摊混水,谁就是英雄。美国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是逃不掉的——死亡和税收。”税收这件美国人民的大事,已经成为选民们考量两位候选人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尺。麦凯和奥巴马的税收新政策出台后,已经遭到媒体毫不留情的点评;麦凯攻击奥巴马要提高税收,但事实上奥巴马要提高的事有钱人的税收,麦凯自己的政策似乎才是让有钱人更有钱,中低收入者们并无实惠可言。不管舌战如何激烈,从候选人到执政者,他们是否能兑现自己的甜蜜承诺?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对于急于想摆脱经济困境的美国民众来说,短期内不管怎样的结果可能都是杯水车薪。

         经济观察报

  • 08设计杰作——极简+优雅

        连布什都赶去看的中美首场篮球赛被称为本届奥运会最精彩的比赛之一。结果是早就有所预料的,但这并不影响打比赛的人和看比赛的人的激昂和兴奋。我表弟甚至说中美两国各方面的差距可类比篮球水平差距,所以中国人要有信心,因为这个差距不是橄榄球之间的。

        体育精神之所以神圣而高贵,是因为它其实无关乎人的尺寸。姚明是个巨人,但他的高度只是他事业的起点;无论是作为一个体育人还是社会人,他能有多“高”,和他的身长并无关联。这一点,从开幕式上小林浩的身上,我们已经有所体会。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国际杰出设计奖评选中,一张为残疾运动员设计的轮椅获得金奖。正是在观看残疾运动员的篮球比赛时,设计师们发现运动员的手不仅要运球、投篮、做假动作等,还要推轮椅、转轮椅和停止轮椅。“平衡运动轮椅”不需要运动员用手来操控轮椅,当运动员向左或右倾身时,轮椅会自动转方向;如果需要放慢速度或停下,运动员只需往后仰就行了。

        这个由美国《商业周刊》和国际杰出设计奖组委会共同举办的年度奖项自1980年起就开始运作,两年前它还是个工业设计奖项,去年就更名为国际设计奖,以突出其国际性。但不难看出,这个奖项是偏重于工业设计和发明的,评委会特别强调设计的社会责任,这从今年的获奖作品身上尤为突出。“一个孩子一个手提电脑”项目再次入选或金奖毫不令人惊讶,其他如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生设计的廉价灭蚊器可用于抵御疟疾;一个纽约设计学生设计了形如地雷的肥皂,用以集资清除世界上残留的地雷;一个韩国学生给盲人专门设计的便携式扫描仪;这些都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意识和责任心。今年的入选和获奖学生作品比往年都要多,足以见得后生可畏,且令人欣慰。亚洲作品有所抬头,也是从今年的评选开始的,尤其是中国和韩国设计师,也加入了获奖阵容。同时,评委会破天荒头一次设置了一个特别奖项——“最佳表现奖”,获奖者只有两名——一是中国香港的“中国尺码”(SizeChina),这个设计研究项目收集了中国本土的众多头型尺寸,创造了第一个中国人头型和脸型的数码数据库,可用以制造更安全舒适的头盔。另一个获奖者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现在极其火爆的苹果手机。

        与时政息息相关的另一项金奖设计是一位来自芝加哥的女设计师所写的书《民主设计:选票+选举设计》。2000年总统大选时的人工计票噩梦仍历历在目,面对设计糟糕、误导选举人的选票设计,设计师们早就按耐不住了,如此失误导致的后果是以人民生活和世界和平为代价的。如何使竞选过程更有效,也是有一番设计理念可以探讨,这位女设计师明确地表示,设计是可以重新建构和加强民主进程的,其社会意义不可估量。

        要说本年度获奖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极少主义的优雅风格的回归。苹果手机就不用说了,是该特点首当其冲的最佳代表作。而旧金山“纯粹数码科技”(Pure Digital)推出的FLIP摄像机获金奖,倒真是令没有苹果手机的我平了一口怨气,因为我用这个摄像机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个销售量已经超过100万个的FLIP只比手机大了那么一点点,界面上按钮少得可怜,卖价150美金,获得电视名主持奥普拉和众多消费者的称赞。坦率地说,我一开始曾经怀疑其能力,但事实证明它的音画效果相当不错,至少完全达到专业网络媒体的录像新闻标准,难怪《纽约时报》的文字记者几乎人手一个,而操作之简单,应该连幼儿园大班孩子也一学就会,老板们根本不需要对遇到情况掏出来就拍的老纪们进行培训。最爽的事一弹既出的USB接口,不需要任何软件,插入电脑即可传输。

           FLIP刚刚又乘热打铁地推出了更小更轻的MINO版,不得不说,不论是概念还是名字,MINO之于FLIP来说,就像NANO之于IPOD。乔布斯那种看上去漫不经心实则深思熟虑的风格在FLIP始作俑者的身上亦有所体现,面对无数消费者要求增加更多功能的意见,FLIP置若罔闻。其执行总裁卡普兰说,“如果把我们的产品搞得更复杂,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不那么好玩了。”

         经济观察报

  • 今夏流行“留守假期”

         夏天来了,美国人今年的假日心情可不像天上的太阳那么灿烂无比。随着食品和油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长途假期计划,准备在家门口度假。“staycation”这个新兴的度假短语入夏以来迅速走红,成为众多旅游杂志和网站的热门话题,鼓励美国人在家或就近度假,不仅省钱省能源,更为银根紧缩的家庭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好办法。

         “staycation”——一个把“stay”和“vacation”结合在一起的新词,就暂且顾名思义地把它翻译成“留守假期”吧。那么所谓的“留守假期”,就是放弃长途旅行,尤其是浪漫的自驾游,要么在家附近找风景点或度假区;要么干脆就在家呆着,开发自己所住城市的风景点和活动。“留守”的目的是仍然和家人一起共享休闲时光,却节约了旅馆、饭店、机票、汽油费等等长途旅行所带来的一长串帐单。

         虽然所有的人都希望走出家门,把日常生活的一切抛在脑后,最好飞到遥远的海岛,才能获得度假所特有的轻松心情。但据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统计,今夏飞行的旅客将会比去年同时期少1.3%。旅游网站“行程顾问”(TripAdvisor)最近的民调显示,50%的美国人因为油价上涨而决定就近度假。

         经济不景气,民众的情绪自然不高,往年传统的美国式假期也大大缩水。首先由于美元贬值,使得原本想往欧洲跑的人们不得不把这本帐一算再算,最后很可能就偃旗息鼓了。听着满大街欧洲口音的英语,看着怀揣欧元的欧洲观光客大批大批地涌在街头,也只好叹一口气,谁让欧元那么坚挺呢?据说都有欧洲女人专程跑到纽约来做美容了,都是给汇率搞的。想在国内旅游吧,不仅廉价机票不复存在,美国航空公司连托运行李也要收费了,第一件15美金,第二件25美金,把汽油消耗量和承重量的帐算得一门儿清,这还让人怎么出去玩?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哪个不是大包小包的?汽油的价钱每天都在往上飙,眼看着突破每加仑4美金,就把拖家带口驾车外出的美梦给生生打破了。

         好在美国人民向来是乐观向上的,尽管出不了远门,总也要积极找乐才行。“留守”风一刮,各大零售商们立刻积极响应,也算给日渐冷清的商场多一个促销的理由。首先动起来的是全美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推出“美国夏日”露营商品大展销——帐篷、烧烤炉、便携式冰箱、柳条家具和充气泳池,所有这些装备都是为了一个完美的“后院假期”。竞争对手“目标”超市立马也推出“阳光下的乐趣”系列,“科尔”超市则推出“夏季大减价”活动,商品种类自然都大同小异,集中在花园家具、游泳设备等等。因为呆在家里度假,自然希望家里的环境变得好一些,甚至更有假日气氛,所以一些带有热带风情主题的家居装饰品就特别好卖,甚至连空气清新剂这一类产品也搭着“留守”的顺风车畅销起来。为了让家更有“娱乐性”,一些适合在后院展开的运动器械装备便也走俏;在院子里呆得时间长了,防蚊喷剂便也卖得好了。DVD机也是受欢迎的家用娱乐品,WII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价钱高了点。一些沃尔玛的分店留意到园艺部的生意入夏以来非常地好,说明更多的人会利用假期时间倒腾自家花园,当园丁来消磨闲时。至于美国人传统的夏日烧烤,当然在“留守假期”中是个重头戏,所以围绕着烧烤的一切商品都是商家们的重点促销品。但烧烤似乎并不能解决省钱这个问题,因为根据统计,但凡和烧烤有关的,从汉堡包、热狗、沙拉、饮料,到烧烤用具等,都估计要比去年贵6%

         从《新闻周刊》到CNN,各大媒体都设置专题报道,不厌其烦地传授“留守假期”的诀窍,宣扬其节省能源之好处。一时间,好像大家都要争相成为宅男宅女、宅爹宅妈,不住家就不够环保似的。这显然有点让人觉得像“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没钱出去玩了,还要装出一副在家很开心的样子。但反过来想,事已既此,又何苦怨声载道,不如开心点另谋出路。一大堆专家、作家和记者们罗列了无数如何过“留守假期”的点子,仔细看来,倒也挺不错,不失为居家过日子的良方。

         要把“留守假期”和传统外出假期相比,还真省了好些麻烦——不用痛苦地整理行李打包、不用为了去哪里而吵个天翻地覆、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排队、飞机误点等无聊的事情上。节省下来的时间都可以用在玩上面,可谓事半功倍。

         可是“留守假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因为在家,如果不合理安排,时间很快就悄悄流逝,以至于过了一两个星期,却发现什么也没做,其沮丧心情可想而知。于是专家们警告留守家庭,如果下决心过一个有意义的“留守假期”,一定要像过传统假期一样,列一个“行程”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要动不动就跑去查EMAIL,在电脑跟前一坐大半天;或者吃完早饭就赖在沙发上看电视,把大好时光都浪费掉了;更不要因为有空在家,就忍不住打扫卫生、修修补补,把一个好好的假期变成了苦工营。所谓的“行程”,其实也不难。首先从本地的风景名胜、博物馆、艺术节、庆祝活动等开始,平时没有机会好好玩、好好欣赏的,此时均可列入议事日程,一个一个玩过来,仅仅这些,就够忙活一阵的,准保天天有事干。接着,带孩子去游泳池、水族馆、动物园或公园;给自己登记一个瑜伽课程、去做个SPA;看书看电影;钓鱼爬山;野营野餐……,不出远门可做的有趣事还真是多得数不过来,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个计划,把平时没机会做的事情在假期中实践,这样才可把“留守假期”和平常日子区分开来,自己也会有一份度假的心情,不至于觉得被困。和家人孩子在一起,也不至于仍然停留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中,而是最大限度享受乐趣和亲情。

         无论如何,假期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上帝都给我们安排了安息日,要求人类必须在星期天休息,倘若违反规定工作,就是犯了“十诫”中的一条。上帝虽然不是心理医生,但似乎很清楚休息和放假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有这样的宗教背景,美国人对于假期安排才会如此重视。北欧人仅仅暑假就有六个星期,与此相比,美国人的假期少得可怜,工作强度也高得多,若再得不到放松,岂不要崩溃。

         于是,在经济逐渐走下坡、战事遥遥无止期的美国,民众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确不容忽视。不愿意火上浇油的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安抚着夏季高温下灼热焦虑的心,告诉大家,这个夏天就在家呆着吧,省下来的钱,就够明年夏天出去度假了。

         经济观察报

  • 对付小空间

         “公寓疗法”(Apartment Therapy)是一个名叫麦克斯韦尔·格林汉姆-莱恩(Maxwell Gillingham-Ryan)的纽约人在七年前创建的。他在纽约城里的一个二十几平米的一居室里住了15年,直到去年冬天才带着老婆和一岁大的幼儿升级到被他形容为“巨大的”两居室中,七十几平米。

         格林汉姆-莱恩的出发点很简单,给身居斗室的人们提供一条生路。既然买不起大房子,不如“螺蛳壳里做道场”,把小空间布置舒服了,不仅省钱节能,说不定还不用为了面积牺牲地段,可以继续跻身闹市中央。当初他不过是单枪匹马地唱独角戏,给人提供室内设计服务;四年前搬上网络,和客户共享资源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这个美国第一个且最广为人知的设计博客(www.apartmenttherapy.com )每月拥有150万的看客。

         “公寓疗法”遍布全美时髦城市,除了大本营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和芝加哥都有驻地,新近又开发了首都DC和波士顿等东部要塞,似有占领全美自助设计咨询市场之野心。格林汉姆-莱恩的第二本书《“公寓疗法”展示:真实的家,真实的人,百种真实设计方案》适时推出,很是为他的博客增添了一番热闹,而他自己也频频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完全成为设计博客的领军人物代表。

         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我倒认为格林汉姆-莱恩到目前为止最出色的设计是这个“公寓疗法”博客。不同于其他原创的设计网站,他根本不需要自己挖空心思做无数设计方案,而是把无数设计爱好者、业余设计师和专业设计师们的博文们纠集起来编辑一番,创造了一个万人聚会的设计大社区。连他自己都说,“博客最大的优势是免费,这是个社区。人们不是上网去看我们写的东西,而是和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沟通。”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这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大规模“脑力激荡”,在网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网友博友的家、设计点子和产品讯息,经他的一整合,成了网站的核心内容和卖点,继而又发展成线下产品——书。这本设计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真实案例的集大成,也提供了信息来源,告诉读者若想如法炮制,该去哪里寻找类似产品。格林汉姆-莱恩表示这套疗法书他打算一年出一册,以尽量保证和网络同步的咨讯速度。

        格林汉姆-莱恩显然是个“以小卖大”的家伙。在我看来,“小家”的概念能够在美国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倒有点出人意料。美国是个以郊区生活方式著称的地方,美国的衣服尺寸大,美国的梦想家园也是大的。但也许是房屋市场的次贷危机给搞的吧,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已经放弃大得不着边的购房计划,大房子无论是在买卖还是租赁市场上都尴尬得很。更重要的一波浪潮则是环保。美国人终于意识到过分而没有必要的大房子不仅浪费自己的钱,也浪费大家的能源。于是,在绿色行动的号召下,“小家”就逐渐吃香起来,尤其是年轻人,由于家中人口少,更倾向于温馨小窝。近年来逐渐走红的DIY风和Vintage旧货风,也给“公寓疗法”这一类设计博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钱买高档设计品不算有品味,暴发户都会做;真正另类的人会到二手店慧眼识珠地淘旧货,或者从储藏室里把老一辈留下来的家什挖出来,自己再整修一番。只不过,我觉得大多数的DIY招数都需要不差的业余水平才应付得下来。别说贴墙纸换橱门这种高难度动作了,很多人仅仅是装个IKEA的五斗橱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

        就连格林汉姆-莱恩这个“公寓疗法”的主治医生也不是一天练就的超凡医术。他坦白自己曾经因为测量马马虎虎,家俱运到后才发现地方不够大,从此便不敢再怠慢测量尺寸的准备工作。当被问到在对付小空间有何头等诀窍时,他给出的头条意见似乎一点也不具备专业性,但并不等于轻而易举,那就是——扔掉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

  • 在芬兰和美国养孩子(二)

           搬来美国后,我不得不被迫开上了车,尽管家附近就有地铁和公交车,但美国的城市布局和生活方式,没有车实在是寸步难行。就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来说,DC地区有不少适合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尤其是国家大道上一个接一个的免费博物馆,着实是孩子们的天堂。但就交通设施来说,总觉得没有赫尔辛基那么“baby-friendly”。在赫尔辛基,如果你推着童车,便不必购买公交或地铁票,当然车里坐的必须是孩子而不是大包小包的购物袋;大多数公交车设有低台阶,方便童车上下。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推着孩子的妈妈们在DC并无免费乘坐的优惠,虽然大华府地区的地铁布局颇为广泛,与地铁相连的公交车线路也很多,但上了公交车,妈妈们必须把童车折叠起来,才能保证狭小的车厢内有足够的空间让给残疾人士和轮椅。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DC公交车显然是环保好榜样,但如果能够扩大车厢空间,似乎就更理想了。

           刚定居赫尔辛基那会儿,正值实行欧元制没多久,我跟着大伙儿一块儿抱怨物价上窜,尤其是买东西时,发票上22%的增值税看得心惊肉跳;可生孩子的过程让我体会到老公每月工资扣去的高税收原来是有回报的;而到了美国,虽说物产丰富了,便宜货也多了,但落实到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发现芬兰真是买东西什么都贵,但就保全人的生存和生活来说,还真是不贵,尤其是培养下一代,成为国家政府的头等大事。亏什么不能亏了孩子,这话在芬兰说是再恰当不过了。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论调,芬兰倒是没有的,小学生从来没有作业,下了课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玩;而美国和中国倒是民风相似,两三岁孩子的课外班就满大街都是了,学外语、学音乐、学画画,个个都是十项全能。可不知道咋回事儿,每年芬兰孩子的“聪明指数”还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和阅读方面,能和他们比一比的,只有中国香港地区或者韩国的孩子。

          但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地方,房价也会随着学区的好坏水涨船高。这一点,在美国也是个普遍真理。要想进公立的好学校,就不得不多花钱买附近的房子,美国可没有户口制度,把孩子户口挂在亲戚朋友家这一套可行不通。芬兰的“学区热”虽然也有所抬头,但基本来说学校的水平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在芬兰的房市广告上看到任何有关学校的信息,而在美国的售房广告上,都不会忘了提一笔本学区的好公校。

          当然,真正的有钱人对公校也未必在意,因为有大把的私立学校供他们挑选。去年美国政府统计,收入排行前三名的美国家庭把一个孩子培养至17岁的平均花费是27万9千美金,《华尔街日报》立刻跟踪调查,认为这只是个高消费中的最低数值,“银牌”统计可达77万6千美金,“金牌”则是100万美金,“白金牌”——也就是奢侈档次更是高达160美金。“百万宝宝”(the million dollar kid)的叫法由此产生。

          我手头没有芬兰方面的数据,因为普遍来讲,北欧社会在公共教育机制上,已经做到贫富均等,即使是有钱人,一般也不会很张扬地露富摆阔,以免遭人白眼,更不要让孩子鹤立鸡群了。当然,比较有条件的父母,总还是希望可以给孩子多一点选择,这种心理可谓人之常情。我就碰到过一对从芬兰移居到美国的年轻夫妇,他们和大多数在美国抱怨高学费的北欧人不同,反而抱怨芬兰的公立幼儿园质量差强人意,却又没得选择。所以他们到了美国,对“自由市场”及其满意,打算好好地进行一场“school shopping”,不惜代价为他们的孩子们挑选最优秀的幼儿园。

          在芬兰和美国生养孩子的对比,是我生活中还在不断进行的话题。以这样的角度来观察两个国家不同制度的差异,是托了两个孩子的福。写出来给大家看,也是为了给中国的妈妈们有个参考和比较。不论身在何处,只有和妈妈爸爸们一起快乐生活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在芬兰和美国养孩子(一)

          大儿子的同班好朋友Daniel要升级做大哥哥了,大家为之雀跃恭喜,Daniel爸爸却很快说出个“坏消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老二,他们准备举家搬离首府地区,因为这里的物价太高了;他们吃不消两个孩子的生活开销,打算回德州老家的圣安东尼奥市。

          大约一年多前,我还怀着我家老二的时候,为了撰写一篇关于美国人口过三亿的专题,采访过一些DC地区的妈妈们,几乎没有人认为美国政府鼓励生育,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令人乍舌的幼儿园学费。

          其实,同为首都,赫尔辛基的物价和DC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拿交通这件事儿来说,赫尔辛基市区统一公交票价2.2欧元,DC非高峰期和节假日最低价为1.35美元左右;这几天油价天天上窜,可怎么窜居然也不到芬兰油价的一半。至于超市和商店里的货品,价钱亦相差无几,只是DC的货物品种更繁多一些罢了。通常人们认为北欧地区地广人稀,生育率节节下降,事实上近几年正是生育高峰,走在街上宝宝和孕妇随处可见。根据统计,目前芬兰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为1.73个孩子,居然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平均生育率是一样的!那么,芬兰人有什么绝招让女生们个个都安心养孩子呢?甚至要让美国的妈妈们都要羡艳不已呢?

           如果你比较关心最近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情况,就会发现,健保制度是选民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芬兰作为一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生孩子是一件几乎免费的事情;在美国,如果你没有医疗保险,那开销就大了。孩子生下来以后,养孩子更是件耗费父母精力和财力的大事,芬兰妈妈们可以有长达11个月的带薪产假,最长允许三年的妈妈假期,这足以令只有三个月产假的美国妈妈眼热。不仅妈妈有妈妈假,爸爸也有爸爸假。不论有无工作,政府都会根据情况付给妈妈补贴,而孩子自出生起,即发每月100欧元的补贴直至18岁。所有这些待遇,并非只针对芬兰公民,只要你拥有芬兰的居住证,便可堂而皇之地享受。政府这种竭尽全力鼓励生育的政策,在女人们一怀孕之时就体现出来了,来自政府的“妈妈礼包”装有许多宝宝的四季服装和简单用品、玩具等,大大的长方形纸箱还铺有被褥和毯子,正好是宝宝的第一个小暖箱。准妈妈们收到这份厚礼,“怀孕光荣”的荣誉感油然而生,怎不乐颠颠地再接再厉做个“光荣妈妈”呢。

           根据2006年底《华盛顿邮报》和农业部所做的数据调查,一个年收入四万至七万美金的美国家庭,每年大约平均花费一万美金左右在0-6岁的孩子身上,其中的大头无非是房子、教育和交通。这个所谓的平均值,在我看来要低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案例。就拿教育来说,美国没有公立幼儿园或托儿所,除非低收入或无收入家庭可以有机会去一些慈善机构和当地政府的托儿班,大多数中产阶级只能选择私立幼儿园。我大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每月学费1,350美金,一切食品还得自带,可因为是个蒙特梭利学校,居然还被朋友们连连称便宜。这家幼儿园接受的最小的学生只有6个星期大,当然学费就要更贵一些。如果父母都要上班,家里有三个幼儿的话,这笔帐算起来够吓人的,所以妈妈或爸爸辞职带孩子,或者干脆找个家庭保姆“一托三”,就成了不少人的另类选择。

           而在芬兰,虽说幼儿园不算全民免费教育体制内的机构,但其学费和美国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妈妈们有11个月的带薪产假,所以宝宝们一到11个月,法律规定他们有权进入幼儿园。反过来说,不到11个月的宝宝们就进不了幼儿园,妈妈们如果要上班,不得不多花钱请私人保姆。幼儿园的学费是根据收入来定的,我大儿子一岁进芬兰幼儿园的时候,付的是“封顶”价,每月200欧元,包括午餐和点心。这笔学费,应该是芬兰孩子们一辈子付的最高的学费了,只要他们肯学考得进,可以从小学一路念到博士,学费全免。不仅芬兰人免,外国人考得进芬兰大学的,也免。而在美国,除了中小学还可以选择不昂贵的公立学校,大学学费一样如泰山压顶,不少学生毕业后不得不为了读书时欠下的贷款而辛苦奔波。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雇狗仔队,过明星瘾

          不论狗仔队多么讨人嫌,他们仍然是明星和名流们既爱又恨的好朋友;而他们的产品,无论多么不堪,还是会令好奇的读者和观众们一边皱着眉摇头谴责,一边甘之如饴地看个不停。事实上,没有太多人能够抵御闪光灯的诱惑,被人追捧毕竟是件很风光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少男少女们整日做明星梦了。

          理所当然地,“私人狗仔队”业务应运而生。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婚礼摄影当作这项新业务的前身,或者说“私人狗仔队”不过是把婚礼摄影业务扩大衍生化了,做得更有创意了。大多数喜欢铺张奢华婚礼的新人们都很受用那一天被无数专业人员团团围住的感觉——发型师、化妆师、摄影师、录像师、婚礼策划人员等等,还有五星级酒店的排场、盛大婚宴的氛围,基本上把自己梦想要过的日子在一天里浓缩着快进了一遍。“私人狗仔队”抓住了人们这种爱慕虚荣的心理特征,推出街头跟拍、模拟杂志制作等一系列服务,说穿了其实也就是个摄影服务改头换面摆了,却让梦想当明星的人们过了一把“出名”的瘾。

           “一日名流”(Celeb 4 A Day)是个成立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公司,专门为生日、派对、婚礼,或其他特殊事件提供“明星待遇”服务。花上两百五十美金,就会有三个摄影师跟踪拍摄半小时,并制作一份虽然是假的、却一点不比真的差的《我的明星》杂志封面。顶级“巨星”套装则要价一千五百美元,跟拍的摄影师多达六个,并且还有一个所谓的公关人员不断地喝令他们停止跟踪,一个壮汉充当保镖,一辆豪华轿车。除了光鲜的杂志封面,顾客还可获得刻有十张照片的光盘。

          听上去很不错吗?实际的遭遇可能要更刺激。在福克斯电视台的一段新闻中,新闻记者在奥斯汀最繁华的夜生活聚集区跟拍“一日名流”的工作,当带着墨镜的顾客丹尼尔踏上街头,立刻被事先安排好的无数闪光灯轮番“轰炸”、还有一个身材雄伟的黑人保镖忠于职守地前挡后护,加上福克斯的摄影机,无数看客很快从酒吧和商店里涌了出来,并相互询问“那是谁呀”?有的则干脆拿出自己的小相机拍了起来,管她是谁,肯定是个明星呗,要不然那么多狗仔围着她干吗?丹尼尔似乎颇有明星架势,微笑着接受路人的问候,甚至屈尊答应别人的合影要求,但她似乎无法回答“你知道‘小甜甜'怎么样了?”的内幕问题。有的摄影师被问烦了,干脆嘲讽不断发问的围观者,“难道你不知道她是谁吗?这么明显!”;一个小伙子终于打听到了丹尼尔的名字,大声地在人行道上喊着,“嘿,那是丹尼尔!”。

          也许你喜欢,也许你讨厌,“私人狗仔队”的服务准保带给你被关注被跟踪被骚扰的经历,它究竟会让你对派瑞丝·希尔顿、小甜甜和林赛·罗韩们心生羡慕还是同情,就不得而知了。根据一些社会学研究人员,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被记录的文化中,任何东西如果不被记录,似乎就不存在了。对个人生活进行记录和尝试名气的双重愿望,导致“私人狗仔队”业务欣欣向荣,你尽可对此鄙视甚至憎恨,或者哈哈一笑当它荒诞无聊,你也可憋不住好奇以身试法,就像越来越多的人禁不住怂恿开写博客、登录FACEBOOK。

           的确,把自己吃饭拉屎事无巨细都写在博客里,甚至放个WEBCAM在YouTube上实况转播;在MYSPACE或FACEBOOK上和频频连接,“朋友”多达几百上千,不都是要搏个曝光率吗?人们喜欢这种被观看、重视的感觉,这是“我”文化的一种表现。当你把这些事情都连在一起看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私人狗仔队”那么大惊小怪了。没错,它媚俗不堪,不过是个包装巧妙的商业点子;当你和你的“狗仔队”签约时,他们会明确地告诉你,他们不会做任何违反交通规则和法律的事情,不会不经你的同意而过分侵犯你的隐私;而你们也会对时间、地点和情节等“剧本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沟通,你还可以叫上自己的亲友们充当免费的群众演员。换句话说,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都是假的;你花钱,大家玩了一场逗乐子的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在饭店里大吃大喝一顿、在卡拉OK里唱个通宵、昏天黑地的搓麻将,似乎还更有趣一些。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娱乐精神。有人甚至指出,“私人狗仔队”的目的是把日常生活的某个时刻提亮、升华,照相机里有没有胶片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要的就是那一刹那的感受。至于那张闪亮发光的模拟杂志封面,也许很快就会囤积在堆满灰尘的阁楼里了。

    “私人狗仔队”服务:

     http://www.celeb4aday.com

     http://www.privatepaparazzi.com

     http://www.personalpaparazzi.com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说出你的秘密

          黑黑的小屋子,若隐若现的身影,蠕动的嘴唇,颤抖的声音……我们都曾在西方电影中看过这样的情节——那是心怀内疚的人们在教堂的忏悔室中向神父诉说自己的不当行为。同样在西方电影中,同样是诉说心事,神父变成了一脸严肃的心理医生,小黑屋变成了医生宽敞舒适的办公室,絮叨愧疚的人堂而皇之地瘫在躺椅上,两人之间也不再有隔板,所有秘密都晒在灯光下。

          去见神父的人必须有宗教信仰;去见心理医生的人则不仅需要勇气, 也需要钞票。那么既没有信仰也没有钞票的,怎样才能把满肚子的苦水和见不得人的秘密竹筒倒豆子般地倾泻出来呢?互联网再一次将现代人们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去年下半年起,一大批所谓的“招供”(confess)网站突然冒了出来,并且立即引来黄蜂浪蝶般的“忏悔者”们。之所以要给忏悔者加上引号,是因为只有一部分人和一部分网站是真正致力于忏悔的,而其他的则更接近于不太过分的色情写作。而这些网站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它们就好像是墙上的一个洞,满足了众多偷窥者们的偷窥癖。

          因为只是坐在视频终端,再难启齿的话终于也可以不那么费力地敲打出来了。随便编个名字,甚至连名字也不需要,只是个随机生成的编号,完全免费,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就这样上传几句话,便卸下了压在心头的重担,岂不快哉?岂不乐乎?

          任意打开几个比较热门的“招供网”,你就可以随意所欲地查看别人的“供词”,其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收银员承认不断偷营业款的;有老公承认对老婆不忠的;也有的只是坦白自己的思想,比如已经对男友或老公心生厌倦,却因为物质保障而继续关系;或者因为对某人或现实状况不满而产生罪恶的报复或攻击念头。

          这边厢,招供者们一吐心头之快而欢畅淋漓,以至于每日必“供”,否则就如毒瘾般浑身难受;那边厢,看供者们也大大咧咧地“明看”他人隐私,同样上瘾般每日必看。“招供网”是否有令人真心痛改前非的功能并无定论,但它却成了一种娱乐活动,把一帮喜欢招供和看供的人纠集了起来,变成了像FACEBOOK一样的网络社区。其实,把“招供”这件事情当成娱乐来经营,已经不是新鲜事。电台和电视台里那些谈心节目和生活类谈话节目,都以刺探嘉宾隐私为乐,不论他们是否有名。在美国,“欧普拉”和“费尔医生”都是靠挖隐私和煽情著称,最不堪的要算“杰瑞·斯布灵格”秀,不把嘉宾搞得气急败坏狗急跳墙,节目就不结束。而时下搞到滥的种种“真人秀”,更是靠出卖隐私来博点击率,所有的主角都会做不同程度的“思想坦白”,以达到矛盾激化的效果。

          “每日招供”网(Dailyconfess.com)是一家2000年成立的“招供网”,其创办者格里格·福克斯(Greg Fox)以前是给迪斯尼制作电视和现场节目的。他首先按照圣经的十诫给招供者们分了类,然后又添加了一些无法归类却明显很受欢迎的类别,比如“伤害”、“谎言”、“暗恋”,以及如万灵膏药般的“其他”。“我搞砸了”网(IveScrewedUp.com)同样传递相当含量的宗教意义,其网络副标题既是“招供对灵魂有好处”,并且引用圣经教诲——“相互招供你们的罪,互相祈祷”。所以该网站虽然有着如重金属风格的黑色页面,却似乎着意于为上帝招募年轻的信奉者。相比之下,“团体拥抱”网(GroupHug.us)似乎单纯直接得多,不需注册、没有种种条例规矩、也没有评论功能,就是招供坦白而已。创建者加布里尔·杰弗里(Gabriel Jeffrey)似乎是个水平不错的摄影师,难怪这个网站也有点另类,据说“团体拥抱”网上的内容已经给一些戏剧和艺术装置等带来灵感,杰弗里甚至据此还出了一本书。而“真正的军人妻子”网(TrueMilitaryWives.com)对于还在战争中的美国军人妻子们来说,更具有相互诉冤的疗伤功能,其受众群明确而具有针对性。

           不可否认,招供网站进一步助长了“偷窥文化”,尽管这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招供网对于一些人的心理问题或许真能起到帮助的作用,甚至也已经有基督教新教派的教会网站设置招供专区,充分利用科技来扩大宗教的力量。另一些人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和闲聊八卦一样的乐趣, 坏一点的甚至以存心恶毒攻击招供者来取乐。所谓人心叵测,完全在这些招供网上得以彰显,从积极的一面来讲,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可告人的秘密和阴暗面,也会因一念之差而做错事,如果通过“招供网”意识到天下人类大概如此,而不再对自己太耿耿于怀,亦不会一犯再犯,那这个网算是功德圆满了;可从消极的一面来讲,看来看去都是坏事一箩筐,无疑有把人类丑恶面无限放大之功能,不免令人心灰意冷,对同类的防备和厌恶有增无减。

          但无论如何,人是需要宣泄、需要倾吐、需要减压的,当有些负面情绪已经到了喉头,不吐不快之时,无尽的矩阵世界,恐怕还真是最安全、最不会令你后悔的倾听者。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美国“大猫”的命运

         刚到华盛顿DC的时候,当地的美国朋友对我说,一定要去national mall逛一逛,那是首都最重要的景点。我听后大惊失色,什么时候购物中心也成了国家级的风景名胜?而且还冠名以“全国购物中心”?难道美国人已经物欲到如此不堪,并且如此疯狂地鼓励消费吗?仔细一问,才知自己才疏学浅,这个“猫”(mall),可不是购物中心的意思,而是林荫大道之解;尽管后来到国家大道一走,发现并无郁郁葱葱的林荫,而是日头直晒的超宽水泥马路,两边此起彼伏地临立着史密斯索尼亚旗下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们,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大道西面以林肯纪念堂为首,往东铺散着二战纪念碑、华盛顿纪念碑等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建筑,东面以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国会图书馆收尾。这的确算得上是我所去过的最有文化和历史气息的“猫”了。

        “猫”这玩意儿,中国人并不陌生。现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不都竖着几个集购物、餐饮和娱乐等一体的购物中心?要明确指出的是,“猫”和百货公司有本质的区别,百货公司只是不同零售商摆摊儿罢了,而“猫”的规模要大得多,零售商们必须在里面设立专卖店;“猫”把不同的店家融会在一起,其中甚至包括规模相当的百货公司、电影院和餐厅等等。上海的梅陇镇广场和北京的东方广场都算得上是有中国特色的“猫”;而我到了美国,才领教了“大猫”的架势,原来真的是任何东西只要是美国尺寸的,都要大那么几号。“购物猫”的原产地是美国,要体会原汁原味的“猫”,当然也是在美国了。

         当腰包越来越鼓的中国旅游团千呼后拥地“杀”向“购物猫”“血拼”之时,当“猫迷”们赞叹聪明的美国人把各种店家集中起来,从而节约了购物狂们的宝贵时间之时,大家可能都没有料到,出产在美国的“购物猫”,却是一个欧洲人发明的。维克特·格鲁恩(Victor Gruen)是个从纳粹统治的维也纳逃出来的难民,作为一个游荡如波希米亚人般的犹太人,他到了纽约以后,开始以给同胞们设计店铺为生,他通常以简洁整齐的现代风格著称,这在一九三零年代的美国还是很前卫的。但他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利用拱廊,把商品陈设在视平线的高度,不知不觉地把顾客引进门来,有人抱怨他设计的商店就像老鼠夹,而顾客自然就是那经不住诱惑的老鼠了。

         到了一九四零年代,美国的百货公司就已经往郊区发展了,并且有人开始建造好几家店连在一起的购物中心,试图模仿市中心的商业街。一九五六年,格鲁恩受雇为明尼苏达州的南代尔(Southdale)设计一个购物中心,他毫不犹豫地给这个中心加了个屋顶,并且把空调系统恒温在24摄氏度,创造“永恒的春天”——而世界上第一个“猫”也就此正式诞生了。

         格鲁恩一上来就做了几件及其英明正确的决定。他沿着“猫”造了一条盘旋而上的路,这样消费者们就自然而然地分批进入了底层和二楼,直到现在,这个进口的结构仍然被新建的“猫”们使用。“南代尔猫”内里的阳台扶手很低,消费者们无论是往上还是往下看,都能毫不费力地瞟到店家招牌。停车场里使用动物标志,帮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停车位置。格鲁恩的“猫”从一开始就有其鲜明的特征,并且一直是现代社会大型室内购物中心的坐标。半个多世纪以来,“南代尔猫”和它的模仿者们影响了世人的购物习惯和城市经济。

         有意思的是,这个体现美国郊区生活的发明,其实是要召唤起人们对欧洲小城的回忆。格鲁恩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社会主义者,他痛恨汽车,因为他觉得它们嘈杂而不利于社交,这就是他把购物中心加个屋顶的重要原因,汽车因此就被彻底排斥在外了。大多数评论都认为格鲁恩成功地把都市化生活带到了郊区,“南代尔猫”与其说是个购物中心,更像一个市中心,“猫”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美国生活的一部分。

          说实话,在了解到这段历史之前,我一直觉得“猫”是美国社会文化产物之一,而且有点俗不可耐。尽管逛“猫”不必遭受日晒雨淋,买东西也可“一网打尽”,方便省时,但是每一个“猫”风格雷同、面目相似,无异于众店家之综合连锁店,逛多了趣味索然。“猫”所营造的氛围,让我想起拉斯维加斯的酒店,就是要让顾客和赌徒们一钻将进去,便日夜不分地沉溺于其中,不断地掏空腰包。一九七零年代底曾经有一部僵尸片,镇上的人们为了躲避僵尸,逃到了一个“猫”里,因为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片中女主角忧心忡忡地说,“你们大家会被这个地方催眠的。这里是那么窗明几净、整整齐齐,你们忽略了这里也可以是一座监狱。”影片后来的发展证明了她的忧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媚俗而品位不高的空间,对于生活在郊县的美国人民来说,就好像是罗马的小广场,巴黎的小街小巷,甚至有个把喷泉和小礼拜堂也不稀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递增,我们的城市规划蓝图早就逐渐画向近郊和远郊,如果说造房子、建社区硬件不算困难,要让居住在房子里的人逐渐形成真正的社区,却绝非易事。那些围绕着主要城市四周建起来的年轻的卫星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形象,而非仅仅一个名字和邮政编码。我小时候在上海的岁月,是在比较传统的里弄生活中度过的,这种老街老坊的生活形态,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格鲁恩的意思,就是让那些总是以车代步的郊区人走进“猫”里,在买东西的同时,也在“猫”里虚拟的街头咖啡馆里坐下来聊聊天、会会友。这其实是个很有创意且不错的点子,尽管它带有很浓重的商业气息,但看得出格鲁恩还是颇有理想主义色彩,或许被迫远离故土的他,只有以这种方式来凭吊他永远失去的往日生活,希望以此来慰藉一下思乡的情怀?

         只不过,“猫”再好,还是无法取代充满邻里温情的真正的小城风貌;就像拉斯维加斯酒店里永远蓝天白云的天幕和飘着刚朵拉的“小威尼斯”运河,你很清楚那不过是演戏的布景,如果你执意要当真,到头来还是会把自己搞得心灰意冷、甚至两手空空。但是由“猫”而发展起来的“猫文化”倒也是好生欣欣向荣了一阵子,据说在明尼苏达,还有所谓的“猫行者”,每天一大早围着“猫”走几圈锻炼身体。我在芬兰的时候曾经碰到一个设计师,说他的父母退休后搬离市中心,现在每天的活动就变成了到住家附近的购物中心去坐坐走走,风雨无阻。如此看来,格鲁恩的初衷还是得到了贯彻。

         格鲁恩曾说,他不认为他的创造会影响市中心的商业区,“猫”不过是商业区的一个延伸而已。“猫”们在经历了鼎盛时期之后,于一九九零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据说目前美国有一千一百多家“猫”即将关门大吉。“猫”似乎不久前才开始在亚洲和欧洲遍地开花,反倒在自己的老家衰败了。

         于是,又一个聪明人出现了。里克·卡如梭(Rick Caruso)这个时髦的有钱人开始四处大肆兴建所谓的“生活中心”(lifestyle center)。同样也是把店家们集中起来,这一次他干的,究其根本,不过就是把格鲁恩加上去的那个屋顶又给掀掉了。一个个模仿度假小城建筑风格的购物广场平地而起,卡如梭当然否认自己的创举是“猫”,想当年格鲁恩是要通过把美国现代化和欧洲化来提升市中心的质量,而卡如梭的理想更加宏大,他几乎要建造一个完美的市中心,甚至一个城中城,一个没有犯罪、没有流浪者,到处光鲜无比的地方,一个并不现实、却又确实存在的“肥皂泡”。

         当孤陋寡闻的我刚刚才知道这种“露天猫”的时候,就已经有朋友指点我最近的“露天猫”在哪里了。其实在我脑海中,已经可以料到它的样子,上海的“新天地”就提供了一个小型的样板。我不想否认它带给人们的娱乐休闲功能,但我对它的始作俑者所鼓吹的“完美中心”或“完美城市”论却心存疑虑。格鲁恩的“猫”不也曾经信誓旦旦地要改变郊区人民的社区生活吗?最终它曾经改变的,只是人们的购物习惯,而就连这一点,现在也值得推敲了。

         记得简·亚克布斯(Jane Jacobs)曾经说过,“建造一个梦想中的城市是简单的,但重建一个现存的城市则需要想象力。”

    本文参考文章:Birth, death and shopping, The Economist, Dec. 22nd,2007.

               经济观察报

  • 一个芬兰人在美国

         据说爱罗·沙瑞宁(Eero Saarinen)是二十世纪最没名气的著名建筑师。这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但事实上,如果你把他和同时代的其他鼎鼎大名建筑师们相比,此话毫不夸张。尤其是当你有幸亲临他在美国所设计的机场、纪念碑、礼堂和体育馆等大型建筑,便更会汗颜自己的孤陋寡闻。

                1910年出生于芬兰的沙瑞宁少年时代随家人移民到美国,那时候他的父亲老沙瑞宁(Eliel Saarinen)已经功成名就。他所设计的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不仅是全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我住在赫尔辛基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坐M线往返于家和市中心之间,看到那稳重雄厚又不失现代感的车站大楼,就有一种安全感。好像茫茫宇宙中的太空站,火车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一种物理和心理上的航标作用;置身于火车站的人流中,我有一种蚁民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常常会让我在归程的火车上陷入对大世界与小人类的遐想,从而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烦恼。

         之后,我和家人移居美国。当我们拖着行李、抱着孩子踏入由沙瑞宁设计的首都杜拉斯国际机场之时,我心里不由一动。父子两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所设计的建筑,目睹了茫茫人潮的旅行和迁徙,也算是超越时空的对话了。不过又有多少人,像我这样,为了个人生活中与沙瑞宁家族的遭遇而自作多情地感叹一番呢?

         沙瑞宁一家都是设计师,他母亲是个纺织设计师和雕塑家,姐姐是个室内设计兼装修师,当老沙瑞宁给底特律郊区的克蓝布鲁克校园做设计的时候,全家人都上了阵。这个项目对沙瑞宁后来的事业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其家族建筑主张得以充分体现:建筑必须融入到“百分百的环境”之中,建筑师不仅要考虑从城市规划到建筑楼群、从室内设计到装饰物件的所有因素,更要融合相当的艺术元素。同样影响沙瑞宁的现代建筑理念的,是他后来在巴黎所上的雕塑课,以及他在欧洲、埃及和墨西哥的游历。

         整个一九三零和四零年代中,沙瑞宁把现代建筑带入美国的建筑主流,其中很多当然是父子搭档的丰硕成果。五零年代初,(老沙瑞宁已过世),单飞的他离了婚,娶了《纽约时报》的一个建筑评论员。正是这个美国女子帮助沙瑞宁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追求,不仅成为一个“对文化有贡献”的建筑师,而自己俨然也成了一种文化(a person of culture)。遗憾的是,正处于巅峰时期的沙瑞宁由于脑部肿瘤而于1961年撒手人间,令他如日中天的事业嘎然而止。他的猝死不仅留下了九栋尚未完成的大楼,也给研究他的评论家们带来了死无对证的无数难题;因此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他一生对现代建筑的杰出贡献大多都被忽视,身后的无尚荣耀姗姗来迟。

         作为一个芬兰人,沙瑞宁却被认为是个塑造了“美国身份”的建筑师。机场、大使馆、纪念碑,所有这些建筑,都具有国家主义的成分,无不掺杂着强烈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色彩,这对任何一个建筑师来说,处理起来皆非轻而易举,尤其是在世事敏感之时。沙瑞宁生正逢时,二战后的美国正处经济蓬勃之势,乐观向上的美国精神正为世人喜爱,他不仅抓住了这一特征,而且在当时也绝对不讨人嫌。正在美国和欧洲巡展的《沙瑞宁:营造未来》是这位大师的第一个回顾展,美国人在赋予他多年来被轻视的赞誉的同时,通过展示上个世纪中后叶他所留下的辉煌建筑,似乎也在缅怀自己曾经拥有的伟大美丽形象。那个宛如天堂般人人向往的美国,如今显然已大打折扣。

         北欧设计理念中的功能主义是沙瑞宁设计的重要宗旨之一。或许如此,他最擅长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科技公司的形象,以至于人们一度批评他不关心社区建设。1956年他所设计的通用电气公司技术中心是他个人风格的重大亮相和定位,并为他赢得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其实,这位现代主义设计师也设计了不少大学校园,这给了他充分的机会体现“在环境中设计建筑”的家风;他甚至从少年时起就一直在设计家具,他的椅子桌子们后来都成了战后设计的偶像家具,完全符合《花花公子》杂志对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家具风格的描述——“丰富、精细,并充满想象力”。

        “设计一样东西的时候,永远要考虑更大的环境——房间里的椅子,房子里房间,环境里的房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这位被誉为将建筑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师曾经这样解释自己的思想,言简意赅,很有芬兰人不说废话不绕圈子不故弄玄虚的特点。

         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