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殷紫的剪贴簿 - Page 16

  • 收藏心经

        我是在华盛顿DCU街上的一家设计专卖店碰到丽莎·罗伯兹(Lisa Roberts)的。就我的个人胃口来说,这家店显得有点商业化,甚至稍稍俗气;左转右转,到处都是阿莱西的产品,令人觉得缺乏点新意。

        我并不是说商业化不好,事实上设计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要商品化吗?不考量商业因素的设计,多少是自娱自乐的艺术品。商业化了的设计品同样可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像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所倡导的,在设计既实用又必需的东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也把它做得漂亮。

        罗伯兹的书《未来古董》(Antiques of The Future)就是鼓励人们在批量生产的商品中淘宝,因为当这些东西停产后,再过若干年,指不定就成颇有价值的古董了。那天晚上,她在U街的这家设计小店里做了一个小规模的签书讲座,来的人不多,其中大多数还都是圈内人,场面未免有点冷清,而她面对的提问亦不轻松。

        究竟什么样的东西会成为未来的古董?罗伯兹给出这样的指导:东西必须在视觉上抢眼;东西必须是批量生产品;东西必须是过去50年中设计并制作的;东西并非为了收藏而生产;东西有可能在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过;东西也许是某个博物馆的馆藏;东西也许获得设计奖项;东西的设计师也许是设计界的领先人物。

        建筑师出身的罗伯兹一定是有收藏癖的,经年来她搜罗了一件又一件自己认为有意思的设计品,从削土豆的刨刀到巨大的椅子,应有尽有,倒也都是生活日用品。终于等到数量成百,在朋友的鼓励下结集出书,展示自己的收藏的同时,也和喜欢设计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收藏心经。我个人认为,上面的“收藏指导”,是她现在的心得总结,想当初她开始零敲碎打地买的时候,倒也未必有此心计。换句话说,带着这样的心计去逛店,至少不是我的爱好。好像是否喜欢该设计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若干年后的标价,也许这样才够职业收藏家的心态?在我看来却是乐趣全无了。

        有个在场的年轻设计师问,那你买了那么多东西,怎样才不被东西来左右你的生活呢?这其实也是在场很多人的想法,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个女人好有占有欲啊,不过这样买下去,到底是你占有东西,还是东西占有你呢?罗伯兹坦诚她的收藏品已经开始多得溢出来,她不得不专门在家里辟出一间房间精心摆放,(好像是为将来的博物馆做准备?)而至于究竟谁拥有谁,她说,有好些东西都是她实际生活中天天用到的,比如麦克·格雷夫斯的水壶。

        收藏一把开罐器和收藏一幅毕加索好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谁也不能拿一幅画怎么样,除了看,还是看。可是大多数人买了心仪的工具,总还是要用用,越用越顺手才开心,毕竟厨房不是博物馆展厅。而设计的实用价值也正是在使用中才能久经考验地体现出来,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绝对过不了家庭主妇这一关。就像大腕费利普·斯达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几乎没有人买来是为了真的榨汁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怎么好用。是虚荣?还是经不住美的诱惑?怎么说都成,反正斯达克这老油子是赚够了。

        罗伯兹的个人收藏还是有相当部分经典的,尽管我觉得或许由于地理原因,她忽略了大量近50年来优秀的北欧设计品。然而这本来就是个很个人品位的一家之言,她若能抛砖引玉地引起更多人对当代设计的兴趣,倒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自以为很有免疫力的我,上个星期去家附近的杂活五金店买电线插头的时候,居然发现由UMBRA出品,已经绝版了的GARBINI GARBINO垃圾筒没人搭理地挤在一大堆很难看的垃圾筒之中。没有听罗伯兹的介绍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漂亮垃圾筒的存在,可现在,我自然无法抗拒把这个标着$7.99的可爱小筒捧回家了。

        经济观察报

     

  • 次债风暴中的黛莉和莱维们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和新年佳节,一些美国人却并不能遵循他们祖辈的传统,用硕大的火腿、香浓的土豆泥和其他的丰盛食品来庆祝这个西方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与此相反,他们坐在冷冰冰的家里,小心翼翼地吃着慈善机构捐赠的罐头食品,心情诚惶诚恐。因为他们知道,也许明天他们就会被赶出自己的家门,沦落街头。

           这和当时他们兴高采烈地签下房贷合同时的情形天差地别。在甜言蜜语的贷款经纪人的游说下,明明没有偿还能力的善良的人们做起了不切实际的美国梦。尽管他们辛劳地工作,不惜加班加点、不惜打上好几份工,在贷款第三年,月贷数目猛地上涨40%,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在2007年,220万美国家庭因为无法按时还清房屋贷款而被迫失去家园,也就是说每62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的房屋被收缴。如此罕见的高比率是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未曾有过的。

           这场无情的次债风暴残酷地、悄无声息地扫荡全美,一个又一个家庭逐渐土崩瓦解,比起新奥尔良的卡特琳娜飓风,更令人心碎且愤恨,因为这场风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责任借贷中心(Center fo Responsible Lending)和自助信用联合会(Self-Help Credit Union in Durham NC)的CEO马丁·艾克斯(Martin Eakes)认为,他的机构在过去二十年里给很多小公司,特别是很多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几乎所有的借贷者都按时还款。这说明,只要给予机会,穷人们都会努力。今年的次债风暴不能怪借钱的穷人,只能是债主们的错。

        家住芝加哥的65岁非裔老妇罗莎·黛丽(Rosa Dailey)便是大肆掠夺的债主们所欺骗的无辜牺牲者之一。她又老又穷,双目几乎失明,时不时需要氧气罐帮助呼吸。尽管她一再告诉上门推销的贷款经纪人他们无法承担债务,但经纪人们打了上百次电话,一而再再而三地一味吹嘘她将会得到的优惠,使她和妹妹终于签下贷款协议,装修母亲的老屋。事实上,黛丽一个月的所有收入仅仅是来自社保局的1,300美金,她很快陷入窘境,当母亲和妹妹相继因病去世后,她越来越日不敷出,只能缩在没有暖气的家中,担惊受怕地等着警察把她“请”出家门。 

           同样也是家住芝加哥,同样也是非裔,79岁老妇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ey)可以说和黛丽同病相怜,感同身受。她独自一人躲在住了41年的家中,电话不敢接,门铃不敢应。2002年,她和老伴签下了贷款协议,于是生活便如扔进了流沙,急剧下滑。如今老伴撒手而去,她紧衣缩食,仍填补不了那个无底的黑洞。

        根据统计,参与次贷行为的非裔和拉丁裔美国人要比白人多5倍,而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数量则是年轻人的3倍。因为种族岐视,也因为一些新移民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不熟悉,这些老百姓被不法经纪人钻了空子,他们往往要比白人付更多的钱和利息来贷款,尽管有时候他们处于同等条件。目前,律师威廉姆·斯皮尔伯格(William Spielberger)接下了这两位可怜的老人的案子,希望为她们讨回公道,守护家园。斯皮尔伯格认为黛丽和她的妹妹完全是被骗的牺牲者,那些强迫她们贷款的公司在贷款申请表中故意夸大她们的收入和资产,并且利用她们文化程度低、对签署文件毫不了解的弱势,当她们已经无法偿还第一份贷款合同的金额时,又诱骗她们签下另一个贷款合同来“弥补”,引她们一步一步走入绝境。他已经代表黛丽对包括花旗银行下属的花旗住宅借贷公司等其他几家公司提出联邦诉讼。  

        成千上万像黛丽和莱维那样的美国人正因为相同的原因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们的善良和不够精明被利欲熏心的猎人所利用,他们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待宰的羔羊,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听上去也许荒唐,莱维老太太直到现在还源源不断地收到不同的贷款计划。售卖贷款的广告还在无孔不入地在电视上、邮箱里诱惑着无知的受害者,听听这种疯狂的广告词吧――“只要你还呼吸,我们就可以给你贷款!”

        然而,受次债风暴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像黛丽和莱维这样的直接受害者。更多的中产美国人正在不断地卷入这场危机。国家房产经纪人协会的佩特·考姆斯(Pat Combs)认为,一个社区只要有一栋房子被清债,对整个社区都是灾难性的,相邻房屋的价值则都会因此下降。数据表明,一桩清债案就可使社区内每栋房子房价下降三千美金。 

        俄亥俄州的枫树高地市是全美房屋抵债率最高的城市,这座小城的市长已经关闭了两个游泳池,削减了警察和消防队伍,甚至取消了为老年人铲雪等免费服务。面对人去楼空的街道,他担心情况还会变得更糟糕。在园景大道上,一栋接一栋的房子被打上封条,院子里的草地仍然整整洁洁,屋子里却是安安静静。对于一些仍然坚守阵地的中产家庭来说,原本温馨且安全的社区天黑之后显得凄凉而令人害怕。很自然的,他们会想到搬家,可尽管他们把房价一降再降,有时候一连好几个星期,连个看房的人都没有。于是他们只好硬着头皮住下去,每天上下班路上总会看到又一个新的售屋标志摆出来,令人心惊肉跳。小城市长则希望这些家庭能够和他一起坚守下去,否则整个城市将不再有未来,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已经抑制不住身心的疲惫,他的沮丧是因为他觉得这种局面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直到今年夏天华尔街股市的下跌,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可事实上,次债的岌岌可危已经有好几年了,却一直被政府和相关机构所忽视。

        如果说再来一个卡特琳娜飓风,普罗大众也毫无办法,顶多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防范措施,那么,防止次债风暴的恶化,提醒人们不再无辜受骗,并且帮助人们安居乐业,是美国社会当务之急的责任。有的专家认为,需要尽快制定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和个人利益的联邦法案;有的认为,信贷经纪人的行业道德急需规范,他们必须真心地为他们的客户着想;更重要的还是信贷机构对申请人的背景调查,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准确无误。 

        正当人们急呼政治家们和政府应该处于人道主义精神,赶快帮助受害家庭之时,一场联邦政府是否应该以赦免借贷双方的方式来停止经济危机的辩论又在美国媒体上展开了。根据房屋预测机构(Housing Predictor)的网络调查,81%的美国人强烈反对美国国会以此方式干涉美国的经济市场。专家们也认为面对经济困境,抢救很可能不是什么好事。这就好像原谅一个三岁的孩子做危险动作似的,无形中等于鼓励他再次犯错,后果不堪设想。受害者固然令人同情,但遗憾的是,赦免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果直接受害者因为赦免而保住了房子,谁又来解救那些房价下跌的房主们呢?

        早在2000年就被警告会有次债危机的格林斯潘最近也忍不住发话,说亟需一项赦免计划来缓解形势。当年的他过分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这一警告,现在再来发表建议,算不算亡羊补牢之举呢?同时,布什政府也还是做不到撒手不管,似乎要在离任前站好最后一班岗,去年年底白宫终于宣布一项冻结利息的五年计划,估计可以帮助120万濒临破产的家庭。各界对这项决定的反应还是正面的,尽管它的效力非常有限,只能帮助大约7%的受害家庭,对于大多数其他身陷泥潭的家庭,尤其是已经进入拍卖进程的家庭无能为力,但这还是很有建设性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高价汽油、消费低迷,伴随着次债风暴,步入2008的美国阴影重重,即将掀起的总统大选热潮将会因为这些问题更加紧张激烈。在CNN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显示,有46%的美国人认为,不管专家们如何讨论和预测,他们觉得美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样的体会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对老百姓来说,日子不好过是最实在的证据。

    本文参考目录:

    Can the Mortgage Crisis Swallow a Town? Nelson D.Shcwartz,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 2007.

    A Swarm of Swindlers, Bob Herbert , The New York Times, Nov.20, 2007.

    Lost In a Flood Of Debt, Bob Herbert, The New York Times, Nov.24, 2007.

    Subprime Bailout: Good Idea or ‘Moral Hazard?’, Eric Weiner, NPR, Nov.29, 2007.

    Americans Against Subprime Bail out, Housing Preditor.com, August 6, 2007.

    责任借贷中心网站:http://www.responsiblelending.org/

    以及William Spielberger提供的法律诉讼文件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

  • 目击美国总统大选揭幕战

    艾奥瓦是美国中西部(这是个历史沿用词,现在更准确地说是中北部)一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农业州。新年刚过不久,这里的冬夜寒气袭人,呼啸的北风和积雪的路面都让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大多不愿在天黑后出门。

    但1月3日这天夜晚,这个州州府兼第一大城市得莫因的很多幢法院、学校等主要建筑却灯火通明,外面还停着几辆贴满鲜艳标志和口号的大巴,从车上下来的人群大都不理会寒意,一边热烈交谈一边大步往楼里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不少人说话还带有外地口音。这就是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揭幕战:艾奥瓦州基层党团选举(Iowa Caucuses)。

    民主党:“黑孩子”扳倒了“女王”

    选举结果在北京时间上周五中午揭晓:两大党均爆出冷门—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黑人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以38% 的支持率在民主党阵营中胜出,原先呼声极高的另一位国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则以微弱差距败于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屈居第三。

    共和党方面也大爆冷门,原本默默无闻的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哈克比以高出9% 的得票率击败财力雄厚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而在全国支持率领先的前纽约市长鲁迪·朱利安尼居然只排在倒数第二。

    开季第一战就如此刺激,预示着今年的大选将是精彩纷呈、悬念迭出的一台好戏。奥巴马在白人比例高达92%的艾奥瓦都能获胜,看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真的可能产生了。

    “他们说这一天永远不会来到。”奥巴马庆功演讲的第一句就博得了满堂欢呼,“他们说这个国家太分裂了,幻想破灭了,不能为了共同目标团结起来。但在这个1月的夜晚,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做到了嘲讽者断言我们做不到的……美国人将会记得这一代表希望的时刻。”

    很多时政评论家都给予奥巴马的演说很高评价,甚至与约翰·肯尼迪的就职演说相提并论。英国《卫报》也把这篇演讲稿整理出来,贴在网站评论版的头条位置上。

    设在得莫因市南区联合小学的竞选总部,希拉里竞选班子看上去十分沮丧。这次败仗对希拉里来说虽然不是致命打击,却实实在在地使她头上的光环大为失色。在前总统丈夫和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左右簇拥下,她的笑脸让人怎么看都有些不自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继续这场比赛,正确地回答我们设立的问题:即怎样在2008 年11 月选出一名能做出改变,并且在第一天就成为最好总统的候选人?”

    一直以来,希拉里都表现得高人一等,俨然已经胜券在握。不断强调白宫经验的她在选后演讲中也提到“改变”一词,然而民调显示,民众对她上台后是否会作出真正改变缺乏信心,他们觉得,奥巴马才是真心求变者。

    不过,我们不应忘记:在全国民调中,希拉里仍领先于其他民主党参选人。我们更不能忘记:1992年,她丈夫在艾奥瓦预选也表现平平,同样屈居第三,但紧接着在新罕布什尔州却一举夺魁,最终赢得总统大选,被称为“后来居上的小孩”(The come back kid)。

    共和党:金钱不是万能的

    如果说希拉里是全世界最熟悉的总统参选者,那么迈克·哈克比在两个月前连多数美国人都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当时如果你说哈克比可能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别人一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

    然而正是这个要钱没钱、要组织没组织,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有个滑稽姓氏的家伙,愣是把精明强干的罗姆尼比了下去。富商出身的罗姆尼此前不仅带家人在艾奥瓦长住了一年,还砸下700万美元,在该州大打竞选广告,和希拉里坐直升机遍访全州各县的“地毯式轰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督教浸礼会牧师出身的哈克比的获胜诀窍,是福音派基督徒的力挺,这再次证明宗教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哈克比在艾奥瓦的竞选集会中,肩挎贝斯和当地乐队同台表演,气氛像摇滚音乐会一样热烈,无疑吸引了更多的“粉丝”。

    在初选前的周三夜晚,哈克比居然欲擒故纵,坐飞机离开艾奥瓦远赴洛杉矶,去作客脱口秀主持人杰·列诺(Jay Leno)刚刚复播的深夜滑稽节目。大家都笑他是不分主次的傻瓜,实际上哈克比一点也不傻。他在节目中口吐妙语,解释自己为什么民调得分比罗姆尼高的原因:“在选总统候选人时,人们找的是那些看上去像自己的同事、而不是像炒过自己鱿鱼的老板的人。”当晚估计有不少艾奥瓦人都收看了这档节目。

    这一次艾奥瓦的首战结果,令共和党和民主党两方面都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财力占优的希拉里和罗姆尼都失望了,正所谓“有钱难买我乐意”。但财大气粗的罗姆尼肯定不服气,选后他还在演讲中“庆祝”自己摘得银牌,号召助选团队继续冲刺新罕布什尔州。那里毗邻他当过州长的马萨诸塞,或能时来运转也未可知。

    朱利阿尼则决定不去艾奥瓦凑这份热闹,他知道即使赔进精力和金钱,自己也不可能在保守的艾奥瓦取得好成绩,不如省了这份心,索性以“弃权”了事。“我认为他不可能获得党内提名。”艾奥瓦共和党主席瑞·霍夫曼对朱利安尼如此评价,足见艾奥瓦人觉得自己被忽视所受的伤害。

    现场感受艾奥瓦预选

    作为中西部一个农业小州,艾奥瓦为何如此重要?这或许是外国人看艾奥瓦党团基层选举结果的最普遍疑问。但各参选人对此役投入的惊人花费和精力充分说明了这个小州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证明,如果参选人不能在艾奥瓦打进前三名,他几乎不可能最终赢得党内提名资格。

    笔者在得莫因先后参与了哈克比、希拉里和民主党参选人乔·拜登的竞选集会,多少体会到艾奥瓦初选的与众不同。参选人在艾奥瓦的竞选行动在其他任何大州都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为自己拉来每一张宝贵选票,他们和几乎所有选民都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换句话说,选民几乎可以当面“认识”参选人,和他或她讨论政治观点,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直截了当地盘问他们的对敏感问题的答案。

    比如笔记者参加的拜登集会,大概只有80人左右出席,重点讨论一些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很多人都有机会提问,给人以十分亲密、热情和关系到个人的感觉。

    而希拉里的集会规模就大多了,她只是作了简短的演讲,更多时候都是在呼喊口号,鼓舞士气,基本上没有讨论实质性的政治议题。哈克比的集会则更像个音乐会和庆祝会,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大派对。

    尽管如此,希拉里和哈克比也在其他时间花了大量时间挨家挨户敲门,和选民握手交谈。这在其他一个大州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艾奥瓦给了参选人一个最好的平台,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面对这些朴实的选民,花里胡哨的夸夸其谈显然不会有用,他们关心的往往是最实在的民生问题和普罗大众的实际利益。

    现在有人质疑艾奥瓦州的权威地位,甚至提出美国各个州轮流进行党团基层选举,但谁又能说哪个州才是美国的真正代表呢?选择一个更大的州,只能意味要花更多的参选经费,去和更多的选民接触而已,难怪这项自1972 年以来的传统才能保持至今。

    正因为艾奥瓦如此重要,参选人在当地花的精力和金钱的确让人觉得有点疯狂。据统计,今年所有参选人在艾奥瓦所花的竞选广告经费总计高达6000万美元,一些参选人为了在艾奥瓦取得好成绩,甚至举家搬迁,前来安营扎寨,包括民主党参议员克瑞斯·多德(他现在已黯然宣布退出竞选)。虽然罗姆尼和希拉里在表面上都强颜欢笑,但大家都知道,他们的选战已受到一记重创,这就是艾奥瓦的作用,不承认也不行。反倒是爱德华兹以亚军为胜利,共和党排名第三的约翰·麦凯恩也等着看鹬蚌相争,好让自己渔翁得利。

    这边厢媒体上还在热火朝天地报道得莫因的战况,参选人其实都已经打点行装,奔赴新罕布什尔州的新战场。这又是一个小州,却和艾奥瓦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气氛,那里的民众多以民主党支持者为主,关心的话题也和艾奥瓦人不尽相同,参选人将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对他们来说,新罕布什尔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仗,罗姆尼和希拉里能否咸鱼翻身,胜败在此一役,而爱德华兹和麦凯恩出人意料也不是不可能。笔者也和众多同行一起,浩浩荡荡地向新州进发了。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

  • 黑白无双

        三四年前,我在某校的设计学院旁听设计理论课,老师拿出一黑一白两个小瓷人让大家评论。这一对圆头圆脑的小可爱展开双臂相互拥抱着,他们脸上分别代表眼睛和嘴巴的三个小孔正是胡椒和盐的出处。在七嘴八舌的闲扯之中,唯独一位男生语出惊人,说这个设计让他想到种族主义问题,话音一出,全班同学连老师都一愣一愣的。

       “薄荷”设计组合(MINT)的“拥抱”(HUG)曾经是纽约MoMA现代美术馆小卖部里最畅销的,我在那堂课后不久也忍不住跑到MoMA因装修新馆在皇后区设置的临时场馆中花二十五美金捧回这对小人儿。可事实上,当时“薄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MoMA收下“拥抱”。MoMA喜欢“薄荷”的其他作品,唯独对“拥抱”持有怀疑态度;就像著名生产商Umbra一样,他们对“薄荷”说,“拥抱”太可爱了,和他们一贯的超摩登产品风格不相符合

        “拥抱”是“薄荷”组合的第一个作品,原本是为大生产商度身定做的,没想到屡遭挫败,倒逼得从没想过自产自销的“薄荷”走上了独立制作的不归路。“拥抱”的成功是设计界又一个津津乐道的段子,Umbra对当年的失策捶胸顿足,但正因为他们没有眼光,成就了“薄荷”的事业。

        当年班上那个男生倒是很有洞察力,因为据“薄荷”组合自己介绍,“拥抱”其实正是暗示了人类的手足情深。大胆的黑白对比正是强调了我们大家都是这个星球上的兄弟姐妹,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对待且充满同情。能把餐桌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胡椒瓶和盐瓶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足以体现设计师之良苦用心,这也证明了“拥抱”注定是会成功的,因为它根本就是在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而对于看懂这个故事的顾客来说,岂有不动心之理?

        我不得不也提一提当年的老师,其实她正是MoMA的建筑和设计部策展人,但她显然对种族团结一说毫无头绪,并且解释道,因为自己嫁了个黑人,(她是意大利裔白人),所以对于黑白黄各族混杂感觉非常自然,从来不会刻意地从这个角度来区分每个人。班上另一位年长的女同学继而感叹,直到今天,一看到黑白,人们还是会做有关种族主义的联想,难道不令人唏嘘吗?

        一场由胡椒瓶和盐瓶引发的社会问题讨论并没有在一堂设计课上得以充分发挥,好在并没有人因为那个男生一眼看出黑白之区别而斥他为种族歧视者。其实,黑白分明的最基本功能无非是把胡椒和盐区分开来,立意再高尚的设计也不能忘了其功能性,否则就成了单纯的装置作品了。看不看得出“黑”和“白”,(真可笑,他们本来不就是黑的和白的吗?)似乎没有必要太过于政治敏感,尽管它的确多少也体现了观者的观念。

        我为了给这对小人儿拍照,仔细地在桌上把玩了他们一番,因此又有新感觉。两个小人性格模糊,男不男女不女,可谓中性,是否可以说他们也是提倡同性爱的象征呢?


         经济观察报

  • 在美国派发年关“红包”

            眼看着年关将至,这意味着我很快将会收到一堆白色的空信封。它们来自我的报纸送递员、大堂前台接待员,以及包裹存放室收发员等等一些在我日常生活中“来无影,去无踪”的人们。有些信封留在我的公寓门口地毯上,有些亲自放在我手中,它们以最谦逊却坚定的姿态提醒我用最实在的绿色美钞来肯定这些工人们辛勤服务的价值。

            美国的小费文化自成一派,本地人有时候都会因为搞不清楚状况而犯迷糊,初来乍到者更要好好学习一番,才不至于被人当作吝啬的小气鬼或者是傻冤大头。最常碰到的情形便是在餐馆买单了。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中国,我都不用花心思算小费的账,可到了美国,就不得不在每次酒足饭饱之后把小学的心算绝招拿出来练一把。虽说15%-20%是合理范围,但我每次都因为图方便而以最高标准收场,尽管我的收入决不属于最高标准。根据一些消费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付小费的时候,往往有一种要拿钱来买社会认同的倾向;只要服务不是差得离谱,大多数人都会付比一般标准要高一些的小费,要不然老有种莫名其妙的负疚感。

             一到圣诞节和新年,美国人除了要做预算给家人朋友购买礼物,小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美国似乎没有中国人擅长的“红包文化”,但事实上,除了“包”不红,“包”里的内容和“包”所表达的意思和中国人逢年过节派发的红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美国是没有人斗胆给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包”的,行贿之罪名可是吃不了兜着走。逢年过节,究竟该给谁发“包”,发多大的“包”,很多美国人也不太有把握,所以权威媒体比如CNN,《华盛顿邮报》等等,便会有类似“红包”指南的大幅报道文章,给读者一目了然地算一笔小费账。

            首当其冲的便是和孩子有关的服务项目。不要以为现在只有中国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美国父母望子成龙之迫切心情和中国父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学校老师到课外辅导老师,从全职保姆到兼职看护,都要有不同程度的“表示”。至于“尺寸”,则以各自的经济能力行事,其间相差甚大,多给保姆一个星期还是一个月的工资,全凭主人腰包鼓不鼓来决定。给老师现金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张25或100美金的礼品券更含蓄一些,而一件来自孩子的小礼物则是最重要的,使得“红包”的情感指数急剧上升。

             接下来的大头便都是些围着你打转的人了。公寓前台、门卫、维修工、电梯操作员、垃圾清洁工、钟点佣人、送报员,甚至UPS快递司机等等。10美金、50美金甚至更高都没有错,要看你和每个人的交情和他们为你服务的时间长短。记得去年12月初,我雇了一个清洁钟点工,这个从葡萄牙到美国做了二十几年清洁工作的老妈妈没来几天就冷不丁变出一盒巧克力给我大儿子作圣诞礼物,打得我那叫一个措手不及,连忙翻箱倒柜,只找到一袋菊花茶,也顾不上她会不会喝,又狠狠地加了一笔奖金在工资袋里一起塞给了她。老妈妈“先发制人”,那我只好“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如果你是个爱美之人,那么美甲师、理发师、按摩师,以及健身教练,都得一一打点。慷慨的老顾客一般都会在这时候付个双份价钱。如果你养狗,那还不能忘了你的狗保姆或者溜狗者,还有你的园丁、你的司机、帮你停车的小弟……。我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没有这张小费清单上的那么多人为我私人服务,也就自我宽慰,只当是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吧!

            据说,服务行业的人就像大象一样,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尽管不应该把小费当成认真工作的唯一动力,但是服务行业工资普遍偏低,对有些人来说,小费几乎是工资以外得以养家糊口的重要收入,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慷慨一点似乎也不为过。

            但无论如何,在那份不管是“红包”还是“白包”里,除了那一叠厚厚的或薄薄的钞票,应该有一份日积月累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才会令人感到真正的关爱和温情。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探访华盛顿“间谍博物馆”

           一个不称职的业余女间谍的故事,近两个月来很是在中国赚了一把吸引力。而在美国,媒体报道自然就有限得多了;据说华盛顿地区的影院内,观众还是以中国人居多。其实,华府算得上是个谍影重重之地,要是对间谍这件事感兴趣,这座城市中可看可挖的故事要精彩得多,其中某些的香艳程度未必会比《色,戒》差,而其专业程度则肯定要比《色,戒》胜出好几个段位。

           地球人都知道,CIA是美国的间谍大本营,其名声无论是在好莱坞电影里还是现实生活中,似乎都不怎么样。相比之下,坐落在华盛顿唐人街附近F街上的国际间谍博物馆可就受欢迎多了。这个趣味横生的博物馆建于2002年,现任执行馆长是CIA退休间谍,足以证明博物馆之专业性;展厅内首当其冲就有咱们的孙子兵法,让我这个中国人一进门就特有面子。

            旨在记录人类的现代间谍史,间谍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对间谍活动进行丰富且详尽的公开性介绍机构。馆藏珍品中,有很多只有在二战纪录片或007电影里出现过的秘密武器,比如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德军密码机;前苏联克科勃使用的鞋底窃听器;为东德间谍机构斯达西使用的捷克“穿墙”照相机;以及二战中为英军飞行员设计的“逃生靴”等等。这些看似有趣的玩具,其实不是在严峻的环境下使用、便是造成残酷的后果,观众自然也不允许触摸把玩。但博物馆却有的是让观众过足间谍隐的游戏——各种解码游戏就很有玩头,虽然难度并不高;识别间谍伪装就稍微难一点,要从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中,找出一个最不起眼却最有可能是间谍的人。做完这个游戏,肯定看大街上每个人都有点可疑兮兮的。而间谍模拟游戏则是让观众假扮间谍,需要牢记自己伪装的身份和各种假造细节,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回答错误,那就穿帮玩完了。

            最令人惊讶的,但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是,人类的间谍史可以追溯至圣经时代。在人类发展的每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战争时期,都会有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惊涛骇浪的间谍大战。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比如乔治·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也是美国的情报之父。妇女在间谍活动中,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精彩角色,著名舞蹈家约瑟芬·贝克,名人厨娘朱利娅·查尔德,著名演员玛莲娜·德里希特等等,都为各自国家的情报组织工作过。在“间谍画廊”中,这些曾经是间谍的美丽脸庞被一一放大展示,似乎光彩照人,令人羡慕。但事实上,大部分的真正间谍生活是枯燥且危险的,它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聪明的才智。在博物馆的电影室中,观众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间谍所需要的知识和接受的培训,一旦身份被揭穿所面临的生命危险和残酷局面。

            从电影室中走出来,我的心情大概和大多数观众一样,不再向往间谍生涯。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兴趣盎然地继续间谍观摩。从馆内装饰、灯光布置,及音响效果,博物馆的设计都烘托出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具有极强的场景感。除了展览部分,博物馆还举办各种和间谍文化相关的活动,甚至还为生日派对制定主题游戏等等。好像是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为孩子们设计的间谍游戏也颇为热闹,从讲座到“秘密行动”应有尽有。而间谍购物中心则是离馆之前不得不光顾的,要不带点战利品回去就不算尽兴而归。虽然买不了口红手枪,至少可以带一支伪装成口红的钢笔回去;还有微型间谍工具包、卧底窃听套装、探测照相机等等半真半假的玩意儿,最后你还可以穿一件写有“否认一切”字样的T恤衫,拎一只印有“间谍”字样的布包,堂而皇之走出博物馆大门,混进茫茫人海之中。

            我在走上大街之前,决定到间谍咖啡厅去小歇片刻。菜单很让我失望,上面没有任何与间谍相关的内容,它和任何一家普通咖啡馆的菜单没什么两样。然而就在我到前台买单的时候,收银小姑娘突然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一愣,一边很困惑地想为什么,一边很迟钝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NO!”小姑娘摇摇头,“你就叫Tamiko吧!从现在起,你的卧底名字叫Tamiko!”说完她把一张印有我的新名字的收据往我手里一塞。

            看来Tamiko的间谍生涯不会太成功。

     

    图片提供:国际间谍博物馆(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国际间谍博物馆  www.spymuseum.org

    地址:800 F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USA

    开放时间:通常为上午10点-下午18点,根据不同日期有微调。

    票价:USD$15。

    有关华盛顿特区的间谍主题徒步游或巴士之旅,参阅:www.spiesofwashingtontour.com

    CIA博物馆网上虚拟展览:https://www.cia.gov/about-cia/cia-museum/index.html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美国菜场的“中国五香粉”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穿过一个拥挤的自由市场。这个市场占据了一条狭长的小街,由于买菜和卖菜的人很多,而大多数人都走得很慢,甚至原地不动,我经常要从大人们的胳肢窝下左钻右钻地钻出一条路来,才能准时到校。

           等我终于到了要自己去买菜做饭的时候,自由散漫的菜农们都被“城管”了,各种各样的大型超市也越来越多了。可人们似乎健忘了自由市场的脏乱和嘈杂,一味地怀念起那股新鲜生动的味道了。

           现在我住的美国华盛顿区域,周边有两家传统型的大型食品超市,彼此之间相互竞价比货,很是热闹。当地农民也隔三岔五地在小广场上摆摊卖菜,价格虽比超市贵,仗着新鲜,生意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小超市,虽说也是个全美遍地开花的连锁超市,却搞得像老式零售店。旧旧的木墙、夸张的壁画,以及手写的彩色标签,和那些大得吓人亮得发晕的超市们给顾客的感觉很不一样,它多少令人回想起街头巷尾越来越少见的杂货铺,一种更加亲近而温馨的老式邻里环境。

           这家迎合了人们怀旧心情的超市,也是一桩彻头彻尾为“波波一族”们度身定做的成功生意经。《天堂里的波波们》的作者大卫·布鲁克斯曾经写道,马克思说布尔乔亚们令一切圣洁之事变得凡俗,而波波们则是把一切凡俗之事搞得很神圣。布鲁克斯恰巧住在我现在所住的这个城市,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常去这家超市而顿生灵感写下这句精彩名言,因为在我看来,能把买菜这件事搞得名堂十足且“政治正确”,真是典型的“波波”之举。

           一样是面包,“波波店”里多数是全麦或黑面的,而且是用旧炉子手工烘烤的;蔬菜大多是有机产品,即便不是,也会用小纸条写上该蔬菜之“抗癌养生”功能,贴在标价牌边上随时“提醒”顾客;奶酪大多是欧洲进口的;肉糜的瘦肉成分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多以白肉为主;不论是麦片还是小食,速冻食品还是干货调料,每一样食品经过“波波店”的挑选和“包装”,都成了健康生活的首选,让你觉得在这里买薯片或巧克力,似乎也不那么“有害”了,因为那一定是一包红薯片或一块黑巧克力。兼容各个民族的饮食精华,是“波波店”的另一个特点,这从另一方面暗示了卖主和买主们的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上一次我去买牛奶的时候,发现店里的黑板上赫然写着:“新到:中国五香粉”。

           选择健康食物本身是件十分值得鼓励的事情,再加上颇为公道的价格,这家“波波店”的确让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菜场”。但令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后背发痒的是店里的气氛,一种你要是不买这里的菜你就是个粗人的气氛。其实在普通超市,一样可以找到不少和“波波店”里相同的健康食品,只是他们没有“波波店”那么善于写宣传小纸条,更没有“波波店”那么独特。其间最大的不同,是大型超市面目单调无聊,那里的顾客是俗气的普罗大众;而进出“波波店”的顾客,似乎个个是周游世界说着几国语言下班练瑜珈只看《纽约时报》的达人酷人精英们。店里的南美爵士背景音乐、标价牌上那一长串看不懂的外文食品名称,还有印有店标的棕色纸袋,都有意无意地提醒着你: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菜场”,你的晚餐也将与众不同。

            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美国朋友能熟练地将五香粉运用到自家烹饪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热情高涨地购买五香粉。“波波”们的一大特点就是尽管自己达不到专业厨师的水准,但从家什到配料都要以专业厨师的态度来准备。不过我想,他们很可能还是见不得中国农贸市场里,抹鸡脖子滚水拔毛、或硬生生砸死活鱼的残忍场面的。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电邮社区”比邻里更亲?

          刚搬到大华盛顿地区的时候,就有朋友指点两眼一抹黑的我上网加入“DC都市妈妈”电邮群发社区。这是个专为大华盛顿地区的妈妈们设置的网络社区,一经注册,你就可以接发和育儿有关的任何电子邮件。于是我在初来乍到之际,往这个社区连珠炮似地发了不少问题,比如我家附近哪个儿科诊所比较好,哪个牌子的双人童车好,甚至哪里可以找到某个牌子的护肤品等等。每一次,我都能收到其他妈妈们诚恳而热心的回答。

          像这样的地区性网络社区正在悄然盛行,它取代了传统的人际网络,创造了一种新型而实际的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的旧观念,或许要被“近邻不如网友”所代替了。作为一个带着两岁小童,肚子里还怀着一个的妈妈,我有许多琐碎而实际的生活问题需要询问,而这些问题对于不处在相似状况中的其他人来说,很可能是没有答案的。就算我守在公寓大堂中,拦住每个带着小孩的妈妈问东问西,效果也不如往“DC都市妈妈”群发邮件来得快捷有效。在此之前,我住在赫尔辛基,通过当地中国留学生的一个电邮社区,发现一家北京人开的豆腐厂每两周在我家附近摆摊卖豆腐。于是我们一家在赫尔辛基的两年中饱餐了各式各样的嫩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等豆制品。

          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人际关系日益淡薄,虚拟的网络交际进一步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距离。像这样的网络社区是否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邻居关系,继而使人们更加疏远和冷漠呢?根据社会学家凯斯·汉普顿(Keith Hampton)的研究调查,加入网上电邮社区的邻居们和不参加的人相比,其相互认识、相互对话和相互走访的机率都要高出一倍以上。忙碌的工作节奏、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经常在家门口或公寓走廊上相互碰到,而担心被骗的心理令人们不那么轻易地和陌生人搭腔。网络电邮社区便成了邻里之间特别有效可靠的沟通方式,因为它正好弥补了人们既向往又胆怯的需求。

          很难想象你在公寓电梯里和某位素未谋面的邻居礼貌性地“嗨”了一声之后,紧接着说,“顺便问一下,你知道附近哪个超市有卖冰岛的三文鱼吗?还有,我两岁的孩子不肯睡自己的房间,你有什么办法吗?哦,对了,我家有张挺漂亮挺新的旧咖啡桌,你想要吗?另外……#*&?^&*?”

          通过网络电邮社区,再白痴傻瓜的问题也可尽管问出来,而免去了面对面的尴尬,却又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再者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大群众的智慧就是灵光。发个电邮得到的聪明点子远比站在街角挨个询问路人要快得多、好得多。

          我家老二出生之前,我就其名字在“DC都市妈妈”上做了一次民意调查,想打探一下这个名字究竟是否在美国会遭到误解和嘲笑。没想到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排山倒海的回复,来自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的妈妈们作出不一而足的反应。有的评点风趣幽默令人捧腹;有的见解深刻周全,看得出做了很详细的辞源学研究。如果没有大华府地区妈妈们的“民主投票”,我们还真没有底气和信心坚持自己的主意呢。

          人们尽可以认为网络社区让很多人轻易地以“电子身份”相互交往,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但值得注意并且十分有趣的是,当人们把自己“锁定”在电脑前、禁闭在家中的时候,却通过网络和更多的人交流、分享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乱室”出英雄?

         整理工作与其说是我的爱好,不如说是我无法治愈的一种病:整理强迫症。从电脑里的文件夹到抽屉里的袜子,家中每个角落的各种物品,都被我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摆放成某种特定顺序。看过电影《雨人》的读者或许会记得类似情节:汤姆·克鲁兹的智障哥哥达斯汀·霍夫曼就有这样的强迫症,任何东西只要不各司其职地摆放在原有位置,他就一定要去把它放好,否则无法继续正常生活。我庆幸自己还没他那么病入膏肓,面对乱糟糟的家,虽心乱如麻,但还能勉强过日子。不过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我也没有他那个能在赌桌上记住每张扑克牌的神算脑子。

         不管别人觉得我如何病态,私下里我总还是认为喜爱整洁是好事,可心理医生们却另有高见。最近,我恰巧读到某位神经心理学家在报上的采访,他认为过度追求全面的井然有序是对生活之不可预测性的一种徒劳否定和控制。这位专门帮助无法容忍无序的人们的专家说,以为整齐就可以彻底摆脱无序是一种假象。

         好像天底下所有像我先生那样乱摊成性的男人们都约好了反抗似的,一本题为《完美的混乱:无序中隐藏的好处》(A Perfect Mess: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的书乘着乱劲儿新鲜出炉。两位爱好乱摊的作者引经据典、旁以佐证,指出混乱的种种好处。混乱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比如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从来不做日程安排表,工作却有效而不死板;混乱具有自身合理性,能够激发超乎俗世的灵感,比如亚历山大·弗莱明正是从他忘在桌上的实验小盆子里的霉花中发现了盘尼西林。混乱是自然而节省时间的,整洁则是无聊而没有个性的。

         这种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就得让生活更乱的论调显然很难动摇我天天整理的习惯。然而“混乱爱好者”们并未失去信心,他们继续搬出不知哪里来的研究结果,企图证明混乱不堪的办公桌是思路敏捷、富有创意的象征,这样的员工总是比桌上干干净净的员工薪水要高;衣橱里塞得乱七八糟的父母要比一丝不苟的家长更和蔼可亲。总之一味整洁的人呆板无趣,闲得没事做才整理个没完,他们肯定不是成功者。

         在“混乱爱好者”看来,我和其他逐年增长的广大整理家居产品消费者们就如契诃科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般讨人嫌。我们不厌其烦地买来各种有助于归整物品的架子、盒子和套子,把家里的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对他们来说,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前面提到的两位懒虫作者居然还在书中一本正经地教授如何“添乱”,比如在桌子下面或家具之间塞东西;把书、CD和信件等堆得如山高,还美其名曰“利用重力这一强大的胶水”!种种损招我读来个个眼熟,可见但凡懒而乱的男人为了让自己更懒更乱,办法都差不多。

         其实我也很想练就懒人们那一身“坐乱不乱”的本事,却无奈整理成癖。针对我这样的“病人”,各大家居产品公司们已推出人情味十足的个性化服务。不少公司要求员工在为客户设计橱柜和家居空间的时候,用心倾听顾客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体恤他们对脏乱差之无法容忍的痛苦,最终提供给他们既解决实际生活需要、又赋予心理安慰和情感满足的产品。这种纵容且加重“整理强迫症”病症的销售方案使得整个购买过程更像一趟心理疗程,那个别着小牌牌穿着制服的销售员无疑比心理医生更具有安抚疗伤功能。

         好在我还没有不可救药到花几千美金聘请“整理专家”的份上,一来我对自己的整理水平还颇为自信,二来我的钱包也不允许我随便请专家。不过在力所能及之范围内,我还是不可抑制地整理着,丝毫不受这股“反整理”的“乱风”鼓吹之影响。看来这辈子,我只能当个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笨蛋而非乱得一塌胡涂的天才了。

         FTChinese.com 生活时尚

  • “滑翔屋”与华盛顿绿屋计划

        今年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最受欢迎的赢家不是俊男或靓女,也不是才华横溢的资深导演或制作人,而是前任美国副总统艾尔·戈尔,一个原本和星光灿烂的好莱坞毫无关联的政治家。他主演的纪录片《难易忽视的真相》不仅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更引导了如里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一批大腕明星以身作则投入挽救地球的行动。一时间,倡导绿色生活,改变全球变暖成为美国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作为一个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举足轻重之份量的大国,如何成为一个“绿色之国”是2007年美国各界有识之士们对政府和大众的呼吁。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值此推出“绿屋计划”展览,提请公众从自家做起,每个人改变小环境,足以力挽狂澜,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以小博大的“滑翔屋”

        美国的房屋建设占用了全球原材料的40%,所以,如果美国人能从节约能源、擅用能源的角度出发造房子,对全世界的能源利用有着极大影响。北加州设计师米歇尔·考夫曼(Michelle Kaufmann)于2004年设计的“滑翔屋”(Glidehouse)正是以崇尚简单生活为出发点,对各类废旧材料再造利用,对环境和人类具有持久好处的环保绿屋

        “滑翔屋”的部分样板房是“绿屋计划”展览中的重头戏,被安排在展厅显眼位置。其简单实用的格局安排、清爽流畅的设计线条,令人想到北欧的极少主义设计流派,似乎并无独特创新之处。然而,当你仔细研究其中的构造材料,从外墙到地砖,处处渗透着环保意识,便显示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这栋可以在工厂加工半成,搬至现场简易安装的房屋费时1014个月,室内实用面积由两卧的100平米至四卧的200平米不等,房屋本身在工厂的造价约每平米1400美元,低于2005年全美新屋平均造价。有此可见,“滑翔屋”并非只为有钱人定做的奢侈品,其难得之处就在于试图说服普通大众建造一个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都有益无害的家。

        无论是从设计,还是从材料上,都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为准则是“滑翔屋”的设计根本。大幅木质百页滑门和天窗为室内通风采光创造良好条件,屋顶可安装太阳能接受设备,可支持冬季取暖和热水供应。除了降低人工照明使用率,室内也安装了节水装置。地板采用了快速成长又便于更新的竹子,厨房里漂亮的黑色台面居然是报纸和苍蝇尸体捻成的灰再造合成。从灯泡到大小不同电器,全部使用节能版;墙面和家具涂料是无毒的,而墙与墙之间的填嵌连接采用木结构,紧密防霉,更降低空调或暖气的使用率。

        如果可以让自己生活得舒舒服服,又有利于自然环境,岂不是件何乐而不为的高兴事呢?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诸如“滑翔屋”这样的计划来改变自己和环境。毕竟,买现成房子的人还是比从头造房子的人要多一些,而“滑翔屋”中的许多环保产品价格也不如想象中便宜。它对于公众的启示更多的还是一个概念的介绍,开阔观众眼界和思路,加深环保意识。人人都住“滑翔屋”既不现实、也很教条,最关键的还是根据自身居住条件和要求,尽量做到不铺张浪费、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保护地球。

    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

        被《新闻周刊》喻为“不得不看”的“绿屋计划”展览不仅对公众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房屋建造商、原材料厂商等相关行业都具有推动作用。“这次展览全方位地展示了环保至上和最高美学标准相结合的概念,”展览主要策展人唐纳德·艾尔布赖奇特(Donald Albrecht)说到,“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们将高新材料和传统建筑智慧相结合,创造出辉煌而舒适,且轻巧便捷的房子。”

        国家建筑博物馆执行馆长薛石·瑞德(Chase Rynd)则说,“作为全美唯一一家集建筑、设计、工程、基建和城市规划为一体的博物馆,我们有责任推广这样的概念:环保敏感度是将来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思考点。”

        展览中21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绿屋”计划,都是由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们在过去五年间设计建造起来的,其中包括了中国北京的长城公社。每一个计划都诉说不同的故事,在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因势利导,创建人类理想家园。其中芬兰赫尔辛基正在建设之中的“维基”(Viiki)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居住社区,充分体现了这个以诺基亚引领世界通讯科技的北欧小国在普及环保、实现环保的为民造福国策上,又领先一步。

        很多正准备造房子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整个展览中最实用的部分是“材源厅”。从地毯到桌面、从混凝土到金属,从木材到涂料,60种不同的绿色环保建材和制造商信息一一陈列。这样周全方便如导购般的安排,无非是想进一步向公众证实,想过环保生活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你有心寻找,并不成熟的环保生产销售市场上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如果说绿色生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为了未来人类的生活和世界,那么没有什么比给现在的孩子们灌输环保概念更重要的了。博物馆配合展览,举办了一系列专为中小学生准备的趣味横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从小就可以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如何养成节约能源,擅用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代代相传,其深远的意义对于大自然来说不言而喻。

    全美绿色条约19

        如果你并不打算翻新自家房子或者新建房屋,并不等于你不能在自家旧屋内实现环保理想。展览为观众详细解释了各类家居用品的“可环保“性以及专业环保词汇,当你每一次购置新的家居用品之时,便可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挑选环保节能指数高的产品,而非只在乎产品的外型和价格。

        展览同时也推出了美国室内设计协会和基金会共同制定的“19条”。这19条是根据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市场供应,量身定做的绿色条约。虽说在中国,有不少现实与其不符,但我们也不妨来看一下,有则改过,无则加勉。

    一)   购买节能电器产品,使用定时装置控制用量。使用节能灯泡、并以增大窗户面积的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 二)   使用低流量的淋浴和洗手笼头。

    三)   使用以水或牛奶为基料的涂料。

    四)   使用由纸张和自然纤维加工的墙,并涂以自然颜料。

    五)   使用自然纤维如棉、毛等材料制成的地毯。这些地毯都是无毒的,没有经过化学清洁剂和杀虫剂的处理。

    六)   使用可以快速更新的材料为地板,比如竹子或油毡布。

    七)   使用实木作为家具原料。纤维板等合成木材可能含有毒性化学材料或甲醛。

    八)   再次利用旧材料,比如砖、石头、玻璃、瓷砖和金属等。

    九)   购买家居用品时,考虑其“生命周期”。当这些家具坏了以后,他们可以被再利用吗?还是会被彻底废弃?

    十)   回收包装材料,并且小心地回收会对土壤和水质产生污染的废物,比如油漆罐等。

    十一) 安装灯光传感器,可根据人的活动而自动开关。

    十二)刷牙和洗脸的时候,不要把水笼头开着。

    十三)如果每个美国家庭在每1000卷卫生纸中只买一卷100%可回收卫生纸,便可少砍伐373千棵树,148万立方英尺的掩埋式垃圾处理场和1.55亿加仑的水!

    十四) 使用洗碗机前,不要用水冲碗碟,而是用刀叉刮去残留物。预先冲洗所用的水可能比洗碗机用的水要多得多。

    十五)检查冰箱门的密封程度。如果冰箱不关严,会造成能源浪费。

    十六)尽量购买居住地所生产的产品和原料,节省由运输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十七) 选择生物能分解或可回收的产品,消减浪费。

    十八)选择由废旧木材再利用的木制品,或者是来自持续管理的森林木材。

    十九)不要使用干衣机,而是使用晾衣架在室内外干衣。

    经济观察报 蓝筹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