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殷紫的剪贴簿 - Page 15

  • 搞事搞成盛典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初春早晨,我从纽约第五大道跳上地铁,赶往下东区。那里离SOHO不远,离中国城更近;在新旧商铺错综交叉的鲍威里大街上,我可以感受到这个纽约著名的下只角因为当代艺术界的介入而显得兴奋且活泛起来。蔡国强工作室就在相对安静的第一大道上,涂得一片血红的大门在一排灰白暗红的沿街砖楼中显得格外耀眼。叫开门进入楼内,又是一扇颇为庄严的灰黑色双开大铁门,右侧贴着倒福字——这才是工作室的大门,门脚下有一只静静的小石狮子,低调而不招摇,却令人丝毫忽略不得。

        1995年蔡国强举家从东京移师纽约,从此扎下根来。二十三年后的今天,尽管西方的艺术界大腕、策展人和艺评人们还是怎么也发不清楚他的姓“蔡”,只能以英文“sign”来注音代替,但他们说起蔡国强,绝非“叹息”之情,而是充满欣赏和崇敬之心。正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蔡国强艺术回顾展获得空前成功,是该馆有史以来最受公众欢迎的一次展览,观众人数超过了毕加索展览。我去博物馆的那天,正赶上复活节假期,排队买票的队伍从第五大道的门口一直拐弯到88街上,至少有两百米开外。老老少少在古根海姆因为装修外墙而搭建的脚手架下吃着冷风,毫无怨言。蔡国强说,其实天天都那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纽约住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看个展览要排一个多小时队的事情。“大概只能说是我受了社会主义教育,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吧。”他笑着在电话里对我说。 

    都搞了哪些事

        我上一次给《艺术世界》做蔡国强的访问,是在2001年的上海。当时他受上海东方电视台委托,为APEC会议闭幕仪式设计焰火。这一次,我跑到了他家门口,却无法和他做面对面的交流,因为他正在北京忙着策划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焰火。

        主办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当然具有多层面的重大意义。而参与策划一个预计拥有四十亿电视观众的庆典,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我艺术探索的一个主题就是‘盛典艺术’,历来盛典都很难成为艺术,所以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问题。更何况我还是中国人,回来和一些艺术家共同工作,把奥运搞得更好,对我来说是一个责任。”蔡国强说到。

        在所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中,蔡国强的确是最喜欢“搞事”的,他喜欢追求事件,也喜欢创造事件,尤其愿意花力气在艺术事件和历史事件中建立某种沟通。不论是“仪式”也好,“典礼”也好,他总是能很好地把自己置于事件中心,籍此自我表达。主动竞标奥运会项目的举动,非常符合他一贯喜欢“做大”的手笔,用艺术语言向最广阔的受众面传达某种信息。

        蔡国强自己曾经谈到过,参与奥运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这似乎主要是针对艺术角度而言,而对外界就其动机的种种猜测,并无直接回应。“他之所以能够上升为这样一个公众角色,只是因为他的信念多多少少正和这代领导人的口味,他们也希望这个国家项目以这样的方式被观看。”评论家菲利普·提纳利(Philip Tinari)曾经这样说到。

        其实对于蔡国强来说,奥运远不是他第一次和有政府背景的项目打交道。他和他的家乡泉州的当地政府机构关系非常火热,当他以华侨的身份衣锦还乡之时,故乡和他相互引以为豪。APEC项目应该是他第一次参与中国政府的大型活动,那时候他在国内,尤其是艺术圈外,并非声名远扬。等到黄浦江两岸的绚烂烟花一放,人们对这个“爆炸专家”产生了兴趣之时,他却像个放完焰火就跑掉的孩子,立马走人了。而他的名字真正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并不久远,那是因为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收租院》事件”。这桩官司被我的朋友,当时《纽约时报》的驻京记者艾瑞克·爱康姆(Erik Eckholm)写了个整版,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内对此事争议之大,也显示了西方主流媒体对一九九零年代末期经济极速发展的中国的意识形态关注。如果我们继续像倒带一样往回追寻蔡国强的踪迹,他是1986年留学去的日本,也正是在日本的九年里,他到处“放火爆炸”,逐渐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从一个普通留学生慢慢出落成受日本当代艺术界刮目相看的艺术家。在此之前的四年里,他在上海戏剧学院就读舞台设计,开始搞火药画;后来证明,他的这个学科选择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颇有帮助。

        继APEC之后,他紧接着在2002年于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蔡国强艺术展,似乎是打了个回马枪,要乘热打铁地让国人熟悉他。可是展览办完,他又跑了。之后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在中国内地有何大举动,媒体鲜有报道,艺术爱好者们也搞不清楚他在干嘛。这种沉寂终于在去年年底打破,在香港佳士得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他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万港元成交,创下了中国当代艺术界拍卖记录。

        参与奥运、古根海姆办回顾展,都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先后浮出水面。就像烟花约好了此起彼伏地同时开放,蔡国强又被拉回了国人的视线之中。而且每一次“复出”都比上一次声势更大,这是艺术家的战略方针呢,还是天时、地利、人和?

        据称比较迷信的蔡国强一直很讲究风水和气场,如果说他对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有深思熟虑的安排,则不足为奇。有人说这次纽约的展览如此人山人海,和中国日益强盛或有关联,言下之意,好像蔡国强是搭了“中国热”的顺风车。从某种角度来讲,蔡国强的艺术发展曲线和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的确有不约而同的平行线和契合点,连古根海姆的策展人亚历山大·姆柔(Alexandra Munroe)在专文中都有所提到。但这并不等于说蔡国强只办了个中国文化普及展,更不能佐证他就是个投机份子。

        “这和中国主题完全没有关系,”蔡国强在电话采访中强调,“你去那边搞个奥运展销,你看会有谁去看?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关心中国,有点一厢情愿。”

       “也不是说现在我们经济好了,我要赶快回来,”他继续说,“我现在忙奥运,开幕完了我还是回纽约和家人在一起,该是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吧。”

     搞到痒再搞到痛

           如果你想像不出蔡国强将来还会做什么,古根海姆回顾展至少可以帮助你了解他已经做了什么。对于在2002年看过他上美展览的人来说,更是个机会好好瞅瞅这六七年里他又做了些什么。这是一段对世界、对中国都不寻常的时间,曼哈顿的两座高楼被飞机撞塌了,美国又进入了战争,世界格局微妙而恍惚。“我也是和这个世界一样,问题越来越模糊和复杂。我自己的东西也越来越复杂和模糊。”他说,“汽车爆炸、老虎、撞墙的狼啊,看起来针对现在的社会说了一些话,但好像这么也没说。但我就是这样子的。”

        对于美国人,尤其是纽约人来说,看蔡国强展览不想到911是不可能的。一进门就可看到的那九辆白色雪佛莱汽车,浑身插满闪烁的霓虹电缆,形态各异地翻滚着从天而降,最后一辆稳稳落在大厅中央的地板上。这个视觉效果极其辉煌灿烂且震惊的作品叫《不合时宜:舞台一——爆炸的汽车》,灵感来源于人肉自杀炸弹。用如此漂亮、干净甚至堪称美丽的造型和颜色来表现恐怖主义,似乎是给恐怖主义涂上了浪漫美好的色彩,倒底是在抨击还是赞扬恐怖主义呢?有人干脆直指蔡国强是在同情恐怖主义。

        “我认为这种观点的立足点都是过去冷战时代的,”蔡国强说,“我觉得我这次展览整体是比较真实的。一是对我艺术的传达是真实的,二是我观察社会的角度是真实的。”

       “现在的社会情况就是,自杀爆炸过后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整理干净了,地上的血就洗干净了,阳光灿烂了,酒吧该开就开,公共汽车该经过就经过,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和战争年代不一样了。”

             2006年,蔡国强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屋顶上做了一个装置“透明纪念碑”。那是一块巨大的玻璃,脚下有几只死鸟模型。很多人一看到这个装置就联想到飞机撞世贸大厦,但也有很多人并不这么想。对蔡国强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911事件启发他做了这个作品。而早在1996年他刚定居纽约不久,第一个作品就是他拿着塞上火药的传真纸,跑到赫德森河旁边,放了一朵“蘑菇云”。回顾展中当然把《有蘑菇云的世纪》的作品照片也贴了出来,清晰的画面中触目惊心地竖着已不复存在的双子塔。

        “我也是从那边开始的,但是我不会在那边结束,”他说,“你可以从那边开始,但你不要从那边结束。这才有意思,是吧?”

        当西方记者隐隐地指出他模棱两可的政治倾向时,蔡国强并不急于辩解。他一直就是表明艺术家不是法官,并不需要指明好与坏,对与错,而是从某种意义上来客观反映时代。在尤其强调“政治正确”的美国,很多人都热切地渴望蔡国强能表个态,站个队。蔡国强却反问,那你能说得清楚吗?911到底怎么回事?你也说不清,为什么我就要说清楚呢?“现在的年轻人,也都是既不想说,也不想说清楚。”他举例说到,“我的态度,我的东西的造型、颜色,以及它的呈现,还有观众在看我的作品时的复杂心态,我感到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而不是像过去艺术家们表现灾难和战争时那种责任感和态度。我们现在也要这样,不太现实。”

        蔡国强擅于“挠痒痒”,经常会“挠到痒处”或“点到痛处”,总之你不愿意看什么,他就做什么给你看。1994年他曾在日本广岛做过《地球也有黑洞:为外星人做的计划第16号》的爆炸作品,就在广岛中央公园的前日本军事指挥部,距离当年的广岛原子弹着陆点非常之近。他最先想让一架直升飞机在原子弹着陆点上空盘旋,由飞机上的一名运动员逐渐引燃地面火炬,但这个计划因为遭到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们的强烈反对而被放弃。可见他向来是勇于挑战历史事件,不忌讳政治灾难的,至于他到底想说什么,是幸灾乐祸呢还是黑色幽默,他自己从来没有说清楚过,评论更没有评明白过,但有一点蔡国强自己很明确地表示过,仅仅把他的作品简单图像化来分析肯定是不对的。

        《不合时宜:舞台二》进一步 试探观众的承受能力,随着古根海姆盘旋而上的过道,与人们正面相迎的是九只形状和色彩都极其逼真的老虎。它们的身上射满了箭,看起来已经不再像汽车上霓虹灯管那么富有娱乐性了,而它们痛苦且狰狞的表情至少令我感到不寒而栗。再往上走,99头气贯长虹般跟随、跳跃,最终撞上玻璃墙瘫倒在地的狼群,更是把观众的情绪推到了极至。用凶残的动物来寓意人性,是911以后才出现在蔡国强的创作中的,这其中暗示了暴力、自我保护和英雄主义等。“老虎身上那么多箭插着,你看着很漂亮还是很痛苦,这是你的事,”蔡国强解释到,“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很矛盾很复杂的。”

        这些箭会让熟悉蔡国强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他的十年前的作品《草船借箭》,这艘隐喻一九九零年代末期中国如何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的船又一次出现在古根海姆,船上小小的五星红旗还在船头插着,惹得时不时有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拿出相机拍照留念。越随着古根海姆螺旋形的塔楼往上走,越能追溯到蔡国强艺术的最早起源所在针灸、风水、中药,以及支撑他创作思维的关键——道家理论。蔡国强曾经承认,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一些文人士大夫思想,中国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他的一部分,他甚至把他父亲的一幅传统国画《百虎图》也放入展览中,以此交待他最初的艺术启蒙源泉。

    观众喜欢这么搞 

        但他当然没有仅仅禁锢于中国文化,他是把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后现代结构哲学相结合来进行随机的、过程性的创作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这么多观众根本对中国画和中国成语不甚了解,却也能被他的作品打动的原因之一。“观众才是最好玩的,”蔡国强说,“观众才不管这么多事。”

        的确,源于自杀炸弹的汽车装置,在一位曾经旅居中国的美国观众看来,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中国人现在不是对汽车都很狂热兴奋吗?”他后来跟我解释观感,“而那些闪亮的霓虹装饰,我在中国的时候到处可见。这个装置从地面到屋顶,好像是在庆祝消费主义直升天堂,不是吗?”

        在介绍蔡国强早期的大型爆破作品录像和火药画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问导览员,“花这么多钱、费那么多人力,做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意思啊?”导览员眼珠子整整转了一圈之后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一些胆子小的女孩子不忍直视龇牙咧嘴的老虎,甚至开始询问家长,这些是否是真老虎。而在《收租院》前,一个满脸胡子的年轻导览员认真地给一帮小学生讲解作品意义。“这是对曾经的政府、曾经的权威意识的一种挑战和质疑,”他非常努力地挑选简单易懂的词句,“比如说,现在我们说到美国政府,会觉得‘哇’,好大,好高的感觉,是不是?那么将来会怎么样呢?……”

        这种热烈而投入的观展场面,蔡国强自己看到的话,一定是会很开心的。而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早就把蔡国强的作品比喻为“业余的乱搞”,说他的魅力在于我们很难将他的作品放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他不停地变换手法,变化和表达都杂乱无章,没有内在逻辑。可我们偏偏又被他的作品对“当代艺术”所带来的启发而震动。蔡国强千变万化、反复无常的艺术形式、天马行空的艺术主题,甚至他到底先是中国艺术家然后国际艺术家,还是反之,都使他成为一个不仅在地理范围内,而且在艺术领域中的游牧人。“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他曾经如此宣布,“我们的时代已经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可以属于任何分类。我们想成为什么都可以。”

    乱搞也要有思路 

       一面敬畏阴阳力量,尊重风水轮回,一面又欣赏***的“不破不立”,蔡国强本身就是个矛盾结合体,但这些于他,又都是自然而然的。他的童年和故乡给予的传统文化熏陶,他接受马列主义教育、经历文化大革命,他远渡重洋、重新反省和思索东西方文化和社会体系,他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思想方法。“我忽略不同文化传统的分界,我在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甚至任何地方的文化中自由航行。我可以把一样东西从一个语境中抽离出来,放到另一个语境中,我可以忽略所有的边界和社会所建立的限制。”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到。

        都是箭,船上的和老虎身上的,就不一样,等转型成霓虹棒插到汽车身上,就更起了说不清楚的变化。蔡国强的“乱搞”和“好玩”其实并不乱,他有自己清晰的思路。不止一个圈内人士在提起他时,说他是个很讲究战术的战略家,说他是个聪明、有天赋,并且噱头很多的人。他总是给自己进退两可、游刃有余的机会,以至于他的作品阅读层次多,解读起来比较丰富,就像剥洋葱一样,很有得剥。他自己在和汪晖的一次谈话录中也承认,媒体和评论界说来说去搞不懂他的作品,这种状况对于形成他的艺术风格其实很有用,对他作品价值的判断也很有积极因素。

        “历史五十年一百年后,会说汽车这样翻滚,涂上这样的颜色,等等,”蔡国强在跟我谈到“艺术家是否要把事情说清楚”这一问题时说,“那时候跟现在这个事件会有距离,时间上也有距离。所以要给我们一个距离往前看。如果我们都说完了,就没什么距离了。”

             这次《纽约时报》在为蔡国强做专题报道的时候,专门拍了一个小短片,放在时报网站上。片子拍得非常唯美和精致,颇有日本的禅文化风格。神情严肃的蔡国强像个武功大师,或者说巫师道士什么的,一招一式在空灵的配乐和慢镜头中充满悬念。缓缓剥离的白纸、匍匐前行的双脚、扭曲的绿色火药导管,还有一个个像中药罐头或香料盒似的火药罐,以及那轻撒药粉的潇洒手势……影片的高潮在老蔡点火引爆火药的刹那间完成,一幅类似中国传统屏风一样的连幅火药板画产生了——那是一头展翅飞翔的鹰,和一棵长青松。据说,这将是他为美国驻京大使馆新官邸所创作的火药画主题——又一个可以让人从无数角度来解读的画喻。

    有怀疑才能搞相信 

        当蔡国强正围着和北京有关的一切忙得团团转的时候,我正在他下东区的工作室环顾四壁。爆竹挂件、贺年红纸,看得出都是刚刚过去的春节所产生的剩余物资。我在窗台上发现一组彩色瓷雕,很像上海东台路古董一条街上的货色,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着绿军装的女兵和头戴鸭舌帽的工人在批斗跪着的地主刘文彩。

        就在紧挨着刘文彩的墙上,有一张已经褪了色的旧海报,上面是一个浮在空中的UFO,下面印着两行粗粗的大写标题:I WANT TO BELIEVE

        这次蔡国强回顾展的标题,就是来自这张电视连续剧《X档案》的海报。一个创作涉及宇宙主题的艺术家,要说喜欢《X档案》,似乎也顺理成章。“这个标题比较象征和开拓我的艺术特点吧,”他说,“我对看不见的力量的好奇和探索,对社会和政治的一种怀疑。”

        那你到底要相信什么呢,我问他。

        他给了我一个非常老蔡的回答,“它看起来像一个窗口,给人可以看这边也可以看那边;就是说我要相信。它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但也是消极的东西,因为还没有相信嘛。”

    本文参考文章:

    Alexandra MunroeCai Guo-Qiang: I Want To Believe. CAI GUO-QIANG: I WANT TO BELIEVE, KRENS, MUNROE, Guggenheim Museum, 2008.

    Arthur Lubow: The Pyrotechnic Imagin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8.2.17.

    费大为:业余的乱搞——关于蔡国强的作品,《今日先锋》,2001/3.

    蔡国强、汪晖:爆破的仪式,《东方艺术》2007/11.

             原文刊登于《艺术世界》2008年4月号

  • 为档案发烧

        档案,应该是最枯燥无味的资讯累积;摄影,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数码的还是胶片的,都为档案收集提供图像资料。我们总觉得“眼见为实”,但事实上摄影记录真实,也会创造真实。我们先是习惯了看摄影师们在暗房中制作过的图片,现在又麻木了被PS后的图片。曾经有一个摄影师如此总结他的作品,“All you see is true, but nothing is real”。

        “档案热”(Archive Fever)是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最近的一个展览,规模虽不大,却不乏力度,汇集了一些当代艺术家们自1960年代至今为止利用文献档案资料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原本枯燥无聊的资料,经过艺术家的重新编辑整合,变得极具震撼力,难怪展览的副标题为“当代艺术中文件的使用”,显得相当学术而具有教育意义。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在接受过多不必要的信息,这些作品或许能够对迷失在信息海洋中的人们有所启发,尽量用自己的脑子分辨一下真伪,思考一点真知。

        安迪.沃霍尔这个被称为在档案中诞生的艺术家理所当然地参展其中,他的作品甚至从来没有离开过文献资料。丝网版画系列“种族暴动”创作于1963年,是在当时《生活》杂志上查尔斯.摩尔的新闻摄影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警察和警犬攻击黑人示威者的形象被戏剧化地突出了,体现了沃霍尔支配大众媒体资料的超能力。

        已故古巴裔艺术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瑞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作品总是出人意料。还是那一叠整整齐齐地堆在美术馆地板中央的硕大的纸,“无题(枪杀)”是464个死于枪杀的人的黑白肖像。这是198951日至7日全美死于枪杀的人数,这张肖像集锦原本出自当年7月时代周刊一篇有关枪支暴力的报道。和冈萨雷斯-托瑞斯的其他纸堆作品一样,这张复印放大了的肖像集锦可供观众无穷尽地索取,同时工作人员会不断地添加,保持作品应有的几百张纸高度。几百个死者不论种族、年龄、阶级、性别和死因,被无序地排列在一张白纸上,他们沉默地望着观众;原本普普通通的一纸档案,被堆积成一座雕塑、一个纪念碑。

        也许对于美国人来说,最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看的作品是德国艺术家汉斯-彼得.费尔德曼的“剪报”。展厅中整整一个房间的四壁贴满了1002001911日的世界各地报纸头版。浓烟滚滚的世贸双子塔图像不断重复出现,本.拉登的头像时有时无,不同的语言讲述着相同或不同 的故事。

        战争题材在展览中屡见不鲜,即使不关战事,暴力也频频出现,这使得整个展览颇为沉重,令人闷闷不乐。在策展人奥克乌伟.恩威左(Okwui Enwezor)看来,通过对文献档案的艺术拓展,是对过去的历史进行重新创建,而信息技术和数码储存的新关系可以打开我们对历史新的记忆。档案,成了一个与历史事件呼应的机制,一种积极演绎的动力。

        原本毫无生气的档案,不过是躺在封尘而昏暗抽屉里的死板之物。连艺术家摆弄档案的手法摄影和电影,原本也是刻录档案的工具。然而一切都不一样了,历史图像的蒙太奇,无名图片的集锦,甚至虚构人物的传记……这不禁催人深思,我们每天亲耳所闻的广播、亲眼所见的报纸和电视,虽然都是事实的记录,但是否能成为我们对真相作出判断的依据?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为什么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总有一些事情会变得不一样?我们是被轻信愚弄,还是被自欺蒙蔽?“档案热”是对摄影和电影的集体冥想,是当代记录手法的典范,更是一声渴望探索真理的呐喊。

           原文刊登于《艺术世界》2008年4月号

  • 玛丽的裙子

         最新的《时代》周刊之Style & Design专辑中,我又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Marimekko。这个意为“玛丽的裙子”的品牌,是芬兰除了诺基亚以外,屈指可数的时尚名片之一了。如果不是我的儿子们有一半芬兰血统,我恐怕也不会对这个名字如此敏感而激动。

                Marimekko由纺织设计师Armi Ratia和她丈夫创建于一九五零年代中期,旨在为每个女人,而不仅仅是玛丽做裙子。二战后的芬兰,经济萧条,我相信,Marimekko五彩斑斓、欢快烂漫的花布一定给芬兰人的生活带来不少积极向上的能量。尤其是一个叫Maija Isola的女设计师,一辈子给Marimekko设计了五百多种花型图案;作为农民的女儿,她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和民间艺术,但她同时从现代视觉艺术中汲取营养,创造出完全属于她个人和Marimekko的花布风格。如果你跑进一家巨大的布料商店,你绝对不会把Marimekko和其他的花布混淆,因为她的色彩、图案和风格,是如此独树一帜,如此鲜明而坚定,好像芬兰人的性格,耿直而坦率,从来不会为了左右逢源而立场模糊。

                Marimekko在国际时尚界出风头,恐怕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在1960年拍体育杂志封面的时候,换下高级时装,套上Marimekko的夏装了。那时候的妇女们正为自身的独立形象苦苦挣扎,没有什么比一个穿着漂亮套装的职业女性形象更深得女人心的了,就像现在的米歇尔·奥巴马总是以白领形象,而非全职外交官太太的样子出现在讲台上一样。而事实上,芬兰女人也正是属于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悍女”,看看他们也喜欢穿Marimekko的女总统就知道了。从这个角度讲,Marimekko早就超越了她邻家女孩玛丽的概念,她恐怕也是最早的lifestyle brand之一,当现在一些其实并无内涵的奢侈品在一味吹嘘所谓的品牌生活的时候,Marimekko早就深入芬兰人心达半个世纪,她所推广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广告做出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来,往生活中去”。几乎每个芬兰家庭多多少少都有Marimekko的产品——妈妈年轻时的短裙、餐桌上的台布、客厅的窗帘,或是卧室的枕套床单……,Marimekko的价位并不算便宜,但也绝对不昂贵。视设计为国家支柱产业的芬兰人向来支持国货,更何况是陪伴他们从背着战争债的日子一路走到现在的老朋友。

          和很多英雄传奇一样,Marimekko在创建人去世后,也经历了一番起落,甚至落魄到快倒闭,直到另一个广告界女强人接手才重振旗鼓。我第二次搬来美国后,惊讶地发现周围年轻的美国朋友居然也对Marimekko有所知,而自去年起,年近八十的女强人连续在纽约、华盛顿、迈阿密等地开设Marimekko大型概念店,应该是她退休前最有魄力的大手笔了。

          曾经有位芬兰设计评论家对我说,现在人们都把设计挂在嘴边,好像很时髦似的,但设计不是时尚,设计一直就在芬兰人的生活中。我喜欢“玛丽的裙子”,她很平民化,但是绝对不俗气;她讲究高品质,却又不只属于达官贵人。我几乎要觉得她是北欧民主社会、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象征了。我当然更喜欢给我的儿子们也套上“玛丽的裙子”——Marimekko早就有了中性和男性的服装线,虽然只是简单的T恤、衬衫和袜子什么的,和Marimekko千变万化的女装相比着实有点乏味,但在“妇女能顶大半边天”的芬兰,这已经算是对男同胞们够慈悲的了。

         经济观察报

  • MyDeco自助网站,让设计师们打烊吧

         装修这件事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随着城乡建设的迅猛速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了。从跑材料到买家具,几乎每个人在经过一轮家装后,都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以至于到第二轮、第三轮家装时,不少人都能省下设计师,甚至包工头的钱,直接拉几个工人就上马。

         就像打扮自己一样,打扮自己家这样的事情,不仅中国人爱做,全世界只要有家的人都爱做。能让欧美人羡慕中国人的是,就算咱不是大富大贵,仗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也能雇人打点家装这件事情。可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农民工可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工便宜,连叫个水管工上门修理也价钱不菲,所以一般的工薪阶层很少能负担得起从头到尾大装修这样的工程。于是带装修的半成品房屋是最普遍的,而像HomeDepot这样的大型建材超市也最受老百姓欢迎,各种各样的半成建材和简单易用的DIY工具都是大家自己动手搞装修不可缺少的。至于请设计师这样的手笔,更不是普通人能想的,只能靠翻阅杂志自学成才,然后利用下班时间零敲碎打地慢慢做,一年半载地打造自己的家园,其艰辛的过程倒也颇为快乐和自豪。

         所以但凡能够方便普罗大众打造家园的点子,都应该极受欢迎,IKEA也算是其中一例。而各大日报周刊和杂志上,都会有提供装修点子的专栏,往往人气很旺。去年在英国伦敦横空出世的自助家装设计网站mydeco.com,更是一个非常应时应景的绝妙产品。

               Mydeco的老板布莱特.霍伯曼(Brent Hoberman)对于熟悉网络历史的人来说,是如雷贯耳的大名。他在一九九零年代末期创建了lastminute.com,彻底颠覆旅游业的操作规范,创造了自助旅游的神话。说起来这个神话的灵感只是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他在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能在最后时刻和旅馆讨价还价,搞到不可思议的折扣房。如出一辙的是,mydeco的灵感同样来自他的私人生活,他太太是个室内设计师,总是被周围的朋友们“骚扰”,询问装修点子,霍伯曼就想,为什么互联网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作为呢?

        于是mydeco就诞生了,和众多应运而生的网络社区一样,它也依靠注册会员来聚集人气,然而如果只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点子,mydeco就算不上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充其量又一个平庸网站而已。mydeco的过人之处是它的免费设计工具,这是普通人向专业设计师挑战的最关键武器。

             Mydeco声称他们将改变人们家庭装修的方式,这听上去口气很大,不过但凡光顾过网站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其创新性。假设你正坐在自己的新房子里发愁,既拿不定主意究竟该选择深蓝浅蓝还是粉蓝来刷墙, 也吃不准到底是涂料还是壁纸更配你的新家具。打开mydeco,上传你的房间照片,系统软件将自动把照片转换成3D图形文件,于是你就可以移动鼠标,给墙壁“刷”上不同颜色,反复对比;你也可以增减或移动家具摆设,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案。效果图应该说是相当专业,甚至有逼真的打光,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现实状况。

        事实证明,mydeco的设计软件并不是人人都 可以轻而易举地乱点一气的。就像如果你的动手能力一塌糊涂,IKEA的家具买回家恐怕会被装得七倒八歪。 所以虽说是自助设计网,如果你的电脑技能仅仅停留在收发EMAIL和在WORD里写字,那你可能是没办法很顺利地在mydeco上刷墙和搬家具了。不过对于“装修狂”来说,mydeco还是有其他功能可以探索:比如在社区部分,有mydeco超级设计师们的博客,有定期选举出来的最佳设计等等,都是寻找装修点子的好去处。

         就像市场现有的好的室内设计杂志一样,mydeco希望给用户带来灵感和兴奋点。霍伯曼对于网站的功能开发很有信心,认为更好更新的功能将会不断推出。除了3D设计效果图这一拳头功能,另一令人耳目一新的则是购买预算功能。Mydeco并不卖家具,但它聚合了世界上最好的一些家居用品,通过样板屋和其预算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钱包来搜寻不同的类似家具,放进自己的3D小屋中。不喜欢则可随意拖走;嫌太贵也可以降低预算,寻找便宜却风格类似的替代品。想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家商店可以陈列成千上万的样板屋和家居用品呢?又有哪家商店可以让买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到如此多的不同效果呢?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似乎是句老生常谈了。但互联网究竟还能有多大的潜力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却是绝对不可低估的一个市场,其间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仅仅装修这件事,mydeco已经跨出大胆而决策性的一步,相信在它的影响下,照猫画虎者会层出不穷,以此便带动整个网络家装行业。

         随着网上购物量的逐渐增大,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已经变成商家们抢占的地盘了。就像现实生活中开店要找好地段一样,网络空间的“房地产”生意并非天方夜谭。在虚拟社会“第二生命”中,诺基亚和阿玛尼都已经开了店,你还敢说网络只是个矩阵排列出来的抽象概念吗?现在,mydeco帮你设计了新家;明天,谁能保证你不会住进网络新家?

         经济观察报

  • 曼哈顿之色

         乍暖还寒的曼哈顿,还在冬天的边缘徘徊。穿越摩天大楼盘旋而下的冷风尤其刺骨,街头除了艳黄色的出租车和鲜红色的双层观光大巴川流不息,步履匆匆的纽约人们仍然一如既往地穿得墨墨黑。

          似乎没有比此时呼唤色彩更为合适的了。房屋次贷危机、美元下跌、谩骂声此起彼伏的总统大选预战,所有这一切,都让美国人闹心得慌,情绪不免灰蒙蒙。纽约MoMA及时推出重头大展《色谱:重创色彩,1950年至今》(Color Chart: Reinventing Color, 1950 to Today),似乎等不及春天花开草绿,就要让美国人的情绪先烂漫一把,提神醒脑地欢跃起来。

         一楼大堂一角,罗丹的巴尔扎克像依然挺立中央。不同的是,他脚下的地面不再是往日的灰白地砖,而是五颜六色的乙烯基胶带纸。这是苏格兰艺术家吉姆.兰比(Jim Lambie)的作品,他和几名学生助手花了好多天时间细心地把正对花园落地玻璃墙的这片地面全部贴上了不同颜色的细胶带,以建筑空间的周边为起点,层层回转,逐渐包围中心,看久了还真是令人晕眩。难怪博物馆要树上“小心脚下”的告示,防止人们由于错觉,在下台阶的时候一脚踩空。四处巡逻的保安们似乎也要比平时帅一点,黑色制服下时不时露出色彩条纹的漂亮马夹,那是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作品。

          《色谱》聚集了自五十年代起44位老中青艺术家的90部作品,形式从绘画、雕塑,印刷到数码、胶片,应有尽有。这个号称第一个记录艺术史上艺术家们创新使用色彩的展览,以杜尚最后的一幅布上油画Tu’m1918)为开展戏,画面上,已经擅长使用半成品作为艺术素材的杜尚将一块块不同颜色的方块像阶梯般铺展开来,好像现在油漆店里的色卡。策展人安.坦普金(AnnTempkin)认为,这应该是艺术史上第一部将色彩图表直接搬上画面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将色彩当成半成品甚至成品的创作态度,认同色彩是一种可以直接买来就用,不需任何更改的素材,本身更是艺术。

          整个展览的策划就这么以此为基调了,参展艺术家都是把色彩拿来就用、并且用的绝妙的。“拿来主义者们”既有意料之中的安迪.沃霍尔,也有爱搞灰黑白的极少主义大师们如唐纳德.裘德等。至于弗兰克.史代拉用本杰明.摩尔牌油漆所做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曾经在电台的采访中所说,“尽量把油彩保持得像在罐头里一样好。”本杰明.摩尔公司一定对史代拉是满意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时隔多年后的今天,依旧为《色谱》展览做赞助商。

         《色谱》把有名的没名的艺术家们都聚在了一起,把不同流派的艺术家们穿越时空连在了一起。有些令人看了头昏眼花、有些令人看了莫名其妙,有些干脆以黑白来陈述彩色;但无论如何,展览还是吸引了不少纽约人和旅游者们,不停举起的相机充分暗示了色彩的魅力,哪怕那只是一整墙乏味的长方形色彩图表排列(Gerhard Richter: The Large Color Panels),或者是根本没有预谋的、由画匠们随意调出的彩色圆点(Damien Hirst: John, John)。那么,到底是艺术家创造了色彩,还是色彩成就了艺术家?

        艺术世界 2008/04

  • 设计的未来世界

         本季纽约MoMA的重头大展《设计与弹性思维》(Design and Elastic Design)是个科技含量极高的展览。我只有一个小时浏览250件作品,结果是由于兴奋、紧张、疑惑、吃惊,沮丧和害怕等各种情绪混杂而造成的头晕目眩和口干舌燥。很难想象普通观众和旅游者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个虽然精彩至极,却也对受众要求颇高的展览,我想博物馆应该针对这个展览售卖套票,允许人们反复回去探个究竟。

         当代设计越来越和科技挂钩,不算新鲜事。然而随着设计和科技的不断相互交融、彼此促进,人类不知不觉地进入越来越非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策展人宝拉.安东奈丽(Paola Antonelli)来说,人类的智力发展至今,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伸缩自如的弹性。设计师总是站在日常生活和变革的中间,帮助人们应对变化是他们的基本任务之一。

         纳米技术、有机设计、互动设计,以及视觉、感知和环境等各项在以科技为重要设计参数的领域都在展览中得以一一呈现,不少东西还是能够引起普遍认知,比如“大力助手套装”一种套在脚部和腰背部的机械部件,穿上后力大无穷,一定能让常常搬运病人的医护人员喜爱。又比如一个探索纸上数码科技的产品纸叠的小闹钟,铃响后不想起来的你可以一把给揉了。而“每个孩子一个电脑”计划入选是意料之中,据说其前任总设计师玛丽..杰普森已经着手设计75美金一个的手提电脑,不仅可以做一切普通手提电脑可做的一切工作,还具有三倍以上的无线覆盖量和日光下可阅读的屏幕;电池可备用2030小时,摔在地上也没事儿,听起来非常诱人。

         然而这个耗时一年多筹办起来的展览之所以与众不同并不只在于陈列一大堆新产品。安东奈丽是个对现时现世相当有洞察力的女人,刚刚荣升资深策展人的她已为MoMA效劳14年,一直在设计界十分活跃,以具有前瞻眼光和大胆见解著称。已经在网络虚拟社区“第二生命”生存了一年多的她告诉我,因为科技,人类已经在实践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互联网的沟通,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段已经不能成为阻隔人们交流的障碍。但是犹如双刃剑,科技的黑暗面同样令人不寒而栗,她的展览就是要强调当代设计师的基本操守和重大责任,利用科技来多做些正面积极的事情。

          令我个人最为神思恍惚的展览部分是“探讨的设计”。与其说是设计,这部分的内容似乎更像艺术装置录像。“给孤男的饰物”是八样奇奇怪怪的电器:像卷筒纸一样一拉而出的床单、暖脚暖背的吹风机、一团为唤醒主人而不断轻抚面庞的秀发、一只按摩蜷曲胸毛的铁手指、一个为发脾气而准备的扔盘子装置、一束将女人曼妙身姿投影在墙上的光和主人自慰后可以“分享”同一支烟的吸烟器。在“孤男”同一作者瑙姆.托冉(Noam Toran)的另一作品“欲望管理”中,家成为最后的私人防线,人们在此使用传统工具实践各自的异端行径严重点说,就是变态行为。托冉的设计,倒都没什么高科技含量,不过是改装一下现成器材而已;更甚者,那根本也不算是他的发明,因为短片中那些荒诞的情节,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改变的。

         设计师不像艺术家,少有空穴来风。设计师也总是在不断挑战人类的人文尺度。每一样新技术的背后,都有讨论不完的社会、文化和道德话题。今天我们已经很习惯地使用电动牙刷,让切碎器帮着剁菜,让空调帮着取暖避暑;人类为了个人的需求,俨然无耻地成为宇宙中心,不断地剥削科技发展成果,似乎已经到了无止境的地步。而所谓的底线或者说极限在哪里,伟大的设计师们能把握住吗?

        经济观察报

  • 意外萧条的“总统日大抢购”

         二月的华府春寒料峭,却抵挡不住首都地区人民热情高涨地在“波多马克初选”中参与投票。究竟谁配做未来的总统,在这全国经济频临衰退的当口显得尤为重要。

         在刚刚结束的“总统日”假期里,我捧着一大堆商家发放的优惠信息到附近最大的两家文具商店去买手提电脑。原以为在这个年度传统的“打折假日”里肯定人潮涌动,没想到远远地就看到了空荡荡的停车场,居然让我停到了连平日都抢不到的正对门口的好车位。走进店内,店员比顾客还多,而且个个一脸漠然和无聊,完全没有打折大抢购的气氛。我异常轻松地买好了自己事先看中的电脑,再次穿过静悄悄的停车场回家了。因为没有经过一番争抢,整个过程快速、平静,而毫无成就感。

         谁都知道,美国人是出了名的提前消费者。那边厢工钱还没发到手,这边厢信用卡就已经欢快地刷开了。但从我平淡无奇的“总统日大抢购”经历来看,眼下的消费市场似乎并不欢快。从去年起发作的次级房贷危机闹得整个美国鸡犬不宁,在此影响下,信用卡债务也开始突增,那些平时靠信用卡赊账度日的消费者们逐渐尝到 苦头,其中以贷款买车的主们最为难熬。

         就像利欲熏心的信贷公司花言巧语地哄骗根本买不起房的人借钱买房一样,为了让买不起车的人买车,而且还要买豪华车,不正式的汽车信贷公司也放宽贷款条件,以零首付等诱人条件引得消费者上钩,虽然月付数额看上很小,但借贷期限可长达七到八年,而且利息在几个月后升得极高极快。随着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就跟不上还贷速度了,先是拖欠贷款,再往后,就不得不由着人家把车子开走拍卖抵债了。根据Manheim汽车拍卖公司透露,2007年汽车的易主量增加了10%,估计今年还会再翻一番。

         在房屋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受害者都是低收入、低教育一族,按中国人的俗话来讲,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才会受骗上当。但事实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受害家庭属于中产阶级,却也不知不觉也落入次贷危机的陷阱,令人唏嘘。而在不堪信用卡债务之累的族群中,则有更多受高等教育,甚至收入不菲的白领们。不得不说,美国人“先花后挣”的习惯,是导致这种状况的导火线。全美只有2%的家庭为自己的窝买清了单,而40%以上的美国家庭花得比挣得多。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现在的消费者们借的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而且从水电煤帐单、食品杂货,到汽车,样样都刷卡。截至去年12月,消费者总债创造新高2.55兆美金,几乎是10年前的一倍,这还不包括房屋贷款。难怪有人说,美国人正为自己欠债成瘾的恶习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目前的信用低潮,显得脆弱不堪。

                Debt.com是一家2006年成立的债务咨询公司,总裁托德库克认为,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次级房贷受害者们,而是普通美国民众。很多人要么被房子套牢,要么被信用卡套牢,要么被车子套牢。连带着受冲击的自然是汽车工业,今年的汽车销量将会下降,因为汽车贷款不那么容易了。随着信用卡拖欠额的不断增加,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虽然还没到最糟糕,但业内分析人士对形势都不看好。

     

              28岁的丽娜迪万居住在华盛顿特区,她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共有五张信用卡,总计欠债三万六千美金。迪万在美国商会工作,年收入四万七千美金左右,虽说不高,但绝对也不低。她每个月要还六百美金的学生贷款;她和朋友挤在一个卧室里,把租金降到每月三百六十美金;她从来不去贵的餐厅,几乎不添新装,可她仍然赶不上自己欠的帐。

         根据数据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拖欠信用卡帐单,而且还债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多的人在超过还债期限30天后才陆续回帐。这么多人在信用卡上苦苦挣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能再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房价的下跌导致人们不能再把自家房子当成用之不尽的扑满。而银行也被吓得不轻,对拖欠帐单的用户严加防范,一旦发现拖欠行为,就提高利息,降低透支额。深陷次级房贷危机的信用卡用户是首当其冲的拖欠户,据称尤其是DiscoverWashington Mutual的卡户们有明显的收入降低现象,这使得他们很难以低利息来保持帐面平衡。

         自从在国外生活,我也学会了用“塑料”(卡)而不是“纸”(现金)消费,这样做的确很方便,避免了带一大堆零钱的麻烦。根据专家调查,人们在用卡买东西的时候,要比用现金多花20-30%的钱。这的确是一笔不少的开支,所以理财专家面对那些一笔糊涂帐的糊涂虫们,首先就建议他们剪掉信用卡,改花现金,好好体会珍惜一下钱在手里的感觉。我的一个朋友,因为生病半休而产生财政紧张,她的应对方法就是同时拥有几张信用卡,利用透支额来跳帐,以对付中间没有收入的空档。这样做当然是有风险的,需要很高的自制力才不致于失控。

         家住维吉尼亚顿弗莱斯的科龙夫妇显然就不属于有自制力的人。他们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和理财专家咨询的时候,表示他们在八张信用卡上总共欠下三万多美金,尚有四万美金的学生贷款没有还。尽管他们两人的年收入加起来有十九万美金,属于高收入阶层,但他们的应急储蓄却只有一千美金。这对拥有三个住处和三辆车的中年夫妇厌倦了欠债的压力,却始终没有实际行动来解决困难。丈夫乔治由于拖欠福特运动车的分期付款,需要支付比车子价值本身要高得多的车款;而他还不愿意卖掉同样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宝马车来减轻负担。妻子金姆总是喜欢用信用卡积分,可是就算她赚到免费机票,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那点并无实际价值的积分,她又累积了更多的债务。

         正是美国人这种“收藏”信用卡的“爱好”和挥霍无度的习惯,让信用卡公司给利用了。当信用卡公司在争取客户的时候,很少花时间对他们解释累计欠债给他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危险。根据信用卡调查机构cardtrack.com去年的统计,有八千八百万美国家庭有信用卡,其中六成以上身负卡债。而这其中,有11%左右的持卡者每月只交最低欠款额,也就是说,他们将为自己拖欠的债务支付相当高的利息,这样利滚利,越滚越大,永远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最近加州的一个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就提交了立法草案,要求信用卡公司明确向消费者警告每月只交最低欠款的危险、在月报表写明余额加利息何时才能还清的准确计算。对此一些研究机构甚至信用卡公司都表示支持和赞同,但也有专家认为,消费者的算盘都打得很精,他们清楚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人们也应该量力而行,有钱多还,没钱少还。

         到底谁该为债台高筑的美国人负责呢?是贪得无厌的信用卡公司吗?还是自以为精精算计、实则浆糊脑袋的消费者们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公司的坏帐在增加,也纷纷准备应对更糟糕的未来。如火如荼的总统候选人初选正在全美各州展开,选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谁能带领他们走出经济困境,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赚更多的钱。艰难缓度经济严冬的美国,能够迎来温暖的春天吗?

    本文参考文章:

    From Foreclosure Signs to Auto Repo Lots, David Cho and Nancy Trejos,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18, 2008

    After Their Wedding, The Spending Hit Home, Michelle Singletary,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17, 2008

    美议员要信用卡公司说明债务风险,申华,美国之音中文网,2008211

         经济观察报

  • 云淡风清的苏眉岛

           好多年前,当中国的旅游团前呼后拥地挤往普吉岛时,我也跟风去了一趟。虽然是单独行动,也没有选择在最热闹的巴东海滩入住,还是被忽啦啦一片片的亚洲旅游团给吓到了,再加上三五成群寻求刺激的欧洲疯男狂女们,令我这个一不对人妖感兴趣,二不想脱光了晒人干的旅游者倍受视觉和听觉的骚扰,其他感官自然也连带着功能受损,一个假期不得清静。

           吸取教训的我,后来的冬假就去了当时还不被旅行社列为暴利目的地的苏眉岛(Ko Samui)。说起来,苏眉岛的第一批原住民都是来自中国海南岛的呢,一百多年前,他们带着椰树养殖的绝技到此讨生活,从此扎下根来。直到现在,你在岛上最古老的城里,还可以看到海南岛的地图和纪念中国精神的神龛。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令我觉得苏眉岛的饭菜特别香,人特别友好呢?反正之前我并不了解这些背景,就误打误撞跑去拜了老祖宗。

           距离首都曼谷五百多公里的苏眉岛,人口才三万多,据说当地政府拒绝了很多电影工业的诱惑,宁可保持简单纯净的自然环境;也正是由于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答答,苏眉岛越来越成为一些独立旅游者们的理想去处。虽说远离尘嚣,苏眉岛却有直通曼谷的航班,这让既想遁入香格里拉、又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的现代急性子度假人最开心了。小小的机场犹如一个开放式花园,要不是看到到处拖着行李的人群,我根本想不到这会是个露天机场候机厅,倒更像是个度假村的庭院。

            我通过网络订下的海边小木屋在拉麦海滩(Lamai Beach)附近的小山坡上。这家由欧洲人投资管理的小旅馆躲在密密的椰林后面,几栋漂亮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临空眺望大海,正是我所中意的风格——低调且含蓄。一栋小木屋就是一套客房,也就是说付着房间的费用,却享受着小别墅的待遇。春节期间的苏眉岛气候,并非酷热期,傍晚时分气温就逐渐下降。夜深人静之时,不如关了空调,打开窗户,让海水推涌海滩的阵阵涛声直扑枕边。如果仰望天空,你还会发现久违了的星尘,虽然不那么密集,却玲珑有致、恰到好处地排布着。此时没有酒吧迪厅传来的喧闹声,没有派对动物们的大声说话,甚至连全泰国最令我心烦的“突突”车声音也消失了,只有海水有节奏的哗哗声。那是最好的冥想音乐,令一颗来自都市的烦燥之心渐渐沉静平定下来。

            苏眉就是这么一个宁静致远的地方。我几乎每天睡到自然醒,在旅馆靠海的凉亭里吃含有大量水果的早餐,然后拿一本书走下山坡,到拉麦著名的白色沙滩上找一棵椰树一靠就是大半天;或者在旅馆眺空的小泳池里趴着,居高临下地看海;有兴致的时候,就走到路口叫一辆“突突”车去市中心吃个饭、逛逛店什么的。但拉麦所谓的市中心,规模小得很,没走几步路,所谓的商业街就完了;这里的旅游者明显要少得多,所以到任何饭店或商店,都不会出现人头涌动的情景,就连晚饭时分,靠海的饭店和餐桌都可随处挑拣。然而这并不影响美食的质量,在这种慢悠悠的节奏下,食品的味道被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了。

            实在耐不住寂寞的人,其实也可以去洽温海滩(Chaweng Beach),那里白天的水上活动很丰富,商店极为热闹。酒吧和夜总会也很多了,当然也有情色诱惑,可这里毕竟是苏眉,不会有普吉和曼谷那样的赤裸裸,而是充满暗示的含蓄,让大家都顾及一点必要的脸面和风度。

            苏眉终归是云淡风轻的,她适合无所事事的懒人假期,适合一颗不那么急吼吼的心,一个想清空归零的脑袋和一双想慢下来的脚。

     

    苏眉岛旅游讯息:www.kohsamui.com

    我在拉麦海滩住的小旅馆:http://www.kohsamui.com/bayviewresort/

     

             FTChinese.com生活时尚

  • 手和肥皂

        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是消费大众认为最美的?这个问题似乎老掉牙了,却又是设计师、设计评论家和生产商们不得不皱着眉头整天寻思的。

        不久前布鲁塞尔的一家设计机构妄图通过一项特别调查来研究出“美的公式”。受调查者们从取暖器、吸尘器、热水瓶,手表和自行车这五种生活日用品中挑选出他们认为最美的,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人像商量好了似的,都喜欢流线型的热水瓶、水管状的取暖器、传统型自行车,简单的手表和不花哨的吸尘器。至于那些过分注重装饰和自我意识的现代设计,大都被列为丑陋。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对“美”有相当一致的看法,虽然要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不那么容易,而且我们当中很多人还很固执地觉得自己对美的见解是很独特的。其实,我们心里对所谓的美都是有某种早已设定的期待值的,而这种期待值也是习惯性思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热水瓶要长得像热水瓶而不是个纸口袋,吸尘器也要简单好用而不是像操作一台高科技电脑。

        但我们人类也是动物中最具创新精神的。我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新事物,我们对“新”和“陌生”的渴望一点不亚于我们对“旧”和“熟悉”的依恋。然而最有趣的莫过于“新旧交织”,举一个通俗且恶俗的例子,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某男新找的女朋友和他的前任女友们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人们会对反复出现的形状更有好感,尽管他们根本不记得。这种“曝光效应”显然已经被娱乐圈的艺人们运用自如了。

        “手肥皂”是居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女艺术家玛丽·嘉德斯基(Marie Gardeski)的创造。她以旧货店里收来的洋娃娃们的手为模型,做了几百块肥皂陈列为装置艺术。展示结束后,她实在没地方放这么多肥皂,就开始分发给朋友,最后发展到售卖。

        手和肥皂当然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可当他们结合在一起,却成了一样全新的概念,甚至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无法接受。嘉德斯基说好多人的最初反应是强烈的反感,觉得“手肥皂”好诡异、好可怕,好恶心。可是随着网上销售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些用山羊奶和蔬菜甘油制成的肉乎乎的粉色小手。这些小手都是手工制作的,嘉德斯基的工作室每天最多只能做八双,或者二十套超迷你型的,所以现在排着等手的队伍已经拉得很长很长了。

        前面说过,大众不喜欢“花非花,雾非雾”的东西。所以尽管长得不像的肥皂的“手肥皂”目前很受欢迎,但它毕竟只在整个肥皂市场上占了很小很小的比例。大多数标新立异的另类设计品都只为小众服务,像嘉德斯基这样的另类设计师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成功,因为她本来也没想把小手们通过流水生产线送进连锁超市。更多“四不像”另类产品惨得连小众市场都挤不上,完全符合了消费心理的研究结果。“手肥皂”之所以崭露头角,还是有它为人熟悉的因素人手。嘉德斯基先是把人们熟悉的两样东西:手和肥皂搞成了新发明;等人们看多几遍、心理适应之后,这新发明又成了熟悉的东西手和肥皂。

        这个轮回蜕变过程值得很多新手们好好琢磨,对于布鲁塞尔的那家设计机构来说,更是个头疼且看不懂的案例。尽管对嘉德斯基来说,不过是她装置艺术剩余物资再利用的意外收获而已。

    本文参考文章:

    Beauty in the eye of the consumer, Hettie Judah, Financial Times, Jan 19, 2008.

    Imitation of Life, Rob Walker,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Jan 13, 2008.

         经济观察报

  • 在华盛顿感受“奥巴马旋风”

    2 月12 日傍晚,在笔者居住的大华盛顿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风暴使几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都陷于瘫痪。然而风雪虽然阻滞了交通,却挡不了伊利诺斯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角逐总统的决心,以及他的众多支持者的热情。
    几个小时过后,他以明显优势在大华盛顿地区的“波托马克初选”(PotomacPrimary,包括波托马克河流经的华盛顿特区和弗吉尼亚、马里兰两州)中击败了党内竞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
    在一周前的超级星期二,共和党阵营已经基本决出胜负:老当益壮的约翰·麦凯恩在党内虽然仍旧备受争议,却以不容置疑的优势锁定了党内提名,迫使千金散尽的罗姆尼含泪退出,只剩下迈克尔·哈克比和荣·保罗两人还不死心。
    在波托马克初选中,麦凯恩再次横扫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州,只有在弗吉尼亚以50% 对41% 让哈克比看到了一线希望。
    奥巴马这次则连下三城,头一回在党代表票数上反超希拉里,如此势头可能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但希拉里绝不可低估,那800 个可以在8 月份民主党大会上临时决定投票给谁的“超级代表”(其他党代表在初选时就必须承诺,自己将投哪个参选人的票)意向不明,所以民主党提名战仍然充满悬念。

    见奥巴马一面好难


    大约两周前,肯尼迪家族两名重要成员—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和弟弟爱德华站出来表态,在美国大学的一次集会上力挺奥巴马。
    当天一早,笔者赶往离家不远的该校校园,想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同时一睹奥巴马和肯尼迪家族的风采。
    没想到车只开到学校附近,尽管距开幕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看到排了几公里的长队。笔者顿感希望渺茫,不过看到不断有人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挽着三岁的大儿子加入了队伍。
    华府冬天的早晨相当清冷,孩子被冻得缩头缩脑地蹲在地上,但也掩不住兴奋,似懂非懂地喊着“奥—巴—马”,惹得前面的女生笑着回过头来,连说“so cute”。
    笔者趁机向她们打探礼堂大小,她们摇头说:不怎么大,之所以还排着队,不过是想碰碰运气罢了。
    眼看队伍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挪,笔者立刻另辟蹊径,想假公济私走走“媒体门”,没想到那里也是长龙一条,并且有铁将军把门,进不得场内。看到孩子又累又冷,笔者只得忍痛收兵,急急赶回家看电视直播。
    等到奥巴马大队人马再次为波托马克初选杀回华府地区,笔者再次拖家带口蠢蠢欲动。
    正巧初选前夜,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孩子幼儿园对面的高中发表演讲,于是全家老少又包得严严实实扑将过去。
    那是暴风雪的前夜,温度已在零下,空气极其寒冷,但从四面八方涌向高中礼堂的人们显得热气腾腾。一位中年妇女一路小跑地超过快步疾走的笔者,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回头打招呼。
    “很兴奋吧!”她似乎是在为自己的举动作解释,然后既神秘又兴奋地说:“今天早上我见到奥巴马了!”
    清晨五点就前往马里兰大学排队的她几乎冻僵,但终于消解了与笔者一样在美国大学没能“入围”的遗憾。
    笔者一听,不禁又紧张起来,赶紧叫小推车上3 岁和1岁的两个儿子坐稳了,再掖好他们的衣领,然后连推带拉地奔向礼堂。这次总算没白费工夫,不仅挤进礼堂,还在最后一排找到了座位。

    催眠般的“奥巴马狂热”


    律师出身的米歇尔·奥巴马也是一位被公认极具魅力的演说人,对奥巴马的选战功不可没。她通常穿非正式套装,像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说话坦率而有力,有时比丈夫更敢于直接面对敏感问题。
    能容纳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米歇尔谈笑风生、煽动群情的形象令笔者突然想到,若干年后,没准她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女总统呢。
    不论是米歇尔,还是奥巴马本人,只要他们举行集会,都会出现这种摇滚音乐会般的狂热气氛。一个同行在出席了一场奥巴马集会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车开出停车场。笔者本人在新罕布什尔州聆听他演讲时,也领略到所谓“Obamania”(由“奥巴马”和“狂热”两词组成)。
    那天晚上,有两百多人进不了场内,只得站在场馆外围。奥巴马一出场,就像大明星般地镇住全场。对手攻击他只会堆积美丽词藻,没错,他的演说真是可以用“美丽”来形容,但却让听众无比受用。
    他的演说富有节奏感,味道十足、语气恰到好处,几乎带有一种催眠和传教的功能,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当时笔者碰到两个来自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年轻学生,他们说奥巴马的演讲让他们很受感动和振奋,相信他真的可以改变国家;另一个21岁的女孩明显是个“奥巴马女郎”,她兴奋地表示,每次听奥巴马演讲,自己只想不断地听下去,不要停下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位奥巴马是2004 年7 月27 日才“出世”的,当时他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从那时起,他的名气便扶摇直上。
    不过,他的参议员政绩却乏善可陈,这也是让克林顿团队最不服气的一点。

    希拉里有点势头不妙


    对于媒体和民众给予奥巴马的天皇巨星般待遇,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表现有点反常,一度不断抛出刻薄评论,甚至谩骂支持奥巴马的媒体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证明,这位选战老将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他为了太太的利益,不得不暂时闭上了嘴。如果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含泪和哽咽为希拉里讨回了点形象分,紧接着比尔炮轰奥巴马的宣传策略又将对她的好感抵消殆尽。
    连民主党德高望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对克林顿夫妇的行径都忍无可忍,他在为奥巴马背书的公开演讲上,不断用克林顿攻击奥巴马的词汇来突出奥巴马的优势,其幽默妙语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智慧。
    CNN 记者约翰·金曾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奥巴马是在3000 英尺的高空中飞翔,而希拉里却在斤斤计较每一个细节,这道出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竞选风格。
    笔者也曾听美国同行抱怨,说希拉里的竞选班子令人难以忍受。他们傲慢而张扬,经常半夜里给笔者打电话,不厌其烦地核对报道的每一个细节,修改希拉里讲话的内容等等。
    笔者没有和希拉里进行过近距离接触,出席她竞选集会的体会也比较笼统。她的演说是典型的政治宣讲,并没有听奥巴马演说时让人领略到的那种激动、点中你的心坎、让你周身热血沸腾的感觉。
    希拉里的风格很务实,是西方政治家的典型态度,因为她对细节非常了解,她可以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而奥巴马的魅力在于,当他面对千人演讲时,可以让每个人都认为他只是针对我一个人在侃侃谈心。他给民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前景,以至于这本身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障碍,尤其在他达不到民众期待的时候。如果说奥巴马希望通过改变美国人的情绪来改变美国,希拉里则希望通过具体实施来改变美国。

    做客希拉里的竞选造势会


    就在波多马克初选前的星期天,笔者无意看到希拉里竞选网站贴出的一张集会通知:希拉里将在马里兰州一个叫克林顿的地方举行集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趣的吗?笔者一查地图,也就半小时车程,立马带上大儿子出发了。

    克林顿在华府偏西南处。也许是周日缘故,一路上通行无阻。正当笔者担心怎么停车、怎么挤进人群之时,只听到GPS 提醒说,目的地靠近了。
    往车窗外一看,却是人烟稀少的住宅区。越往前开,房子越大,房子的间隔也越宽,看得出是个富人居住区。可是除了高大的树林衬着渐暗的天色,没有一个竞选标语,更没有三五成群的支持者,怎么看都不像竞选集会的场地。
    笔者怀疑是走错了路,可是反复查对地址、反复输入GPS,都显示出“已到达”字样。想问路,连个人影也不见,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不得已,笔者只好停车去敲地址上写的民宅大门。
    一个精神抖擞的黑人开了门。他爽快地安慰笔者说,没错,是这里,时间还没到,人还没到齐,你先进来吧。
    与其他人潮汹涌的集会相比,这是笔者经历过的最“高档”造势会了。这位屋主维纳德·赖特(Vennard Wright)是一家网络公司的CEO,克林顿的竞选网站就是他的公司一手做的;集会是克林顿竞选班子临时要求他办的,希拉里本来要来,后来因为行程变动来不了了,但马里兰州一些政治要人和记者都会来的。
    笔者不免有些失望,因为曾听过不止一个人提到,希拉里的演讲虽然缺乏亲和力,但在私下一对一交流时,还是个十分和善可亲的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呆下来看看还有什么好戏。
    赖特的住宅相当豪华,34 岁的他显然事业有成。这个希拉里的支持者向笔者承认,比尔最近的出格言行确实把好多原本支持希拉里的黑人选民都赶到奥巴马那边去了;希拉里的支持率明显下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晚这个连《华盛顿邮报》网站都刊登了预告的活动,总共只拉到寥寥可数的几颗人头。即使算上过来撑台面的马里兰州副州长和当地市长、一两个貌似记者的人,再加上希拉里竞选班子的人,笔者数了一下,顶多也就二十来个。
    就这样,笔者经历了一场没有希拉里的竞选活动。若不是亲眼所见,笔者绝对想不到希拉里的阵营已经如此没落—至少在马里兰州的克林顿一地。
    第二天的报纸就报道了希拉里更换竞选经理的消息,结合那晚的见闻,笔者不难想象希拉里目前的困境。之后她在波多马克初选中的失利更显得顺理成章,选举结果证明,无论是在黑人、妇女、年轻人、高收入者或教育程度高的选民群体中,她都输给奥巴马。
    希拉里希望在接下来的得克萨斯州和俄亥俄州力挽狂澜,但早已不如原先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了。短短几周时间,一个连黑人选民都以为不过是陪练的角色,一下子就势不可挡地踏上了通往白宫的征途。

    众歌星力捧民主党


    就在2 月初,嘻哈乐团“黑眼豆豆”主唱will.i.am 根据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的一场演讲,创作了单曲《Yes WeCan》(是的,我们可以),还发动他的明星朋友一起演唱并拍成一部MV。
    这首以奥巴马演说内容为歌词,结合了演讲实况的歌曲,一放上YouTube就引来无数的点击量。据《今日美国》报道,上传后短短一周内,它的浏览量已经超过370 万。will.i.am、斯嘉丽·约翰逊、约翰·莱杰德、卡瑞姆·阿布杜勒·贾巴尔、何比·汉考克等大腕都不遗余力地倾情出演,目的只有一个,呼唤美国年轻人积极参选来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实现理想。正如MV片尾的字幕——由HOPE 变成VOTE。
    笔者在观看这部MV 时,觉得词曲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愧是极其成功的励志作品。奥巴马的形象在黑白影像的处理及音乐的烘托下,让人想起马丁·路德·金,想起肯尼迪,想到历史的洪流、人类的未来......试问,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有哪个候选人会有这样的魅力和光彩?
    不管其他候选人的支持者们怎样想法设法,麦凯恩的老脸肯定无法和明星及音乐相搭配,支持哈克比的保守派就更无力收买年轻人的心了。当不当选总统,奥巴马都成了人民英雄。
    没想到,Barelypolitical.com 立刻根据《Yes We Can》摹仿炮制了搞笑版的《john.he.is》和《No,You Can't》来讽刺麦凯恩,提醒民众:如果麦凯恩当选,伊拉克撤兵将遥遥无期,大批民众还是买不起医疗保险。
    这就像“奥巴马女郎”一出炉,马上就有“荣·保罗女郎”紧跟其后一样。虽然刻薄了点儿,但都体现了网民的心声。说起来,为什么网上都是捧民主党、贬共和党的搞笑作品呢?是民主党支持者多具艺术创造力?多具幽默感?并且都是网民?
    这个问题,笔者还没想通。但无论如何,在民主的机制下,现象和推测都不能代替结果。究竟谁主沉浮,还要看11月的大选结局。

    本文由殷紫和莫北共同采写

           外滩画报